首页 理论教育 《题西林壁》:知人论世

《题西林壁》:知人论世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我们要解读的文本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题西林壁》,这首诗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那苏轼的《题西林壁》是否在写景呢?通过还原矛盾,我们就要思考《题西林壁》究竟在写什么。从这个角度切入,我们再来读苏轼的《题西林壁》。游庐山期间,苏轼写了十多首诗,《题西林壁》是其中的最后一首诗,也是最出名的一首诗。“知人论世”这么简单吗?

《题西林壁》:知人论世

今天,我们要解读的文本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题西林壁》,这首诗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和庐山有关的诗,我们试着运用“还原矛盾”的策略来解读,看能否解读出一般读者发现不了的矛盾。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用“还原矛盾”来看,会有哪些诗中没有写却可以写、可能写的内容呢?

苏轼有没有可能写一写庐山的水呢?庐山之所以出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庐山的水很出名,其中最出名的毫无疑问就是庐山的瀑布。当年李白游庐山就写了一首千古佳作《望庐山瀑布》。诗的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写的是瀑布的背景,“生紫烟”这个意象渲染了一种神秘、高贵的氛围。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是化动为静,瀑布是动态的,而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简直是神来之笔,谁有如此伟力能把这么大的瀑布挂在前川?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动态描写,“直下”二字一落笔,那种气势磅礴、势不可当的境界就出来了。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绝对是天才的联想,也只有李白这样的“谪仙人”才能做出这般奇谲诡变的想象,但是细细品味这样的联想,你又会觉得合情合理。这是写庐山的水。苏轼到庐山也有可能写水,但是他没有写。(www.xing528.com)

庐山其实不是一座山,而是由不同的山峰组合而成的山脉,它有很多著名的山峰。苏轼到庐山,是否有可能写一写庐山的峰?当年,李白游庐山就写过那里的五老峰,写得非常有意思。《登庐山五老峰》的第一句“庐山东南五老峰”点出了五老峰的方位。第二句写了爬山前抬头仰望,只见“青天削出金芙蓉”,芙蓉就是荷花,夕阳西下,阳光照在山峰上就像一朵金色的莲花。第三句“九江秀色可揽结”,那是写登上了五老峰,会当凌绝顶,秀色可揽结,九江美景一览无余。到了五老峰峰顶,李白便感慨,如此仙境,胜却人间无数,何不把家安在五老峰的云松之间——“吾将此地巢云松”。苏轼游庐山应该也看过不同的山,爬过不同的峰,但这首《题西林壁》没有写峰。

我们继续还原。去过庐山的人都知道庐山的云雾是一个著名的景观。当然不是每次去都能看到,要看天气,还要看机缘。苏轼去了有没有可能看到庐山的云,写一写庐山的云呢?唐朝诗人孙鲂就写过庐山的云——《湖上望庐山》。第一句“辍棹南湖首重回”,坐上船本来要回去,现在又停下来了,回过头来张望,他还想看什么?不是已经游过庐山了吗?下一句“笑青吟翠向崔嵬”就点明了,是青翠的山色,崔嵬的山形吸引了“我”。当然更吸引他的是——“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山在虚无缥缈之间,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因此,苏轼当然也有可能写云,但是他没有写。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登庐山五老峰》,孙鲂的《湖上望庐山》,这三首诗都是写庐山的景。那苏轼的《题西林壁》是否在写景呢?有人不太确定,觉得好像在写景。你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在写山景吗?如果我们确定这两句是在写景,那么,问题来了。什么问题呢?我们知道,写景状物有一个基本原则,必须抓住特征,写出特色。如果前两句真的在写景,那就得抓住庐山的特征,写出庐山的特色。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到底是不是庐山的特征、庐山的特色呢?

假如游的是五岳之首泰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否适用?当然可以。假如去爬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爬上黄山,举目眺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否可以?完全可以。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昆仑山常常被认为是最高的山,假如我们去爬昆仑山,爬到昆仑山的峰顶,是什么感觉?不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吗?如果昆仑山还不够高,爬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去看看,是不是一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一样的“远近高低各不同”呢?你认为《题西林壁》是写庐山的景色,但是既没有写出庐山的特征,也没有写出庐山的特色,那这个诗还有品质吗?这个诗还是一流的诗吗?

通过还原矛盾,我们就要思考《题西林壁》究竟在写什么。苏轼游庐山,没有写庐山的水,没有写庐山的山,没有写庐山的云。如果认定前两句是写庐山的景,那么也很普通、很一般。为什么这首诗还能够一直流传下来?为什么这首诗至今还有如此大的魅力?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来讲今天的文本解读策略——“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个原理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的原话是:“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你吟诵他写的诗歌,阅读他写的书籍,但是你不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行吗?当然不行。所以,吟他的诗,读他的书,就要了解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就要了解他的人生阅历、人格特质。在对这个人有了充分、全面的了解之后,再去诵其诗,读其书,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其诗、其书的精髓和奥妙,甚至成为他的知音。

从这个角度切入,我们再来读苏轼的《题西林壁》。要“论其世”,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据考证,《题西林壁》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那年苏轼47岁,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改迁途中,经过江西九江,苏轼顺道游了庐山。游庐山期间,苏轼写了十多首诗, 《题西林壁》是其中的最后一首诗,也是最出名的一首诗。 “知人论世”这么简单吗?当然不可能这么简单。一首诗的诞生是需要具备各种因缘的,“因”就是内在的条件,“缘”就是外在的条件。只有当外在之缘和内在之因全部具备、一个不少,用佛家的语言来讲,因缘具足时,这首诗才会诞生。只要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管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就不可能有这首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