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我和老师们一起分享《统编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案例分析》这门课程。为什么要讲这门课程?我教了35年的语文,有很多体会,其中非常重要的体会是,文本解读太要紧了。文本解读是语文老师重要的基本功,甚至可以说是语文老师的立身之本。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一线的语文老师对文本解读往往比较忽视,虽然有的人有这个意识,但是往往缺乏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所以,很多语文老师离开了教学用书,离开了教学参考资料,离开了名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对文本解读就很难下手,很难找到自己对文本解读的感觉。可以说,推出这门课程对语文老师的专业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的第一讲,是所有文本解读策略中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策略——“分析矛盾”。陈思和先生在《中国当代名篇十五讲》当中有一段话,他说:“文本细读是一种能力,它可以帮助你在阅读文学名著时,透过文字或者文学意象,达到作品隐蔽的精髓之地。”文本细读与文本解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文本解读作为一种专业能力,一定不是泛泛阅读,一定不是人云亦云。文本解读最终要引领我们达到什么?用陈思和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要达到“作品隐蔽的精髓之地”。请注意,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精髓”,第二个关键词是“隐蔽”。所谓“精髓”,当然是文本最有价值的地方;所谓“隐蔽”,那就是一般人看不到,大多数人看不到,它深藏在文本的腹地。
问题来了!怎样才能达到作品隐蔽的精髓之地呢?孙绍振先生在《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中有这样一段话:“要理解艺术,不能被动地接受,还原了,有了矛盾,就可能进入分析,就主动了。”孙先生的话可以概括成一个术语:“分析矛盾”。要达到作品隐蔽的精髓之地,就要掌握“分析矛盾”这一文本解读的核心策略。(www.xing528.com)
我们知道,矛盾是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但同时又统一在事物之中。可以说,对立统一是矛盾的基本属性。要分析矛盾,首先要学会寻找对立的双方:对立的一方是什么?对立的另一方又是什么?这种对立又是怎么统一在事物中的?最后,这样一对矛盾在这个文本中究竟要表达什么、表现什么?回答了上述问题,我们也就完成了一次基于矛盾分析的文本解读。
下面,我们就从一个具体作品入手,来分析一下这个文本具有怎样的矛盾,这样的矛盾究竟在表现什么。我们要分析的这个文本是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选自长篇小说《母亲》,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
那么,我们怎么运用分析矛盾的策略对这个文本进行解读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