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以最近的两版人教版教材为例进行分析。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教材中,电解质概念位于第一册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的第二节“离子反应”部分。在此之前的第一节是“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课题首先介绍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先根据“氯化钠、硝酸钾和氢氧化钠溶液导电而固体不导电,实际上熔化之后也能导电”给出定义:“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蔗糖、酒精等化合物,无论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这些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接着用实验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根据导电情况不同,引入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在新版的教材中,由于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的改变,电解质的相关内容在学段分布、内容选取与组织方面有了一些变化。首先,在学段分布方面,电解质概念分布在必修和选修两个阶段,深度和广度发展呈螺旋上升。在必修阶段,相关内容主要分布在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主题中;在选修阶段,相关内容主要出现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中。
对电解质教学设计的研究,一般是采用新版教材呈现的顺序:首先利用导电性实验,证明电解质的存在;然后按照化学必修1的教材内容顺序给出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紧接着提出“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最后总结出常见的电解质有哪些。选修4教材中,则根据在水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www.xing528.com)
总结起来,人教版的两版教材中电解质的概念是一致的,都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其认识过程都是通过导电的现象来证明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