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是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6]。皮亚杰以阶段论的观点来解释儿童自幼稚到成熟的认知发展历程,各阶段的递升表现在求知方式和思维过程品质上的改变。认知发展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材在教学内容编排上,由于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时将一个主题的学习内容由浅入深地分散编排在不同教材的多个单元,教师要在理解、把握教材编写设计思路和结构脉络的基础上,参照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选择确定学习主题,创设鲜活的学习情境,融合学科世界和生活世界,对教学内容做适当重组、整合,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7]。(www.xing528.com)
本课将趣味实验“大象的牙膏”与人教版教材必修2、选修4的有关实验进行整合,设计了3个“谁”的探究实验认识促进H2O2分解的催化剂。“谁吹大了棉花糖?”创设了真实、震撼的情境,温故知新,激趣生疑,引发探究,且探究的内容围绕主题有发散的空间,探究了可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温度、催化剂等多个因素;“谁促进了H2O2分解?”设计了4个对照实验,探究60℃水浴,I2、KOH、KI分别对H2O2分解的影响,并定性得出多种催化剂可能影响H2O2分解;同一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那么“谁的催化效果更好?”,探究方法也自然上升到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定量探究。H2O2溶液中加入K2Cr2O7溶液之后,溶液颜色变化并恢复,不仅巩固了初中建立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观点,而且拓展至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