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对近因效应进行了研究。他编撰了两段文字描写一个叫吉姆的男孩。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一个热情、外向的男孩;另一段文字把他描写成一个冷淡而内向的男孩。在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卢钦斯让四组人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人有95%,第四组只有3%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一组和第二组条件下,相同的内容,只因顺序不同,人们对吉姆的印象差别竟然如此之大!也就是说,信息呈现的顺序影响了对人的整体看法,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叫作首因效应。卢钦斯的实验并没有就此中止,他改变了实验条件:首先,告诉参加实验的人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误导,要全面地进行评价,然后将描述吉姆不同特征的两段文字隔开呈现,让这些人听完第一段文字后做一些无关的工作,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然后再将另一段呈现给他们。在这种条件下,大部分人都会根据后面一段的描述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这个现象就叫近因效应。米勒和坎贝尔(Miller&Campbell,1959)在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也证明了近因效应的存在。
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系列学习任务中经常会观察到系列学习曲线:人们在学习前几个和最后几个项目时表现得更加快速和容易。如果把一系列中对各项学习的速度和项目顺序关系画一条曲线,就会看到如图1所示的结果。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儿童学习单词表的过程中:他们会先学会前几个字母(A,B,C,D)和后几个字母(X,Y,Z),然后才学会中间的字母(J,K,L,M)。
图1 典型的系列学习曲线(www.xing528.com)
在系列学习曲线中,对前几个项目的识记较为容易的现象就是首因效应,对后几个项目的识记较为容易的现象就是近因效应。
心理学家对造成近因效应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他们首先从遗忘角度进行了解释,认为遗忘在两种情况下会造成近因效应:(1)当时间长到足够分离两种信息;(2)听众在接受第二种信息后立即表态时。Kahneman(卡内曼)和Tversky(特沃斯基)(1971)最早对近因效应做出了认知层面的解释。他们在解释中使用了局部代表性启发法(Representativeness Heur Istic),认为近因效应是人们对局部序列做出判断时使用了“小数法则”(认为局部具有总体所具有的全部性质的一种错误信念)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