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心素养对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微课教学的理论依据

核心素养对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微课教学的理论依据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者克拉申认为,自然顺序假说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输入假说也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语言学习是环境交互作用,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知识观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和运用。

核心素养对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微课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二语习得理论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自然的或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因此,该理论的产生对学生英语乃至其他第二外语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二语习得理论研究日益完善,其中以美国研究者克拉申提出的著名的二语习得理论——语言输入理论,即五大假说最为重要。研究者克拉申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对二语习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建立了二语习得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巨大反响,二语习得理论与语言教学有直接、密切的关系,尤其对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他的理论实际上是对近几十年来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研究的总结,并把各种研究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使之成为系统的学说。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主要包含五大假说:

第一,习得—学得假说。研究者克拉申认为,成人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有两种相互独立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方式,即习得和学得。习得是无意识地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就像儿童习得母语的能力一样。学得是有意识地学习、了解第二语言的语法、规则等过程。克拉申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是他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自在习得者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习得是潜意识过程,是注意意义的自然交际的结果,儿童习得母语便是这样的过程。习得的语言系统处于大脑左半球语言区,是自发语言运用的根本。与之相对的是学得,这是个有意识的过程,即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并辅以有意识地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研究者克拉申认为,只有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才是人们运用语言时的生产机制;而对语言结构有意的了解作为学得的结果,只能在语言运用中起监控作用,而不能视为语言能力本身的一部分。他强调习得是首要的、第一位的,但也并不排斥学得的作用。

第二,自然顺序假说。这一假说认为,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实际上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其次顺序是可以预测的。学习者总是会先掌握某些语法结构,而对其他的语法结构则会掌握得较晚。例如,一些实验表明,在学生和成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时,掌握进行时先于掌握过去时,掌握名词复数先于掌握名词所有格等。研究者克拉申认为,自然顺序假说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习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

第三,监控假说。根据这个假说,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作用各不相同。语言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言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而语言学得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是在第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编辑作用。这种监控功能既可能在语言输出(说、写)前也可能在其后,但是它能否发挥作用还依赖于三个先决条件:一是有足够的时间,即语言使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二是注意语言形式,即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也就是说,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三是知道规则,即语言使用者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言规则知识。

第四,输入假说。输入假说也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他曾用一本专著论述这个假说,这一假说表明了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者是如何接受并吸收语言材料这一过程的实质认识。研究者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i+1”公式。i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1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能促使他习得就是“i+1”的输入。

第五,情感过滤假说。研究者克拉申认为,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情感因素因人而异,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最佳情感条件有以下三点:学习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充满信心和学习者心情舒畅、没有过高或过低的焦虑感。

微课教学既符合习得理论又符合学得理论,学生在进行微课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无意识增加了英语语法的整体水平,还有意识地了解到各语法点的含义、标志、结构和用法等。他们也可以自行选择语法点的学习顺序,若觉得自己还需要再学习或者再复习也可以再次进行;若觉得已经完全掌握了,没有必要再学习了,可以不再进行这部分的微课学习。此外,微课教学使学生根据他们的学习程度和能力所需,通过观看高于他们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如微视频、网络英语交流等语言输入,不断学习新的语法内容,注入英语知识,为自己创设第二语言的学习环境。通过有针对性、适合自身学习情况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英语语法水平,最终提高自己的英语整体水平,养成自学的能力。这符合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微课学习在空间和时间上相对自由、灵活,学生学习的心境比较舒适,这也符合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

(二)建构主义理论

英语教学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建构主义英语教学观批判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也反对研究者乔姆斯基先天语言习得机制在语言教学中的根本性作用。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语言学习是环境交互作用,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善于运用情境教学、问题教学、协作教学等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帮助学生更有效、更灵活地学习英语知识。建构主义知识观主要阐述了知识的主动性、情境性和群体性。主动性,即认为知识是对客观特质世界的假设和推测。在英语教学中,对知识意义的把握应以研究的方式来学习,建立在自己的经验之上。情境性,即强调真实情境下的学习。英语学习尤其强调学生的亲身体会和实践,讲究课堂活动及实际运用。群体性,即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互动过程。(www.xing528.com)

英语作为一门用于交流,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语言性科目。英语语言学习,讲究在自然环境中同伴间互动、合作完成。建构主义知识观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和运用。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每个人的经验和产生这些经验的过程、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都不同,导致每个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的过程应该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与皮亚杰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实现的双向建构过程是一致的。只是当今建构主义者更重视后一种建构,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发展一种仅供日后提取出来以指导活动的图式或命题网络,恰恰相反,他们所形成的对概念的理解应该是丰富的、是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使学习者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任何学习都要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期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即学习是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应该注意的是外部信息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意义是学习者通过在新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地相互作用过程中而建构成的。学习不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建构主义者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微课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来利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手段和方式来帮助学生更有效、更灵活地学习英语语法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语法基础和所需来主动选择学习哪些语法知识,他们的学习是在真实情境下进行的。微课学习后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复习和练习又具有群体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此外,微视频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所需进行选择性地自主学习,这样的学习是有针对性且有效的,学生因此所养成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伴随他们一生,并对他们今后的学习非常有益。

(三)混合学习理论

混合学习是指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打造高效益、低成本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使在线学习与面授教学有机结合。混合学习是用最优的媒体资源呈现适合学习者学习的最佳学习模式,从而使之能够拥有相对更高的学习效果,是本着这一设计思想展开的。这种学习方式是基于建构主义虚席理论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还融入了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使与英语学习相关的各种优势相结合,不但使教师具有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出来,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和启发,尤其关注学习者自身在学习方面的自主能动性,通过相应的创造力,使得整个学习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的优化。对于整个教学活动来讲,当处于某个特定环境条件中,可以使学习者以自身能动的角度出发,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构建。

在对混合学习进行研究时,若对其本质进行探索,能够使信息传递的通道更加通畅,而对于何种信息传递更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理解知识和吸收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而学习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自主选择学习模式和方法。对于混合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地将混合学习所具有的优势突出反映出来,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习效率显著提升,降低在学习方面的投入成本。通过选择恰当媒体,从而找到和教学有关的各类问题,并且利用相对更为独特的方式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法适当解决其中存在的协调问题。

在微课写作教学中,微课小视频是一种极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其中包括很多非常有趣的视频与图片等,能够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同时帮助学生反复学习和巩固,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作用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鼓励学生进行构思和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分析,督促和检测,帮助学生修改作文,提出建议,使学生对英语写作充满兴趣,真正地认识到写作的乐趣和意义,从而使写作课堂更加高效和有活力。

(四)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通常指学习的个体对于自身所开展的学习活动以及具体的学习行为负责,并以此明确学习的目标,通过相应的方法对学习的效果与结果实施监控与评价,由此形成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学习理论方面,其理论依据涉及两方面,一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二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其反复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和需求,引导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习,即对知识的整合和构建过程。具体表现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活动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所以,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使学生拥有相对更强的学习动机,并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学习计划,使学习的信心更强,并能够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从自主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都是按照自身在学习方面的需求展开的。也只有学生内在地认识到自己的需求,自觉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学习,才能够真正地认识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而对于教师而言,其根本任务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差异化的学习活动,这不仅表现在任务方面,同时也能够从目标方面反映出来,以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采取相应的策略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学习。对学生来讲,由于自身在学习基础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如果能够将这种针对性更强的学习方法引入进来,会对学习有更深的认识与思考,从而寻求一种与自身学习活动更为相符的方法和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