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置具体任务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源,通过与他人合作、协商,最终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外部信息本身的意义并不大,学生主动建构以及新旧知识双向作用的意义则体现出来。首先,教师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应该将情境创设在富有感染力的社会事件或者真实问题上。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下产生自我需要,凭借自我主动学习,与学习成员相互交流、分享,最终亲身体验、识别目标,最终达到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全面审视情境中的所有问题,以发挥自我学习潜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理解乃至运用知识。对教师而言,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体跳出来,演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其次,设置疑问。在正式学习前,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便于学生主动探索,解决认知冲突。对学生而言,深度理解性的建构往往从问题开始,并且比规规矩矩地讲课更加有效。
(二)注重师生互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和相互影响的活动。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只见知识,忘记学生,传统的师生角色使得学生在“酣睡”中寻找“知识”,最终导致学生知识运用得非常僵硬。高中英语情境教学本身就注重师生互动,教师应该侧重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情境教学若想真正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必须解放学生大脑,创造民主课堂氛围。本书认为,师生互动首先应该从教学设计角度着手,面向学生,面向未来,多安排有利于提升学生创造力的内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Reading部分往往以教授新单词开始,一句一句讲解句子结构、分析段落,了解文章中心大意,最后再设计相关问题来检查学生的理解和熟悉情况。但这样学生往往就丧失了自由创造的机会,抑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此,在情境教学下,教师应该提升教学设计效果,提升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既给予学生成长的空间,更给予其提升自我的机会。(www.xing528.com)
(三)注重文化渗透,提升情境拓展性
英语课堂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从思想角度着手,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让学生逐渐意识到英语日常的工具作用,以了解、尊重、认同不同文化,为未来学习奠定重要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将听、说、读、写融入文化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强化文化理解层次,让学生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表达得体、恰当。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寻找众多资料来帮助学生,如“Walk to School Day,Fete Day,National Day,Hot Lunch”的异同等。对国内学生而言,国外的校园文化非常陌生又非常新鲜,英汉两种语言展现出不同的特征。例如,英语中的“You can not have the cake and eat it too.”汉语则可以翻译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教师同样可以利用文化旁白的形式强化英语课堂文化情境。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上所涉及的异域文化进行进一步介绍说明。除此之外,教师同样可以组织英语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教师在讲解或者介绍国外文化时,就可以利用角色扮演、优秀音乐、原版电影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文化的氛围。有条件的城市,教师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走出学校,直接与国外友人进行对话,甚至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便于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