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佛教,由于楚王英被放逐到江南以及苲融在广陵、彭城的推行佛教,因而扩大到淮泗流域,并进一步到江南。另一方面,又由于后汉末年的战乱,洛阳、长安的居民大批南迁,佛教僧侣也来到了江南,如安世高就是其一。《高僧传》安世高条说:“高游化中国,宣经事毕,值灵帝(169—190)之末,乃振锡江南。”三国时期译经最多的支谦,也是避乱到了江南。汉献帝(190—220)末年,汉室争乱,支谦同数十位知识分子一起逃亡吴国。吴王孙权闻得其博学才能,聘为博士,辅导东宫。吴黄武元年(222)至建兴(252—254)年间支谦在吴国翻译了许多佛教经典。《出三藏记集》卷三说支谦共翻译36部48卷,《高僧传》又说为49部,《历代三宝记》更说为129部。支谦还长于音乐,曾依据《无量寿经》、《中本起经》创作了连句梵呗《赞菩萨》三契。
孙权兴佛,除了敕建建初寺外,同时在武昌建慧宝寺,金陵建瑞相寺、保宁寺,苏州建通玄寺,四明建德润寺,扬州建化城寺。孙权的大兴佛寺,必然带动了佛教美术的发展,佛画之祖曹不兴即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天竺著名佛教学者僧人康僧会入吴国后,力助孙权大兴佛法,设像行道。他还携带了大量的精美佛画,直接影响了当时吴国画家。(www.xing528.com)
权威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称康僧会“颇属文翰”。“文翰”亦指信札,美术家词典这样称他,是说他信札书法很好,所以把他并入了书法家之列。
康僧会 (?—280)其先康居国(古国名,领土有新疆北境及中亚地)人。世居天竺(今印度国),父移交趾(今岭南一带)。10岁时双亲故去,丧服毕入道。深达三藏,及天文图纬。赤乌十年(246)至建康(今江苏南京),结茅安居,设像行道。吴帝孙权(222—252)召对殿廷,迨见舍利,帝起敬,孙权遂为建塔,并敕造建初寺(为吴地第一座佛寺)让康僧会住。康僧会又于浙江海盐创金粟寺。宏化之余,从事佛经翻译。计译出《阿难念弥陀经》、《镜面王察微王梵王经》、《六度集经》、《杂譬喻经》等。传《泥洹》呗声,清靡哀亮,为一代楷模。又注《安般守意》、《法镜》、《道树》三经,并制经序。笃志好学,博览六经,颇属文翰。《梁高僧传》、《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有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