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术字体设计:宋体和黑体基本规律详解

美术字体设计:宋体和黑体基本规律详解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课美术字体设计——宋体、黑体基本规律汉字与其他文字不同,它的外形是单独的方块,俗称方块字,可以横写,也可以直写。老宋体横画细,竖画粗,最为明显。下图5-5、图5-6是宋体、黑体常用部首。这是为了使它们大小一致,整齐稳定。影响字形大小的因素。经过调整以后,大小就基本上一致了。

美术字体设计:宋体和黑体基本规律详解

第二课 美术字体设计——宋体、黑体基本规律

汉字与其他文字不同,它的外形是单独的方块,俗称方块字,可以横写,也可以直写。除少数是单形字外,它的内部结构是由单笔组成部首,再由部首和部首结合为组合体,这是汉字的特征。

写好美术字要解决字的结构、比例、笔画、均匀和重心的问题,才能达到紧凑挺拔、美观大方、整齐匀称、风格统一的理想境界。

一、上紧下松

人的眼睛善于辨认事物,比如方、圆、长、扁、黑、白等等,甚至很微小的东西都能通过眼睛辨认出来。但也有受骗的情况。如在一个长方形的框子中,用眼睛找出一个中心,做上记号,称为视觉中心,然后在四角画两条对角线,相交之处叫做绝对中心(几何中心),将会发现视觉中心比绝对中心高一点点。这种现象叫做错觉,这是人眼的生理现象,也是心理作用和习惯上的问题。在美术字上这种错觉是随时可见的。如人的身体,下半身要长于上半身,看上去才觉得美,反之会觉得矮短粗笨。写美术字也是如此,上半部要紧凑,下半部要宽畅,才会显得舒畅美观。(图5-3)

img266

图5-3 视觉中心比绝对中心高一点点

二、橫轻竖重

在汉字中,横画多于竖画时,书写上就形成了橫轻竖重的现象。老宋体横画细,竖画粗,最为明显。黑体字所有笔画相等,但实际上横画要比竖画稍细一点。这里也有错觉的问题,同样宽度的一条横线和一条竖线,看上去横线要粗一些。所以,如果不把横画减细一些,就会粗笨难看了。

三、主副笔画

汉字是由横、竖、点、撇、捺、挑、钩等基本笔画组成的。我们把其中起支撑作用的叫主笔画,不起支撑作用的叫副笔画。一般地说,横竖笔画犹如建筑的柱梁,点、撇、捺、挑、钩就像建筑的附件,前者占主要地位,后者占次要地位。但也有某些字不以横竖笔画为主要笔画,此时,也可以在其他笔画中找出主次的关系,如“义”、“必”、“又”、“孤”。在绘写时,初学者也可以不按一般的笔画顺序,而可以先写主笔画,后写副笔画,这样有利于安排字的结构。此外,一般主笔画变化较少,副笔画变化灵活,借以调节空间,使构图紧凑。

四、穿插呼应

前面讲过,汉字是由各种笔画组成部首,再由部首和部首结合而成的组合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上下、左右、里外三种。(图5-4)

img267

图5-4

在组合上,各部首的面积并不是绝对等分的,要根据部首的大小长短适当调整。由于各部首之间并没有连接的笔画,只有穿插或交叉,在方向上大多是向左、右、下三面发展,如果组织不妥,难免互不相关或重叠挤塞。下图5-5、图5-6是宋体、黑体常用部首。

img268

图5-5 常用宋体部首

img269

图5-6 常用黑体部首

五、均匀稳定

绘写美术字一般先打格子,定出字距和行距,然后在格子内绘写。这是为了使它们大小一致,整齐稳定。但是我们把每个字都写满了格,是否就大小一致、黑白均匀、重心平稳了呢?事实上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我们要求的是视觉上大小一致而实际上并不一致的字形,否则就会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看起来很费力,也不美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利用错觉现象来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大小的调整。

影响字形大小的因素。概括起来有外形、线条和内白三种:

(1)外形:字形面积的大小由于不同的形状,产生很大的差别。图5-7中①为正方形。②是与①面积相等的以45°角站立着的菱形,但看上去比正方形大,这是因为由于对角线连接的横竖线特别引人注目的缘故。③是与正方形高度相等的菱形,它的面积变小了。④是与①相同的正方形。⑤是感觉上与正方形大致相等的菱形,但实际上比正方形的面积小。

汉字虽然是方块字,但其笔画构成的外形却是千变万化的,如方形“团”、梯形“风”、三角形“人”、六角形“水”、菱形“令”等。如果我们循规蹈矩地写满格子,就会出现方形字最大,菱形字最小的现象。如果再把方形字缩小到与菱形字相等的面积,也会使方形字见小。如图5-7所示,调整的方法是把“团”减小些,“令”放大些,求得视觉上的大小一致。

img270

图5-7 不同的外形对字形大小的影响

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格子内,一个画满横线,一个画满竖线,画满横线的正方形见长,画满竖线的正方形见宽。因此,以横笔画为主的字上下要压缩些,左右要宽些,如“言”、“重”、“僵”;以竖笔画为主的字则相反,如“州”、“删”、“酬”。根据相同原理,“上”字要下缩,“下”字要上缩,“仟”应左缩,“刊”应右缩等等。(图5-8)(www.xing528.com)

img271

图5-8 线的方向对字形的影响

(2)线条:汉字笔画多少不一,对字形的大小影响很大。图5-9中两个正方形的外框是一样大的,只是由于内白的大小不一,造成不等的感觉。内白小的正方形见小,内白大的正方形见大。这个原理对写美术字很有用,如“口”、“日”、“田”、“国”、“圈”排列在一起时,如果都写得一样大,“口”一定见大,“圈”一定见小。经过调整以后,大小就基本上一致了。另外,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简体字比繁体字见大,主要是笔画少了、空白多了的关系。(图5-9)

img272

图5-9 笔画的繁简对字形大小的影响

(3)内白:图5-10中的两个正方形也是相等的,只是由于中间的方框有扁有长,这两个正方形也起了变化,方框长形的见长,方框扁形的见扁,这是由于内白形状的不同引起的错觉。因此,在绘写“旬”和“句”时,其中“日”是长形,“口”是扁形,如果把外形同样处理,就会“旬”长“句”扁。(图5-10)

img273

图5-10 内白形状引起的错觉

这里要说明一下,在调整大小时,应注意保持汉字的某些特征,不能强求纳入方形,如“日”和“曰”如果一样处理,就无法辨认;“月”是长形字,“皿”是扁形字,同样处理就会显得离奇可笑。

2.粗细的调整。

我们都知道,笔画多的字面见黑,笔画少的不那么见黑,如果每个笔画的粗细都一样,势必在一行或一幅字中产生黑一块、白一块的现象,影响美观和阅读效果。这里也有个辩证关系,就是要在实际上不一样粗细的情况下达到视觉上的粗细一致和黑白均匀。一般说,字的线条越多越见黑(特别是竖线),线的距离越近越见黑,线的交叉越多越见黑。针对上面情况在粗细处理上可定出原则:

(1)少笔画粗,多笔画细。

(2)疏粗密细。

(3)笔画交叉处要细。

(4)主笔画粗,副笔画细。外档粗,里档细。

3.重心的调整。

初学走路的儿童总是左右摇摆,甚至摔跤,一旦掌握了重心规律,不但不摇摆,不摔跤,而且还能跑能跳,能一足独立,以及做出各种可爱的姿势。汉字也有个重心的规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左倾右倒、忽高忽低的现象。图5-11中的一根竖线,会使人感到中间粗、两头细。这是因为看长的形状不如看短的形状那样视力集中,两头的视力容易分散。如果在下部两旁各加出一点点,就会像电线杆那样挺立,如果下面不加粗,顶部又有笔顿,就显得上大下小,重心不稳;在下部稍加粗,这一竖就有力了。右面的两个图的长线都是平行的,但看上去都是歪斜不平行的。这是因为有些线条对平行线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引起了不稳定感。如:“了”的上面一横虽然是平行的,但产生了左高右低的感觉;一竖虽然是垂直的,也有上部右倾的感觉。“同”的两竖虽是垂直的,却有上大下小的错觉。汉字书法在长期实践中早已注意到了重心的问题,如“勺”的钩用弧钩,重心就稳定了。有些斜笔字,像“斗”、“也”、“七”、“互”、“专”,也都是应用了重心的规律。

img274

图5-11 重心规律的应用

上面讲的是个别笔形影响单字的重心和平衡。每个单字都有一个重心,我们把这个重心定在视觉中心上,符合上紧下松的原则。(图5-12)但大多数汉字是由两个以上部首合成的,如粒、犁,每个部首有一个重心。处理不妥,就会上下歪斜,左右不平。书写时应把重心摆得左右平衡,上下垂直。(图5-13)

img275

图5-12 上面一行重心高低不一,下面一行经调整后,就比较整齐和稳定了

img276

图5-13 左边的字重心不稳,右边的字经调整后,就平稳了

思考与练习:

了解字的结构与比例,掌握字的书写要点,并书写几组不同结构的字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