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章与篆刻发展简况及用途——启笛书法二十讲

印章与篆刻发展简况及用途——启笛书法二十讲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印章与篆刻的发展简况与用途1.发展简况我国印章历史悠久,据现在可靠的资料看,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代,便盛行了刻字手艺,如“甲骨文”是在龟甲兽骨上刻文字记录生活,技术已相当熟练。可以说,天地虽小,气象万千,这就是印章与篆刻的特殊艺术价值。(明)文徵明印章清晰的《湘君湘夫人图》根据印章在艺术品上的用途,盖印要体现以下几点要求:① 印章应与国画风格协调。

印章与篆刻发展简况及用途——启笛书法二十讲

(一)印章与篆刻的发展简况与用途

1.发展简况

我国印章历史悠久,据现在可靠的资料看,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代,便盛行了刻字手艺,如“甲骨文”是在龟甲兽骨上刻文字记录生活,技术已相当熟练。考古学家早在1937年以前从河南省安阳一带发现的“殷墟”中获得了三方“商玺”(同“玺”,秦代以前的印章一概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的称呼为皇帝印章独用,一般人的都称“印”),其中两方原存在“中央研究院”,现存台湾省;另一方原存济南“尊古斋”古玩店,辗转流传在私人手中,现不知下落。著名考古学家王献唐(原山东省博物馆馆长)有商玺专文。这是我国现存的最早印章。

到了周代以青铜质为主的印章“周玺”大为兴起,上刻“籀书”,与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基本相同。

秦代是由“籀书”变为“篆书”的时期。秦印一般有三种:一是印比较大,白文,带有田字边框。二是印比较小,朱文、白文都有,以朱文居多,大小仅三五分,多为私印,故名“周秦小玺”。三是长方形,白文带有日字边框,叫“半通印”。其他有圆形印、椭圆印。总之,秦代印有长足发展。

汉代印章达到了空前灿烂兴盛的时代,至今推崇为印品之首。汉印白文居多,由小篆演变为“缪篆”,篆法平直方整,近似隶书,浑厚古朴,外朴内巧。“满白文”印(即笔画极粗的白文印),苍劲庄重,气势浑厚。这种印章刀痕明显,笔迹锋利,生动自然,不加修饰,有时歪歪斜斜,别具天趣。从形式看,有一面印、两面印、多面印、巨印等。从字意来看,有姓名印、别号印、吉语印等。历代优秀印家大都主张以秦汉印为基础,如齐白石等大家。魏晋六朝印也包括在秦汉印之内。

汉代玉玺

隋代、唐代的官印,继承六朝余风,但将白文改为朱文,基本上属于汉朱文印的风格。私印常用白文。

唐、宋、元三代,印章艺术由于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提倡的“九叠文”的冲击,发展迟缓。

王冕章二方:会稽佳山水  王元章氏

在治印史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末画家王冕(字元章)首创用青田花乳石自刻印章,从此文人完全脱离了与专业刻工的合作,以脆柔细腻的花乳石代替了涩坚难刻的硬材质(金属品如铜、金、银、铁印)或玉石、兽角等印章,这一大的变革,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大发展。

明清以来,篆刻艺术有上述原因,很快发展起来。印学书籍相继出版,治印名家辈出,秦汉印优良传统,才得以蓬勃发展。

历代治印名家主要有:江南的文彭、何震等。

文彭之印

文彭作品

小卡片

文彭(1522—1604年)字寿承,号三桥,江苏苏州人。著名书画家文徵明长子,明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家,曾任两京国子监博士,人称文国博。他的诗文、书法、篆刻继承家学,书法有青出于蓝之誉。文彭在印学上的地位要比在书法上高得多,他是公认的明清流派篆刻的开山祖师。在任南京国子监的时候,偶遇一赶只小驴替人驮了两筐灯光冻石的老翁,因索取工资不得,正和人争吵,于是文彭用两倍的价格买了冻石,从此文彭就改用冻石治印。由于文彭的影响,加上石质印章本身具有的优越性,以石治印便在文人中很快地流行开来。文彭还创立了明代的第一个篆刻流派——吴门派,作为书画地位均很高的两京国博,文彭对篆刻的提倡与参与,对于初创阶段的篆刻艺术,其意义是巨大的。

浙派的西泠八家之一:陈鹤寿

浙派的西泠八家:西敬、黄易、奚冈、蒋仁、陈豫锤、陈鹤寿、钱松、赵元琛。

高凤翰印 以古为镜

齐鲁印派:高凤翰、张在辛、朱文震、王石经等,后继者有丁佛言、王献唐及其高徒石可等。

在篆刻史上别开生面,成就卓著者还有:邓石如、吴照载、赵之谦、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邓散木、朱复戡等。现将齐白石篆刻作品附印如图所示,供欣赏学习

齐白石篆刻作品选(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印章(www.xing528.com)

齐白石篆刻作品选(二)

封泥是印章的副产物,自从有了印章,封泥便跟着产生,因古时没有现在的红色油质印泥,而是用胶质的泥土来盖印,用在封缄上。因为泥质坚固,传到现在还不坏,可用墨拓下来,作为考证、学习之用。盖封泥印章多是白文,印成封泥后,便翻白成朱,笔画更加清秀圆润,边沿的式样也是自然形成的。使整体古朴雅致,别开生面,增加了印章的浓厚趣味,为刻制印章贡献了重要的学习材料。

古代封泥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

2.艺术价值与用途

(1)印章的艺术价值

印章与篆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集书法、绘画、雕刻三者于身,而书法是其根本。依靠一刀一石,就能在方曲线,表现出豪壮飘逸的书法笔势、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遒劲生动的刀法特征。可以说,天地虽小,气象万千,这就是印章与篆刻的特殊艺术价值。

齐白石印章

(2)印章的用途

印章,古时在上面刻官阶(官印)或姓名(私印),除佩戴外还作为取信于对方的一种标志。

至今这种取信于对方的公章和私章仍行之有效,如证明信没有公章不可,私人去银行或邮局取(汇)款,不盖本人印章也不行。流传到现在还有它从属性的用途:可以运用在绘画(主要是国画)和书法、木刻等艺术作品上,辅助艺术作品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创作日期、收藏者等,增加构图的美,成为艺术作品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前人有把篆刻、书法、绘画并称为“金石书画”。多才能书画家往往并精篆刻,如元代王冕、明代文徵明、清代吴昌硕、现代齐白石等,他们的艺术有四绝:画得好、书法好、诗句好、印章好。

此画是根据屈原楚辞·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即湘水女神的形象描绘的。画幅的中间湘君、湘夫人一前一后,传说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同嫁舜帝为妻。舜帝卒后,二女投于湘江之中,被人们称为“湘君”和“湘夫人”。此图画面简洁明快,毫无背景衬托,而纯以人物形象本身刻画性格,人物的衣纹作高古游丝描, 细劲而舒畅, 有意表现湘君、湘夫人在空中款款而行的动态,给人以飘飘若仙之感。

(明)文徵明印章清晰的《湘君湘夫人图》

根据印章在艺术品上的用途,盖印要体现以下几点要求:

① 印章应与国画风格协调。

如大写意笔墨粗壮的画,应盖苍厚古拙的印章。工笔画宜盖比较秀丽柔挺的印章。半工笔、半写意的画宜盖苍秀兼备的印章。

② 作品盖名章应盖在姓名下面或后面适当靠近的位置。

一幅作品要盖数印时,应第一方是姓名印、次别号印、再次斋馆印(书画家住室名)或闲文印(如诗句成语并包括图案印),作品下角可盖较大的闲文印,名叫“押脚章”。画题上首可盖长方形或椭圆形等其他形的闲文印章,名叫“引首章”。

③ 盖印章的大小一般应与款字大小相等。

比款字略小者也可,但不可比款字大,以免显得画面呆板。

④ 选择适当位置盖印。

在古代书画上盖收藏印或纪念印时,应选择画外边沿或角落比较适当的位置,以不损害画面为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