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根寻源,开拓书法之路

追根寻源,开拓书法之路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八)追根求源不重走老路每个书家都有其特殊的学书途径,他们的成功,与其所走的道路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他初师何人,而后又师学何人,何以改变师承,他的学习方法,他于何人何帖上受益最大等等,这就叫“追根求源”。可以说,米氏受褚的影响和熏陶是比较大的。由上述可见,米氏走的是由唐入魏晋的道路。我们从米芾成家后的作品中,仍可窥见其书学之踪迹。学书不可重复走前人之路,当另辟蹊径。

追根寻源,开拓书法之路

(八)追根求源 不重走老路

每个书家都有其特殊的学书途径,他们的成功,与其所走的道路有密切的关系。学习前人则应把着眼点放在他的书字渊源上。例如,他初师何人,而后又师学何人,何以改变师承,他的学习方法,他于何人何帖上受益最大等等,这就叫“追根求源”。当今确实存在着“只摹其迹、不寻其源”的现象,这是需要纠正的。

书家在通往成功的道途中,每走一步,对其事业的成败都将起到作用,非利即害。只有了解了书家师承之变化,分析其利弊,方能找到他成败的缘由。以米芾为例,试加剖析如下。

米氏七八岁学颜体,后见柳体而慕紧结,乃改学柳体。这是他学书的第一阶段。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他以颜柳为入门导师,既可学到颜的笔法,又可得到柳的紧结的结体。第二,当时米氏以紧结为美,由偏爱所致,遂改颜为柳。

后知柳体出于欧体,乃学欧体。时间久了,发觉写上来的字“如印版排笮”,又仰慕褚体,“而学最久”,后又慕段季,“转摺肥美,八面俱全”。这是他学书的第二个阶段,是博采的阶段。由柳改欧,是取法乎上,不失为学书的好方法,以此可知“柳体”所变之来由。由欧转为褚,是欲克服刻板之弊,因褚较之欧更为灵动。可以说,米氏受褚的影响和熏陶是比较大的。由褚改学段季,又有肥美的追求,至此,米氏已掌握了各家之长既有了颜、柳之“筋骨”,又有了褚、段的秀润与肥美,筋、骨、血肉齐备,“八面皆全”。

米芾行书珊瑚帖》

此帖是米芾晚年的著名行书书迹,其书较中年以往作品,字态尤奇异超迈,随意而书,神韵自然,且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如元代的虞集评言:“神气飞扬,筋骨雄毅,而晋魏法度自整然也。”同时代的施光远称其“当为米书中铭心绝品,天下第一帖。” 《珊瑚帖》用的书写材料也很特殊,同是竹纸,浅黄色,纸上竹纤维束较多。据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用竹纸写的作品。

[释文]

《珊瑚帖》(www.xing528.com)

收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珊瑚一枝(画珊瑚笔架一座,旁书金坐二字)。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

《复官帖》

一年复官,不知是自申明,或是有司自检举告示下。若须自明,托做一状子,告词与公同。芾至今不见冲替文字,不知犯由,状上只言准告降一官,今已一年。七月十三授告。或闻复官以指挥日为始,则是五月初指挥,告到润乃七月也。

最后一个阶段他改宗魏晋仍属取法乎上。又得魏晋平淡超逸之气韵,卓然成家。

由上述可见,米氏走的是由唐入魏晋的道路。他每走一步,都有一个目的和追求。每改变一次师学,皆出于汲取养分的需要,这是非常可贵的。我们从米芾成家后的作品中,仍可窥见其书学之踪迹。

学书不可重复走前人之路,当另辟蹊径。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很多的,我们应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为自己设计一条最便捷之书学途径,里程越短,花费时间越少,则越理想。别人走过的路,是不能再走的,各人的条件不同,别人成功了,而你原路走去,就未必能成功。唯有开辟自己的路才是成功的根本保证。

何绍基隶书轴》

本幅隶书,笔力浑厚。前人形容其字如屈铁枯藤。此幅得以见之,而结字纵横欹斜,从容又出于绳墨之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