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启笛书法二十讲:毛泽东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一期

启笛书法二十讲:毛泽东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一期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毛泽东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一期毛泽东书法艺术发展中的第一阶段第一期的作品,我们选录了三件:包括毛主席尚处于学子时期的作品有两件,一件是1915年5月7日所写的十六字“铭耻”(前图);另一件是1918年2月9日“致萧子昇”信的手稿;还有毛泽东刚步入社会不久,1918年手书的“夜学日志”四个字,这便是第三件作品。无疑,《致萧子昇》书稿是毛泽东书法作品中的第一座丰碑,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小楷的一块巨大的丰碑。

启笛书法二十讲:毛泽东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一期

(二)毛泽东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一期

毛泽东书法艺术发展中的第一阶段第一期的作品,我们选录了三件:包括毛主席尚处于学子时期的作品有两件,一件是1915年5月7日所写的十六字“铭耻”(前图);另一件是1918年2月9日“致萧子昇”信的手稿;还有毛泽东刚步入社会不久,1918年手书的“夜学日志”四个字,这便是第三件作品。

毛泽东手书《夜学日志》

当我看到十六字铭耻篇,以及他刚刚走入社会时所写的夜学日志时,曾想明确地把毛泽东早期的书法作品分期为“学子时期”,作为毛主席书法艺术作品中的早期求索篇。并认为在书法艺术方面,毛泽东是“大器晚成”的巨匠,与他在政治上和诗词上的早期成熟是不一致的。但是以后,当我看到了毛主席手书信札《致萧子昇》的影印件时,却为其精美、纯熟、小字如大字的大家风范的笔墨所震动了。此篇字字骨气雄强,用笔劲健,多藏头护尾,中锋为主,爽爽有飞动之态;曲折之处,钢铁为钩,牵掣之笔,如劲针直下力注千钧,字疏行密,如万马奔腾满纸云烟。清人包世臣《艺舟双楫》中论道:“小字如大字,以言用法之备,取势之远耳,河南遍体珠玉,颇有行步媚蛊之意,未足为小字如大字也……小字如大字,必也黄庭,旷荡处,直任万马奔腾,而藩篱完固,有直率之气。”包世臣在这段论述中,压抑了一下褚河南,抬出了王羲之的《黄庭经》。

毛主席手书《致萧子昇》(1918年2月19日)

包世臣时代,尚未发明复印放大机。其实,王羲之的字,一经放大则顿减其妍美,而显出拘谨之态,缺少气势了。随着字体放得越大,也就更显出其缺欠。褚河南的小字没有放大过。包世臣以王羲之的《黄庭经》作为小字为大字的典范,未必得当,也可能为王羲之的名声所慑。毛泽东所书《致萧子昇》,虽是小字行楷,却气势雄浑磅礴,爽爽之气,熠熠之光摄人,满篇字体跃动,欲离纸飞去,再看字体结构疏朗旷荡,真如包氏所说,“直任万马奔腾”了。

小卡片

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 。他博览、临摹碑帖, 学习古人, 博采众长, 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在青少年时期, 毛泽东就习魏碑、“ 二王” (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等晋唐楷书清代何绍基书法, 后来又学习郑板桥体等,从而奠定了他一生书法作品的气概和布局风格。建国以后, 他更是博览公私所藏的珍贵稀有的碑帖、真迹以及今人作品, 钻研琢磨。由他所创造的“毛体”书法, 更见炉火纯青, 在豪迈的气势中, 蕴含着灵动峻拔、雄强老辣, 神采飞扬, 使观赏者心旷神怡, 叹为观止。(www.xing528.com)

毛主席的字则越放大,其气势越强,是真正的“小字如大字”的典范。试问,在中国的书法艺术的长河中,能有几件像《致萧子昇》这样瑰丽的作品在我们的眼前流过?!又有哪几家巨擘的小行书墨迹,能与《致萧子昇》雁行?! 无疑,《致萧子昇》书稿是毛泽东书法作品中的第一座丰碑,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小楷的一块巨大的丰碑。

这样,在毛泽东第一期的书法作品中,就有了三种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品。仅从这三件作品看,毛泽东在学生时代,以及他步入社会生活中的早期书法作品,就已经表明了他在书法艺术上造诣深厚,已经登堂入室了。和他在政治上的成熟,文学上的硕果并驾齐驱了。实际上,无论在政治上、文学的成就上,还是在书法艺术的造诣上,都已经列入了历史上伟人之中,不过这种事实,经过了几十年之后,才被世人所共识。

小卡片

汉字的书写可以成为艺术, 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都存在着可能性, 但行、草二体所包含的可能性之大, 它们在书法艺术史上的实际重要地位,也是不可否认的。书法艺术作品所发挥出来的作用, 除了像张旭那样的狂草外,大部分都兼有工具和艺术的双重作用。如题词和书信都是工具, 但毛泽东的题词和书信的高超艺术性使工具的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并成为这方面的范例。行、草的基础是楷书。不掌握楷书的八种笔法和结体的要领, 不把楷书写到家, 不打下这样的基础, 行、草成为艺术是不可能的。以草书著称的张旭, 楷书也是极佳的,他的学生、以楷书著称的颜真卿对他的楷书极为推赞。毛泽东的行、草超绝前人,这是他从少年时代起在楷书上所下的苦功结出的硕果。想使行、草成为艺术而不愿意苦练楷书基本功, 是违反规律的, 不会有成就的, 一味求怪, 更是歧途。

我们所看到的这三篇书法艺术作品,说明了早在毛主席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一阶段的第一期,就已经进入到了创作阶段,无论这三件作品中的那一件,都带着极强烈的创作精神,都闪烁着极浓重的个性特点,都远远地超出了追慕、临摹哪一位书法大家作品的风范。毛泽东的书法艺术的发展,是重在走创造的道路,不像历史上一些书法巨匠那样,钻进一家,继承衣钵,然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但仍带着师承的袈裟,被罩在师承的影子之中。

毛泽东手书《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