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画教育模式的形成,与这一时期一些代表性的美术教育家对中国画观念的选择直接有关。所以,本节将选取后文中要论及的中国画教育家,看看他们有怎样的中国画观念。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观念相对接近的放在一起,并比较相近中的相异性。
金城1878年出生,潘天寿则生于1897年,相差近20岁。在年龄上他们可算作是两代人,但在“中国画”这一方阵地上,这一前一后两位“大师级”人物,共同守护着传统,前者偏于晋唐宋元,后者立足于文人画传统而努力实现现代性演进。
金城成长的年代,处于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时期。显然金城的早期教育“中学”、“西学”已趋于对称,但“中体西用”仍是主流,故偏于“传统”的观念十分盛行。1902年,金城24岁便赴欧留学,入英国铿司大学专攻法学,学成回国后一直从事与法律相关的政府工作。金城一生主要工作似与中国画没有任何联系,他之所以热衷于中国画,与其少时对丹青的雅好十分有关。金城竭力推崇传统,也致力于传统中国画的发展与演进。也许是他政府要员身份之故,并又得大总统徐世昌的鼎力支持,他创办了他乐于从事的“中国画学研究会”,网罗京城中国画名家,共同探讨中国画创作,奖掖后学,影响极大,故有民初北京画坛“领袖”之称[17]。
金城对中国画的观念属于守成派,这与当时北洋政府“守成主义”文化态度、中日画界的频繁交流,以及金城个人趣味等都有一定关联。当时对西方的学习还主要是物质、技术方面的引进,“西潮”的文化特征并不强。但在物质方面的触动下,人们愈加对传统文化有着固守的心理,而且,北洋政府的文化态度极为明朗。金城作为政府要员,自然也受这一背景因素的影响。中日文化有着传统的渊源,日本更早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日本人已觉察到民族文化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中日绘画的频繁交流从侧面启发金城等必须对传统进行再发掘。另外,金城个人兴趣一直倾心于传统中国画,后来他有了英国的5年留学生活以及1910年欧美国家历时10个月的考察,通过放眼世界,对比中他找到了他所推崇的宋元传统,尤其是宋人工笔。这其中也不无“科学”的因子,于是定为画学之“正宗”。
潘天寿早年虽也有“私塾”的经历,但更多接受的是民国新式教育。在启蒙思想影响下的潘天寿,虽然也有着“西方”的参照,但他没有选择“西化”之路,也没有折中地“以西改中”,他愈加对传统热爱与执著,这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18]。只要是执守传统,必然更多地关注中国画中的“文人画”,因为这一“写意”特征最能体现传统的文化精神,也最具民族特色。所以潘天寿在中国画观念选择上义无反顾地锁定了传统“文人画”一路,以显现其对“中国风格”的深爱。后来潘天寿也对“文人画”当代演进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讨,尤其在图式的视觉张力拓展上,使其作品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文人把玩,而有了展厅效应,符合现代人的欣赏要求,从而有了新时代的品格倾向。但其作品的本质趣味仍然是传统的,是中国的。
对比金城与潘天寿的中国画观念,同是对传统的守护,同是对传统的再发现与现代演进。金城的现代性意识在传统本身中寻觅与提取,而潘天寿则在实现传统转化,因此表现出不同的趣味追求。因为金城更重发掘与提取,因此较少思考传统中国画的转化与出新,潘天寿十分重视传统的当下意义,并有意要演进与转化中国画传统。但他把中国画传统局限在“文人画”一面,一旦“文人画”的文化基础出现缺失,便失去了演进与转化的前提,其当下意义便徒具“图式”的形态,而没有了“共鸣”的内涵。尤其是他当时偏爱明清“文人画”传统,但这一时期的“文人画”本身已是“图式”大于“意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之所以将高剑父与徐悲鸿放在一起叙述,是因他们都用“写实”的方式改造着中国画,只不过在“写实”来源的渠道上有所不同,以及改造产生的效果上存在差异而已。而这两种途径在20世纪中国画界的影响,却大相径庭。
高剑父,1879年出生,年少时就受过广东画家居廉影响,也从法人学习木炭画。后来去日本留学,深受日本画影响。日本画即是日本传统画与西画融合的产物。他从日本画中吸取了西洋写实因素与色彩表现,并与中国画笔线相结合,创造“岭南画风”[19]。
高剑父中国画观念是典型的“折中派”,所谓“集中外之大成,合古今而共冶”的新国画,便是以保留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为前提,用西方(更多是日本画)写实之造型,并与时代、革命联系起来。高剑父在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曾以革命家身份在广州创办军民画报、时事画报,宣传革命,参加起义斗争,因此其“折中中西”中有了些“革命”色彩也就可以理解了。他的《复兴中国画的十年计划》俨然是高氏“艺术革命”理想的蓝图。其庞大的计划,实施的决心,措辞的激越之情,透露出些许宗教情结。然而高氏对中西绘画的理解终究是浅层的,他这种“一厢情愿”在当时的中国是注定要破产的,最后只能作为“地方画派”在画坛延续着。(www.xing528.com)
相比较而言,徐悲鸿中国画观念更多地顺应了时代潮流,或者说徐氏的成功更多地来源于他独特的个人机遇[20]。徐悲鸿1895年出生,一位农家子弟,只是靠着对艺术的热爱,一点点累积,一步步攀升,以致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画创作风格的取向。他对中国画“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态度,因时代的需要而被社会认可、接纳并传播,当然这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
徐悲鸿早在1917年其24岁时就提出“惟妙惟肖”标准的中国画改良论,并坚持了一生[21]。这时的徐悲鸿还没有去欧洲留学,去接触学院派艺术。那么是何种因素促成了徐氏这一选择呢?由徐悲鸿生平得知,他的父亲徐达章为“擅写生”的中国画家。“擅写生”本身就透露出对自然对象本身形态的关注。后来徐悲鸿由临摹吴友如石印人物画始,进而也作些人物与景物写生。还有便是20岁去上海半工半读时,得见康有为,拜为师。康氏对“写实”的钟情自然也会感染到这位长于传统中国画的“弟子”身上。徐悲鸿后来一直信奉中国画必须坚持写实主义,当然也与他在法国留学,专注于古典风格有关。
相比高剑父,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主张,较少感情的冲动,他对中西绘画的理解远远深于高氏。重视造型确实有利于改良中国画,这是国门打开后艺术界的共识,但改良的途径是千变万化的。如何借鉴这一写实“造型方式”显得极为重要,毕竟中西绘画以各自的语言方式延续了这么久。中国画造型准确了,但它自有的独特品格是否会因之而失去?再者,“写实”作为一种造型观念存在,或许更有利于我们对中国画的改良。如果仅仅照搬西式写实模式,将注重笔墨的中国画变成水墨素描式的绘画,那将不再是“改良”了。在这一点上无论是高剑父还是徐悲鸿都有“矫枉过正”之感。
今天,我们看到这两个宗派均有传人,而且徐氏中国画观念在经过几代人不断拓展探索后,也确实有些建树,因此许多人便对“写实”入主中国画有认同之感。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对“写实”的过分强调,客观上搅乱了人们对中国画新时代演进的多角度全方位尝试性探索,中国画因为对写实性“西画”的参照,似乎只存在一种视角的推进,这一“观念”的独尊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画形态的多元化演变。
第三,刘海粟与林风眠
从人生经历上和对待艺术的态度上,刘海粟与徐悲鸿更有可比性。刘海粟,1896年出生,比徐悲鸿小一岁,两人的出生地相距也不过百里,但他们的家境却有着天壤之别。如果说艺术都是他们自幼的兴趣,那么,在以后人生之路的选择与前行中,刘海粟更多得力于家庭的支持。当然,刘海粟的才情与气魄是铸就他日后光辉更直接的因素。
刘海粟幼年可能也接触过中国画,但绝不会把书法当作“日课”那样教授学习,毕竟新式学堂所学内容仍以“四书五经”为主。14岁他到上海进周湘“布景画传习所”之后,不仅眼界大开,而且传统与现代的感染同时在刘海粟身上发生着作用[22]。这时的刘海粟对绘画的认识还十分肤浅。不像徐悲鸿通过自己的刻苦,年轻时就已在中国画领域奋斗了多年,并有了较好的造型与笔墨基础。也正因为如此,刘海粟到法国之后,更能接纳现代艺术,而不像徐悲鸿执守着古典而不能容忍“现代派”。由此,刘海粟顺着西方现代艺术找到了中国画张扬个性的石涛与八大,恰好这一倾向性也十分贴合于刘海粟这位出生于富门的外向型性格。刘海粟中国画观念便锁定在对传统个性艺术的反叛与恣纵一路,西方现代艺术中利于张扬个性的手法也被他“借用”过来,因而落得个“粗枝大叶,深红惨绿”的美名[23]。重视豪情与个性是刘海粟积极的一面,就是这豪性与气度让20世纪多少人为之折服!“海粟大师”的影响力至今仍让人感怀。但这豪情更需要画内功夫的支撑,这不仅是造型上要求,更是对语言的提炼。毫无疑问刘海粟在这方面关注得不够,但也符合中国的国情,毕竟传统中也有特重豪情的大写意,他们都是一时之英才,刘海粟的中国画观念自然也会有难以计数的受众。
林风眠对中国画的探索相比较于刘海粟要艰辛得多。林风眠1900年出生,一生坎坷不平[24]。在留学法国之前,他只是初知绘画,到了法国他便有了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选择,这与刘海粟有着较大的类似。不过他不像刘海粟是主动地选取,林风眠较为内向的性格与重思索的品格,必须有外在强有力的因素给予触发。这么说林风眠也是幸运的,因为他在法国开始也是随大流去学“学院派”,并极为崇拜他的老师——写实主义大师戈猛。但他知遇杨西斯这位教育功绩大于雕塑成就的法国学者,正是这位良师,让他重新认识到了东方的魅力。
林风眠是否认可存在“中国画”是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他既没有中国画系统的基本功,在法国又是主学油画,而他所发现的东方是东方的大艺术,并非局限于中国画,但他确实用了半辈子在“中国画”(他也称彩墨画)这块领地上耕耘。所以有学者说他是用中国画工具材料的创造者,而非传统中国画的改造者[25]。作为美术教育家,他又不能拒绝对“中国画”的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态度。于是在许多场合他只提中国绘画,而认为传统的中国画“十分之八九,可以说是对于传统的保守,对于古人的模仿,对于前人的抄袭”[26]。这说明林风眠对传统中国画的精神与语言缺少深入的理解与把握。不能说他是反传统,但至少他只提取了传统中国画有限的一点写意趣味。不过林风眠的中国画观念以及他自身的探索还是为我们探讨中国画现代演进提供了较多启发,所以20世纪末,对林风眠的探索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比较刘海粟与林风眠的中国画观念,虽然同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吸纳,刘海粟在回归传统并进行形式的借用时,他的影响更多得力于他的气度与豪情,但缺少艺术本体的魅力;而林风眠却总是在自行创造,无论是传统还是西方现代,都服务于他的需要,一旦社会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空间时,林风眠重“创造”的探索必然为人们所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