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道咸时期金石书画研究,探寻两广和福建一带的金石和书画群体

清代道咸时期金石书画研究,探寻两广和福建一带的金石和书画群体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生之学,经经纬史,而诗歌、古文、金石、书画亦靡不贯综。[273]可见到道咸时期翁方纲、冯敏昌、阮元对广东的影响在金石书画方面得到全面的回应。

清代道咸时期金石书画研究,探寻两广和福建一带的金石和书画群体

八、两广和福建一带的金石书画群体

广东

◆冯敏昌[263]

冯敏昌是黄宾虹所提名的金石入书画的重要人物之一,但他和吴东发一样只活到1806年,应不是道咸时期的人物,但其与金石入书画的关联和吴东发一样重要。他虽是广西人,但其影响主要在广东,故记于此节下。冯敏昌有《小罗浮草堂诗集》,其中有李威所撰《鱼山先生传》,[264]传中曰:

鱼山立身持己,经世接物以逮彝鼎图书,诸杂艺无一不奉古人为之的,而冥心孤往以求合……乙卯(1795)归,乙丑(1805)主粤秀讲习……居官四五年,远游七年,退居十一年。初随覃溪……京廉州会馆创于公手。……又谓:手腕须和,笔头须重。宁拙勿巧,宁苍勿秀,宁朴勿华,宁用秃笔勿用尖笔。若徒事师心则为野战,专工摹古则为家奴。[265](图10.82)

图10.82 冯敏昌行书楹联

冯敏昌所提出的“四宁四勿”和傅山不同,可以说是对傅山书画审美观的一种再解读,其中“宁用秃笔勿用尖笔”是金石家追求质朴书画风格的具体手法之一,其上升到书画理论的总结,意义非凡。曾有人记载了这样一段轶事:黄宾虹与邓散木相邻而居,[266]曾获邓散木废弃的秃笔若干以为宝物,而邓散木不解。黄宾虹言邓氏太年轻,还不能理解秃笔的妙用。这反映到黄宾虹晚年,金石书画深入人心的时代已经过去,而黄宾虹仍在为金石入书画的传承作振臂高呼的呐喊。冯敏昌师友主要有:朱筠、翁方纲、钱载、陆锡熊、戴震周永年、谢启昆、黄景仁孙星衍、洪亮吉、武亿、罗有高、李文藻、吴嵩梁等,他是翁方纲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自己的学生有谢兰生,其在嘉庆辛未(1811)为冯敏昌撰生平,刻于冯氏诗集前。冯敏昌曾为毕沅修《孟县志》,书法专宗二王,画专师王、唐、瞿、邓。冯敏昌诗集中有许多金石诗,但其金石诗和何绍基等人直写书画不同,更加趋向翁方纲的类型,在书画中运用金石表现手法的理论也类同,只是较少具体深入地论述其中的分类。冯敏昌返滇后对书画的情感比过去更为诚挚:

一事无成奈老何,欲将白日再挥戈。假年若问先时愿,愿作龙头占画科。[267]

冯敏昌在外远游时交往众多,到晚年回到家乡后还是找到自我的归宿,就是书画。其文化影响极大,特别对广东文人的影响,钱泳《履园丛话》记载曰:

回籍,为南海书院山长,卒于羊城。先生之学,经经纬史,而诗歌古文、金石、书画亦靡不贯综。钦州在中华极南地,接连交趾,有明至今从无科第,得之自先生始也。京师士大夫咸称为南方之学云。[268]

道咸后广东得风气之先,若如此算来,冯敏昌在南方于金石书画有开创性的影响。

泰来曾得翁方纲赏识,[269]与林绍棠等交善,隶书与桂馥、伊秉绶等相近。

◆谢兰生[270]

谢兰生是继续冯敏昌在南方金石书画群体中很有影响的人物,实开南方道咸金石入书画风气。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记自己学书于老师朱次琦,[271]而谢兰生是朱次琦的老师,可见其影响深远。其有《常惺惺斋书画题跋》,陈沣为序曰:[272]

谢兰生篆法直追秦汉……八法专师颜鲁公,参以褚河南、苏灵芝、李北海,擘窠大字,无能出其右。兼工绘事,探吴仲圭、董香光、王麓台之妙……流连山水,挥毫洒翰,风致清豪……戊寅(1818)宫保阮公元修《广东通志》,兰生与海康陈昌齐、番禺刘彬华充总纂。今修县志,兰生发凡起例,既定而卒,年七十二……兰生自言得书诀于(族祖)铨云。[273]

可见到道咸时期翁方纲、冯敏昌、阮元对广东的影响在金石书画方面得到全面的回应。谢兰生所用的有关金石书画的语言显得比别人更为明确:

隶书唐时最推韩择木,而隶法之坏,实自韩时,自是以来,未见有能复古者。至明之文征仲变乱古法,恶劣极矣,而当时乃盛推之,岂不可笑。使征仲得见未谷书,得不愧死耶?只此八字,虽汉人为之,亦不能过,余谓一字可博一缣也。[274]

高扬金石入书画的旗帜,称明人“变乱古法”实为可笑,对金石入书画至为坚决。他是黄宾虹所提名的道咸时期金石入书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吴荣光

吴荣光曾师从翁方纲,活跃于乾嘉末北京翁方纲为代表的金石书画群体第二组人中间,阮元对他来说亦师亦友,故吴荣光传承了这一群体的金石思想,又与龚自珍、何绍基互相探讨,而在晚年作品中能融入北碑笔意。梁启超认为吴氏《筠清馆金石录》和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是最早研究金文的金石书,其实钱坫《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更早,而真正要系统研究金文还需有训诂和系统的三代实物,所以吴荣光和阮元金文研究著作还属于金文考证草创期的金石书,这些书还没有引导吴荣光自己在金文入书画方面的实践,但对于后来者,特别是为道咸书画家挖掘新的笔墨语言创造了条件。《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评其书画:

书由率更而诣眉山,画宗仲圭,精鉴金石,著《吾学录》、《绿伽楠馆》诸集。古肆见有墨笔仿梅道人大帧,笔意雄犷,惜款识挖损,真杀画刽子手也。许仁山阁学藏有小楷便面,直逼贻晋斋,又设色山水便面,亦极清健。[275](图10.83)

图10.83 吴荣光山水

所评应为中年作品,对笔墨风格的评价比较精确,(图10.84)而他晚年作品受北碑影响较为明显。他是黄宾虹所提名的道咸时期金石入书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图10.84 吴荣光行草书法

◆吴式芬

吴式芬是道咸重要的金石家,他和许瀚、陈介祺等人的学术研究,让道咸时期的金石研究上了一个台阶,他们的金石书数量大,系统完整,可以让清人自信其金石研究的成就远超宋人。他对陈介祺影响很大,与陈亦师亦友,二人合撰《封泥考略》(图10.85),再加陈氏后来的《十钟山房印举》,让道咸至同光时期的金石书画家饱览历代印学的典制。吴式芬聘许瀚助编《捃古录》集金石大观,也是金文研究较为成熟的开始,对同光时期大篆在书画中的运用影响很大。

图10.85 “右中司马”等封泥上海博物馆

◆居巢、[276]居廉[277]

居巢、居廉兄弟师孟觐乙和宋光宝而为岭南画派先驱。风格观念承常州画派,而山水有金石趣。常州画派的作品在苏、锡、常流行近二百年,世人已习以为常,而居巢兄弟的画在两广倍受欢迎,而且其花鸟注重写生,与两广先得西方文化之风气相合,进一步而有岭南画派的中西融合的画风。

◆潘存[278](www.xing528.com)

潘存是道咸时期中国最南面的金石书画家,居北京近三十年,晚年返回原籍海南。他的金石书画弟子中有杨守敬,从杨守敬身上也可看出潘氏对金石研究的深度。潘存书法带有明确的金石味。

◆李文田[279]

李文田与金石友赵之谦、包弼臣、沈增植、李宗颢关系最密切,可见其为北碑风行时的中坚分子。他的《和林金石录》是对中国最西面的丝绸之路的边关碑刻的记叙,其稿本全以魏碑风格的字体写就。他的晚年书法全为北碑风格,对沈增植、李宗颢甚至梁启超都有影响。李文田和康有为不和,故两人没有书画的交流,但对北碑的崇尚使得这对同乡在清末的书法论坛上都以较为激烈的言论而著称。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就用碑派的主张夸大对《艺舟双楫》书论的延伸解读,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在名称和内容上有某些交点,但《广艺舟双楫》在论述的形式和次序上与《艺舟双楫》完全不同,康有为的碑派指向性很明确,且带有文化革新者的煽动性。而李文田则是更多地站在汉学考据的角度研究学问,以考证论据来考释对《兰亭》的质疑,而从以金石证经史的方式和从书法风格发展的整体来看,这种质疑是科学而且认真的,这种质疑延续了阮元、赵之谦等人的观点。本人认为这是和道咸时期金石入书画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得出的对二王书风的评判。

◆张荫桓[280]

张荫桓是清末官员中与西方文化接触较多的一个,曾出使欧美,处理与外国的纷争等事务。他是黄宾虹所提名的道咸时期金石入书画的人物之一,在黄宾虹的提名中是和徐郙同一类型的人物,虽不是金石书画家的最高水平,但在道咸时期金石入书画的背景下,书画的水平超越前人。他和康有为关系密切,与金石书画家之间相互影响,山水超逸脱俗。

广西

孟觐乙和宋光宝为岭南画派之祖,画传居巢再传居廉,影响极大。

◆孟觐乙[281]

孟觐乙和宋光宝大概是受李秉绶所聘到桂林来教书画,[282]所以他们在某些群体中是有较高的金石书画声望。居廉有“宋孟之间”印,应指此二人到岭南授画而得其传。而宋、孟所宗还是恽南田,所以恽南田花鸟对清人的影响如同四王山水对清人的影响长久而深远。但在道咸之际,金石在书画用笔上引起的变化也在花鸟画上有所显现,从姚元之《竹叶亭杂记》中可见孟觐乙其人的书画品位:

(朱昂之)其同里孟丽堂,名觐乙,善花卉,得恽家三昧,而独以幽胜。时不得馆,余邀之同居。朱与孟少同窗,且相善也,来视孟,余因得识之。……独重余之为人,遂相友善。……及出关至锦,以官署不胜img372,遂亡去。其戚踪迹得之,已逃禅矣,拘之回,送归吴。其性之孤僻如此。丽堂善啖,无室家儿女,一身孑然,居京十余年,亦不与人结纳。目短视,作画时常以笔蘸色,每误蘸水,则以水涂之,及纸干,但存魂而已。与其人善,落笔则必精心于高古一派;以其人俗,则作俗画与之。然其所谓俗者,每得佳画。所谓高古者,半水半墨,若在烟云缥缈间矣。若不喜其人,则以其纸作画而他赠焉,其性之幽僻又如此。[283]

《墨香居画识》记孟觐乙晚年只画花鸟,双目失明犹能作画,和黄宾虹晚年的情形颇相似。

◆宋光宝[284]

宋光宝和孟觐乙一起为岭南传授苏、锡、常的书画传统,评者谓其人品高洁。蒋宝龄《墨林今话》所述宋光宝事较详:

善花鸟工笔,学北宋逸笔,宗陈沱江(括),[285]兼恽草衣(寿平)。畲侣梅尝言:“藕塘画洵能写物之生,有沉着无轻佻,不第近日艺苑之俊,予只见其数小帧,意在生拙,皆盎然有卷轴气。曩因索逋粤西,曾为芸甫上客,自西徂东,悦岭南风土,遂家焉。”武林何夙明云:“藕塘品最孤洁,有弟为番禺令,绝不往还。丐之画,则故高其价,其风概如此。”吴中讲笔墨者率不知是人,盖其客外亦已久矣。[286]

后又云观宋光宝画印象之深,“年余犹不能去怀”,可见其作品水平。他的性格与孟觐乙、朱昂之有些相似,由于远在桂林,不为苏、锡、常人所知。(图10.86)

图10.86 宋光宝花鸟册页之二

孟觐乙和朱昂之、姚元之关系密切,相互影响,而朱昂之曾授包世臣“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笔法,这种书画群体的关联性受苏、锡、常一带的影响是渊源清楚的,而黄宾虹的花鸟作品在许多方面也透露出宋、孟的影响。他们都是黄宾虹所提名的道咸时期金石入书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福建

◆梁章钜

梁章钜是福建一带道咸金石书画群体的元老,也是著作丰富的官员,与阮元、龚自珍、何绍基、林则徐最友善。所著《退庵书画跋》与同时代钱泳《履园丛话》比较,可以看出梁章钜对所论述的书画内容的严谨度和深度不如钱泳。李玉棻言其曰:

书兼欧、董……笔意劲秀。[287]

因此梁章钜虽然对金石书画评论很多,自己的书法只是延续乾嘉以来的传统,为王书秀雅一路,缺乏个性,与林则徐书法比较,可见其中的共同点。

◆林则徐[288]

林则徐书法带有梁章钜的影响,李玉棻评其曰:

书法率更兼华亭……通灵遒劲,巧力兼尽。[289]

几乎和梁章钜同出一辙,遒劲加巧力就是他书法的特点。他与当时提倡“经世致用”之学的包世臣、魏源等都有交往。他能够调动群体的力量,所以林则徐既忧国又忧君,而且有一定的办法应对国家的危机。从来民族英雄和忠臣义士的作品都因其内在的精神力量越看越有味道。他是黄宾虹所提名的道咸时期金石入书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图10.87)

图10.87 林则徐遗稿之一上海图书馆

◆陈棨仁[290]

陈棨仁为闽中重要的金石家,曾拜同乡陈庆镛为师。[291]陈庆镛是道咸时期北京金石群体中的活跃人物,于篆隶深有研究,这为陈棨仁的金石研究打下基础。陈棨仁亦工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