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 言
早年,当自己尚且是个青年业余美术爱好者的时候,曾偶然在古籍书店翻阅过一册民国年间余越园先生编印的半月刊,名曰《金石书画》,说实话自己当时并不明白金石与绘画究竟是何种关系,只将它看作老派文人的寻常认识,只觉得它与那时心目中最正宗的、可以到邮局订阅的绘画艺术刊物“美术”杂志有天壤之别,那些谈不上印刷精良的传统书画与金石拓片,确实与社会上普通人认知的绘画作品扯不上什么关系。但正是这种差异引动了自己的好奇心,它一经入眼便会莫名其妙地将人带入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几页旧纸却别有洞天,让我在细嚼慢咽中仿佛有登临之感,用更老派的话来表述,该称为“开启悟门”。后来,自己在学习中国画的实践体验中也不断验证了“得法多自古人书”,这是认识或真正理解中国书画最有效的法门,那些仅仅忙于追赶时尚,仅仅迷恋于西方绘画法则的人恐怕永远不会得到这种幸运了,还得用一句更老派的话来表述,叫做“自塞悟门”。
当自己有机会进入美院学习之后,接触到两类教师,其时,在高等院校中占主导地位者大多有过留学的经历,他们反复强调的是“素描”,另一类则为比较边缘化的传统中国画教师,他们的要求似乎更简单:“写字”。以自己当时的学业水平来判断这不同的主张委实不易,在逐步了解了他们各自的修养学问,思索经年后才疑疑惑惑地认定了后者,在中国画教学及艺术实践中浸润多年,并从个人得失的体验里才慢慢开始领悟到老先生所言“写字”二字的真正涵义。有意思的是,学习期间有位雕塑系同学因曾在江苏金坛插队务农而被委托为段玉裁创作肖像,平心而论,在那个年代自己对金坛闻人只知仰慕一个数学家华罗庚,真不知段氏为何许人也。于是就又多了一份好奇心,费了些周折终于弄明白段氏的学术成就与地位:他是被尊为清代朴学一代宗师的文字训诂学大家。既然专与古文字打交道,想必与写字就有点关系,又因段氏曾入阮元幕,故此由段氏渐渐牵延敷衍开来,先是休宁戴震,再而仪征阮元,然后包世拯、伊秉绶、何绍基……星星点点断断续续直至近世赵之谦、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做学问、治金石、谈书法、论笔墨,不经意间由对清代学者、书家、画家的零星了解而模模糊糊地拼接出清以来中国书画发展变化及其笔墨风尚的粗略走向,它似乎正隐约印证着宾虹老人“道咸中兴”的说辞,但这个说法多少会令人困惑,按现行教育与宣传形成的思维贯势很难不怀疑,鸦片战争前后已处没落的大清帝国真有书画文化中兴的可能吗?
剑炜学弟执着好问,多年前便开始着意于宾虹老人“道咸中兴”之说,且发表过一些较为简略的研究文字。随着学识的积淀,思考的深入,研究方法的成熟,决意以数年之功全身心沉浸于历史资料中,立志以史实解答宾虹老人此说究竟是言之有据,还是无意中兴之所至而随口道来。这大概便是剑炜学弟的初衷。
今天,剑炜学弟以数十万字的研究成果、用极为翔实丰厚的历史资料为我们铺陈出清代学术的脉络,由清初学术思想资源的发端至大量朴学成果的形成及涌现,从而引发了金石学的高潮与风尚,阐述了金石学所蕴含的美学形态与精神内质是如何地浸润于书画,影响至巨,导致中国书画从笔墨形态、精神内韵及审美标准的重大变化。文章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准确清晰可信地描绘出清代学术文化生态,让我们终于明白清末一批书画大家的涌现,正因为受到清代朴学精神的滋养,换句话说,他们幸运地成为清代学术成果的享用者,也是随着当时文化生态自然生长而必然结出的果实。余越园先生于民国时所编刊物《金石书画》,不过是清代学术观的余绪,近现代对笔墨形质的审美认知与传承亦多源于此。(www.xing528.com)
我们知道,大凡文化艺术的发展从来都是由民间而庙堂,由原野而斋室,自工匠而文人,从简单、质朴、粗糙、纯粹进而成为精致、优雅、内敛、高贵。随着艺术表现手法技巧的不断完善,精神文化品质的不断提升,它又将面临原始的野性生命力和无拘无束的创造力的逐步丧失。面对这种困境,中国书画自有其解决之道:所谓熟而求生,所谓追求“古意”,甚至重新委身于民间原始艺术,其意都不外乎想摆脱重复因袭的常态,从“原始”中获取新鲜活泼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从“古意”中得到精神的纯粹与慰藉。清代道咸时期,金石文字正饱含着这些精神原素进入了文人书画的领域,使之面目一新,趣味一异。裹挟其中的书画家于性情、天资、学养即内心质地与之契合度愈高者,其成就愈显著。较之前朝,尤其明中晚期及遗民书画家们,金石味浓厚的笔墨趣味以其霸悍遒劲称雄,似与幽逸深远的意境及个人性灵的抒发又渐行渐远。历史文化的得失兴替大抵如此,岂可持简单的进退之论以作轻断。清代朴学的奠基人顾炎武先生力倡中华文化的“根本之学”,其可贵正在于“根本之学”中潜藏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系统,也正是古人谓之“道”的宇宙运行规律。基于这种认识,中国书画同样存在着它必须遵循才能得以发展演绎的自然法则和生态轨迹。影响文化的因素千头万绪,文化现象亦千姿百态,其变异必在规律之中,又往往在意料之外,但立足于此,何至迷茫?何来困惑?剑炜学弟的这段文化史研究既给了我们回答,更给了我们启示。
王孟奇
2013年3月21日于沪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