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沉挺劲——潘天寿
潘天寿(1897—1971),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精于写意花鸟与山水画,受徐渭、朱耷、原济(石涛)、吴昌硕等影响,布局善于“造险”、“破险”。画幅气势雄奇,笔墨有深厚的金石味。
潘天寿的书法气魄沉雄,丰姿挺劲,一如他的绘画,具有独创的精神,经意之中表现了一种高品位的自然。他在青年时代因受清季碑学书风的影响,对汉碑《石门颂》、魏碑《二爨》等碑研习较多,由此也奠定了他奇肆书风的格局。潘天寿后来在指导后辈学习书法时经常说要从汉碑入手。汉碑高古,上接先秦篆书,下开南北朝版书,是书学的关键,是清朝近三百年书学的主脉,也是潘天寿书风中最成功的因素之一。中年以后,由于结交师友的增多,眼界的开阔,又经他长期不懈的努力,潘对明季雄强一路的书风有着精湛的体会,结合自己的个性,写出了新境界。自明季以后,雄强书风一直占据书坛的主流,无论是黄道周、王铎、倪元璐、八大山人,还是后来的伊秉绶、吴昌硕、邓石如、沈曾植等,无不如是。潘天寿敏锐地把握了这一点,并进行天才的发挥,把书法中的“巧”与“拙”、经验与激情结合得天衣无缝,这是他的创造。
今人评价说,潘氏书法吸收了历史上许多书家的优点,不拘泥于某一家的形似,而是追求一种体大精深的境界,这对后人很具有启发意义。他讲究骨法用笔,其用笔很有金石味。他讲究安排,即经营位置,包括结体和章法,他将黄道周、八大山人的结体巧妙地融进碑中,善于造险,又善于抢险;善于造势,又善于抱势,一些字的造型显得格外生动而又有沉着的气魄,天骨开张而有寻丈之势,此大饰非一般小巧者所能比拟。
潘天寿平和忠厚发乎天性,雄强与细腻融于一体。他的儿子潘公凯回忆说,他父亲是非常男人的男人,他是山民出身,性格刚毅正直。但同时,他又有非常内敛的一面,对人有特别温和木讷的一面。他的内心雄阔刚毅,又十分随和,什么都不计较,有关利益的问题他想都不想。记得他当时作诗“睡起锁窗无意绪,默看细雨湿桃花”。用“默看”还是“静看”,他都斟酌了三次,母亲觉得“静看”好些,他还是改回“默看”。可见,他内心的刚毅与细腻是互补的。(www.xing528.com)
潘天寿行草立轴
潘天寿金文
从艺术品市场的规律和现状来看,潘氏绘画的价值自然高于书法,即便如此,其书法作品的价值依然不低。中国嘉德2004年秋季拍卖会上,潘天寿金文立轴(52.2厘米×37.7厘米),约1.8平尺,书金文12字,题识:“此器当是长乐宫卧处所用器也。子颐研弟鉴可。寿摹。”当时标底价6万元到8万元,如今此作品已大大升值。
潘天寿行书横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