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笔如飞——柳亚子
“操南音不忘其旧。”
今人读史为文没有不知道南社和柳亚子的。南社是辛亥革命时期进步的文学团体,柳亚子则是南社的发起人之一。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更名弃疾,改字亚庐、亚子。江苏吴县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创办南社,曾任社长。历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兼监察委员等职。1949年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柳氏世代书香,以富藏书闻名远近,有“松陵文献,尽在柳氏”之谓。柳亚子自幼饱读诗书,12岁读完《杜甫全集》,同时也学会了作诗,14岁首次发表诗作,年二十即以诗文驰名海内。其诗思想新颖,多用以抨击封建社会,鼓吹革命。郭沬若曾将他比作当代屈原,毛泽东也称赞柳诗“慨当以慷,卑视陈亮、陆游,读之使人感发而起”,并多次与其唱和。
柳亚子擅行书,书风俊爽雅致。其书名虽不及诗名,却也甚著。但他的字有时让人难以辨识。柳亚子曾自谓平生有两大不便,一是口吃不便,二是近视不便。他口齿虽不伶俐,然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即使运笔如飞,也难以赶上其纵逸的神思。有人分析,也就是因为书写速度过快,简便流利的草书已不敷用,草书的一些转环提按的识别特征都被省略了。再加之有高度的近视,不易顾及到点画的细微之处,全凭腕指的大致感觉书写,更令人难以辨识。
郑逸梅所著《艺林散叶》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关于柳书的趣闻:一次,亚子致书曹聚仁与张天牧,信尾注云:“你们读不懂的话,隔天见了面,我再读给你们听。”一时传为笑谈。柳氏自己也说:“我写字的毛病,就是太快,太随便,倘然把字一个一个地剪碎了,连我自己也会不认得了。”据说当时能尽识柳氏信札文字者,仅有作书潦草更甚于柳的南社社友姚太慈。上海图书馆收藏着不少柳亚子的书信和文稿,就因为字迹太草,至今仍未能完全整理出来。(www.xing528.com)
笔者藏有柳氏书法作品,乃其自作七律诗,虽寥寥数行,然神采焕发,势如滚珠,纵观其字颇具疏落闲雅之致,饶有书卷气、山林气,且字如其人,他那豪放不羁的诗人气质,直爽痛快的情性,溢于字里行间,体现得淋漓尽致。
柳亚子行书诗轴
柳亚子行书七言诗
柳亚子行书七言诗
现身于艺术品市场的柳氏书法多为小屏条,内容多为自作诗,间有对联。2011年9月嘉德四季拍卖其两件作品。一件为立轴行书七言诗(129厘米×31厘米),作于1935年,款识:“月秋先生双正。廿四年一月亚子海上。”底价3万元至5万元。另一件为立轴草书七言诗(99厘米×29厘米),作于1943年,款识:“三十二年十二月八日亚子余兴醉句。”底价3万元至4万元。
柳亚子以其极具特色的书法,跻身民国书坛一席,当之无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