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落萧散——谢无量
“南北兼收,碑帖并取,泯其形迹,喜以秃毫作稚拙之体,精气内涵,沉雄俊逸,磊落萧散。”人们常以这样的语言阐发对谢无量书法的体悟。
谢无量生于1884年,卒于1964年。名大澄,字仲青。四川梓潼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参加《苏报》编务,又加入南社。后肆业于京师译学馆。1909年任四川存古学堂监督。辛亥革命后,历任四川国学院院长、兰州大学教授、东南大学系主任等。抗战时期任教于四川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著有《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妇女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等。
谢无量书法被林思进推为康南海之后一人。于右任称“谢无量先生书法笔挟元气,我自愧弗如”。这固然是贤者谦抑之言,但对谢无量书法的称誉也不算过分。于右任擅书法,书名借助其国民党元老地位,自易遍播遐迩;而谢无量虽然游踪遍天下,但无心从政,毕生精力大半倾注于教育事业,故书名略逊于于右任。有人尝言,近代海内书家可与于右任相颉颃者,恐怕也只有谢无量了。
谢无量嗜好收集古董和书法作品。他平时常将一些珍贵的小件古玉器,如“翡翠王”、“鸡骨白”等玉石藏在贴身的小荷包里,一有闲暇,就拿出来摩挲玩赏。遇到喜爱的珍品,便不惜时间,想尽办法,以至出高价弄到手。一次,他的朋友汤万宇正在寓所宴请客人,谢无量突然急匆匆地闯进去,说是要借200元解急。汤问干什么,谢无量说:“只管给,不要问。”汤笑笑给了钱,谢无量又匆匆离去。他赶到古董店,买了几件锈色斑斑的坛罐,喜形于色,坐上黄包车,小心翼翼抱着回家。
笔者藏有谢无量书法,为行草作品,清雅冲和,萧疏淡远,纯任自然,毫无矜才使气的市井俗气,而且弥漫着一种特有的稚拙。这种稚拙实际上是谢无量为追求自然天成的境界而采取的表现形式。稚拙之气在书法中并非轻易可得。相传谢无量喜与儿童游戏,常以糖果招待他们,请他们写字,然后对这些字进行揣摩,将其稚气融入自己的书法中,遂能自成一体。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已难核实,但至少可以说明,看似容易的稚拙之气,获得它要付出多大的艰辛。谢无量的遗墨中,只有少数钤印,大部分是不钤印的。有人曾问他何以不钤印,他答道,气势已经完足,用不着钤印来弥补了。此件便是不加钤印之作。(www.xing528.com)
谢氏书法价位较高。2002年4月中国嘉德拍出其行书七言联:“美人挟瑟对芳树,童子抱琴眠落花。”(122厘米×29.2厘米),作于1948年,成交价1.76万元。2009年歌德拍卖的谢无量诗札一册,共57开,底价为7.5万元至10万元。
谢无量行书诗轴
谢无量行书七言联
谢无量行书扇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