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卓立——李瑞清
李瑞清也是前清遗老,辛亥革命后,他不仕民国,落笔也不书“民国”二字,遁居上海王家湾,挂牌订润,鬻书画自给,他身着道服,别署清道人。但他走了一条和郑孝胥完全不同的道路,能够保持晚节,留住清名。
这位清道人其实还有一个绰号,叫“李百蟹”。相传他一日能啖百只蟹而面不改色,士林惊为绝世所仅见。
面对当时“尊碑抑帖”的书坛大势,李瑞清主张碑帖并重,二者不可偏废。他接受沈曾植等友人纳碑入帖的建议,对帖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书学理论熔铸古今,书法实践能勇开风气,因而书名远播。
李瑞清主政两江师范学堂,桃李满天下,胡小石、吕风子、张大千等皆为其弟子,影响之大,不可言喻。
李瑞清对殷墟、周、秦、两汉至六朝文字几乎都能研习精备,即使是古碑刻剥蚀漫漶处,也加意琢磨,不肯轻弃。他善写多种书体,最著名的是北魏书,而魏书中最佳者似莫过于宣统二年写的“皇清诰封一品夫人段母尉太夫人墓碑”(上海求古斋曾拓印问世)。字态笔势,多数师承《郑文公碑》。论家称,其笔力雄鸷,墨气沉厚,瑰伟不可名状。他写籀篆如勇士横槊,气度恢宏,字愈大而愈奇。又每以屋漏痕笔法出之,点画微颤,蜿蜒自然,着力强而无布置之巧。
李瑞清楷书立轴(www.xing528.com)
李瑞清行书条屏
李瑞清金文五言联
李瑞清楷书五言联
张大千曾经说过这么一段掌故:清道人故世稍前些时候,日本书画会慕名恭请携其近作东渡扶桑办书展。他即兴写了四种不同风貌的北魏名碑参展,一下子轰动了日本朝野,讴歌载道,报刊竞美,称之为“中国书法家五百年来第一人”。这个殊誉似亦不够妥帖,如果易为“中国五百年来魏书第一人”,也还有些溢美之处。
李瑞清的书名与曾熙(农髯)并肩,时人称之为“北李南曾”。目前其书法价位与农髯大致相当。2012年11月天津国拍“天津文物”专场推出一副李瑞清篆书五言联,成交价亦在万元以上。
李瑞清生于1876年,1920年病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