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自适——高 邕
《海上墨林》在谈及高邕时说:“早有书名,体擅各家,根据篆隶,独行其是。画也偶作,意在八大石涛间。”
高邕行书七言联
高邕(1850—1921),字邕之,号李盦和尚,别署芳李、孟悔;入民国,又号赤岸山民、清人高子、西泠字丐、中原书丐;晚年不乐闻世事,改署聋公。斋馆名泰山残石楼、绝景穷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曾任江苏候补同知。父高树森,原名蔼然,字又村,曾为苏松太道吴煦记室,后入李鸿章幕,襄订通商条约,历保至道员。书法出入颜、柳,与兄超然齐名。高邕少好临池,二十入县学,已具书名。其书踪迹秦汉,于魏晋六朝唐宋碑版莫不窥其精奥,而独好李邕书法,用力最多,苦心孤诣,劬学致病,因号李盦。四十以后,专抚《瘗鹤铭》,间学苏黄,能别开生面。1909年在上海豫园参与筹建“豫园书画善会”,常卖字画以资会费。与任伯年相交甚厚,高邕的学养给任伯年以很大影响。
高邕于书服膺李邕,所作舒展开张,矫健奇逸,翩翩自适而终归于法度,有高视阔步、气宇轩昂的大家风范。高氏有12字白文印“高聋公留真迹与人间垂千古”,此决非妄自尊大痴人谵语。当时的知名书家对其书艺称赞之高,较其自评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认为其造诣在一代宗师赵孟之上。向燊曾言:“邕之书学李北海,又能自出机杼,全以藏锋取妍,论者以为过赵吴兴。”符铸亦云:“邕之书有一种孤介之致,流露楮墨,方之人品,盖忿俗嫉邪之流也。平生致力北海,晚而能变,清道人(李瑞清)极推许之。”马宗霍《霋岳楼笔谈》中谓:“邕之虽以北海得笔,而结体则仿《瘗鹤铭》,故兼有骏驶回翔之妙。”笔者收藏一幅高邕行书作品,是作以藏锋取妍,气势开张,颇显大气。在高邕那个时代,许多书家鄙薄馆阁体、翰林字,追求洒脱、豪放,但有些人又走得太远,趋向险怪一路,而高氏书法书写随意,无矫揉造作之态,又将魏碑的刚劲雄健加以雅化,使之更具文人书法的温柔敦厚之气,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www.xing528.com)
高邕行书四条屏(选二)
高邕行书八言联
高邕行书立轴
高邕的书法在艺术品市场较为常见,价位一般在1万元至数万元间。2004年5月中贸圣佳拍出高氏行书八言联,成交价人民币1.65万元。2005年1月云南仁恒拍出高氏行书四屏,成交价5.72万元,为高邕1917年所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