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辨伪方法之四:民国书法鉴藏录

辨伪方法之四:民国书法鉴藏录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识纸墨新旧——辨伪方法之四书法纸绢质地及用墨、钤印也有时代特征。如若保存不好,还会发黄、变脆,甚至破碎,墨色也会起霜,这是新作、伪品不可能具有的。这显然是伪造的康有为作品。用新纸、新墨作民国的假,容易被识破,作伪者便在染旧作旧上下功夫。因为作旧需要加入某些成分,伪品的气味与真品有差异,正所谓“新有新味,老有老味”。

辨伪方法之四:民国书法鉴藏录

识纸墨新旧——辨伪方法之四

书法纸绢质地及用墨、钤印也有时代特征。民国用纸多为手工制作,有一种特殊韵味和柔性(如玉版宣、棉连纸),不像机制纸那么光、脆;所用绢一般不透墨痕;所用粉笺、腊笺与现在所出更是差别明显。况且经过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纸、墨、印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纸,经历自然风化会出现一层包浆,变得陈旧且纤维紧密。如若保存不好,还会发黄、变脆,甚至破碎,墨色也会起霜,这是新作、伪品不可能具有的。

郑孝胥、朱祖谋、吴士img105、郑沅书法四条屏

民国书法,其纸、墨必是旧制,如是新纸、新墨肯定是今人仿品。一位藏家说过这样一件事:他曾去东北出差,在某博物馆看到一批刚刚买进的康有为的书法作品,除纸张略新、图章不好外,“字”却写得非常地道,完全脱胎于《石门颂》、《石门铭》和《瘗鹤铭》等碑,康有为书法中应该具有的特征和笔性表现得都差不离,初看“像”得很。但是,他很快发现一处破绽,就是所有的书法、字对,都是用“墨汁”写成,墨色极深极黑,其深黑的程度绝非用砚台磨墨所能达到,而且墨线笔触的局部尚可见到浓稠的“胶汁点”,这是由于书画用的墨汁中施加骨胶过多,或调胶不匀所造成的。众多的民国时期的书法作品还不曾见到过用墨汁书写的(书画专用墨汁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民国时期没有“曹素功”、“一得阁”等书画专用墨汁出售),即便是在存世较多的康有为书法中,也没有见到过用这样重胶墨汁书写的作品。再仔细一看,印章也疑似是用锌版翻刻的。这显然是伪造的康有为作品。

用新纸、新墨作民国的假,容易被识破,作伪者便在染旧作旧上下功夫。然而,用今天的新纸、新墨,经过作旧的处理,如日晒雨淋、加强光照、加染旧色等等,乍看之下,颇有“古色古香”的表象,但仔细玩味,这种“古色古香”与长年自然风化而成的古色古香是迥然不同的。因为作旧需要加入某些成分,伪品的气味与真品有差异,正所谓“新有新味,老有老味”。(www.xing528.com)

刘春霖楷书八言联

梁寒操行书立轴

本人鉴别民国书法不光是眼观、手摸、看里看外,还用鼻子闻,包括作品的整体气味、着墨处的墨味、装裱的味儿,只要闻出“新”来,发现上面的墨汁味儿没褪掉,觉察到作品有火气,便立马断为新仿伪作。

“伪图章”近年来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造假者利用电脑制版这一科技手段仿制名家作品中的图章,在制作效果上几乎达到真伪莫辨的程度。不仅如此,造假者对图章印面色泽也进行作旧处理。但民国书法作品上的钤印毕竟年深日久,印痕老旧,并与纸绢结为一体,只要认真观察,是可以分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