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山的民情风俗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其实也可以说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的民间艺术,这里的水土既指物质层面的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等,也指精神层面的民情风俗。金山农民画无论从表现的内容或表现的方法来看,都和金山的民情风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何谓“民情风俗” ,查一般辞书,没有“民情风俗”的解释条目,只有“民情”和“风俗”的单独解释。 《现代汉语词典》 (第五版)对“民情”的解释是“人民的生产活动、风俗习惯等情况” ,对“风俗”的解释为“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总和” 。 “民情”概念大于“风俗”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民情风俗”是指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生产活动、风尚、礼节、习惯等行为模式或规范。我们在讨论“民间艺术”这个特定的文化现象时,还是偏重于“风俗”这一概念。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金山的历史文化是吴越文化的一部分,所谓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金山人创造并形成了极具地区特色的民情风俗。而这些民情风俗从各个不同年代、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反映出金山的历史风貌,具有鲜明的吴越文化的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因此我们尽可能地对金山地区的民情风俗进行了初步的梳理,重点介绍一些与金山农民画关系比较密切的民情风俗。我们所列举或介绍的一些风俗,有些已经消失,有的还保存着,有些习俗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可能觉得繁琐甚至无聊,但在落后的农耕社会中,在彼时彼地,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愿望和期盼。我们选择的一些风俗礼仪,目的是试图说明金山农民画的乡土特色。
具有八百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枫泾
乡村油菜花开的季节
(一)节令风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中国最大的民间传统节日。金山地方上俗称过年。金山人从农历十二月23日就开始掸檐尘、送灶等,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春节结束。
除夕之前的迎新年活动丰富紧张而有序。掸檐尘就是我们现在的“大扫除” ,包括扫除室内灰尘、清洗各类器具、打扫庭院、疏通明渠暗沟,总之,室内室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农历十二月24日还要祭灶,摆上桌子,放上果品和菜肴,点上香,目的是敬灶王爷,保平安。
除夕之前,许多人家还喜欢在门上贴春联,有的还在门或窗户上贴倒过来的“福” ,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在“文革”前后曾一度消失,改革开放后,社会对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日趋重视,中小学也开设了写字和书法课,贴春联这一习俗获得了再生,现在每逢春节来临,有关方面(如中小学或乡镇文化机构以及地方专业社团等)会组织中小学生或书法爱好者临街挥毫书写,村民(或居民)可以随意取用,此情此景成了春节前夕一道亮丽的风景。除了贴春联等活动之外,乡村人家还要做方糕(一种蒸糕) ,取其谐音“高” ,期盼生活节节高。也有一种说法,将方糕叫作“撑腰糕” ,据说吃了这种糕,一年里做农活腰腿不会酸痛。
除夕,又称“大年夜” ,晚上吃年夜饭,一家人要欢聚一堂,辞旧岁,迎新年。因此,即使远在千里之外,这一天也要回来团聚。吃年夜饭前,一般先祭祖,而后大家共进晚餐。当夜有“守岁”的习俗,到了除夕零点,还要放高升(爆竹)鞭炮,长辈还将压岁钱用红纸包好,放在孩子的枕头边,以示祝福孩子安康。改革开放近30年来,家家户户边吃饭边看春晚边发短信(或微信)也成了一种新的风俗。因为空气污染的原因,除夕燃放烟花爆竹也在减少。
《贺新年》 陈芙蓉 (1979年)作者描绘了记忆中孩童时代欢庆过节的热闹场面,每家每户都提着各式花灯欢聚村头共迎新年。
《除夕》 陈修(1995年)作品描绘了江南农村除夕夜吃年夜饭的情景。大片红色衬托出温暖喜庆的气氛,也反映了家庭小康富足的喜悦。
初二起,亲朋好友开始走动,客人登门一般是先向长辈拜年,然后平辈之间互致贺词,主人以糖果糕点款待,一般都要留饭,以好酒好饭相待,俗称“吃年酒” ,春节期间互相往来走动直至正月十五方休。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满月,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合家欢聚的日子,一家人欢欢喜喜一起吃“汤圆” ,寓意团团圆圆。元宵节这一天,按金山人传统的风俗,白天敬天日,晚上商贾户户张灯结彩,放鞭炮,敲锣打鼓,猜灯谜,又称闹元宵。遇上丰收年,还会举办灯会。元宵节的习俗现在基本保存着,有的乡镇还专门组织灯会,展出各种自制的彩灯,使元宵节充满节庆的喜气。
《正月十五做圆团》 张凤英(1981年)
《端午节》 陶林平 孙惠珍(20世纪80年代)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当地又称端阳节。金山人在端午节要包粽子吃粽子。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说法,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楚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人们纪念他,才有五月端午节。
在端午节,当地人还有避“五毒” 、吃“五黄”的习俗。五月又称“毒月” ,有“五毒” (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出现,为了避祛邪毒,家家户户要挂艾叶、菖蒲,用苍术、白芷等植物在室内烟熏,祛除蛇虫;小孩挂香囊(一种用雄黄、艾叶、冰片、麝香等中药制成的布囊) 。许多乡镇还要吃“五黄” ,即黄鳝、黄鱼、黄瓜、黄梅和雄黄酒,以强身祛邪。在湖南一带还有赛龙舟的习俗,金山地区原没有此习俗,但近几年来,在金山地区的山阳镇也出现了赛龙舟的民间习俗活动,但并非民间自发而成,而是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组织举办的邀请赛,每年也能吸引许多游客前往观赏。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女儿节等。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据《太平御览·汉武帝故事》记载:天帝为媒,牛郎织女结为夫妻。后玉帝令西王母下凡,划银河为界,两人隔河相望,每年七夕由喜鹊搭桥,才能相会。乞巧节主要是民间妇女在七夕这一天向织女乞巧,以求得心灵手巧。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名月节、八月半、仲秋节、团圆节等。金山地区在中秋晚上有“斋月”的习俗,即用果品月饼等斋月,寄托美好心愿,新婚夫妇更有花好月圆、百年好合之意。中秋节还有吃芋艿的习俗(主要盛行于东南沿海一带) ,传说有一次戚继光抗倭寇,一支队伍被困,弹尽粮绝,就在沼泽地里挖野芋艿充饥,后来全歼倭寇。这一天正是中秋节,戚继光为了纪念阵亡将士,称芋艿为“遇难” ,民间就留下了中秋吃芋艿的风俗。
《中秋礼品》 盛璞(1997年)
《九月重阳节》 陈芙蓉(1981年)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菊花节。重阳节起源于秋游去灾风俗,后来才演变为重九节,并在一定程度上受道教影响。中国以九为阳,故曰重阳节。古时人们在重阳节有插茱萸和簪菊花以及登高远望思念亲人的习俗,而我们金山地区重阳之时,新糯登场,家家碾粉做重阳糕,糕上插一面三角旗,斋供灶君。现在斋供已废,重阳糕已经成为金山的旅游产品。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 、 “敬老节” ,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二)礼仪习俗
婚嫁。旧时流行于金山(或浦南)一带的婚俗基本由“定亲”和“结婚”两大程序组成。其中还有许多细节,因不同乡镇而异,但大同小异。旧时婚姻由父母做主,男方托媒婆至女家提亲,所谓“请八字” 。女方如有意,就送出庚帖,写明姑娘出生年、月、日、时辰八字。然后男方请人排八字,如八字相合,双方家长满意,就请媒人吃“话允酒” 。此后男方托媒人向女方送彩礼(俗称“小篮头” ) ,双方商定日期,各邀至亲好友,大办酒席,男方称“定亲酒” ,女方称“受茶酒” 。届时,男方将茶叶、喜果、花生、桂圆、枣子、莲肉、松子和大鲤鱼、猪腿、水果、糕点等礼物及用红布包的“拜盒”由媒人送到女方。女方接受聘礼和拜帖,回赠写明姑娘生辰八字和“谨遵台命”的红帖(称“大八字” ) 。双方保存,作为定亲依据。此后,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男方必办礼物请媒人送到女家,称为“小盘” ,直到结婚。
《新娘出嫁》 钱引珍(1995年)
《报喜》 王阿妮(20世纪90年代)
结婚俗称“好日” 。在“好日”之前,先要看周堂。男方请人“看周堂”定“黄道吉日” ,由媒人通知女家。男方备重礼和礼金送女家,女家收下后就算定落。此后双方各邀亲告友,筹备喜事。 “好日”当天上午,女方将贴了大红双喜字的嫁妆陈列堂上,称“亮嫁妆” 。男方备花轿,吹鼓手奏乐,到女方迎亲。入女方宅还要给工匠帮手分发“喜钿” 。男方抬了嫁妆开路,载了新娘的花轿随后,鞭炮声中将新娘接到男家。接着是拜堂,新郎新娘拜过天地、祖宗和夫妻对拜之后,由两个童男将一对新人送入洞房。(www.xing528.com)
婚后三天、十二天、一个月都要“回门” 。新婚夫妇备厚礼由媒人陪同,看望岳父母和兄嫂。女家摆“回门酒” ,宴请新郎和亲友。至此,一个旧俗婚礼就算完成。金山农民画表现嫁娶的场面也基本与此相仿。
生育。旧时一个孩子从分娩前一个月到出生后周岁有许多礼仪习俗,金山农民画中也有所反映。孕妇分娩前一个月内称“达月” ,娘家会选择初三、初五等吉日,备核桃、糖、糕、肉、蛋、草纸等八色礼物,由岳母直接送到女儿床上,称为“催生” 。分娩后的当天或次日,女婿往岳母家报喜(也称报生) ,带活鸡一只,生男带雄鸡,生女带雌鸡。岳母见鸡即明白,即随女婿去探望和照料女儿。
婴儿诞生第三天,要祭告祖宗,并设宴庆贺,称“三朝酒” 。亲友送贺礼,一般送礼金,红封袋上生男写弄璋之喜,生女写弄瓦之喜,或者笼统地写“汤饼之敬” 。宴毕临别,办喜事者回赠红蛋、糖、糕、核桃等,回赠红蛋生男单数,生女双数。婴儿满一月称“满月” 。婴儿第一次理发称“满月头” 。婴儿父母设“满月酒” ,也有分面条不设宴的。做外婆的必须备糖果之类礼物来看望婴儿。
婴儿出生一年整称“周岁” 。一般分送盖交面给邻居,称“周岁面” 。有的还宴请。
建房。农村建房旧时一般有看风水选址、破土、竖贴上梁、追土等习俗。农村建房先要请风水先生看风水选址,宅基地素有“四神”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说。如理想状态东边要有青龙(河流) ,西边要有白虎(大道) ,南边要有朱雀(池塘) ,北边要有玄武(小丘) 。有四神佑护,子孙兴旺。破土的仪式一般选在造房挖土的前一夜子夜,以酒菜祭土地公公,保平安。竖贴上梁在建房中是最为隆重的一天,当新房上梁时,亲朋好友云集庆贺,主人宴请称“造屋酒” 。在正梁居中用大红纸或红绸布书写“福星高照”字样,上梁时,两端系布,由作头师傅缓缓提升,上梁完毕,东家手捧盛有馒头、糕点、喜钿的方盘,顺梯向上,由作头师傅接盘,取出喜钿后,边唱上梁赞歌,边抛馒头糕点,众人哄抢,热闹非凡。
《盖新房》 陈芙蓉(1983年)
《新灶头》 张新英(1981年)
灶头。是以前农村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设施,并且具有一家一户居住的象征意义。灶头一般由灶台(大铁锅、小铁锅、汤罐) 、灶沿、灶壁(格子、灶壁画、壁龛) 、灶膛等组成。灶头按人口多少和家庭条件分别采用三眼灶或二眼灶。 “眼”就是灶台上安放镬子的窝,三眼灶就是能安放三个生铁镬子的灶。灶台上一只眼下面就是一个燃柴草的火膛,火膛口叫“灶门洞” ,燃烧的烟气从灶门洞口上方烟道经灶壁通道进烟囱飘散到屋顶外。
灶头注重节能,在“眼”与“眼” (即镬子与镬子)之间,前置一只小镬子,后置一只“汤罐” (类似瓮形的小镬子) ,均可用灶膛燃火的余热烧开小镬子中的水,供饮用和洗碗筷所用。灶壁正面修建两个凹进的平台和两只由砖做的勾子(专供勾挂碗架,又叫“蒸架” ) 。下面一个平台放置油盐等调料罐,上面一个平台修有一个神龛,专供“灶君公公”的。在灶壁正侧面两面的空白处,均画有吉祥图案(花鸟山水等) 。那些创作灶壁画的民间画师(泥水匠) ,擅长运用图案和花饰并茂这一独特风格,创作和绘出琳琅满目、雅俗共赏的灶头壁画。
金山地区农家灶头
农家灶面上的大小镬子和蒸笼
(三)生产活动
纺纱织布。农耕社会,男耕女织,棉料乃是人们用得最多的也是最基本的纺织材料。自从元朝的松江乌泥泾人黄道婆去海南学习植棉纺纱技术回到家,松江一带的纺织业发展很快。金山与松江毗邻,植棉纺织业也迅速兴旺起来,几乎村村植棉种花,家家纺纱织布。一件棉布衣裳来之不易,需要经过种花、轧花、弹花、纺纱、染纱、浆纱、经布、织布、缝制等步骤,每一步骤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纺织忙》 王阿妮(20世纪90年代)
《巧媳妇》 姚珍珠
种花,棉花从农历三月下种到农历十月拔花萁,历时八个月。种花时令很讲究,棉花的种植管理主要是塔花(松土除草) 、浇花、整枝打叶、最后是采摘。采摘的棉花要除去棉花里的籽。轧花的工具叫轧车,利用物理原理把棉籽挤出去,使棉花成为无籽的皮棉。纺纱的棉花必须蓬松,那就得用弹花机将皮棉弹蓬松,再把蓬松的花絮卷成棉条,便于纺纱。纺纱的工具叫摇车,纺纱人一手摇手柄,一手执棉条,在锭子上纺出纱来。染纱一般要到染坊,但也有人家自己买了染粉染纱的。染坊主要染纱,也兼染布,颜色以藏青为主,也有红、黄、黑、紫等色。染过色的纱要经过浆纱,浆纱就是把要做经纱用的纱泡在糨糊里,烧煮后洗净晾干,使纱增加坚韧度。织布前的一道工序叫经布,先将浆过的纱打在竹筒管上,然后将竹筒管装在经车上,经布娘根据布样子或自己的经验,在经车上装出各种式样来。布经好后,还要把所有的经纱盘放在布机的轴头上,名曰“挺布” 。经布是一个细致的技术活。经好布后,把纱轴放在布机上,第一步是接“机头” ,接好“机头”后就可以织布。先把织布的纱(俗称“预纱” )打在“梭领领”上,再把“梭领领”装入梭子,踏动脚踏板, “机头”上下错动,梭子在经纱里来回穿梭,布就织成了。金山农村自制土布主要有白布、列条布、格子布、踏花布等种类。白布可以染成各种单一颜色的布,也可印染成蓝印花布。金山农民画有表现纺纱织布的场面,而且也很符合纺纱织布的工艺程序。
民间舞龙
(四)娱乐活动
舞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各民族都有舞龙灯的习俗。金山地区在民国时期较盛行,旧时舞龙灯常有求雨赐福之意。解放初仍有此习俗,改革开放后,一般都由政府文化部门组织。逢庙会或重大节庆日,群龙聚首,热闹非凡。当地的龙灯一般由土布、丝绸、稻草等制成,近年也有用化纤布料或塑料等材质制成。
马灯
串马灯。一般为三十至五十人一支队伍,多数于元宵节时活动。演出形式为:艺人扮成历史故事中的各式人物,左手提花篮,篮中点灯,右手执手绢,由四盏灯开路,后面紧跟锣鼓,边敲锣鼓边串队形,随着节奏,领灯人头马、二马出场,后面是串灯对,串灯形有童子拜观音、五梅花、万元宝、八结、半爿月等,到队形成满天星时为串马灯的高潮,灯火跳跃,时快时慢,十分壮观。串马灯一般活动到正月底结束。
调花灯。又名花灯,是本地风俗,每年正月初五开始,一直到元宵节。调灯时节,家家张灯结彩,供摆果品,迎接灯队,人们争相观看,调灯艺人针对贡品唱吉利词句。调灯队由二十至四十岁男子组成,扮成各种男女角色,边唱边变换队形,有梅花形、八字形、链条行、五角星形等灯阵,场面纷繁而有条不紊。调灯队还串村走户,到农家门口前去调灯,农户事先备好糕点供调灯队食用,而调灯队员唱出相关的吉祥词句,博取对方喝彩,这种活动民间气息比较浓重。金山朱泾镇已经将花灯作为镇上的一个文化品牌,每年元宵节前后,会在广场、街头展示各式花灯。
打莲湘。也称霸王鞭或打连厢。莲湘系一根约长三尺、比拇指粗的竹竿,两端镂成三个圆孔,每一孔中各串数个铜钱,涂以彩漆,两端饰花穗彩绸,亦称“竹签” 、 “花棍” 。舞时可由数人、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参加。表演时,男女青年各持莲湘做各种舞蹈动作,从头打到脚,从前打到后,边打边唱,唱词多据民间唱本,也可现场编唱,亦可男女双人对打,形成舞、打、跳、跃的连续动作。行进时,可打出前进、停留、蹲下等多种步法。广场上可组成十字、井字等队形,男女交错对击,一起一落,节奏鲜明,动作活泼,主要流行于江南地区。相传许多年前,一群乞丐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到有钱人家的门口,手拿一根短棍又唱又跳,说一些恭维奉承、吉祥喜庆的话,讨主人欢心,求得一些食物充饥。慢慢地,有钱人家为讨吉利,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请一些人专门到家里唱,赏些红包。后来,人们把短棍改成了竹子,并装上铜钱,敲打时铜钱相互撞击响声大,更热闹,这样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莲湘了。金山旧时民间打莲湘一般在正月里进行,而时下的打莲湘活动已经不限时节。金山廊下镇将打莲湘作为当地的一个民俗品牌,在中小学开设了打莲湘课程。
金山廊下小学儿童在打莲湘
《赛龙舟》 农民画
踩高跷。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后来在全国各地民间流传。金山地区的高跷一般高一米左右,参加高跷活动的民间艺人扮演成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手提香炉、花篮,或手持丝竹演奏。高跷队列在街头行进时,有步点和队形的变换,有时还会表演一些高难度动作,博得观众喝彩。
划龙舟。划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娱乐活动,相传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地方风俗,后来渐渐演变成祈求丰收、祛除瘟疫的一项民间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体育竞赛活动。据地方志记载,金山在明清时期常有龙舟赛会。所谓龙舟,就是将一艘船装修成龙的模样,船的前端是龙头,船体是龙身,是一种以龙为标志的竞赛船只。现在金山山阳镇每年举行龙舟邀请赛,成为端午节前后的一个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盛大赛事。
放风筝,俗称“放鹞子” ,传说第一个风筝是鲁班制作的。风筝有许多别称,如风琴、纸鹞、鹞子、纸鸢等。历史上风筝有测量、送信、发声和降落伞等作用,发展到近现代,渐渐变成了一种娱乐游戏和体育活动。金山地区的放风筝活动一般在惊蛰到清明这段时间。风筝的种类也较多,如能扇动翅膀的老鹰鹞、节椎活络的百脚(蜈蚣)鹞、长须彩翅的蝴蝶鹞,还有灯笼鹞、八角鹞、豆腐干鹞等等。风筝的制作也是一种技艺,一般用竹丝做骨架,用棉纸、绢或塑料薄膜等作为蒙面材料,做好后还要在蒙面上绘制美丽的图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