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现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运用
现代工笔人物画由于对西方绘画因素的吸收大大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画家们在绘画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绘画色彩的规律,通过中西绘画的互相借鉴,使现代工笔人物画在色彩的运用上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一、现代工笔人物画色彩规律的运用
色彩的调和是传统工笔画着重遵循的色彩运用规律,是研究如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放在一起时将其产生的变化效果进行有机统一的方法。
1.现代工笔人物画色彩调和的方法
色彩调和主要是研究解决缓冲色彩矛盾的方法,是在不同中求同、求似。现代工笔人物画画面的色彩构成需要和谐统一的有序布局,没有调和就会使画面杂乱无章、难以控制。色彩调和的方法有很多,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充分考虑色彩的因素,将几种调和方法综合运用。
(1)增加共同色素
许多色相各不相同的颜色,只要在这些颜色中增加同一颜色,就能使这些色产生调和。因为这“同一颜色”就像一根纽带,把它们联系起来了。增加共同色素是统一画面色调的有效方法。(图4-31)
(2)同类色调和
同一色相不同明度的颜色配置是调和的,如一种颜色加白粉或加黑,几个明度对比的色彩构成画面是简单的调和。(图4-32)
(3)面积的调和
对比色的配置拉开面积的距离,能使之调和。例如,纯度很高的黄和紫的配置,相互的纯度显得更高,黄的更黄,紫的更紫,而且在色泽上相互抵消,感觉上反而变得灰暗。从面积上拉开距离,使一块大、一块小,就可以缓冲它们的矛盾。(图4-33)
(4)纯度调和
色相不同的颜色配置降低它们的纯度,也能取得调和。如黄和紫的配置,从纯度上拉开距离,降低其中一个色的纯度,使之调和。(图4-34)
(5)运用中性色
当画面色彩过分刺激时需要缓冲,一个十分简单而又有效的办法就是适当使用一些中性色。中性色主要是指金、银、黑、白、灰,任何色彩并置在一起产生过分刺激的时候,只要用中性色将其隔开,便立即会取得调和。尤其是黑色,作用更大,墨线不仅是造型的主要手段,而且是色彩中不可多得的调和剂。中国画家不仅有单独用黑(墨)的极高造诣,而且也有用黑色(墨)调和其他颜色使用的丰富经验。比如,藤黄调墨略带绿味,花青调墨称为螺青,赭石调墨变为赭墨等。这些颜色丰富、沉着、耐看,又极易使画面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图4-35)
“和则神气生动,否则形迹宛然,画无生气”(清·方薰《山静居画论》)。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规律是从绘画实践之中总结出来的色彩美学规律,对它的理解和运用是学习工笔人物画的重要环节。
2.色彩的情感与寓意
一幅画的色调如同一首歌的曲调,可以悠扬婉转,可以慷慨激昂,可以悲怆低沉,可以欢快流畅。色彩会带给人们各种不同的感受和联想,红色感觉温暖和兴奋,黄色感觉快乐和明亮,绿色感觉健康和平静,蓝色感觉冷静和清爽。由于年龄、性别、地域、文化素养的不同,对色彩的爱好与感情也不一样。中国人喜欢红,喜庆、兴旺、热闹;印度人喜欢绿,表示和平与希望。色彩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在实际应用中,合理利用色彩对人心理产生的联想功能可以增强色彩的感染力,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如冷色调:安静、寒冷、阴森;暖色调:温暖、兴奋、奔放;亮色调:明朗、轻松、开阔;灰色调:舒适、雅致、迷蒙;对比色调:跳跃、鲜明、醒目;调和色调:和谐、统一、安定。(图4-36)
二、现代工笔人物画常用技法(www.xing528.com)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物的表现刻画的需要,工笔画家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在工笔画的表现和材料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呈现出更加丰富生动、更有活力的表现方法,在人物造型和刻画上也呈现出了更多的风格和形式,对今天的工笔人物画学习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视野。
1.高染法与低染法
这是工笔人物画的传统染法之一,高染法与低染法是以物体固有形态为依据,经提炼、夸张,求其韵致的两种相对的处理画面明暗、层次关系的渲染方法。所谓高染就是染凸起来的部分;低染就是染凹进去的部分,如眼窝、鼻翼两侧和向后弯转深入的部分。一般是沿着线条的走向,依形状的起伏进行渲染。现代画家在造型塑造中,打破原有晕染的模式,不拘一格,如人物面部的额、鼻、颧骨等高起来的地方不按常规色染,却染成重色,形成新颖的效果。(图4-37)当然无论是高染或低染,都要注意渲染出的色块大小、明暗、形状及动势的关系、虚实的变化,要保持造型的生动性和整体性,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
2.先染后罩法与先罩后染法
通常画工笔画大多采用先染后罩的办法,即用植物性颜料反复渲染,使空间层次分明,而后罩以薄色。一次不足,可以反复几次,一色不足,加色再罩,直至适度为止。这样染出的效果润泽、含蓄、沉厚,现代工笔写生中,人物的脸、手、皮肤等较多用这种方法。(图4-38)
先罩后染是先用覆盖力强的矿物颜料层层罩染,再用植物性颜料或矿物颜料在色层上面渲染(分染)。这种染法看上去特别浓丽,由于矿物颜料不透明,染过的地方会被遮盖掉,所以先罩后染会使矿物颜料的色彩效果格外鲜明。(图4-39)
3.积色法
积色法是现代重彩敷色渲染的一种技法。色彩的运用可以湿润或者干枯,如同渲染一样,积色时开始用色要淡,随着色层增加,色彩加深,再把颜色调得浓重一些,一层干了再积一层,或在半干的色层上皴擦点染,会产生层次自然、丰富的不同的肌理效果。要注意如果一开始就用重色,会造成焦、生硬和简单化的效果。(图4-40)
4.积水法
积水法又称水渍法,是现代工笔画利用熟宣不渗水的特性,制造的一种别有意趣的画面肌理效果。方法是用铅笔轻轻画出要做效果的位置的形状轮廓线,不一定要用墨线勾线,根据画面的需要,用植物性颜料调出一种基本色,水分要足,画时笔上的含水量要多,按照形状进行描绘,趁其潮湿时,再用笔蘸上带水分的石青、石绿、墨或清水,按需要点在上面,让它们自然互相渗化,干后便会形成一些千姿百态的水渍效果,天然成趣。(图4-41)
5.没骨法
工笔画的特点是以线为骨干,一般画工笔都是先勾线然后染色。而“没骨”就是不勾墨线,直接用颜色或墨渲染的一种方法。以前在花鸟画中较多地运用,用色彩画出形象的结构、远近深浅,营造出轻松自然的效果。画人物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虽然是以色彩直接依其造型结构来绘制的方式,其造型仍要体现以“线”造型的感觉,只是线条不是直接勾出来的。没骨法要求色彩的组织应结合整体的结构关系,否则画面就会显得杂乱、琐碎,缺乏力度和统一。(图4-42)
6.洗色法
洗色本来是修改补救画面失误的一种办法。当对画面上的颜色不满意又不能靠罩色来加以调整时,就需要把颜色用水洗掉。方法是用干净的毛笔蘸上清水,在需要调整的地方轻轻擦洗,使纸或绢凸起的部分露出白色,与凹陷处的颜色形成一种参差错落自然的肌理效果。如画光晕时,就可以用洗的方法。纸洗多了会洗起毛,用绢可以反复擦洗。现代画家利用这个特点在绢上反复洗画,画了再洗,反复几次,能使色彩丰富微妙,还能产生一种粗糙、浑厚、毛毛绒绒的效果,使画面形成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还可以用洗衣粉、餐洗净等擦洗,再刷胶矾水后继续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图4-43)
7.撒盐法
撒盐法也是一种制造肌理的方法,先用含水较多的笔墨、颜色画出形状,趁湿撒上盐粒,利用盐粒吸水性的特点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水分多、盐粒大多产生中间有深色斑点的网窝状纹理,水分适中、盐粒略小会产生雪花状白色斑点。还可用大小盐粒和精盐掺和使用,多遍制作。在现代工笔绘画中,撒盐法是常用也是较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图4-44)
8.贴金银
贴金、贴银有两种方法:一是先用胶水调金粉或银粉,再用毛笔涂于画面需要的部分。二是用电化铝箔烫金,步骤是:先用透明纸覆于画上,用铅笔描摹出需要烫金的画面轮廓,将透明纸的左右两上角涂少许糨糊固定在画面上,干后再将金箔置于透明纸与画面之间,然后用电焊笔在透明纸上依铅笔轮廓线勾画,行笔速度要适中。过快,金箔贴不上;过慢,又容易烘烂画面。烫上的金比金粉更鲜亮,更能持久。贴银方法相同。(图4-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