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油画风景之意境的渊源与特点

油画风景之意境的渊源与特点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境这一概念已诞生一千多年,可谓源远流长。而意境这一概念最初是在诗词领域里提出来的,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核心,用它来衡量艺术品的成败与高下。他指出意境的基本特点是意境融彻、意蕴丰富,具有超越感性、具体广阔的艺术空间,令欣赏者感到其中大有“味”在。至此,意境理论得到了相当系统而完整的阐发。在中国传统的绘画领域,意境成为品评作品高下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对山水画。

油画风景之意境的渊源与特点

意境这一概念已诞生一千多年,可谓源远流长。它的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老庄哲学思想、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以及隋唐时期的佛学禅宗思想。受老庄、玄学和佛学思想的影响,中国美学很早就强调自然而含蓄的艺术语言对表现宇宙生机和人生真谛的价值。而意境这一概念最初是在诗词领域里提出来的,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核心,用它来衡量艺术品的成败与高下。意境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著的《诗格》中,他第一次创造和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提出写诗的三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也。[3]

王昌龄的“三境”概念中,“物境”是“故得形似”, “情境”是“深得其情”, “意境”是“则得其真矣”,并且他也明确地把这种情(意)与境(景)的契合交融视为意境的基础。意境浑圆品位更高,当情景深邃隽永到一定程度时,才称其为意境。

后来皎然的《诗式》中有“取境”之说 ,刘禹锡的《董氏武陵集序》有“境生于象外”之说,此时意境还是一个比较粗糙的理论。到了晚唐时期,司空图提出了“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又在《与极浦书》中明确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命题。这就突出了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再造力,无论表现自然还是再现自然,被表现或再现的自然永远不再是客观现实世界中的自然,意境论至此成熟。[4]

意境理论提出后,阐释意境(有时写作境界)的理论越来越多,新观点不断涌现,意境论广泛深入人心。历代的文学家、美学家均对这个命题进行阐发。宋代苏东坡在《题渊明饮酒诗后》中说“境与意会”。明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提出“神与境合”。朱承爵在《存余堂诗话》中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他指出意境的基本特点是意境融彻、意蕴丰富,具有超越感性、具体广阔的艺术空间,令欣赏者感到其中大有“味”在。清初的笪重光在其《画筌》中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5]他认为意境的基本特征是虚实相生,有无相成,画面有“神境生”,有“妙境成”,对绘画中意与境的涵义和相互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www.xing528.com)

但对意境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探讨挖掘的是近人王国维。他结合西方哲学观念,将中国诗学的意境改造为境界说。他的整部《人间词话》都在阐发意境理论。他不但提出诗词意境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造境”与“写境”的不同等,还明确指出:

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以感人者,意与境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6]

这里,意与境二者不可分。而其高明者,则是气象混沌、圆融一片。至此,意境理论得到了相当系统而完整的阐发。

意境本是个诗学的概念,我对意境形成和发展的梳理也主要以对诗词境界的讨论为主,但是中国艺术所共同追求的“超以象外”的审美境界,使意境走出了单纯的诗学领域,成为统一表述中国所有艺术门类最高审美标准的专用术语。在中国传统的绘画领域,意境成为品评作品高下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对山水画潘天寿先生曾说“艺术以境界美为极致”,“艺术之高下终在意境”。李可染先生也曾给意境一词下过定义:“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辟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这就叫意境。”[7]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主张借助空中景象,以意为主,强调表现,使意造境生,凭借有限的视觉感性形象,在虚实结合中,诱发联想和想象,使欣赏者在感情化的不尽之境中受到美的感染,领会其“景外意”以至“意外妙”,达到“天人合一”的诗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