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艺术品市场,随着造假现象猖狂,造假技术层出不穷,传统的书画经验鉴定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书画鉴定要走学术创新之路,就必须尽早建立成熟完善的书画鉴定学理论体系。书画鉴定的过程就像司法领域的破案过程一样,要注重证据。取证的成败往往决定了破案或鉴定的成败。所以,“科学取证”应是中国书画鉴定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一位书画鉴定工作者都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为此中国书画鉴定的未来之路,一定要走科学鉴定与经验鉴定相结合的道路。
一、当下书画鉴定的现象
迄今为止,国家没有设立权威的书画司法鉴定机构,没有法律法规为书画打假提供有效的手段,什么人或者什么机构具备鉴定真伪的资格、什么部门的鉴定会成为法律采信的证据,都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从前,古代书画的鉴定,业界一致认可“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的主要成员。这些年,其中一些人过世,一些人年事太高,而后继者不足,以致当今书画鉴定人才匮乏,整体水准直线下跌。此外,现当代书画本身纷繁复杂,画家众多,绝大多数个人、流派的书画鉴定研究尚未全面展开,具有权威性的书画鉴定家尚未出现。因为现当代书画的鉴定难度相对比古代书画容易,人证、物证相对较多,所以现在到处都是权威,也就没有了权威。市场的火爆使现当代书画作伪之风猖獗,作伪手段、技术层出不穷,于是,一些人开始以“专家”的身份浑水摸鱼—出具与一定数额金钱相应的“鉴定证书”,收取“鉴定”费用。各种各样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专家”大量出现,鉴定证书满天飞。
鉴定乱象的整理需要法律的约束和支持,需要科学的书画鉴定体系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书画鉴定方法从旧时主要依据个人经验实践的感性认知,逐渐向讲求方法和理性认识的专业学问演变。20世纪80年代,书画鉴定界出现了将科技手段运用于书画鉴定的趋向,目前书画鉴定逐渐倾向于“目鉴为主,科技为辅”的思路,利用现代技术建立一个现当代名家名画档案数据库、加大现代科技在书画鉴定中的运用呼声渐起。但数据库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传统鉴定方法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发展仍是书画鉴定的主要问题。
鉴定乱象的整理更需行业自律。鉴定家的地位和权威是在书画交易的实践中逐渐树立起来的,要想让“鉴定家”回到应有的位置,发出权威的声音,只有把艺术家的著作权、收藏家的知情权、鉴定家的话语权放在首位,只有对待一件书画作品,慎言谨题,细心求证,去伪存真,善于修正自己的认识,才能逐渐扭转现当代书画鉴定这种“群龙无首,诸侯割据”的无序状态,才能还书画艺术一个高雅纯正的境界。
二、如何培养鉴定人才
目前,我们国内的鉴定人才青黄不接,除了历史原因造成的学术断层外,还因为现在各大美术馆、博物馆都是封闭式管理,导致很多精品基本看不到,而鉴定家最起码的一点就是看大量的实物。在这个背景下,又逢艺术品市场的盛世,现当代书画数量激增,赝品也跟着涌现,更加凸显出鉴定人员严重缺位的问题,需要非常多的新鲜血液补充进来。
就传统而言,鉴定人才大都出于博物馆,师徒相授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博物馆人员天天面对实物,而艺术品鉴定,是经验比知识、学历都更加重要的一个行当。这种传统鉴定人才培养的方式,其好处就是鉴定家实践经验很丰富,不过弊端在于有时候鉴定家一眼就能看出真假,但又很难跟别人解释清楚其中的门道。这有点像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最后给出的诊断结论通常都是一些比较玄妙和笼统的字眼,似乎不像西医那么具有客观性,以及所谓的科学精神。
培养鉴定人才还有第二种方式,就是在专业院校进行培养。专业院校培养鉴定人才的好处是理论上做的功夫比较多,缺点是实践机会比较少。所以虽然理论很丰富,但又容易流于“纸上谈兵”。
结合这两种方式各自的长处和弊端,最好的办法是让文博机构和专业院校联合办学,既能弥补师徒相授在理论上的欠缺,又能弥补院校教育在实践方面的不足,让理论教育和实践机会充分结合。如果再辅助以科技检测、文献检索等科目,我们很有可能在未来培养出一支既继承了优良传统,又符合时代需要的鉴定人才队伍。
三、书画鉴定发展需要完善的机制
如何治理书画赝品泛滥之灾,怎样才能让中国书画鉴定走出困局,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难题,仅仅靠多培养人才是不够的。抓住这一难题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以更高一筹的战略思考和最佳的解决方案扭转局面,并成功实现中国书画鉴定的历史性转折,正是当代中国书画鉴定工作者的心愿与追求。
1. 中国书画鉴定需要科技检测识别系统。(www.xing528.com)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当代社会日新月异,并为诸多行业注入了新鲜活力。海外艺术品科技检测成果与成功经验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1965年,慈善家保罗·梅隆(Paul Mellon)把一幅据称是1440年绘制的世界地图(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五十多年)捐给了耶鲁大学。这个古代地图事件公布于世后,因其空前精确的地理位置绘制,挑战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说,其真伪立即成为业内人士关注与争论的焦点。后来美国的凯瑟琳·布朗(Katherine Brown)用拉曼光谱仪对地图的物质成分做了检测,在碳素墨水下发现了锐钛矿物质成分,而锐钛矿是1925年才被开发启用的。由此,断定此地图是1925年后的绘制品。中国的书画鉴定在这一方面也已起步,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 中国书画管理需要科学备案认证系统。
一直令中国书画鉴定工作者感到无奈的是:每天有许多书画原创之作问世,每天又有许多书画仿品、赝品产生,中国书画原创作品与仿品、赝品被交汇合流之久、之广、之多、之杂,且层出不穷,日积月累的识别需求使书画鉴定行业越来越不堪重负。针对此情,需要提醒大家:治理书画赝品泛滥的历史重任,不应仅仅放在鉴定者肩头。就像全民的身体健康问题不应仅由数量有限的医院与医生承担责任一样,全民要以预防为主,讲卫生,防疫病,强身健体,样样不可少。中国书画赝品泛滥的灾情,不仅凸显出了书画鉴定方面的严重问题,同时也凸显出了书画管理方面的严重问题,亟需一套科学备案认证系统。
3. 要注重数据库建设与信息化服务,构建中国书画鉴定的科研平台。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要求,建立中国历代画家及作品谱系资料库、中国历代书法家及作品谱系资料库、中国画备案数据库、中国书法备案数据库、中国书画材料数据库,还有针对书画鉴定应及时把握赝品产销实情与动向,既要知真又要识假,设立书画赝品研究资料库。该数据库的建设将面对众多的文化资源与历史遗产,还将不断迎接未来的书画新作及新材质信息与数据,因而需要长远的工作规划和持久的科研努力。尤其重要的是要探讨各类书画材质的时空坐标,并串连成完整的谱系,以此为依据用于日后比对存疑。时空坐标即是判断作品年代的断代点,它不应以朝代为单位设点,也不应以世纪为单位设点,而是要汇集纸、墨、色、印等数条演变脉络,根据它们在不同时空所显现的各种变异而设。
4. 中国书画鉴定专业研究架构需重组,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需完善。
中国书画艺术研究者分析作品的惯性思维,一直决定着他们的观察视线。一条视线注视着书画作品所呈现出的艺术形态,另一条视线注视着书画作品所反映出的意识形态。中国书画作品的学术研究架构,不应是一分为二的架构,而应是一分为三的架构。特别是在中国画的鉴定研究方面,一分为三的架构尤其必要。因为,任何一件中国画作品都必须由三部分构成,其一是物质形态部分,包括纸(还有帛、绢、布、陶、瓷、壁等)、墨、色、印泥等;其二是艺术形态部分,包括题材内容、图式形象、笔墨色彩、题款印迹、风格特点等;其三是意识形态部分,包括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观、道德观、美学观,以及作品所呈现出的意境与格调等。一分为三的架构,不仅为书画鉴定学科建设提出了合理的理论研究框架和新的学术支撑,而且为书画鉴定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书画作伪者为了以假乱真,就必须在赝品的物质形态和艺术形态两方面力求与原作最大程度的相似。而书画鉴定者也必然要在书画作品的物质形态和艺术形态两方面寻找疑点,科学取证并论证。由于当代书画高仿技术可以使赝品的艺术形态达到很高的乱真水平,原作与复制品在艺术形态方面的差异,几乎到了被彻底清除的地步。许多赝品从笔墨、印章、落款、材质等方面都很难找到疑点,从个人风格、时代风格以及所呈现的绘画功力等方面比较,也几乎与原作完全相同,甚至作者本人来分辨都会感到困难。所以说,现实不仅挑战了传统鉴定者依据绘画风格、笔墨功力从事鉴定的经验与观念,而且对热衷中国书画鉴定的学科建设者提出了新要求。一定要借助现代科技成果,让中国书画鉴定拥有“第三只眼”,并将视线投向书画作品物质形态的微观世界。目前已经从中找到了书画防伪新方法和书画辨伪的一些依据,破解了识别当代喷墨打印书画复制品的难题。中国书画科学鉴定的成功起步正是在新观念、新理论的指导下迈出的。中国书画鉴定走向科学大道尚需更加成熟的多学科理论、更加完善的书画鉴定学科体系支撑。
传统的书画鉴定在从艺术风格与绘画功力方面进行鉴定分析时,常会因笔墨的偶然性及作者风格、水平的不稳定性而感到困惑,甚至导致失误。书画鉴定的科学取证之“证”,往往来自绘画材料方面的微观物证,而且这种微观物证常常具有无可争议、令人信服的特点。所以我们决不可以轻视从书画材质中取证的重要作用,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书画鉴定途径。“科学取证”应是中国书画鉴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术理论研究的重要地带。
5. 创立新型文化业态—中国书画检测备案机构。
上面我们专门提到中国书画鉴定群体的自我更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需要尽快传授经验,培养人才,但这只能解决在艺术市场火热状态下人员不足的问题,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鉴定质量问题。且不说专家面对赝品泛滥的大潮,识别赝品的水平,就说书画鉴定家的成长需要熟识大量书画原作这一点,中国书画的古代经典藏品散布在海内外各地博物馆及藏家手里,当代书画家的作品往往也并不都保留在创作者手中。所以不管是古代作品,还是当代作品,有机会能多看到一部分就很不容易,欲看全部毫无可能。辨伪需先识真,识真的程度也在一定层面上决定着辨伪的水平。所以,建立书画检测备案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书画赝品,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不只有国内因素,还有国际因素,情况十分复杂。不仅是中国书画鉴定界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综合治理。我们在与书画赝品做斗争的实践中,必须将其与整个社会的文明建设连接在一起,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击退书画赝品泛滥的大潮。中国书画鉴定未来的局面一定会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