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地域性作假现象及其对书画鉴定的挑战

中国地域性作假现象及其对书画鉴定的挑战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作假伪品,还形成了地区性特色,由于没有文献记载,所以我们就将长期以来口述流传的说法,作一下介绍。不论从墨色、印章或质地等各个方面看,“河南造”都表现出地区性作假的特点,因此,只要有一般鉴定常识的人,都是能看出来的。大约清康熙至道光时期,湖南长沙地区伪造的书画,既有画幅,也有字条、对联。这些地区性的造假活动,有的一直沿袭到近现代,不少小地方还专造当地名家作品。

中国地域性作假现象及其对书画鉴定的挑战

清代作假伪品,还形成了地区性特色,由于没有文献记载,所以我们就将长期以来口述流传的说法,作一下介绍。

1. 苏州片: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苏州地区即有一批掌握一般绘画能力的人,专以作假画为生,直至清代。后人称这种假画为“苏州片”。“苏州片”大多有底稿,以绢本工笔设色画居多,名款都是古代著名的画家,如李思训、李昭道、赵伯驹、赵伯骕、仇英等。“苏州片”流传的范围相当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如仿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流传全国各地,存世至今数以百计的《清明上河图》,多属这类“苏州片”,布局大体相同,但技术水平有高低之分,总的看,笔力都比较软弱,缺乏创造性,所以这一类假画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

2. 扬州片:清康熙至乾隆时期,江苏扬州地区的作假者,专造当地名家的作品,如石涛、郑燮等。扬州片山水花卉各种题材都有,画的风格比较奔放,字体的面貌特殊,字的撇与捺像是皮匠刀的形式,一般称这种字体为“皮匠刀”。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皮匠刀”绫本花卉大卷,“皮匠刀”的特点十分显著,是其典型代表实物之一。“皮匠刀”作假的技巧低下,不论画或字都是固定的路子,变化很少,轻飘无力,迹象相当明显。如果我们掌握了这方面的情况,“皮匠刀”形式的伪品是很容易鉴别的。

3. 河南造:又称“开封货”。明末清初时开封地区有一批人,专作假的唐宋元名家书法,如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鲜于枢等,也造岳飞文天祥包拯朱熹等名臣武将的字,不造画。形式多为手卷,也有挂屏。其特点颇为明显:一是均用纸本,或是河南特产的棉纸,或是粉笺揉后染色,或是蜡光纸,写字后再上色揉折;二是书写流利,字体光滑,写后揉折,以显陈旧,作假的技巧相当低劣,比较容易识破。不论从墨色、印章或质地等各个方面看,“河南造”都表现出地区性作假的特点,因此,只要有一般鉴定常识的人,都是能看出来的。

4. 湖南造:又称“长沙货”。大约清康熙至道光时期,湖南长沙地区伪造的书画,既有画幅,也有字条、对联。名头大多是明末清初所谓的“节烈名人”,如杨继盛、杨涟、周顺昌史可法等,或不出名的书画家,很少为著名书画家。质地均用绫或缎,不用纸,也不用绢。从装潢形式来说,画幅、字条、对联等都有。画面结构疏疏落落,无甚功力。书、画后均做旧,即染色后用水大力洗刷,冲去光亮,以显得灰暗、陈旧,这种作假也很容易辨识。(www.xing528.com)

5. 广东造:晚清至近代,广东地区造假,多绢本,以重设色人物为主,间有花卉、山水,名款都为明以前大名家,并多有宋徽宗标题。有时做旧用胶矾太重,绢丝都被捣坏,毫无筋骨,一摸就掉粉末,虽显得古旧,了解其伪造伎俩后也易识破。还有一个不同它处的特点是:经常将清代真品改成前人作品,即在作者题款下加一“题”字,前面增添宋元人题跋,以此冒充古画,这是变真为假的做法。

6. 北京后门造:后门造指的是北京地安门(俗称后门)一带伪造的假画,以清代“臣字款”画(清代宫廷如意馆书画家以及清代的某些官僚,在为皇帝创作或临摹的书画作品上,所署名款的上边均写有“臣”字,一般称之为“臣字款”书画)为主,题材内容多样,有山水人物、树木花卉、鞍马走兽等,并有伪造的清宫各种收藏印——乾隆五玺、八玺、十三玺等,还有伪造的乾隆皇帝及各大臣题跋。“后门造”用特制的材料装裱,形式上同一般书画的装潢也有所不同,外观极为富丽堂皇,最为著名的是郎世宁的大手卷。“后门造”的水平比较低下,画法很少变化,伪造的清宫收藏印章往往是漫无规律地乱打一气,稍有鉴定常识的人是可以看出来的。

与此同时,北京琉璃厂也有人伪造郎世宁的画,与“后门造”不同的是,琉璃厂所造的均为小幅画,形式上有挂轴、镜心、册页等,内容上有花卉、人物、走兽、虫鱼等,题材多样。画幅的四周有黄色粉纸金花圈,外边再用一般的绫子装裱,有的还钤盖假的乾隆五玺,有的只打一方假的“乾隆御览之宝”大方印或“乾清宫宝”大印。

这些地区性的造假活动,有的一直沿袭到近现代,不少小地方还专造当地名家作品。这些伪作,主要在于牟利,真正有艺术价值者不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