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社会、人文因素的推动下,野兽派产生于20世纪初的法国。这一名称是批评家路易.沃塞列在1905年评论秋季沙龙的文章中首次以文字形式使用的。当沃塞列看到马尔克用传统手法做的青铜头像时,感叹到:“野兽当中的唐那太罗。”有趣的是,画家们倒是挺喜欢这一名称,故此自封为“野兽派”。野兽派艺术的实质就是对鲜艳色彩的兴趣,他们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达因素,由于对色彩效果的刻意追求,传统色调标准、透视、比例退到了次要的位置,他们追求的是色彩的情感效应。强调作品的愉悦性和乐观情调。平面性在野兽派之前的许多绘画中已见端倪,野兽派的领袖人物是马蒂斯,其他主要成员有德兰、弗拉芒克、杜飞和勃拉克等人。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年)出生在法国北部的勒·卡图镇,最初在巴黎学法律,在报考美术学院落榜后,被一位想象力丰富的画家古斯塔夫·莫罗收留。后来马蒂斯成了画曲线的大师,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色彩,他用色彩来表现欢乐,莫罗曾向他预言:“你将要简化绘画。”他不是通过认真测定光和影去使色彩产生变化,而是通过统一各种颜色和将其大块地铺展开来来达到画面的丰富效果 ,利用简单的前后物体的遮掩造成某种空间关系,曲线、节奏、颜色便是马蒂斯在整个野兽派时期的基本追求,如《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中,东方艺术中那种色彩有序的装饰物深深地吸引了他,同时,北非那明亮鲜艳的光线也使他欣喜不已,《红色的和谐》和《蓝色的裸体》就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1950年,马蒂斯制作剪纸来表达形体的精华部分,这些以纯色和曲线的粘贴画可能是他天才的最高体现,马蒂斯说:“我所梦寐以求的是一种均衡、纯洁而宁静的艺术,它能避免烦恼或令人沮丧的题材。这种艺术对每个人的心灵,无论他是事务员或作家,均给以安息或抚慰,犹如一张舒适的安乐椅,在身体疲惫的时候坐下来,能得到充分休息。”
德兰(1880—1954年)是野兽派的先驱之一,他使用的是分段的色块,快速的曲线和生硬的颜色,他最善于使用绿、蓝颜色,以及从玫瑰红到深紫的所有紫色。作品有《威斯明斯特大桥》、《埃斯塔克风景》、《海德公园一角》等。
莫里斯·德·弗拉芒克(1876—1958年) 出生在巴黎一个佛兰德斯血统的家庭,父母是音乐家,过着豪放不羁的生活,因此青少年时代的弗拉芒克很少受到正规学校的教育。19岁时开始进修一些绘画课程。他与少年时代的朋友德朗成为终身知交。在他的心目中凡·高是他崇拜的偶像。他蔑视一切限制自由的规则和教条,对传统不屑一顾,甚至以从未去过卢浮宫而自我夸耀。他偏爱厚涂的笔法,善于以旋动的笔触和粗重的黑线表现充满动感的画面。他认为,艺术当以直觉为基础,要尽量用心来作画,而无需顾及风格。1905年,弗拉芒克参加了巴黎秋季沙龙中第一次“野兽派”联合展,“野兽派”画家们一致认为他是热情的色彩家。他的厚涂法与马蒂斯有所不同,更注重视觉观赏的趣味。到1908年,他已经能够十分娴熟地运用这种厚涂技法,并显示出对塞尚画法的接近。《塞纳河畔的采石场》是体现弗拉芒克野兽派风格的一幅典型作品。画面上强烈的大红色与绿和蓝色的对比,产生热烈动荡的气氛。那些狂放而毫无秩序的树枝以及狂放的笔触有如火舌一般在空中颤动、飞舞,显得尤为触目。热烈的色彩与飞舞的笔触使画面给人以狂野动荡之感。弗拉芒克喜欢将锡管里直接挤出来的明亮色彩直接堆到画布上,把鲜红色与纯橘色结合起来,并以鲜明的蓝色和绿色来使色彩更为强烈。
立体派产生于1907年的法国,现代艺术史上把毕加索、勃拉克、胡安·格里斯和莱热在1907至1914年间所完成的美学技巧革命称为立体派。评论家沃克塞尔就勃拉克的画谈到了“立方体的古怪”一句话,立体派就此得名。分为塞尚时期、分析时期和综合时期,成就突出表现在分析时期和综合时期,塞尚时期立足于绘画的基本问题,即在一个平面上表现着色的体积。来确定物体的永恒性及其在无透视、无光亮的闭合空间中的稳定性。分析阶段是把一个物体的几个面同时集中于画面上,使被表现的物体成为破裂的、沿着所有的面展开和从内部打开的,是自身存在的和在我们精神中存在的东西。这种对体积进行多面切割所获得的立体派的结构单一原则,同样是具有一定的“晦涩难懂”的危险。综合时期是勃拉克和毕加索在1912年试图采用拼贴画法,在画面上加上一些实物作为感觉兴奋剂,来纠正分析时期几乎失掉的形象的危险。
毕加索(1881—1973年)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曾参加过现代艺术中大多数运动。立体派只是其中之一,长期艺术活动均在法国,他在巴塞罗那完成了美术基础课程,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这一时期与蓝色时期(1901—1904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倾心于梵高和劳特累克的作品。毕加索在玫瑰时期(1905—1906年),作品温和起来,取材于裸体、流动演出的喜剧演员、丑角、马戏场面,似乎受到黑人雕刻的影响,他发现和利用了非洲拜物教吉祥物的巨大变形的感人一面,1907年,毕加索画了《亚威农少女》这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宣告了现代绘画的另一个新方向——立体主义。1935年,祖国惨痛的悲剧激怒了毕加索,他那潜在的表现主义再次迸发,创作了名作《格尔尼卡》。立体派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格里斯(1887—1927年)和莱热。格里斯生于马德里,这位7岁就显露出绘画才能的西班牙人,以古代文艺复兴时期的胡安·格里斯的名字作自己的笔名。作品有《吉他与乐谱》。
莱热(1881—1955年),法国画家。生于阿尔让登,早年就读于巴黎装饰艺术学校和朱利安学院。40年代初旅居美国。1945年回国,政治上信仰共产主义。1900年,莱热来到巴黎,当了建筑制图工程师。由于年轻时代的这种经历,使莱热对建筑环境、建筑物与建筑装饰之间的协调关系一直怀有兴趣。参加了立体派的第一次展览。在工兵部队的兵役结束之后,1903年,莱热止式开始学习绘画。但他的艺术风格与其他立体派画家不同,他善于把物象画为圆锥、圆柱、多面体等机器的形状。从1917年起,开始了他的艺术高峰期,他从工业文明所发明创造的物件——铁路圆盘信号、齿轮传动系统、拖船中吸取所需,他把人的形象,工人、杂技演员、黑人司机、舵手等引入其机械世界,画了《圆盘信号》、《三个女人》、《大行列》等作品。莱热是机械主义绘画大师,他的绘画执著于积极表现机械文明之美的可能性,被赞为机械文明的赫拉克斯勒(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他曾回忆说:“我突然被抛入一个令人目眩的、新奇的现实之中……我在机械兵团的新同伴是矿工、挖路工以及铁工厂和木工厂的工人,我在他们中间发现了法兰西人。同时,我被一个在阳光下竖着的75毫米口径的大炮弄得眼花缭乱,那照耀在银色金属上的光的魔力,足够使我忘却1912年至1913年的抽象艺术。”莱热没有像立体派的画家那样朝抽象的路子上走,而是转向了对现实生活的描绘。莱热的代表作《三个女子》,充分反映了他的艺术追求。这幅画以纪念碑式的尺寸表现了三个现代女工的形象。她们看上去神情漠然,毫无个性,正一动不动地凝视观者。画家将她们表现得仿佛是用铁管、螺钉和铆钉拼合而成,在严整、挺直的矩形背景衬托下,她们显得僵硬、呆板,有如机器人一般。在这里,莱热似乎对运动不感兴趣,而一心追求某种静止的画面效果。画中所有的形象都是不动的,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这三个女工的形象在造型上让人不免想起西方传统绘画中的一些女神形象,也许,莱热正是想借传统的主题,来象征现代工业社会的女神。
表现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艺术活动主要在德国,德国表现主义主要有两支:一支是以德累斯顿为活动中心的“桥社”;另一支是以慕尼黑为活动中心的“青骑士社”。此外,许多独立活动的艺术家们也创作过具有表现主义特征的作品。德国表现主义和法国野兽派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二者都是对其前辈印象派作品缺乏情感的不满而产生的。
“桥社”一词,具有“把所有革新和骚动的因素都集中到这里”的意味,是一条通往未来艺术家的途径。1905年,该小组最初成员有罗特鲁夫、凯尔希纳、赫克尔、布列依尔,他们全是主修建筑的学生,对绘画颇感兴趣,以后,又有佩施太因、穆列尔和诺尔德加入这一组织。
罗特鲁夫就是桥社成员中最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被誉为桥社最大胆的配色师。他的色彩时而明丽鲜艳,时而阴沉冷酷,总是传递出强烈的感情色彩。(www.xing528.com)
凯尔希纳(1880—1938年)深受高更和梵高画风的影响,也因此而特别崇拜“反自然主义”那种对于色彩的表现以及突显主题的方式。他是1905年在德累斯顿成立的“桥派”组织的主要成员。这些成员,也继承了高更和梵高的思想,期望能在当地创造如巴黎野兽派的典范。凯尔希纳用夸大变形的手段进行创作,加上他对哥特式艺术的感情,好用尖形的轮廓。他的“肖像”女人体,各个局部都是“哥特式”的。1937年他迁居瑞士,后来纳粹当局宣布他是“颓废艺术家”并下令从各家艺术博物馆中撤出他的639幅作品,他便自杀身死。
在表现主义画家中成就非凡的当推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63—1944年),出生于挪威的洛顿城,曾长期居住在德国柏林,他对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父亲是位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军医,母亲也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在他5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结核而去世,姐弟五人由姨母代养,母亲去世后,父亲难过得好几天没有走出家门,他抑郁的神经强烈地感染了失去母亲的蒙克,这是他一生中首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怖。蒙克13岁那年,年长两岁的姐姐也因肺病去世。19岁的蒙克进入克里斯蒂安工艺美术学校开始学画,主要师从于自然主义画家克罗洛。22岁时来到巴黎,与高更和劳特累克过从甚密,并参加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和讨论活动。这一时期他抛弃了自然主义的画风,开始转向表现主义。蒙克1892年来到柏林,作品因形象怪诞曾被愤怒的德国观众当场捣毁了几幅。此后他长期居住在柏林,经常与象征主义作家普斯贝佐夫斯基、剧作家斯特林堡一起探讨尼采哲学和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命题,这使他的绘画创作更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苦闷的情调。45岁的蒙克由于长期的精神压抑,患了精神分裂症。两年后回挪威定居,思想才得以平复。这时他所作的画表现出北欧清新明朗的自然景色。
蒙克对表现主义影响最深的是居住在柏林18年中的创作活动。他曾在德国四处漫游,郁郁寡欢地度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那些年头,他本人悲剧性的挪威背景中,发展了一种神经过敏的、病态的、感情表露的艺术,刻意表现死亡与孤独,他在尼采哲学的影响下,表现了现代人在一个充满敌意和唯物的世界里,其敏感心灵所产生的全部怀疑和焦虑。蒙克对德国年轻画家,尤其是桥社的影响很大。他的《青春期》和《呐喊》成为桥社绘画的典范之作。评论家指出:“蒙克体现了表现主义的本质,并在表现主义被命名之前就彻底实践了它。”
青骑士社的活动中心在慕尼黑,由俄国画家康定斯基和德国画家马尔克领导,主要成员有克利、麦克、闵特尔,同桥社相比,该小组要松散一些。“青骑士”一词,康定斯基曾说过:“我与马尔克都喜爱蓝色,马尔克爱马,我喜欢骑士,因此名称就自然而就。”
瓦西里·康定斯基(全名Wassily Wasilyevich Kandinsky ,1866—1944年),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生于莫斯科,父亲是在西伯利亚出生的富商,蒙古人的后裔,母亲是德裔的莫斯科人。他的艺术活动是在德国、法国和前苏联等地进行的。一生的艺术风格变化多端,始终处于一种不断的苦苦探索中。早年在莫斯科学法律和政治经济学,1896年移居慕尼黑开始拜师学习绘画,作品参加过1906—1907年的巴黎秋季沙龙展览。1909年发起建立新美术家协会并任该会主席,2年后又组织《青骑士》编辑部,而导致新美术家协会的分裂。1917年回到俄国,十月革命后任莫斯科人民教育委员。但因其艺术主张与苏维埃政策相抵触,1921年以接受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邀请为理由离开苏联。1933年定居法国讷伊。作品多采用印象主义技法,又受野兽主义影响,主要作品均采用音乐名称,诸如《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等。代表作组画《秋》、《冬》均用抽象的线、色、形的动感、力感、韵律感和节奏感来表述季节的情绪和精神。1921年以后因受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创作又由自由的、想象的抽象,转向几何的抽象,代表作如《白色的线》等,被认为是抽象主义的鼻祖,。在以后的年代,他曾试图把抒情的抽象和几何的抽象有机结合起来,在几何形的结构与造型中,配以光和色,既充满幻想、幽默,也具有神秘色彩。著有《点、线、面》、《论艺术的精神》、《关于形式主义》、《论具体艺术》等理论作品,阐述抽象艺术的理论。在1910年画了第一批完全脱离自然主义倾向的作品,并撰写了《艺术中的精神》,它作为正式论述抽象艺术的出版物,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康定斯基不再提出“这是什么意思”的疑问,而是变成了这样的问题:“在我生理和心理的制成品上的感性经历中,此画究竟做了什么?它触及了精神中的哪个方面?”这也许就是康定斯基坚定抽象道路的原因。
康定斯基从1920年到1924年的所谓“建筑时期”开始出现更为精确的形状:点、成束的直线和断线、缺圆、矩形以及透镜的形状。如在作品《回忆》、《构图九:第626号》、《陪衬结合》等所反映出来的特征。康定斯基长期在包豪斯任教,在1933年迁到柏林的包豪斯遭到纳粹封闭,康定斯基的油画都被作为堕落艺术的样板而予以没收和拍卖,于是,画家便定居巴黎直至去世。1944年12月13日卒于法国塞纳河畔的讷伊。
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弗朗兹·马尔克(FranzMare,1880—1916年)是青骑士社的创始人之一。他是慕尼黑的画家之子,1900年进入慕尼黑美术学院求学,开始了其艺术生涯。和许多表现主义艺术家一样,其艺术受到印象派和凡高的影响,不过更重要的影响来自麦克、康定斯基和德劳内。1909年,马尔克与麦克相识并结为好友,麦克画面上生动绚丽的色彩使马尔克深受启发。1910—1911年,马尔克与康定斯基共同编辑《青骑士年鉴》,筹划并参加青骑士艺术展,成为青骑士社的重要人物之一,其画风逐渐由早期的落寂忧郁而变得生气勃勃、富有表现力。像康定斯基一样,他努力寻求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谐,并借动物这一题材表达他对事物精神实质的理解。此后,在德劳内奥费主义及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影响下,其艺术的抽象倾向日益明显起来,色彩斑斓的形状和色块在画面上相互挤压碰撞,传达出某种原始和神秘的意味。遗憾的是,他对抽象表现主义的探索尚未充分展开,便于1916年3月4日在凡尔登战役中阵亡。
1911年,马尔克的重要作品《蓝马》问世。在这件作品中,他以鲜艳明确的色彩和起伏有致的曲线营造出一个宁静感人的动物世界。我们看到,以大片蓝色构成的三匹马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空间,它们低着头,闭着眼,从温暖绚丽的背景中突起,安祥而温和地吸引着观众的视线。马的轮廊线是曲折委婉的,它们与弧形的山丘、飘移的云彩及植物的枝枝叶叶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引人人胜的形体节奏。画面的色彩明丽灿烂,大面积的蓝色在红、黄、绿的簇拥下显得高贵沉静而又生气勃勃。在这里,“形”固然还客观存在着,但又在大胆恣意的颜色和平面性的涂绘中被弱化了,熟悉的形象悄悄隐去身形,湮没在色彩组构的无拘无束的空间里。马尔克的色彩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他认为蓝色传达了男性的气概,坚强而充满活力;黄色意味着女性的气质,宁静、温和、性感;绿色表示这二者间的协调一致;而红色则是沉重和暴力的象征。这四种颜色在《蓝马》中有机地分布着,折射出他对世界精神实质的某种感悟和理解。
这一阵营的画家还有德国的贝克曼(1884—1950年)和奥地利的珂珂施卡(1886—1980年)等人,贝克曼从军队回来后,创作出他最重要的作品后,精神就崩溃了。在他的作品中,恐怖的战争场面以类似提线木偶般的变形形象反映出来,他的艺术是痛苦的,毫无乐趣可言,但却直截了当,感染力极强。他所使用的技法基本上是传统的,相比较而言,珂珂施卡的笔触是拘谨的,但仍未掩盖住他那感性丰富的天性,他的艺术,显示出表现派的一个特点,即缺乏对未来的信心,正是这普遍的、痛苦的绝望感,将创作的力度和热诚赐予了他们。
维也纳分离派产生于1898年,画家们在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1862—1918年)的领导下,创办了分离派的月刊《圣春》,分离派的目标是争取生活与艺术的交互作用,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腊及中世纪诸艺术要素,将强调轮廓线的面和古典主义镶嵌画的平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绘画样式。绘画上表现出分离派意图的除克里姆特外,还有埃贡·席勒(1890—1918年),他用一种纯属个人的方法,把这种格调推倒了极限,席勒是一个暴躁的年轻人,造型能力很强,他崇拜克里姆特,从他那里得到鼓励。席勒的创作生涯很短,从1906年开始当学徒,在1918年的流行性感冒中丧生。然而他的作品在当时却引起风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