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世纪德国艺术:《美术史》

19世纪德国艺术:《美术史》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另一位大师是菲力普·奥托·龙格,《穿蓝衣的自画像》、《一天的时间》,1810年写了《色球,或者所有的调配颜色的相互关系的构成》一书。所以,歌德称它为“病态的画派”,说这种艺术“来自基督教”,它是一朵从基督的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

19世纪德国艺术:《美术史》

一、浪漫主义绘画

德国在19世纪上半期,浪漫主义流派占主导地位,这是典型的德国流派,就其表现的题材和采用的艺术手法而言,可以分为早期浪漫主义风景画和拿撒勒画派。

浪漫主义绘画大师是卡斯帕尔·达维德·弗里德里希(1774—1840年)。他与英国著名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透纳一起成为风景画新风格的开拓者。他所画的风景画绝不是对大自然景物的单纯模仿,而是将自然的真实写照与艺术家内心的主管感受融为一体,有时甚至赋予自然对象以一种抽象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台岑祭坛画》、《白雪覆盖的修道院墓地》。《月出大海》表达了人类和自然交流的渴望,但画面上却充满着一种忧郁感、疏离感和孤寂感。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另一位大师是菲力普·奥托·龙格(1777—1810年),《穿蓝衣的自画像》、《一天的时间》,1810年写了《色球,或者所有的调配颜色的相互关系的构成》一书。

其他浪漫主义重要的艺术家还有卡尔·古斯塔夫·卡鲁斯(1798—1869年)、约翰·克里斯蒂安·克劳森·达尔(1788—1857年)、卡尔·布莱兴(1798—1840年)等人。

“拿撒勒画派”被视为浪漫主义的另一种倾向。拿撒勒(希腊文)是圣经中所称的耶稣故乡。受德国作家与评论家威廉.亨里希.瓦肯罗德尔的唯灵论著作的影响,于1809年组织了圣路加行会,他们在罗马的一个无人居住的修道院里过着禁欲的凄苦生活。他们的作品都以宗教故事、神话为题材,艺术风格有明显的复古倾向和神秘主义色彩。所以,歌德称它为“病态的画派”,说这种艺术“来自基督教”,它是一朵从基督的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著名的代表画家有彼得·柯尔内里乌斯(1783—1862年)等人。

柯尔内里乌斯,是拿撒勒画派的首领之一,但是后来他又成为学院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奥韦尔贝克,是拿撒勒画派的信条的最彻底信奉者。

沙多夫,于1811年至1862年间在罗马从事创作,属于拿撒勒画派,曾任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院长。

二、 现实主义美术

德国的现实主义是随工业革命发展而兴起的,它开始于40年代,50至70年代达到了繁盛期,产生了不少颇有影响的艺术家。成就最突出的是阿道夫·门采尔(1815—1905年),是位自学成才的多面手,是卓越的现实主义美术大师,是历史画家、风俗画家兼版画家。《腓德烈大帝传略》。

门采尔的创作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历史画,一般表现贵族,上流社会的宴乐场面、宫廷礼仪;二是风俗画,除表现人民的精神与物质生活外,还描绘了一些工人生产劳动的热烈场景。《花园宴会》、《轧钢工厂》,是描绘工人生产劳动题材中最成功的巨作之一,它反映了德国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的重工业生产一角。画面展现出一幕车间生产的繁忙景象,车间就像铁架的森林,机轮滚滚、烟气弥漫。中央是挥舞铁钳的一组操作工人;左边是换班工人正在冲洗身上的污垢;右边是一组工人正在利用短促的间隙时间在用餐,有的在匆忙地啃着食物,有的仰着脖子在喝水。一个年轻女子正在收拾食具,还有一位老年工人像是在思索。在德国还是第一次用油画形式描绘工人劳动场面,显示了门采尔卓越的现实主义品质。(www.xing528.com)

南方的慕尼黑历来是德国重要的艺术中心之一。在19世纪后半期,形成了以威廉·莱勃尔(1844—1900年)为核心的现实主义画派。莱勃尔出生于科隆,在慕尼黑学习美术,曾到巴黎留学九个月,并受到库尔贝的影响。《教堂里的三个女人》、《不相称的婚姻》。

三、德国—罗马派

19世纪下半期,许多艺术家奔赴意大利去崇拜希腊古典艺术,人们给这一批人一个雅号叫“德国——罗马派”。这一派的画家主要选择希腊神话故事为绘画题材,并努力把古希腊典雅的理想和永恒的古典形象渗进当时的人物画中去,创造出许多没有时代特征的颇具自尊的理想人物形象。

安塞姆·费尔巴哈(1829—1880年),是“德国—罗马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费尔巴哈的代表作品有《柏拉图之宴》和《伊菲莱尼亚》。

19世纪下半期最有影响的德国油画家和版画家是李卜曼(1847—1935年)。他出生在柏林一个富有的实业家庭。1899年,他回到柏林后曾发起一个旨在反对学院派的“慕尼黑分离派”运动,这是一个宣扬民主主义艺术的美术组织。目的是宣传“创作自由”,同时又蕴含有对法国印象派的热情。李卜曼创作盛期的代表作是《拉林的细纱女工》、《补网女工》和《制鞋作坊》等。1935年在逆境中逝世。

四、象征主义

发源地在法国,是以居士塔夫·莫罗(1826—1898年)、奥迪隆·雷东(1840—1916年)为代表的,他们努力在艺术和生活中恢复想象力,甚至把梦想变成可见的现实。用象征、寓意手段表现黑夜、死亡、梦境,画面追求神秘、怪诞、恐怖的效果,手法上没有任何限制,自由自在。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阿诺尔德·勃克林(1827—1901年),出生于瑞士,在德国受到古典哲学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熏陶,形成他艺术思想上理想主义倾向。勃克林的作品以风景为主,但他所画的景象均出自个人幻想,如梦中所见。他的许多作品都含有人生归宿的象征意义,表现出一种哀愁孤独的心情。他的代表作是《死亡岛》,画的是希腊的科孚岛,但却又不是现实尘世,是幻想中的自然,耸立的岩石参天柏树一片死寂,一只小船上直立着一个幽灵般的人物,径直向小岛驶去,充满神秘恐怖的气息,在19世纪末期,勃克林成为德国最受欢迎的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勃克林对20世纪的超现实主义画派有很大的影响,他的《死岛》也为俄罗斯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提供了灵感,使其成做了交响乐《死岛》。1904年,威瑟特创造了新艺术字体并取名为“勃克林体”,许多大写字体都有很长的卷须。“勃克林体”受到后来的“嬉皮运动”青睐,并被20世纪70年代的画家广泛应用。

弗朗兹·冯·斯托克(1863—1928年),曾从师于勃克林,当时的象征派诗歌喜欢与音乐发生联系,斯托克在作品中也试图将音乐拉入画面,以创造梦幻般的和声。他的代表作品《狂板》的题目取自音乐术语,意为速度极快的,每分钟有230拍的音乐节拍。

德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女版画家凯绥·柯勒惠支(Katie Kollwitz 1867年 7月8日 - 1945年 4月22日),她是一位同情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艺术家。出生于德国一个普通家庭,先后在柏林等地的女子艺术学校攻读绘画、雕塑等,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世纪上半叶这个整个人类沉浸在战争痛苦的时期里,她的版画艺术作品多次突破了法西斯纳粹的封杀,逾越了国境线的限制而来到了广大抗战地区展出,以悲剧性的人性主题鼓舞了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柯勒惠支也是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德国版画家,她是第一位经鲁迅先生介绍到中国来的女版画家,特别是推荐和介绍柯勒惠支的《牺牲》一画则更有明确的目的,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谈到:“当得知柔石等同志牺牲的消息后,很想在1931年9月 ‘左联’机关刊物《北斗》的创刊号上写一点纪念文章,然而不能够,于是选了这幅木刻,算是只有我一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这幅作品中卓越的表现技巧和艺术形象也就成为了鲁迅用来抗议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作家的无声语言,其一系列作品也就成为了我国抗战时期早期木刻版画家们以刻刀为武器用来做抗战宣传时最早的借鉴和学习的教材。她在素描、木刻画、石版画里刻画了德国工人的贫困与饥饿,率直地抗议了资本家的压迫,同时也塑造了奋起反抗的被压迫人民的形象。如《织工的反抗》、《农民战争》以及《暴动》等版画组画作品。《哀悼李卜克内西》和组画《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