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西班牙经历两件大事:一是哥伦布对美洲的殖民活动掠夺了大量的黄金,二是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当选为罗马皇帝,提高了西班牙的欧洲地位,促使了工商业繁荣。文学艺术的繁荣时代是16世纪80年代到17世纪80年代的100年间,被称为“黄金时代”。17世纪上半期,尽管西班牙失去了欧洲强国的地位,但宫廷生活仍保持着豪华性,王室贵族和天主教是艺术主要需求者,题材多是宗教故事。大尺寸的画幅居多,风格受意大利写实技巧的影响,具有庄重、朴素、沉着的特点,宗教画主要在两个地区发展起来,即东部的瓦伦西亚和南部的塞维利亚。产生了一批具有民族特点的画家。奠定了西班牙民族绘画的基础,著名代表人物是何塞·里贝拉(1591—1652年)、弗兰西斯科·苏巴朗(1598—约1664年)和狄埃戈·委拉斯开兹(1599—1660年)。
里贝拉出生在瓦伦西亚,受到写实技法的训练。青年时去过意大利,是卡拉瓦乔最热忱的信徒。1620年成为那不勒斯总督的宫廷画师,在他的作品中,将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和明暗强烈对比效果推到极端的地步,他是个多产的画家,主要画半身或全身的单独圣像。较少使用中间色调,早期代表作《圣徒塞巴斯蒂安殉教》和《圣徒巴多罗迈的受难》等。
里贝拉盛期创作的作品色调转向柔和淡雅,也许是受到曾于1630年访问过那不勒斯的委拉斯开兹的影响,《圣伊涅莎》是盛期代表作,画中的形象是以他女儿作模特儿,那年她十岁。伊涅莎是罗马时代一个虔诚的教徒,罗马将军逼她放弃宗教信仰,否则当众剥去她的衣服,正要施孽时,奇迹出现了,上帝让她长出一头足以遮体的长发,小天使也为她裹上白布,画家选取高点,突出表现那种庄严纯洁,艺术手法趋于单纯。里贝拉的肖像画带有风俗画的特点,如《跛足的孩子》,是那不勒斯一个真实丐童的化身,一位身体畸形的少年,肩上扛着拐杖,手里拿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看在上帝份儿上,可怜可怜吧。”那纯朴开朗的性格通过憨厚的傻笑十分生动地表现出来,里贝拉常从下层社会选择形象,他把在街头看到的秃顶、掉牙、长着招风耳朵的老头当做数学家阿基米德的模特儿。他画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赫拉克里特》的肖像都是从流浪汉和渔民形象中得到的启发。
苏巴朗是塞维利亚的著名画家,也曾在马德里活动,获得过宫廷画师的称号,但一生过着隐居的生活。在西班牙宗教寺院作画。以宗教题材为主,常画修道士的生活和圣徒殉教场面的画,艺术风格受卡拉瓦乔影响,创立一种宁静而淡泊的风格。构图安静、有条理和富有秩序。人物形象厚实,造型如同雕塑一样有力、坚实。著名作品《圣塞拉庇昂》,人物从暗中显现出来,宽大直率的衣纹下垂着,与人物受难的瘫软姿态配合,另一代表作《圣布鲁诺的奇迹》,表现修道士违反教规去吃肉,因而使肉变成灰烬的奇迹。构图匀称,把人物排列起来,个个表情木然,画面具有宁静与冷峻的气氛,奇思与幻想常常在逻辑与宁静中有秩序地展开。
委拉斯开兹是17世纪西班牙绘画主将,小时候不顾父亲反对先跟老弗兰西斯卡.赫列拉学画,后又跟著名理论家、画家巴切科学画。巴切科不仅教他画画,而且使他与当时的知识分子接近,委拉斯开兹在17岁就获得了画师称号。委拉斯开兹早期作品以反映平民日常生活的风俗画为主,例如《煎鸡蛋的老妇》和《塞维利亚卖水者》等,这类作品都表现出略为静止的气氛,人物表情也显得冷静、单一,但明暗处理却十分讲究,雕塑式写实主义的风格,在他自己刻苦努力下,也是在巴切科帮助下,委拉斯开兹迁居到马德里,被任命为国王菲利普四世宫廷画师。国王对他百般宠爱,几乎垄断了他进宫之后的所有创作,他常用薄涂的画法,透过色层显示出画布的纹理来,1628年来西班牙访问的鲁本斯曾帮助他提高了绘画技巧。在鲁本斯劝告下去了意大利,回国后画了《布列达的投降》这件著名的历史画。(www.xing528.com)
委拉斯开兹的作品中肖像画占有一定数量,他克服了那种俗套的姿势,力图在肖像画中揭示出人物的本质和性格特征。他从来不迎合大官员,总是真实地揭露出他们内在的精神面貌。《教皇英诺森十世》可以说是17世纪肖像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侏儒塞巴斯蒂安》是以街头看见的一个侏儒为模特儿画的,以深厚的人道精神把外形丑怪的人物表现的惹人心酸。后期创作的神话题材作品中,有一幅《镜前的维纳斯》,这是17世纪西班牙绘画中惟一的一幅裸体画,委拉斯开兹是在国王特批下画的,以美妙的色彩描绘了一位充满天赋的娇媚、可爱的西班牙民间美女的典型。
晚年创作中有两幅代表性剧作,即《宫娥》和《纺纱女》,《宫娥》是最著名的代表作,中心人物是腓力四世与他第二个妻子的女儿玛格丽特公主,远处墙面的镜子里映出她父母的形象,两位宫女陪着公主,站在卧犬后面的是宫中侏儒,一个宫廷女侍与一个男官在谈话,屋子尽头的门道上可见一名皇后寝宫内的总管,委拉斯开兹拿着画笔与调色板站在巨大的画布前。所有的人包括画家在内都是皇家成员(画家是王室管家)。这是宫廷生活中琐事的记录,而画家用迄今为止只有正规肖像画或历史画才用的尺寸(317×274米),镜子中国王与王后的立足点,大体上是观者的位置,使得画中人物与观众之间取得了联系。《纺纱女》是去世前三年画的,是欧洲最早表现女工劳动题材的油画之一。描绘的是他所管辖的织造壁毡的皇家纺织场,着力刻画的是一位前景中背面的女工,表现的是女工健康、朴素、丰满而美丽的背部造型,似乎具有永恒的魅力。
委拉斯开兹画画用的是特殊油画颜料,通常喜欢在细纹布上作画。他的早期作品常用粉红和棕色北京,后来常用白和粉或淡黄色,早期油彩涂得较厚,后来变得很薄近乎流动和透明。后期作品是采取直接描绘的方法而为近代绘画的先驱。他对戈雅及印象派的马奈等人都产生影响。他打破传统的作画程序,直接在画布上起稿,使用断续的笔触和点描法。
继委拉斯开兹之后,17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画家是穆里罗(1618—1682年),塞维利亚人,主要取材于两个方面:一是风俗题材,二是宗教题材,大多是圣母像。他表现下层社会穷孩子的作品更是耐人寻味,激发人的同情心。如《孩子与狗》、《吃葡萄与甜瓜的小孩》等,在圣母像上却表现出一种纤弱无力的感觉,总带有一种柔弱的倾向,带有音乐般的抒情味,但显得过于甜腻和缺乏个性,如作品《圣母子》、《云中圣母》等。穆里罗卓越地掌握了绘画技术,表现了由优雅的色调所形成的和谐,表现了对空间表达的细致入微。17世纪60年代,穆里罗参加了塞维利亚美术学院的建立工作,并任第一任院长。他确立的教学原则是“研究大自然”。他的艺术也反映了西班牙艺术处于衰落状态时的特征。在穆里罗之后,西班牙画坛进入低潮,直到18世纪末期才有转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