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述三个基本要求做到后,就可以开始行书学习的准备了。准备工作从择帖开始。
行书书写便捷,实用美观。根据择优选取的原则,行书择帖要取法乎上、取法乎高,故须大浪淘沙,即要选择经过历史考验、专家公认的经典范本。另外还可根据已学过的真书风格流派选择行书范本学习。例如学习了魏晋人真书基础后,再临习《兰亭序》、《李柏文书》、《伯远帖》、《圣教序》等范本。
一般认为,行书最著名的莫过于“二王”。方孝孺《逊志斋集》:“学书家视《兰亭》,犹学道者之于《论语》、《孟子》。献余书非不佳,唯此得其自然,而兼具众美。非免强求工者所及也。”米芾《书史》亦云:“《行书帖》真迹,天下法书第二,右军行书第一也。浓淡如云烟,变怪多态。右军暮年,书老而逸。”
所以行书应首选王羲之的《兰亭序》(图15)、《圣教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历来认为是王羲之的代表作,有多种唐代摹本流传,其中钤有“神龙”小印的冯承素摹本,比较接近原作,骨骼清秀,神采飞逸,行笔流畅。这是集字的《圣教序》所不及的。有墨迹影印本发行,对临摹颇为便利。
图15 《兰亭序》神龙本局部
另外上海书店影印出版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所选刻本很精,笔锋牵丝,起笔收笔,提按转折都清晰可辨,字数也多,对于研讨用笔结体都是很有益的。再有王羲之的《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孔侍中帖》、《平安三帖》、《初月帖》、《行穰帖》、《丧乱帖》以及王献之的《鸭头丸帖》、《中秋帖》等也可选择。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变二王之妩媚秀润为挺拔苍劲,自成一家;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笔法圆润含蓄,墨色深厚,结体自然,以气韵见胜;米芾的《蜀素帖》、《多景楼诗》、《苕溪诗》、《寒光帖》等,用笔八面出锋,结字敧侧多姿,沉着痛快,功力深厚而不拘成法。
择帖还可根据个人爱好和性情“随性而选”。理论家钟家骥《气质与书法》一文中认为一些学程较短,却成效显著的人的秘诀之一是“他们善于根据自己的气质特长,择书而学”。但一般建议在行书训练过一个阶段后,已经可以将一些经典法帖掌握为己所用,达到临像、临准后再临习其他范帖,博采众长,再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先从接近楷书的“楷行”入手,再到较为放纵的“行草”为好。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曰:“其始也,专以临摹一家为主;其继也,则当遍仿名家。”故临习切不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写行书是要有楷书基础的,但同时还要尽量摆脱和忘记练习楷书时的起笔藏锋、转折处提按的变化等这些要领,因为行书讲究的是合乎法度前提下的流畅自然。
建议练习行书时要善于从多方面吸取营养,尤其是对具有抒情意味的作品,临习前更要多读,先看整体风格,后逐步深入字里行间研究字与字间的行气,且莫忘字与字之间或一字之内的留白。行书很讲究墨法,要仔细观察浓淡枯湿之间的巧妙搭配;再精读每字之势,找出稳中之险,险中之稳,从动态中求得字的重心,如此点画之间相生、相映、相争、相让、相呼、相承、相覆的精神就跃然纸上了。待看出意象后,仍要回至全局。(www.xing528.com)
如临习《兰亭序》。《兰亭序》和谐自然,字里行间不激不厉,冲融舒徐,笔法丰富,结字奇特,神采飞扬,意境高远。要想学其精髓,须用心体会《兰亭序》点画、结体乃至气韵等特点,从一个字到一段字,几个字到一行字乃至一篇字,逐渐掌握其书写规律。历史的经验表明,读碑帖始终贯穿着每一位书法家的一生。读可积微成著,读可潜移默化,读可手随眼高,读可开阔视野、宏廓精神境界。
另外,书写前要胸有成竹,做到“意在笔先”。一般而言,作品的首字和首笔非常关键。“一字乃通篇之首”,其成败得失关系全局,故一旦挥毫写字一定要自信从容,不可患得患失或心存杂念。再者,行书书写时要一笔多字,一墨多字,不可蘸一笔写一笔,亦不可千字一湿或千字一色。另外,若写草字,定要注意草法的正确性,不得任意杜撰。“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成通篇之准”。同一篇作品的基本格调和风格须一致。此外,行书创作者还应注意加强对所选正文文意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以便借助于文学作品来升华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学习行书必须注意的问题如下。
①学习行书时最好兼习商周古文、大篆、秦代小篆及两汉隶书等。篆书自然浑厚,隶书雄健劲逸,都能为行书打好坚实根基。如颜真卿的《争座位帖》(图16)就有篆籀气象。王羲之认为:“穷研篆籀,功省而易成。”
②真如立,行如走,如果没有真书基础,行书易“失节”,易流于怪僻。行书有真行、行草之分。真行用笔比真书流动,但并不意味着比真书马虎,临每笔须一丝不苟地完成落、行、收的动作,避免点画轻浮。行草具有草书笔意。初学时,用笔不必过多地盘曲圆转,以免油滑潦草,结构不稳。苏东坡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很精辟:“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
③行书章法多有行无列,临习要注意到字形的大小穿插,姿态体势的动静,字距的疏密变化,要使通篇生动活泼。
图16 颜真卿《争座位帖》局部
总而言之,书学贵在心到。初学行书的人,不仅要知其法,更要尽其理。所谓尽其理,是需要在提高审美水平上下功夫。唐孙过庭说:“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黯于胸襟,自然容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王羲之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妍美劲健的书体,开创了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他的行书《兰亭序》是他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热衷于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令摹制《兰亭序》多本,赐给群臣。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王羲之书法的特点是精致、美妍,是极富有美的观赏价值的。其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的特点被后人评曰“飘若浮云,矫如惊龙”。可以说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其《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涵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都可说极尽用笔之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