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书法审美:从甲骨文到金文,艺术进步明显

书法审美:从甲骨文到金文,艺术进步明显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法的审美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图13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二、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书法艺术呈现的美是多方面的。相对甲骨文而言金文的艺术风格及书法审美有着十分明显的进步

书法审美:从甲骨文到金文,艺术进步明显

欣赏者、评审者的爱好文艺修养、审美情趣等主观因素决定着他们审美的标准。

首先存在爱好的差异。有的人喜欢秀美,有的则欣赏厚重;有的人追求写实,有的人偏爱写意。

其次,文艺修养、审美趣味的差异。一般情况下,由于受文化、修养、阅历等各方面的局限,经典作品的精彩之处未必人人认知。所以与经典作品直接沟通乃至认知的过程最好是与大师直接交流对话的过程。

书法的审美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是独特的线条造型艺术,书写时须通过点画来构造完成。古人常用“骨、肉、筋、血”来比喻点画的要素。点画不仅是书法创作中艺术表现的最基础材料,它还最能反映书家的艺术素养和基本功底。

书法创作与审美时,要考虑点画线条是否具备以下三种基本要素。

①力量感。自古以来,人类为了生存,一直崇尚力量感,以力量为美。

②节奏感。没有节奏就没有变化,没有节奏就没有生机,所以节奏感是全人类一直追求的美。

③立体感。点画线条要有立体感就须中锋用笔,给人以饱满充实、浑厚圆润的感受,如此,书法作品方显精气神。

二、书法的空间结构

书法的创作与审美是从作品的空间结构着眼进入作者的艺术创作世界,可从单字结体、整行行气、整体布局三个方面分析、体会作品的内涵及特定的审美情趣和创作意图。

三、书法的神采意境

书法的神采意境与书风和书写内容的关系密不可分。而书风和书写内容的关系正如音乐中词与曲的关系。

音乐家依靠音符的运用和变化、根据不同歌词内容、运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谱写乐曲,创作出各种旋律来表达作者的理想意境。例如,《国际歌》的浑厚雄壮、昂扬奋进激情澎湃、热血沸腾,试想,若是将其谱上轻松缠绵、温柔幽雅的抒情旋律,哪里还会有原本的理想意境。

同样,作为一个杰出的书家也应使书风和书写内容相配合,就如同音乐家以各种不同的创造手段去创造理想的意境,使作品具有和谐美。例如颜真卿《祭侄文稿》(图13)的英风烈气、悲愤激昂;情思潮涌、忠义满腔。若以赵孟頫之笔法表达,又将感受如何?

所以,若能以书法的形式宣泄自己心中的思想情感,才是书法创作的至高境界,如此,方能真正步入书法的殿堂。

书法欣赏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书法欣赏同绘画欣赏一样,往往首先在意的是作品的整体效果。意即先对作品气势、神采、布白等在整体上做充分的宏观把握,再对笔、墨、结构、线条等进行细微观察与欣赏,以了解书家创作时的用笔、用墨、笔法及其思想感情等。

图13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二、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

书法艺术呈现的美是多方面的。须深入领会书家的用笔、点画线条、结体、章法构成等,再根据其审美追求、思想情感、学书渊源、流派风格等,体会和领略作品的意趣、哲理与意境的表达。

三、了解作品创作背景

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融入书家的情感意味与审美追求。而不同时期、不同的人都烙有不同的历史印记与个人风貌。所以通过赏析艺术作品去感受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艺术气质、审美取向等展开联想,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情调、意境。书法家运用手与思想创作书法作品。而欣赏者欣赏作品则是一种再创造,运用认识美的能力以及知识、修养、阅历、心境等诸因素来发现艺术作品的灵魂与生命。

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文献,是已知汉字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以牛肩胛骨为常见)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甲骨文献被发现以后,人们先后对其进行复制(墨拓、拍摄、描摹)和整理(拼接、缀合、辨伪、鉴定),并汇集和编纂成册,将其内容转移存储到其他载体上而加以利用。殷商甲骨卜辞(牛骨)已发掘的甲骨文献,主要是殷墟甲骨,此外还有周原甲骨等。(www.xing528.com)

“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古文字专家郭沫若先生曾经这样评说甲骨文。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甲骨文神秘、久远、精妙,而且美不胜收。

如何赏析甲骨文呢? 首先应该了解甲骨文的书写、由来极其特征。

据考证,甲骨文的书写和契刻是分为两步进行的。先用毛笔在龟甲或兽骨上将卜辞写好,然后再行刀刻。在创作甲骨文作品时是不需要藏锋的,因为甲骨文的笔画都是用刀刻出来的形态,线条虽粗细不一,但线条两端都是尖尖的。

甲骨文的笔画往往是两头尖,中间粗,线条较细。字形大部分呈长方形,这在甲骨文总量中占百分之七十五,方形的占百分之二十,扁方的约占百分之五。绝大多数字的形体都呈现出五比八,五比三的形态,正符合黄金分割率的比例。另外几何图形的美感在甲骨文中被运用得相当成功,如三角形(各种)、圆形、方形(含长方形)、椭圆形、棱形等等。

甲骨文造型生动,通过甲骨文似乎可以看到很多生动的生活速写画面,如小鸟的灵巧活泼、禽兽的凶猛强大等。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文字,所以金文又称为“钟鼎款识”,约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了板滞。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前116)。以后金文又陆续有所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善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

虽然金文大都是铸在青铜器上的,但仍能够清晰地看出,它们有的用笔圆润精美、玲珑敦厚;有的清晰流畅、秀丽灵巧;字形较有规律,章法上也比较讲究字距行列。有的严整规矩,有的显得疏朗开阔。

相对甲骨文而言金文的艺术风格及书法审美有着十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甲骨文的线条粗细变化不大,两端呈尖锐化形态而且比较纤细,而金文因为不再受龟甲与兽骨的限制,笔画圆匀,起笔、收笔、转笔多为圆笔,起笔与收笔处具备了藏锋、露锋的丰富变化,而且一改甲骨文粗细基本不变的形态,丰厚圆润、雄壮有力。

金文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大盂鼎》铭文、《散氏盘》青铜器铭文、《毛公鼎》、《颂鼎》等,因为时代不同,分别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

从《大盂鼎》可看出这时期金文的特点。其文字笔画往往首尾尖细,中腹肥重;字形大小、斜正不一,多具变化,风格尚似甲骨文。

《散氏盘》字的大小、笔画的轻重、藏锋与露锋、直笔与弯笔、正势与斜势、弧度与角度以及种种不同的造型使得此铭文的风格特色多姿多彩,变幻莫测,并且具有圆润浑厚、刚柔相济的特点。可以看出,汉字书法艺术中的无坐标、多方向、平衡对称与打破平衡对称、纵横驰骋与突破纵横、丰富多彩的艺术特点,在这里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展示。

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铭文共32行,497个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毛公鼎》文字的曲线弧线比较丰富,字体大小与结构比例变化多端,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

《颂鼎》的笔画清丽洒脱而又不乏端庄,于端庄之中又有结构比例、笔画轻重、曲直刚柔等等丰富的变化。

金文,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笔法、结字、章法等都为中国书法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值得书者进一步去探究。

瓦当又称筒瓦头,它是古代房屋筒瓦出檐一端的装饰品。瓦当的形状有圆的,也有半圆的,是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一般称为筒瓦头。瓦当的作用是用以蔽护屋檐,其瓦筒部分遮挡了两行板瓦之间的缝隙,防止了屋面雨水渗漏,增加了建筑物的牢固和美感,是有双重功能的珍宝。

瓦当起自战国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战国至秦汉统治者广筑宫室寝庙。瓦当的使用达到了鼎盛时期。自清中期以来,古代的瓦当被看成古董,人们竞相收藏。陕西是秦汉都城所在地,出土瓦当数量最多,居全国之首。

瓦当的发展大体经过图像瓦当——图案瓦当——文字瓦当这样一个序列。其中秦汉多为图像瓦当,汉代以文字瓦当为大宗,图案瓦当贯穿于秦汉两个时代。

秦汉瓦当的研究,自宋代就已开始,有关著述有欧阳修的《集古录》。到了清乾隆年间朱枫把西安的瓦当编纂成书,叫做《秦汉瓦图记》,当是研究瓦当文字的最早专著。

秦代的瓦当纹饰多样,有走兽的,如鹿纹、虎雁纹,斗兽纹如双獾纹、四兽纹、夔纹、豹纹等;飞禽的有凤纹、飞鸿纹等;昆虫类的,如蝉纹、蝴蝶纹等;也还有植物或其他纹样的,如葵纹、燕树纹、蔓草纹、树纹、云纹等等。它们特点突出,动物形体基本为粗轮廓的单耳双腿侧面像,造型活泼舒展,自由奔放,风格写实,构思均衡。

秦瓦当多为图案纹饰,文字的瓦当所占比例不大。如:“飞鸿延年”,其中“飞鸿”是形象纹饰,“延年”是两个字。据考,此瓦为秦鸿台观宇用瓦;“羽阳万岁”、“千秋万岁”、“永受嘉福”及“长生无极”皆为四字吉祥语瓦当,但也有多寡不同字数的,如“延年”、“千秋万岁与天无极”、“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等。文字瓦当,也带有不同程度的图案性质,所以习惯上称为“字纹瓦当”。字纹瓦当上的字或纹,多数是凸起的,是经过模具成型再行烧制的。所使用的字体都是篆书。它们在结构上富于变化,字形的轮廓参差有致,用笔也十分讲究,方圆并施。在直径不足一尺的有限范围内,却能够做到疏中有密、密中有疏;左顾右盼之间,却毫无拘谨板滞之感。

汉代的字纹瓦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论字体、结构、书风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笔趣、新的艺术意境。

图案瓦当是图像瓦当的发展和变体。图案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有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的人才能概括归纳出生动的图案形象来。文字瓦当遒美大气、舒卷自如,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民间流存的秦汉瓦当现今价格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四灵瓦当品相佳者在万元以上。当面及瓦身、筒瓦都完整的秦汉瓦当十分罕见,精品拍卖价格可达十几万元。瓦当本是建筑用的工艺装饰装潢,但是由于汉字书法的作用,使这一块块泥土熠然生辉。史学家、文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建筑学家以及考古工作者们,无不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它们携带和保留了古老的文代气息,而且它们本身就是非常丰富、非常综合的宝贵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