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书法——艺术化的哲学,文明趋势的象征

中国书法——艺术化的哲学,文明趋势的象征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书法是华夏文明的见证,是传承五千年文明的纽带,书法是艺术化的哲学,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标志。因此这个标志是优秀文明趋势的象征。书法不仅仅作为一门艺术存在于世,更作为一种优秀文明的标志为全人类所敬仰。书法的汉字形象有形、有势、有义。具体讲,书法有如下特征。图12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灰陶尊上的“旦”字一、表现形态的复杂性书法以汉字为艺术创作的材料,先天就具备汉字的历史形态丰富性,有着优越的基础。

中国书法——艺术化的哲学,文明趋势的象征

中国书法华夏文明的见证,是传承五千年文明的纽带,书法是艺术化的哲学,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标志。

哪个地方有书法,哪个地方就一定与中华文明相关,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寻踪华夏文明的共识。无论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文明不分种族、文化,不分地域,书法已经成为汉文化的顶级标志,拥有这个标志的人都被认为是优秀文明的传人。许多非华夏民族也都以这个标志为自己民族的荣耀。因此这个标志是优秀文明趋势的象征。

书法不仅仅作为一门艺术存在于世,更作为一种优秀文明的标志为全人类所敬仰。

论及书法,就不能不谈汉文字。汉字是象形文字,她和拼音文字的本质差异就是她与语言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其自身的发展可以不受语言发展的太多约束。因此,汉字造字的自由度可以很大,这是书法艺术能发展无止境的一个根本原因。

书法的创作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相比较有它自己的特点。书法是写字的艺术,所以它离不开字。书法的汉字形象有形、有势、有义。更有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笔势、字势、书势。字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才符合艺术的标准,都须遵循书法本身的艺术规律。

很多人从美学角度、艺术理论角度探索过书法创作的规律。但文字本是远离现实事物的符号,初始的象形文字已与实物有着相当大的距离。而楷书草书等就更看不出文字与实物外形上的直接联系,这里实际是笔墨意味的探求;是在联想基础上的人生寄寓;是情态、气势、意象、韵律等的暗示。可见,描述横为“千里阵云”,指笔意有若千里阵云般的开张舒展之感。

从文字出现开始,东西方文字就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途径。不能把西方的美学、艺术理论简单地用于中国书法。

以中国汉字为代表的东方文字,从诞生那天起就与语言的发展保持了平行线般的距离,它的作用不只是作为语言的载体而存在,更重要的作用是它深刻地解释语言的含义。

汉字通过象形的方法使人从单独的文字就能看出它表达的意思。汉字最初是简单明了的绘画。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增加和交流的频繁,这种简单的绘画终于被统一规范地抽象成了象形符号,而这种象形符号以各种偏旁、部首为基础,根据不同事物的内在联系被组合成为丰富多彩的汉字。因此汉字可以脱离汉语而存在,只要懂得组合的规律,即便不懂汉语也能大概知道这段文字的含义。中国有56个民族,地方方言众多,而汉字成为泱泱大国的唯一通用文字,体现了汉字造字的科学性和它广泛的兼容性。假使有一天,地球现代文明消失了,而未来文明发现了汉字和英文两种文字,那么最容易被后人破解的文字一定是汉字,而英文在不了解英语的前提下,要想破译英文的难度可想而知。因为以英文为代表的西方文字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一旦脱离了语言,它将是一堆和记录内容毫无关系的符号。

汉字在印刷术未被正式实用前,她绝不是现在的方块字。因为她起源于象形的绘画,因此更接近于被记录事物本身的抽象形式。比方“重”字,为了显示它表述的沉重感,它底下的一横往往很长很粗。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传承文明的需要,印刷术必然地诞生了。为了使印刷品能够更具有可携带和贮存性,因此要求字的大小必须有一定要求。也许是为了提高载体空间的效率活字印刷的排版规范以及当时印刷工艺的需要,汉字被压缩成为了现在的近似于方块的形状。但是依然能从印刷体中看到横竖的长短之分,撇捺的平陡之别。因此汉字印刷体仅仅是局部地破坏了象形的特点而大大提高了文化发展的步伐,而这种代价是发展必须付出的。

书法是对汉字的艺术化发展,最早仅仅是为了实用性的记录,但是当书法从实用性的时代发展到了纯粹艺术时代之后,书法发展的基础应该是在还原汉字的原始形态的基础上加上现代科学对事物的更深刻认识,然后新组合汉字的象形成分,用全人类共同的审美共性去艺术化地继承和发扬书法的传统特征以使书法艺术发出更加灿烂的绚彩。

汉字本身具有无穷的美感和深远的意义。著名绘画艺术大师毕加索精心探索艺术多年,在了解了中国书法后他曾这样说: 如果我生在中国,我将做书法家而不是画家

仔细品味汉字的构成,可以感受到一幅幅极其简洁却精彩动人的图画,它高度提炼,浓缩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发出独有的信息。(www.xing528.com)

比如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灰陶尊等器物上很多都有这样的刻纹:山峰之上,云气烘托着初升的太阳。经过专家们的考证和研究,认定这就是今天使用的“旦”(图12)字。原来,这是中华先民在古观象台上观察到的春分图景,是由三部分象形字组织而成的会意字。它表示了特定的时间,日出地平线的旦明景象,极为生动明确。而在中国,有很多这样具有恰如其分的含义组合而成的文字,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字具有极其深远的内涵。

而中国书法又正是由汉文字发展而来的一门艺术,它借助了汉字的字符和汉字的博大。在这样雄厚的文字基础上实施的艺术美的再创造,是极其富有内涵的艺术。

具体讲,书法有如下特征。

图12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灰陶尊上的“旦”字

一、表现形态的复杂性

书法以汉字为艺术创作的材料,先天就具备汉字的历史形态丰富性,有着优越的基础。由甲骨文、商周金文秦汉的篆书、隶书、草书到汉代后的行书、楷书等,其自身的构成纷繁复杂,但又可互为沟通,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既有区别更有联系。

二、结体构造的可塑性

作为实用的记录工具,汉字个体形态各异,以保证准确识读字义。因此具体到每个字的书写,只要保持点划与结构等相互关系的基本稳定,则长短、正斜、布白等在处理时就会有很大的灵活性。

三、点划形态的多样性

毛笔作为书写工具,在笔墨形态的塑造上具有优越性能和丰富性,加之与形态多样丰富的汉字结合,使得书法创作的基本形式、元素等更加具备了无限的丰富性、多样性。

四、整体篇章的综合性

由单字、单词组成的篇章,因汉字的结构与点划本身的多变性、复杂性,使得汉字书写在不失法度的前提下,具备无限多的组合的可能,并且对作为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而言,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印章和装裱艺术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