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离不开章法。那么,构图与章法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其实,章法正如绘画中的构图。只是中国书法的构图问题、立意为象问题从表面看似乎又不像绘画艺术那样突出明了。绘画首要的任务为立意。立意后,先行设计为象。即在画幅之内着重谋划和经营位置,譬如山石、人物、云气及瀑布间的占位空间、角度安排等诸多构图因素。其实,书法的创作亦是如此。总体实施艺术构图首先须立意,然后再依靠为象以及象与象之间的充分配合以付诸实施。这直接影响书法作品整体艺术效果和作品的大势与意境。
可以说,立意、为象、格局从局部构成到大势的布置,实际上涵盖了创作的全过程,是书法创作的表现形式以及内涵与外在之间关系处理与安排的关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章法对于书法作品的创作十分重要。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讲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笔势相联、节奏起伏、气韵贯通。章法处理得好,通篇作品气韵畅通、神妙和谐,字里金生、行间玉润。若再将笔法中的疏密、虚实、大小、欹正、长短及墨法中的浓淡、燥润、涸涩等矛盾强化,使之在对比中求和谐,则会使作品富有神采和生动气韵。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但有不少人下了很大的工夫临习古人法帖,每作书时字之个体造形都十分标准,洒脱劲健。但观其整体构图会发现,字与字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零乱无致、相互排斥、缺乏应有的和谐。
有这样一个故事,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晚年生活在济南。济南有个廖先生很会写字。友人问何绍基廖先生的字。何绍基笑笑回答:“廖先生只会写一个字罢了”。友人不解,何绍基解释道:“他的每一个字都很好,但多个字便不成篇章”。
再比如“天下第一关”匾额(图10),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1米有余。字为楷书,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总览整幅作品会发现由于构图的成功经营,此作品与城楼实际构成了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让观赏者感觉字与字之间浑然一体。有排山倒海之力量,大气磅礴。仔细品味又可体悟出其中每个细节每个部分的合理构成。处处布置得恰到好处,整幅作品气象自然、意境深远。
图10 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匾额
明董其昌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www.xing528.com)
章法即谋篇,又称作篇章结构,是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章法有大小之别。刘熙载《书概》云:“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小章法”是指单个字的点画关系的布置或单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安排。所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双飞。而“大章法”又称整幅作品的“布白”。从狭义来理解,书法布白的形式大体有纵有行横有列、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纵无行横无列等三种。
而章法之所以又称为“布白”,是因为章法实质是处理空间虚实关系的艺术。虚实之间,黑白之处,相映成趣,生死依托。“计白当黑”、“计黑当白”,正所谓“实处之妙,皆由虚处而生”。
章法是构成形式美的主要部分。点画构成线条美,间架结构构成局部的构图、形象,章法则构成作品整体的艺术效果。
广义上的布白是指对书法作品的全面安排,即内容如何安排、怎样题款盖章、整体结构如何引领管带,如何随势呼应、寓情达意、气韵贯通且使其各具形态,意象生动以至笔毫的捻转等。创作时有整体意识,做到使点画顾盼呼应、气韵随势、因势利导并与题款用印等作总体设计,力求合理布局,协调通畅,意境深远。
清包世臣说:“丰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孙,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非常精辟地论述了书法结构中的辩证关系,充分地说明了书法创作的整体美的艺术效果。
另外,章法的总体要求是自然而不失个性,和谐而富于变化,作品要具有非凡的艺术效果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譬如同为章法美的代表,《兰亭序》动静相宜、变化而不失法度;《祭侄文稿》则苍劲流畅、情涌如注;而《韭花帖》空灵儒雅、平和文静;《珊瑚帖》则率意独出,别具一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