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源自于生活。节奏是指重复性变化且合乎一定规律的运动形式,也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节奏能增强艺术美感,是艺术作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人类听觉以声音为感受节奏的媒介,对节奏最敏感,所以谈起节奏,首先会想到音乐。然而,节奏并非只存在于音乐。天地之间草木之长、禽鸟之鸣、昼夜更替、四季变换以至人体之脉搏无不存在节奏。
中外许多美学家都认为雕塑是静止的舞蹈,舞蹈是活动的雕塑,音乐是活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中国书法则被世人公认为是艺术的高级形式,为“无声的音乐”,“凝固的音乐”。因为它无声而具和谐的韵律、无色而有色彩的灿烂。
书法和音乐只是其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我们知道,汉字是由不同形态的线条组成的,即点、横、竖、撇、捺、钩、折、挑八种基本笔画。这八种笔画恰似音乐中1、2、3、4、5、6、7的七个音符,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音乐家的作品因优美的节奏、旋律而动听,而音之高低、强弱、快慢则是表现音乐节奏、韵律的基本元素;书法家的创作则借力于线条之节奏,而书写时线条的运动、用笔之徐疾、轻重、虚实、呼应以及空间构架等构成书法艺术的节奏。
徐疾。指书写的速度。即便是正书,运用徐疾把握书写,作品亦极富节奏韵律、抑扬顿挫、扣人心弦。
轻重。“书法之妙,贵在用笔”。笔画的轻重、提按与粗细是密切联系的,正如姜夔《续书谱》所云:“一点一画皆有三使,一波一拂又有三折”。使笔有节奏地提按运转,可使线条产生轻重粗细之变化,节奏之起伏,且汉字笔画的主次鲜明,生机盎然。(www.xing528.com)
虚实。“计白当黑”的虚实对比,亦产生书法之节奏。颜体楷书留白处的充足空间以及其结构向外的张力表现为雄浑、阳刚之美。书法创作时不仅单字间有虚实,字与字之间、整幅作品间亦有虚有实。
呼应。如动静的呼应,轻重的呼应,方圆的呼应,正欹的呼应,等等。
音乐家在谱曲时,不仅仅只是将七个音简单地组合,还要配以诸如重音、轻音、滑音、节拍等艺术手法,使曲调优美动听、绕梁不绝。
同样,书法家在书写时,也不是只将八种基本笔画简单地组合。一般情况下,我们强调根据每个字笔画的主次关系来表现书写的节奏快慢。关于如何把握笔画的主次以及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等,将在教学光盘(光盘的销售见http://www.arfetv.cn/guangpan_x.php? id=283&pid=1)中详尽解说。
有经验的书家在组合汉字点画时会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美学观点加以变化。即使是同一点画、同一个字,不同的书家也会有不同的艺术处理方法。书家将自己丰厚的意识情感、笔势等融入作品,并将所领悟之物态造化相凝合,从而赋予线条生命。书法艺术的线条因为生命活力的注入而生气盎然、气象万千;因为运动的气势而玉韵金声、隽永抒怀;因为感情的融入,所以昂扬志气、催人奋发、阐述心灵,表达心中之旋律与思想感情。所以书法形象跟音乐一样,是由创作主体之性灵而自由建构的,具有多义性、朦胧性和不确定性。譬如王献之的《中秋帖》(图7),其线条优美流畅,前后衔接自然,轻重粗细的笔墨变化充分体现了作品的韵律之美。
汉蔡邕《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阴阳乃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自然之物生生不息的宇宙的概括。周易时代人们便以阴、阳最朴素简单的线条来概括自然界(爻),以此赋予线条以生命。因此,线条虽然朴素单纯,但又极具表现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