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书法解析:临帖与读帖的结合

书法解析:临帖与读帖的结合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要以自己的书写习惯对范字篡改,以临精确、临神似为准则;要坚持把选好的范帖掌握好。对临要求眼睛准确定位,需要认真对字形、整体结构、疏密、大小、轻重作合理安排与分析,逐步加强对范字的印象、提高审美认识和独立书写的能力。临帖要注意应用,可促进临帖,通过应用可帮助了解书写时的不足与问题,帮助书写时对范字再认识,以增加学书之动力。

书法解析:临帖与读帖的结合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读帖要与临帖相结合,反复训练,在训练中了解书写工具,体会正确自然的书写姿势,把握用气用力的方法。如颜楷书写以长锋羊毫为宜,执笔松紧适度,且书写时最好采用悬腕悬肘,以腕运笔,并调整好运笔发力时自然的吐纳气息。

另外,临帖时要严谨求实,尊重范本。不要以自己的书写习惯对范字篡改,以临精确、临神似为准则;要坚持把选好的范帖掌握好。当可以灵活运用所学法帖后,方可再临习其他范帖,以博采众家之长。切不可一帖未学好又去学其他字体,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最后什么也学不好。

要注意的是,临和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学书方法,各有优缺点。宋代姜夔在《续书谱》中就提出:“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所以要减少摹写,尽可能对临,甚至于可以做到背临。

对临要求眼睛准确定位,需要认真对字形、整体结构、疏密、大小、轻重作合理安排与分析,逐步加强对范字的印象、提高审美认识和独立书写的能力。丁文隽《书法精论》云:“初学无准绳,宜先摹书,取范本摹之。摹时首应注意点画之形态,以悟其运笔之法,依样葫芦,务求其似。孙过庭曰‘察之尚精,拟之贵似’,斯乃摹书要诀。察之不精,拟之必不能似。如不察其运笔之法,而徒描绘求似,则愈求似而愈不似矣。譬如颜真卿书起止圆浑,知其起必藏锋,止必回锋。且藏回之际,必重顿其笔,始能得其形似。柳公权书勒起处方而有棱,知其不必藏锋而用切笔,与颜书不同。赵孟书起止近于颜,亦藏头护尾,而顿笔宜轻。至于笔画转折处,方棱者必翻,圆浑者必绞,说见运笔篇,兹不复赘。如此摹书,不特能得古人之位置,且能得其笔意矣。次应注意点画之穿插位置,手摹其形而心究其理,心手并用,久之各字结构深印于脑海之中,即无范本,亦能拟效,毫厘不差。《续书谱》所谓‘摹书易忘’者乃指不经心者而言,如能经心又何患其易忘乎。书法形神并重。摹时注意一点一画之笔意位置,所得者为形体。临时注意全字之性情气势,所得者为精神。然精神必寓于形体而后见,有无精神之形体,而无形体之精神。不得形体,安得精神。故学者必先摹仿,且摹之次数愈多,则心愈精而手愈熟。心精手熟之后,乃可易摹为临。”

背临是对临的延伸,即不看字帖范字默写。但背临并非一定是达到对临程度后才进行的阶段,而是学帖任意阶段的默写配合,亦临亦背是对临阶段向独立创作的渗透、过渡时期,是走向独立创作的必由之路。背临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将对临过的字回忆默写;二是单字或整句默写;三是用手指在空中凭记忆临写,此法不受时间、空间之限制,也叫空临、意临。

意临阶段要以大自然为师。在生活实例中取得借鉴,对范本法帖上溯其源,下穷其流,再从其他艺术门类及学科领域中去探寻规律,加以自身各方面的修养,以达学宗一家而兼诸体、数家的目标。要注意一些规律性的技法:譬如笔画稀少的字,如“天、大”等,书写时稍比周围的字大、舒展。而当写到包围或半包围结构的字,如“园、匡”等字时,要有目的地相对缩小书写。掌握正确的方法临帖,做到临帖与应用相结合,相互渗透,学思俱到,书外求书,做到“形在心中,意在笔先”,则书艺自成。

总之,通过临帖提高书写能力,掌握书写技巧,最终达到独立书写和创作的目的。临帖要注意应用,可促进临帖,通过应用可帮助了解书写时的不足与问题,帮助书写时对范字再认识,以增加学书之动力。应用可以是多方位的,如写作品、写日记、写文章、写信等。学即用,用即学,活学活用,既可提高临帖质量,又可达到学用合一的目的。(www.xing528.com)

临帖常见问题有:

①因驾驭能力不够,笔画不能到位、涂抹描改;

②看似临帖,实为抄写,未把握范字的点画、结构、特征等就急于动笔;

③看一笔写一笔,书写便不连贯,导致结构松散,笔画孤立,笔画间缺乏呼应和气韵的上下贯通;

④写大字时容易忽略将范字同比例放大。写大字时实际上已经比范字放大了三到四倍,既然如此,就应该将笔画的长短、粗细做同比例放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