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脑优势下即兴演奏与创新思维
钢琴即兴演奏与创新思维可体现在18世纪后期古典音乐的钢琴即兴演奏中。钢琴乐曲完全即兴演奏,钢琴乐曲的装饰,钢琴乐曲部分即兴演奏。可以说,钢琴的即兴演奏就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1.钢琴乐曲完全即兴演奏
钢琴乐曲完全即兴演奏是巴赫、李斯特等音乐家曾经创造了钢琴乐曲即兴演奏上最完美、最具华彩的音乐表现方式之一。
巴赫23岁时,就已经是声名远播的即兴创作大师了。他曾根据腓特烈大帝指定的主题进行即兴演奏,在场的人都为他的才华所折服。巴赫为大帝的即兴创作的赋格后取名为《音乐的奉献》(1747年)。
莫扎特5岁时,被看作是一个神童,在萨尔茨堡大学举行了首场公演。从此一生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漫游欧洲,开过无数次音乐会。年轻的莫扎特,曾为路易十五(在巴黎凡尔赛宫)及英皇乔治三世(在伦敦)作了表演。他经常演奏自己创作的乐曲,或是当场即兴表演,过后再凭超凡的记忆记录下来,这些作品成为重要音乐文献。
肖邦专为钢琴写作,只凭大约4年时间在舞台上的公开演出,便成为了19世纪巴黎豪华沙龙中文艺名流追求的对象,在严肃艺术家之中确立了一种卓越钢琴音乐家的天才形象。一首降D调圆舞曲(Op.64),称为《小狗圆舞曲》(Valse du petit chien),就是一天晚上给乔治·桑养的一只小狗即兴创作的作品。据有关史料,肖邦在沙龙曾以魔术般的指尖即兴演奏,令在场深受感动的李斯特赞叹道:“你是一个真正的诗人”。[4]由于肖邦的内向性格他很少举行公开音乐会,把自己的演奏局限在上流社会沙龙知音的小圈子里,而与之性格截然不同的外向的李斯特则追求驾驭听众、一呼百应的乐趣。(www.xing528.com)
李斯特以“超级技术”开拓了钢琴的表现力,探索了钢琴的各种可能性。他为了获得独奏音乐会最佳效果,一般会在最后安排即兴演奏,其主题来自听众间的小条子,或者是听众一些滑稽的要求:来一段描绘某人性格形象的“音乐肖像”,模拟现实世界中的种种奇异的音响等等。音乐会由此变成了演奏家与听众之间的一场“互动游戏”,每个人都获得了极大的快乐体验。
2.钢琴乐曲部分即兴演奏
在钢琴乐曲部分即兴演奏中,一般是改编许多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例如《浏阳河》、《夕阳箫鼓》、《梅花三弄》等等,其产生之初,都是通过钢琴部分即兴演奏的形式进行音乐创作而成的。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钢琴演奏谱,其实都是根据当时对钢琴部分即兴演奏的记谱而成。
3.钢琴乐曲的装饰
钢琴乐曲即兴伴奏的装饰,就是钢琴在演奏时把现成的乐曲进行即兴的装饰演奏,使之更适合钢琴演奏,更具有美感,效果更佳出色。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重视和声编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和声的整体布局,在乐曲旋律起伏、转折比较明显或者是旋律的高潮处,都会有加强表达原乐曲的音乐表现感染效果。
钢琴即兴创造训练是促使大脑指令和肌肉表现之间的直接联系,以达到表达自己音乐感受目的的方式。而全脑优势概念的创新思维又促进钢琴的即兴创造练习,左脑与右脑平衡发展,两者相互辉映,才有可能达到真正具有音乐性的创造性表演及创新人才的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