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歌俚研究:揭示民间俚语的历史价值

歌俚研究:揭示民间俚语的历史价值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这是他在《独断》一书中记录的东汉初年一则俚语。孙霸的亲哥哥孙和被废后,孙权改立最小的儿子孙亮为储,因担心孙霸会有所举动危及新储君孙亮,孙权竟狠心地将其赐死。这则俚语与后来唐太宗所说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的意思相同。

歌俚研究:揭示民间俚语的历史价值

二、民间俚语的历史价值

1.秦汉时期

贾谊引俚语:

欲投鼠而忌器。

[鉴析]:出自《汉书·贾谊传》。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少有才名,二十岁出头就被汉文帝召为太学博士。其著作多有传世,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等,辞赋以《吊屈原赋》、《鸟赋》最著。贾谊虽为政治家,但品德高尚,为世人称誉。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刑不上士大夫”,贾谊是这样解释的:皇帝高高在上就像巍峨的宫阙,群臣肃立其下就像是堂下的台阶,两者相辅所以有尊卑之分。群臣沾皇帝的光,所以也是尊贵的,如果向他们施刑,就是伤害他们的廉耻,破坏朝堂的礼节,是不能被允许的。这种说法我们现在看固然是为了维护当时社会的封建秩序,但在贾谊的年代则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的这番陈述也是义正言辞,充满了士大夫的道德责任感。里面提到了这条俚语,到现在我们还在作为成语使用,意思稍有变化,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②刘辅引俚语:

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

[鉴析]:出自《汉书·刘辅传》。刘辅是汉成帝时的谏议大夫,因其刚正不阿,敢于直谏,所以彪炳史册。汉成帝是个昏庸无道,沉迷女色的皇帝,他在位时迷恋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不理朝政,使得汉朝国势日渐倾颓。成帝为了讨好赵飞燕,提出要立其为后,当时一批具有正义感的士大夫都站出来反对,其中包括刘辅。他说,赵飞燕出身卑微,工于心计,不配母仪天下,不可立为皇后。其所举俚语就是说明这个意思,可惜荒淫的汉成帝不听良言,最终还是立她为后,结果弄得自己英年早逝,且子嗣全无(赵氏姐妹为求自身荣华,毒死了成帝两个刚刚坠地的儿子)。

③王嘉引俚语: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鉴析]:出自《汉书·王嘉传》。王嘉是西汉哀帝时的丞相御史,与刘辅一样以忠心报国,正直敢言,留名青史。汉哀帝信任的侍中董贤是个善于阿谀奉承的小人,有一次,哀帝想奖赏董贤,准备封他二千户食邑,并下旨命丞相等起草诏书。王嘉得知这个消息后,不但封还了诏书,而且还上表规谏哀帝道:皇帝当然可以任意行使封赏大臣的权利,因为您是天子。但是天子不应违背上天的意愿,对于重大的封赏应当慎重,否则赏罚不明,上天必然降罪。像董贤这样的奸佞小人,陛下竟然给予如此贵重的赏赐,实在是赏罚不明,将来此事传开,会有损陛下龙威。可惜汉哀帝一意孤行,仍然执意封赏;王嘉也因此得罪皇帝,不久即被下狱。他所引用的俚语意思是说掌权而违背民意者,必然不得善终。

④高诱引俚语:

牛头而卖马脯。

[鉴析]:出自《吕氏春秋注》。高诱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家,年轻时受学于大学者卢植,著书甚多,有《孟子章句》、《孝经注》、《战国策注》、《淮南子注》及《吕氏春秋注》等。此则俚语为注《吕氏春秋》所引,意思与现在流行的俗语“挂羊头,卖狗肉”相同,比喻做事表里不一。

蔡邕引俚语:

王莽秃,帻施屋。

[鉴析]:出自《独断》。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这是他在《独断》一书中记录的东汉初年一则俚语。“帻”起初是古代地位卑贱,不配戴冠者所用的一种包头布。到汉元帝时,他因为额前头发严密,十分难看,所以使用了“帻”来遮掩。群臣纷纷仿效,于是“帻”摇身一变,成了一种高档的头巾。“帻”本来只是遮掩头部四周,并不覆盖头顶。到了王莽篡汉做了皇帝以后,由于他天生谢顶,所以只能把“帻”加上巾屋(即添加了将头顶盖住的部分)。故民间流传“王莽秃,帻施屋”的说法,当然,皇帝如此为之,大臣们只好纷纷仿效,于是“平巾帻”又一跃成为流行。这条俚语可以用来比喻做事盲目跟风。

2.魏晋时期

曹操引俚语: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鉴析]:出自《魏武帝集》。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曹丕篡汉称帝后,其被追谥为魏武帝。这条俚语是后世俗语“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出处。

诸葛恪引俚语: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鉴析]:出自《三国志·吴书·孙霸传》。东吴的孙权早年胆略超群,智勇过人,继承父兄江东基业后,在赤壁刘备联军一战而破曹操,遂成鼎足之势,称霸一方。四十七岁时称帝,建立了大吴政权。可惜晚年的他生活日渐骄奢,对百姓赋税沉重且刑法严酷,导致国势由盛转衰。孙权晚年最大的败笔还是在挑选继承人上,他本来立第三个儿子孙和为太子,但长女——人称“全公主”(因嫁与全琮而得名)的孙鲁班与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向来不和,仗着她是孙权的掌上明珠,不断向孙权诋毁王夫人、孙和母子,最终导致孙权厌恶两人,并废了孙和的太子之位。此外,王夫人的另一个儿子孙霸,原先被封为鲁王,也深受孙权喜爱,且一直觊觎着太子宝座。孙霸的亲哥哥孙和被废后,孙权改立最小的儿子孙亮为储,因担心孙霸会有所举动危及新储君孙亮,孙权竟狠心地将其赐死。

这番立储之争导致政局动乱,数位忠臣良将因牵扯帝王家事而殒命,其中就有大都督陆逊等。而孙权废长立幼则为他死后数十年政局的频频动荡埋下了隐患。最先把持朝政的就是诸葛恪,他是开国功臣诸葛瑾的儿子,孙权死后他被任命为太傅辅佐年幼的孙亮。诸葛恪上台后,首先做的就是削弱孙氏宗亲的实力以维护自己的权势。当时孙权的其他儿子被封在各地为王,其中有一个是齐王孙奋,他一直居住在武昌。武昌地处荆州,扼守长江上游,是军事战略要地,诸葛恪害怕孙奋坐大,不受管制,便先下手为强,徙其于豫章(今江西南昌)。孙奋怒而不从,诸葛恪便写信威胁他,其中就引用了上述俚语,意思是说:过去的事情可以用来参照现在的情况。你的哥哥孙霸图谋太子之位而被杀,现在你身居险地,为皇帝所忌恨,你应当以你哥哥为戒,识相地迁往远地以求自保。

这则俚语与后来唐太宗所说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的意思相同。

③锺繇引俚语:

何以罚?与以夺。何以怒,许不与。

[鉴析]:出自《淳化阁帖》。锺繇是三国时期曹魏重臣,曹丕篡汉称帝后,更加受到重用。当时,孙权命都督吕蒙袭取荆州,并杀死了蜀汉大将关羽,吴、蜀遂结怨。孙权为了联合曹丕,对抗刘备,采用了谋士建议,派使节出使曹魏,假意要派遣太子入质,以此希望得到魏国庇护。曹丕一眼就看穿了孙权的用意,知道他只是嘴上说说,目的是让魏、蜀交恶,便不想答应其请求。这时候锺繇上疏道:以微臣愚见,孙权的请求不可不许,因为就算我们同意了,孙权也不会遣子入朝的;如果我们不允许,那么是我们理亏,给了孙权与我们断交的借口,相反,如果我们同意了而他不肯质子,那么理亏的就是他自己了。锺繇还引用俚语解释说:什么是惩罚?就是赏赐给人东西又拿回来;什么使人发怒?就是答应给却又生反悔。如果孙权最后不肯质子,那么就给了我们指责他的理由!最后曹丕采纳了锺繇的建议,允许孙权委质,不过孙权最终也没有遣子入朝。

④曹丕引俚语: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鉴析]:出自《典论·文论》。曹丕政治上虽然篡汉,但文学造诣深厚,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三曹”。他曾经写过一部书叫《典论》,其中有一篇《文论》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他在书里批评当时的文风,说读书人彼此之间相轻,不肯公平地看待对方的作品,这将最终导致自己目光短浅。他所引用的俚语意思是说:家里有把破扫帚,却还把它当作宝,原因是由于自己的孤傲和浅见。

3.隋唐时期

①马周引俚语: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

[鉴析]:出自《旧唐书·马周传》。马周是唐太宗时的中书令,因善谏而闻名。贞观十一年(公元638年),他曾上书太宗说:隋末长时间的战乱令百姓流离失所,死伤甚众。如今天下平定不过数年之久,陛下正应当将土地分给百姓,令其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才是,没想到您却给自己的儿子们到处封爵,赐以田庄。这些贵胄本来就已经锦衣玉食,每年却还要接受如此巨额的赏赐,实在是不应该。陛下如此根据喜好,随意恩宠,将会使法纪荡然无存,久而久之,国家危矣!他接着引用当时俚语来规劝唐太宗应当暂息恩赐,一切从俭,并制定长远的治国纲略,令后世遵循。这条俚语的意思是说:本来贫困的人根本不用刻意学习节约,因为他们自然而然地会万事从俭;但是富贵缠身的人却往往总是忘记节俭二字,因为他们一旦富有了,就很容易沾染上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所以他们是最需要敲警钟的人。

②唐昭宗引俚语:

纥干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

[鉴析]:出自《新五代史·寇彦卿传》。寇彦卿是五代时期后梁开国皇帝朱温手下的一员猛将。朱温出生贫苦,当过佣工,后来投身黄巢起义军,屡立战功,升为将领,曾一度随黄巢率军攻入长安。黄巢起义军由盛转衰后,他见风使舵地降唐,并反戈猛攻起义军,由此得到朝廷信任,提拔为宣武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并赐名“全忠”。在朱温和其他节度使的层层围剿下,黄巢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面对藩镇割据,群雄四起的乱世,朱温一直伺机想扩大势力,最终他逮到了这个机会:唐昭宗此时被宦官劫持,不能主政,朱温率军入关救出天子,剿灭了宦官势力。本以为重获自由的唐昭宗万万没想到,此时又变成了朱温手里的傀儡。朱温“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偿操控大权的野心。

但是朱温没有就此满足,他深知长居关中,远离自己老巢关东,久恐生变,所以下令朝廷迁都,徙往洛阳。唐昭宗不肯就范,率忠于自己的官员和一小撮御林军逃往凤翔(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朱温闻之大怒,率大军将其团团围困,唐昭宗难以抵抗,只能束手就擒,从此被朱温软禁挟持。第二年开春,朱温先行一步,前往关东,命令爪牙寇彦卿威逼唐昭宗下旨迁都。唐昭宗无奈只能应允,寇彦卿便催军驱使长安百姓全部迁往关东。

一路上百姓无粮无衣,饿死、冻死的不计其数,沿途村庄尽遭朱温军队洗劫,房屋被拆毁,用来在渭水上搭桥渡河。老百姓道路号哭,皆仰天大骂朱温为国贼。唐昭宗更是可怜,被押送出京时,只能回顾长安宗庙,暗自流泪,却无计可施。此时的他只能引用俚语表达心中的无限凄凉:朕虽为人君,此时却宁愿是一名普通百姓。百姓就像自由的燕雀,如果在纥干山上寒冷难耐,振翅一飞就可以回到故乡乐土去过冬。而朕一路颠沛,却身不由己,从此远离列祖列宗的宗庙,不知何时还能再回来!

押送唐昭宗的部队到达华阴(今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县)时,皇后即将临盆。唐昭宗命人苦苦哀求朱温,令其陪伴妻子留在华阴。朱温大怒,命令寇彦卿押送皇帝继续东行,不可停留一日。唐昭宗最后到达了洛阳,可惜没过多久,就被朱温派人杀死,改立其子为帝(即唐末代哀帝)。又过了四年,朱温篡唐,建立了梁朝,史称“后梁”。(www.xing528.com)

4.五代十国

①郭崇韬子弟引俚语:

骑虎者势不得下。

[鉴析]:出自《新五代史·郭崇韬传》。郭崇韬是五代时期后唐第一任皇帝李存勖手下的一员大将,他东征西讨,助李存勖开国有功,曾被授予免死铁券,并委以将相之重任。而提到李存勖,我们就会联想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篇文章《伶官传序》,它的作者是《新五代史》的编撰者,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他在文章里不无感慨地说:兴衰之理,虽曰天命,岂人事乎?李存勖一代枭雄,建国立业,不可谓不伟;但功成后,骄奢淫逸,沉迷于唱戏,整日与伶人(即戏子)厮混,最终为部将李嗣源所杀,成为后世笑柄。

其实郭崇韬在时,就已经看到了这种情况。他看见李存勖亲近宦官、伶人,害怕自己权倾朝野,为他们所忌恨,将来会有不测发生,就对自己的门生和家人说:主上与宵小之辈交好,像我这样的老臣恐遭其陷害,不如上奏去守边城,说不定可以避祸。一些有远见的门人却引用俚语阻谏他说:现在大人就像骑在老虎身上一样,别人畏惧忌惮您,是因为您大权在握;假如您一朝失势,大祸将至也!果然没过几年,李存勖听信宦官谗言,冤杀了这位大将。而这个典故也为我们留下了“骑虎难下”的成语。

②王彦章引俚语: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鉴析]:出自《新五代史·王彦章传》。王彦章是后梁名将,战功彪炳,常持铁枪冲锋陷阵,故人称“王铁枪”。自幼不读书,不识字,但为人耿直,有忠有义,常对别人讲上述这则俚语来表示自己愿以忠义之气留名青史。后来,后唐军队大举进攻后梁,他受命抵御,兵败被俘。李存勖怜其忠勇,欲劝降之,被王彦章严辞拒绝,不屈就义,完成了他的夙愿。

③杜重威引俚语:

逢贼得命,更望复子乎?

[鉴析]:出自《新五代史·杜重威传》。杜重威是五代时期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的妹婿,曾随石敬瑭南征北战,开创基业。石敬瑭原为后唐的节度使,因惧怕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对他不信任,欲行加害,而起兵谋反。为了消灭后唐政权,实力不足的石敬瑭竟然厚颜无耻地向契丹人借兵,并许以事成之后割让燕云十六州,且每年纳岁绢三十万匹作为交换条件。石敬瑭灭唐后,建立了后晋,一一兑现了之前的诺言。此后数百年间,中原的北方屏障燕、云等地落入少数民族政权手中,汉人政权因无地理防御优势,再也无力在北方抵抗游牧民族的入侵。除此以外,石敬瑭居然还向小自己十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自称为“儿皇帝”,从此在历史上留下千古骂名。

杜重威这个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军事才能,他好重敛,生性懦弱怯战,全靠着与皇帝的特殊关系发迹,在百姓口中臭名远扬。石敬瑭死后,其子石重贵不肯再屈膝于契丹,双方交恶,契丹屡有进犯。杜重威身为皇亲国戚,负责镇守边关,每次都避而不战,也不支援各地,只求自保。石重贵对他忍无可忍,在一次契丹入侵时,命令他挂帅迎敌。杜重威盲目出击,为契丹围困,好在手下两员战将符彦卿、张彦泽借着大风沙作掩护,奋力突袭,击破契丹军队,救出了杜重威。可是就在他们向杜重威请命,要求乘胜追击时,这位刚刚捡回一条命的懦弱元帅却引用俚语说:“杀贼不成,捡回小命,哪里还敢再追击啊!”于是收兵回营。

这句俚语后世依然流行,经常用来比喻那些临阵怯战、不敢向前的无能将领。杜重威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出名的胆小将军。

5.宋元时期

①江公望引俚语:

私事官雠。

[鉴析]:出自《宋史·江公望传》。江公望是北宋出名的谏臣。有一次,御史中丞赵挺之在朝堂上公然弹劾户部尚书王古,说他利用皇帝下旨彻查并清理户部各项欠款的机会,把自己的一些私人欠款与账目混在其中,妄图一并报销。王古则当面否认,一时间群议四起,不知谁对谁错。退朝后,江公望上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私下里我听说,王古是个很正直的人,在办事过程中,经常会与赵挺之辩论是非。赵挺之辩不过他,总是心怀不平,想伺机报复王古。江公望又引用俚语说明赵挺之这么做其实是“公报私仇”(即“私事官雠”),绝非忠臣君子所为。

②曹辅引俚语:

盗憎主人。

[鉴析]:出自《宋史·曹辅传》。曹辅是宋徽宗时出名的谏臣。宋徽宗赵佶身处宋朝承平时期,生活骄奢淫逸,对民间横征暴敛,又任用了像蔡京、童贯、高球这样的奸臣,把个国家弄得乌烟瘴气,国力一落千丈。曹辅忠心报国,看到如此景象,自然是心中忿恨,他几次上疏要求宋徽宗端正生活作风,任用贤良,善待百姓。其中一次他就引用俚语说:自古以来,身处卑微的老百姓对于高高在上的帝王官员的生活一向都有微辞,就像盗贼憎恶赃物的主人一样(曹辅站在士大夫的立场上贬低民众,将其比喻成盗贼,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妥的)。如果陛下不好好规范自身,那么万一有什么小的过失,就会使百姓群起攻之,从而损害陛下的威望。这则俚语后来成为一条成语,意思也发生了转变,引申比喻为邪恶之徒憎恨正直君子。

③洪迈引俚语: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鉴析]:出自《容斋随笔》。这是现在还在流行的一条成语,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出于同一个人。不过原先这是一条民间俚语,最早就见于宋代著名学者洪迈的《容斋随笔》里。它的典故几乎家喻户晓:刘邦手下大将韩信,年轻时曾带剑投奔项梁,但一直默默无闻。后来又投奔项羽,也只是做了个郎中。他多次献策以求重用,项羽都未采纳。而刘邦入蜀时,韩信弃楚而投汉,依然默默无闻,幸而萧何发现了韩信这奇才。

有一次,刘邦进兵南郑,韩信自觉出头无日,便随众将逃亡,萧何未及请示,就月下追赶韩信。有人向刘邦报告萧丞相也逃亡了,刘邦十分震惊。可是过了两天,萧何回来了,刘邦又喜又怒,骂道:“你为什么也逃跑了?”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得知他去追韩信,又骂道:“将领们跑了数十人,你没去追,反倒去追一个无名小卒韩信,这是什么道理?”萧何说:“诸将易得,可韩信却是真正的国士无双。大王若只想称王汉中,就用不着韩信;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第二个人可同您共谋大事的了!”于是,萧何力劝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一夜之间,韩信从一个小卒而位冠三军,这就是“成也萧何”。

后来,韩信运筹帷幄,逐鹿中原,为刘汉王朝打下半壁江山,封王列侯。这时有人告他谋反,刘邦便削了他的兵权。又过了十年,刘邦分封的异姓王纷纷谋反,韩信暗中与他们联络密切。当时刘邦带兵在外,坐镇京城的是吕后。韩信叛逆的事情传到吕后耳里,她便想设计除去之,但因怕他拥兵不肯就范,遂同萧何商议计策。萧何老谋深算,派人传旨韩信,声称异姓王谋反已经平定,各位诸侯、大臣均应进宫朝贺。韩信将信将疑,勉强入宫,谁知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被身首异处了。吕后随后诛杀了韩信一家三族。这就是“败也萧何”。

④苏轼引俚语:

处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

[鉴析]:出自《春渚纪闻》。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所引的这条俚语充满了朴素的人生哲理。人处贫贱,但求温饱而已,一旦身居富贵,则自然会骄奢淫逸起来;人有事做的时候会安分守己,一旦空下来就会想入非非;有些人杀头不能动摇他的气节,可是遇到“糖衣炮弹”的侵袭则不一定能够抵御到底。

果蓏失地则不荣,鱼龙失水则不神。

[鉴析]:出自《东坡集》。这则俚语意思是说瓜果(即“果蓏(音裸)”)离开土地无法生长;龙和鱼类离开水域就会失去灵性和生命。由此比喻事物离开本来的位置就会失去固有优势。

⑤叶梦得引俚语:

和尚置梳篦。

[鉴析]:出自《避暑录话》。叶梦得是宋代著名词人,他在书里讲到一个宋徽宗时的故事。宋徽宗是历史上出名的昏君,他生平喜好求仙问道,所以经常在皇宫里与和尚、道士交往。有一次,他下令全国僧侣均改称“和尚”为“德士”,并要求他们都穿着儒生的服装,这自然引起了士大夫群体的反感,其中就有权倾朝野的蔡京。蔡京不愿自降身份和这些和尚打交道,一天,数十个穿着儒服,戴着方巾的和尚上门求见蔡京。蔡京见他们头上无发,为了戴上帽子,竟然弄了假发髻,便嘲笑道:“你们要不要梳子梳理头发啊?我可以借给你们。”此语一出,堂下门客哄堂大笑,这些和尚们只能羞愧而退。此则俚语的典故就出于此,与我们现在流行的成语“多此一举”意思相同。

6.明清时期

①街巷俚语:

张家长,李家短。

[鉴析]:出自《蜀碧》。明朝末年有两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军,一支是李自成,崛起于陕西,一支是张献忠,崛起于四川。他们虽然有共同敌人,但彼此之间关系也不融洽。张献忠性格暴躁,喜爱杀人取乐,当时蜀地百姓均视其为魔头。相传张献忠凡遇事不如意,便下令杀人,比如有人说错话被杀头,有人做错事被杀头,甚至有时候不分青红皂白,按照户籍随意抽出一家来杀头。有一次,张献忠手下抓了一个小孩子,欲将杀害之。这个小孩灵机一动,便向张献忠说,他是为了向其禀报一些民间俚语才来送死的。张献忠问他是什么,他说:最近大人们都在流传这样一句话“张家长,李家短”。张献忠听完大笑道:“哈哈,这个正是我早晚胜过李自成的好兆头啊!”于是便下令放了这个小孩子。其实,这个俚语是指寻常百姓嚼舌头,说些与己无关的闲话的意思,没想到反倒救了小孩子一命。

②何孟春引俚语: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鉴析]:出自《余冬序录》。何孟春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写的《余冬序录》之体制类似于王充的《论衡》,书里举君臣之道、古今人品、各项杂事,均能加以评论,成一家之言。何孟春引用的这条俚语与现在流行的成语“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意思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