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社会底层民众的不幸生活:婚姻制度与贫富分化

中国古代社会底层民众的不幸生活:婚姻制度与贫富分化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古代社会,婚姻并不是一夫一妻制。这必是由不通人情,扼杀人性的婚姻制度导致的。这样的婚姻制度其实也是导致中国古代社会千百年来封建大家庭制久存不破的罪魁祸首之一。这种占有关系的不平等导致的贫富分化正是中国古代底层民众生活不幸的根源。

中国古代社会底层民众的不幸生活:婚姻制度与贫富分化

一、社会心态体现

如果用味觉来比喻人生,每一种感受都能对应一种特定情绪。

比如说,酸对应的是嫉妒。在中国古代社会婚姻并不是一夫一妻制。稍有财产的人家往往迎娶几个媳妇,庭院深深,为了自身的幸福而演绎出的一幕幕悲剧经常是民间歌谣吟唱的内容之一。民国时,北京大学歌谣学会经常定期刊发一些搜集自民间的童谣歌曲,其中有两首都是讲小老婆怨命的事:

(一)

忽然想起绉眉头,自叹青春枉少年。“想前世拆散双飞鸟,断头香点在佛门前。今世夫妻成何比,细丝白发垂绵绵。怨爹娘得了花银子,可恨大娘凶似虎。日间弗有真心话;夜间寂寞到五更天。推开纱窗只看得凄凉月;拨转头来只看得一盏孤灯陪我眠。今日大娘到了娘家去,结发偷情此刻间”。急忙移步进房门,只见老相公盖了红绫被,花花被褥香香微。还叫三声:“老相公!你心中记着奴情意?”抬起头来点三点:“吾终记着你情意。”拔金钗,掠鬓边,三寸弓鞋脱床边。“吾是紫藤花盘缠你枯树上,秋海棠斜插在你老人头。花开花落年年有,陈老之人呒不吾再少年!”

(二)

佳人姐妮锁眉尖,自叹青春枉少年。“想起前生修不得,断头香点在佛门前,故此姻缘来作配,派奴奴正身作偏配。上不怨天来下不怨地,只怨爹娘贪了钱。可恨大娘多利害,不许冤家一刻见。□□□□□□□,梦里偷情此刻间”。抬起身,到床檐:只听丈夫昏昏能,背脊呼呼向里眠。三寸金莲登拉踏板上颤。抬转身,到窗前:手托香腮眼看天。抬头只见清凉月,夜来只怕静房间。好比那木犀花种在冷坑边;好比那紫藤花盘缠在枯树中;狮子抛球无着落,□□□□□□□。

这两首歌谣都是采风吴地。在中国古代,江南地区向来富庶,大户人家迎讨几房亲事甚是常见。从歌曲的形式来看,应该属于明清时期的小曲。这个时候的小曲受到当时风月小说盛行的影响,对于特定女性的生活场景与心态格外注重并且观察细腻。比较两首歌曲,它们都是以蹙眉起,继而自叹青春,而推想前生,而埋怨爹娘,而诅咒大娘(即正室大老婆),而伺机与相公“偷情”,且结尾都是以紫藤花盘缠枯树作比喻。可见,同一地区相同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两首歌谣可能都是从一首歌词中分化而来的。但是,具体场景稍有不同,第一首是老相公承受她的情意而登床共眠;第二首是丈夫只顾酣睡未醒而她孤身独立,看月自怜。一个是得恋,一个是失恋,谁先谁后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从人情推断来看,对于身处这样境地的小老婆而言,或得或失,早晚也将归于空落。这必是由不通人情,扼杀人性的婚姻制度导致的。

歌词的大意通俗易懂,充满酸楚,但其中揭露的一夫多妻制的罪恶是多重的:首先是买办婚姻,婚姻不能自主而只是通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甚至可以通过买卖来获得。其次是家庭地位的不平等导致畸形的夫妻关系,大老婆是正室,具有支配权,严重影响到小老婆的生存权利;而与丈夫的一般生活连自己也认为是“偷情”,严重影响其生育权利。最后是年龄不对等造成的夫妻之间沟通的欠缺。这样的婚姻制度其实也是导致中国古代社会千百年来封建大家庭制久存不破的罪魁祸首之一。

与甜对应的是人生的幸福。中国古代先民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有劳动的自由,有享受丰收的自由,有恋爱的自由,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就像《做天莫做四月天》唱的那样:

做天莫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时麻要雨,采桑娘子要晴干。

农民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耕种经验,能够初步认识并利用天气、温度与农作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善产出。四月是植物发芽生长的关键时期,但又往往是阴晴不定,时雨时旱的季节,农民种植各种作物如桑、麻、麦、稻等,必须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作出及时的应对,否则一次小小的失误极有可能造成这一季度的颗粒无收。在古代,与天抗争的唯一途径只有依靠勤劳的双手,因此田地里虽然满是紧张劳作的农民,但是为了秋后丰收的喜悦,他们仍然不辞辛劳地工作着。对他们而言,劳动创造快乐。

渔业为生的劳动人民也有着相似的乐观精神。古代渔业有很多副产行当,比如养殖螃蟹、蚌贝等,还有种植水产植物如菱角等。南朝时民歌《长干曲》就是采菱女唱的歌: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

这位姑娘在采菱时遇到了打头的风浪,自言自语道:我本来就是住在扬子江边上的,像广陵那样的大潮也见惯了,这点小风浪算什么!原来长江下游江面宽阔且连接大海,潮水经常会顺着海面涌进来,所以扬州以下的长江段波涛不断,古人称其为“广陵潮”。这位采菱女是个勇敢的“弄潮儿”,正是这种大无畏的乐观精神才能将人生不如意之事化解为寻常。

除了汉族女子能够藐视艰险外,畲族姑娘在对待爱情上也是坚贞不渝。他们常用情歌表达心迹:

(一)

郎住一乡妹一乡,山高水深路头长;有朝一日山水变,但愿两乡变一乡。(www.xing528.com)

(二)

会飞鸟儿不怕高,郎妹相恋不怕刀;为了结对比翼鸟,生在一处死一道。

为了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他们敢于向一切阻挠和破坏爱情的恶势力挑战,哪怕是山高路险,或是刀斧在前。

与幸福之甜相比,苦无疑对应不幸。在封建社会中,农民往往面临多种压迫,地主收租,国家赋税,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织出来的布匹最终都到不了自己手里。而占有它们的又常常是那些不是劳作的达官贵人,就像一首古诗《陶者》写的那样:“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这种占有关系的不平等导致的贫富分化正是中国古代底层民众生活不幸的根源。唐代有首民歌叫做《永淳中童谣》唱的就是这种情况:

新禾不入箱,新麦不入场。迨及八九月,狗吠空垣墙。

这首歌谣产生在唐高宗永淳元年。唐高宗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他生性软弱,在政治上没什么建树,无法继续他父亲开创的“贞观之治”的光荣传统。与李世民雷霆手段的治国手腕相比,李治显得稚嫩很多,在他的统治下,百姓生活一落千丈。那一年七月本应该是收割成熟作物的关键时刻,没想到东都洛阳大雨成灾,农民种植的黍、稷、稻、麦等粮食还来不及打谷、曝晒、贮藏、入仓,就被淹了,老百姓一年的生计指望全部泡汤了。这时候朝廷却置若罔闻,没有及时救济。到了八九月份,洛阳一地陆续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农村里到处是一派饿狗对着空屋吠叫的荒凉景象。

施耐庵在《水浒传》里也记载过一首童谣: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这首歌谣与《陶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天气对于不同的人群造成的心理和生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农夫在毒日头下辛劳地耕作,除了觉得炙热难当以外,看着刚栽下去的禾苗奄奄一息,心中更是急如火烧。而那些稳居庙堂之上的王公贵族们,在仆人的扇风中一天又一天地逍遥度日。这首歌将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及不公表现得入木三分,但需要提醒的是,《水浒传》虽是描写北宋宋江起义的故事,其作者施耐庵则是元末时候的人,所以这首歌谣反映的情况其实是他对元末社会的认识。不过从这一点上看,宋末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形同样在元末被重演了一番。我们在前文已经提过,元代的蒙古皇帝们在统治中原期间,倒行逆施,残暴贪婪,激起民怨。当时有多首民歌唱到过这种情况,如《奉使谣》云:

(一)

九重丹诏颁恩至,万两黄金奉使回。

(二)

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三)

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

这三首民歌流行于当时江西、福建一带,痛斥的都是“奉使”制度。元顺帝托欢铁木耳至正是元朝末代皇帝,就是他想出来的“奉使”制度。所谓“奉使”是皇帝特派到民间去视察民情的官员。这些官员名义上是“问民疾苦”,实际上却利用职权之便,和地方官员互相勾结,变本加厉地搜刮民脂民膏。第一首歌用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奉使的嘲讽,他们明明深受皇恩,却中饱私囊,每出巡一次,就能创收“万两黄金”。第二首歌则更为直白地揭露了官员的贪婪与百姓的痛苦,奉使来的时候都做足了面上文章,其实一个个都为了填满自己腰包。第三首歌最为讽刺,平常老百姓在地方官员的盘剥下,生活在一片黑暗中,就像是活在黑漆皮的灯笼里;现在奉使来了,本应该是为黎民雪中送炭,但他们反过来更加肆无忌惮地敲骨吸髓,就像是在黑灯笼上再添一张厚皮,再抹一层黑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