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歌起源与劳动:杭育派观点的研究成果

民歌起源与劳动:杭育派观点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学者认为,“民歌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劳动确是民歌起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民歌乃至艺术起源的认识,鲁迅先生一向直称自己是“杭育杭育派”。

民歌起源与劳动:杭育派观点的研究成果

二、民歌探源

1.“劳动”起源说

中国古代民歌虽脱胎于原始歌舞,但我们仍不禁要问,上古人类进行歌舞的目的到底为何?换言之,民间歌谣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呢?

许多学者认为,“民歌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事实上,从很多远古流传下来的歌谣内容中,我们的确可以清楚地看到关于人类劳作的表达。

东汉赵烨所写的《吴越春秋》,是一部主要记述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史事的史学著作,里面记录着一首相传是黄帝时期所作的《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整首民歌只有八个字,用极其精练的语言概括了远古人类制作工具进行捕猎的生活情景。所谓“弹”(读“旦”),是一种利用竹子弹力发射的古老武器,可以视为后来弹弓的原型。这首民歌的意思是说:砍断竹子,用弦线连接竹竿的两头制成弹弓,发射出泥制的弹丸从而猎取可供肉食的鸟兽。远古的人们为了获得生存必需的食物,相伴而行,从事危险的狩猎活动。一旦有所收获,人们便在凯旋途中,哼唱曲调,以庆贺胜利,同时也为炫耀自己的勇武与智慧。

此外,《诗经》里也有一首《芣苜》:

采采芣苜,薄言采之。采采芣苜,薄言有之。采采芣苜,薄言掇之。采采芣苜,薄言捋之。采采芣苜,薄言袺之。采采芣苜,薄言襭之。

这首民歌是春秋时期周南地区(今河南省洛阳市以南至湖北省北部一带)妇女们从事植物采集时,随口传唱的歌曲。“芣苜”就是车前草,既可入药,也可食用。“采”、“有”、“掇”、“捋”、“袺”、“襭”都是妇女采摘车前草时的一些动作。如果把整首民歌翻译成白话文,大致意思是说:采采车前草,快快采些来。采采车前草,快快采起来。采采车前草,颗颗拾起来。采采车前草,把把捋下来。采采车前草,衣衽盛起来。采采车前草,衣襟兜回来。

清代文人方玉润曾说,这首民歌给人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三五成群的田家妇女,在平原秀野上,在风和日丽中,边采草药,边唱歌谣,“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呵!

民歌的内容贴近远古人类的日常物质生产活动,所以能描写细致,情境宛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劳动确是民歌起源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坛巨匠鲁迅先生也是劳动起源说的支持者之一。他在《门外文谈》中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例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因此,对于民歌乃至艺术起源的认识,鲁迅先生一向直称自己是“杭育杭育派”。

其实,早在汉代就已有人提出,重体力活时的劳动号子可能是后世民歌的源头。《淮南子·道应训》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读‘耶乎’),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伴随着体力劳动的有节奏的呼喊和身体动作,就有了人类最早的音调和舞蹈节拍。

2.“宗教”起源说

除“劳动”起源说以外,远古人类的信仰需求与宗教仪式也可看作是民间歌谣的另一个来源。

一般来说,古代先民们的原始宗教意识非常强烈。这些原始信仰主要包括图腾崇拜、祖先敬仰、信奉万物有灵以及巫术等方面。在进行这些信仰习俗活动时,通常是整个村落或整个地区的全体土著民一同参与,并伴有一系列盛大的乐舞仪式。《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曾提到过一种远古葛天氏族特有的乐舞:“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帝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从记述来看,葛天氏的仪式有歌有舞。舞蹈以牛尾巴为道具,踩着节拍跳动而成;歌乐则是八首民间祭祀所用的歌曲。按照祭祀的对象,这些歌曲可分为三类:祭祖、祭地、祭天。以《载民》称颂先祖,以《玄鸟》讴歌本氏族的图腾,这些都是用来祭祀先祖的乐章。而《遂草木》、《奋五谷》、《总禽兽之极》三首,则是感谢大地以五谷、草木、牲畜养育人类的恩情。另外,《敬天常》、《达帝功》、《依帝德》是出于原始人类对于想象中天帝的畏惧与敬仰,希望上天能垂青一方,保佑人们无灾无祸。这些歌曲,上至酋长、巫师,下及平民都必须虔诚吟诵。(www.xing528.com)

此外,《礼记·郊特牲》里也有一首带有宗教意义的歌谣《伊耆氏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这是一首远古时代人们举行蜡祭时的祝词。意思是说:不要让土壤流失;水患流入深谷,不要殃及农田;害虫不要损毁庄稼;杂草灌木请长在远离作物的沼泽洼地中。“伊耆氏”是古代传说中氏族部落的酋长,因为其重视农业,有人猜测他就是上古神话里的神农氏。所谓“蜡祭”,是西周时期流行的一种在岁末举行的,为祈求农业丰收而祭祀百神的庆典。仪式上,由主持者诵读祭辞,平民一同附和。“蜡辞”的内容通俗易懂,体现出劳动人民渴望平安丰收的朴素心愿

据说,伟大诗人屈原的名作《九歌》,是仿照楚国流行的民间祭歌而写成的。《九歌》并非指九首歌。古代的“九”是极数,泛指多数。屈原的《九歌》共有十一首。其中,《东皇太一》、《礼魂》分别是迎、送乐神之歌,用来祭祀天神;《东君》祭太阳神,《云中君》祭云神,《湘君》、《湘夫人》祭祀湘水男、女神;《大司命》、《少司命》分别祭祀掌握人之寿夭的男、女神;《河伯》祭黄河男神,《山鬼》祭高山女神;终章《国殇》则是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士。这些祭歌,文辞优美,意境深远,充满着浪漫和神秘主义文化气息,反映出当时楚国民间社会的风俗特点。

3.“求爱”起源说

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之一,就是对于异性的恋爱与追求。《诗经》开篇《关雎》所描述的,正是男女之间一段缠绵悱恻的恋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在这首情歌中,男主人公对一位正在采摘荇菜的姑娘一见钟情。姑娘如此美丽,窈窕动人,使主人公梦里时刻牵挂,甚至辗转难眠。为了她,主人公可以弹琴抚瑟、奏钟鸣鼓,只为换取回眸一笑。

在《吕氏春秋》里还记录了一首比《关雎》时间更早的情歌。这首远古歌谣叫做《候人歌》,相传作于大禹时代。根据中国古史记载:大禹治水,功绩彪炳。因此,四方部落首领聚会涂山,推举其为“九州”共主。之后,大禹为平定南方蛮夷叛乱,不得不“巡省南土”。传说此前,大禹在涂山大会时,已与一位部落首领的千金坠入爱河,但为了事业,他只能抛下恋人,远走他乡。痴情的姑娘时刻不能忘怀禹这位英雄,虽相隔万里,仍每天在涂山之南翘首远望。姑娘边等待边作歌:

后人兮猗!

这可能是历史上最短的民歌了,只有区区四个字,但却包含着无尽的相思之情。“后”通假“候”,即等待之意;“兮”和“猗”是两个古代文法中的感叹词,主要表达唏嘘、盼念的情感。如将其翻译成白话文,其实就是一句撕心裂肺的呼喊:“我等待的恋人啊,你何时归来?!”

近代诗人闻一多在《神话与诗》中曾经这样评价《候人歌》:这便是“音乐的萌芽,也是孕而未化的语言。声音可以拉得很长,在声调上也有相当的变化,所以是音乐的萌芽。那不是一个词句,甚而不是一个字,然而代表一种颇复杂的涵义,所以是孕而未化的语言。”(修海林《古乐集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