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歌的审美与传统:生成、演变与价值功能

民歌的审美与传统:生成、演变与价值功能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歌的审美与民歌的传统——简论民歌的生成演变及其价值功能乔中秀民歌是人民大众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艺术形式,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都拥有自己富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民歌。这就是近现代将这类民歌称为传统民歌或原生态民歌的由来。

民歌的审美与传统:生成、演变与价值功能

民歌的审美与民歌的传统——简论民歌的生成演变及其价值功能

乔中秀

民歌是人民大众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艺术形式,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都拥有自己富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民歌。传统民歌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传到哪儿就在哪儿生根开花,经过不断地加工改动而产生许多变体,一首民歌经过集体的创作发展常具有“十唱九不同”的特点。民歌作为一切音乐艺术形式的先声和根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塑性,被采集记录之后,除其母体作为一种演唱形式原汁原味地流传之外,又发展演变为曲艺、戏曲、器乐、歌舞的曲牌唱段,或被加工改编、演绎、再创作成为民族歌曲、通俗歌曲、艺术歌曲而以新的演唱形式而流传。目前,演艺界把这种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归纳为民歌、说唱、通俗歌曲、艺术歌曲、民族歌曲等类型,并在演唱方法上分成原生态、民族、通俗、美声等类型,都是基于民歌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约定俗成的一种划分方法。

民歌(民间歌曲)这个词是20世纪以后,受英语“folksong”和德语Volkslied的影响,我国开始用这个词语来概括历史上发展形成的种种称谓。其实我国历史上的一些称谓,对民歌的生成演变和形态功能做了恰如其分的注解和诠释,对我们正确地认识了解民歌是有帮助的。《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皆由心生”(音是人的内心受到客观事物的感动而发出的呼啸感叹)“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发自内心的呼啸感叹是用声音变现的)“声相应,故生变”(在相互应和中声音形成强弱、高低、长短的变化,成为表达不同情绪的声腔)“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欢呼作乐时,敲着木棒,头插野鸡毛腰围旄牛皮裙,边歌边舞就形成了乐)。通过对最早的民歌——音声、腔调、乐(舞)的论述,说明了音乐起源于“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在集体狩猎劳动中的呼喊声”及“击石附石,百兽率舞”装扮成各种兽形,敲着石块欢舞啸叫。因而,有的学者将原始人在生产劳动中的呼声称为“啸的艺术”,把呼啸形成的音腔称为腔民歌,也即在语言没有出现之前,人们在劳动中表达各种情绪时信口吆喝出来的腔调,这种无词的“空歌”就是民歌的先声,它和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人民的劳动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有感而发,即兴而作,直接抒发内心思想感动的一句腔、两句腔或对答式的短歌,它常用呼唤性的“哎”“咳”“嗬”或感叹性的“嘹”“啰”“咪”“啦”等虚字冲口而出,纯真直率,嘹亮豪爽;也常常模仿鸟鸣兽啸或自然界的各种音响,其“呜呼”“咿呀”“叽咕”“丁咚”“哩啰”“刷啦”“呜哇”之声,仿佛天籁一样婉转清亮,动人心魄。这种具有独特色彩韵味的腔民歌,在后来的山歌牧歌、哭丧歌、劳动号子中,常可以发现它的踪影,也为后来的各种民歌和创作歌曲,提供了模仿借鉴的特性音调和表现手法。

当人们的思维活动逐渐发达起来之后,信口咏唱出的腔民歌音调,逐渐变成类型化、规律化的曲调,并被填入表情达意的歌词,人们将这种音乐与诗词谣谚相结合的形式通称为调民歌、诗歌民谣小调、小曲、俗曲里面,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还有一些不同的称谓。如《吴越春秋》中称黄帝时流传的猎歌:“续竹,飞土,逐肉”为“弹歌”,汉魏六朝是把徒手而唱的小调称为“徒歌”“但歌”“相合歌”,《易经》把一些卜卦用的商代民歌称为“卦辞”“卜辞”,楚国则称其民歌为“楚辞”,古代称采集民歌为采风,把在各地采集的民歌通称为“风”,把根据民歌创作艺术歌曲称为“雅”“颂”,我国古代歌曲选集《诗经》把歌曲通称为“诗”,当时还有称为“声”的,如“楚声”“吴声”等。《尔雅·童谣》称徒歌为“谣”“童谣”“民谣”,《乐府诗集》把汉魏南北朝时期采录的民歌通称为“曲”或“曲子”,后来又有了“西曲”“南曲”“北曲”“慢曲子”“快曲子”“急曲子”以及大量无谱的“曲子词”和有调名、曲名的“牌子曲”。“曲牌”,唐时依谱填词之风盛行,称民歌为“诗调”“词牌”“竹枝”“山歌”,元明清时期又有“小令”“小曲”“大曲”“俗曲”“俚曲”“小调”“时调”“弦诗”“昆腔”“高腔”“弋阳腔”“乱弹”“歌舞曲”等称谓,各少数民族又有“飞歌”“琵琶歌”“大歌”“长调”“潮儿”“耶儿”等称谓。(www.xing528.com)

从以上可以看出,民歌从即兴咏唱的腔调发展成为曲牌化的小调大曲,其艺术形态和风格特色有一个由简单精炼到丰富多样的发展演变过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早期的腔民歌是在实用或自娱场合即兴咏唱的声音腔调,虽代代传承中逐渐相衍成习,由于生态环境和审美习惯的不同,各民族地区有自己惯用的特色声腔,如吴声、楚声、南腔、北腔、河南腔、陕西腔等,这也就是由腔民歌一脉相传的各地山歌、牧歌、哭丧歌等,以民歌、地域或声腔特色和演唱特点等命名,为信天游爬山调、花儿、山曲、牧歌、长调、挣颈红等,这类民歌一般都没有固定的调名或曲名。而曲牌化的小调大曲,为依谱填词、辗转填词的方便,才逐渐有了《五更》《四季》《十二月》《茉莉花》《剪尖花》《绣荷包》《卖菜》《卖杂货》等固定的调名或曲牌名。民歌俗曲大都是在实用性、民俗性场合演唱自娱的歌曲,虽在传承过程中由于生态环境、方言声调、审美演唱习惯的改变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变化,同一首民歌常形成“十唱九不同”的变化和不断加工改编的痕迹,但其不胫而走、无翼而飞,走到哪儿就在哪儿生根开花的自然传承和自娱性演唱及各有自己的特色韵味的特点是不变或很少变化的。这就是近现代将这类民歌称为传统民歌或原生态民歌的由来。

传统民歌被上层社会或演艺界采集吸收走之后,其实用性或自娱性的特征和自然传承方式逐渐丧失,变为以表演性、娱乐性、群体审美性为主的各种表演艺术形式。演艺界(包括民间艺人)和文人学士为适应各阶层、各行业生活、教化、审美、娱乐的需要,用各种艺术手法整理、改编、演绎、发展或利用传统民歌,整理加工或演绎包装的创新型民俗歌曲。至于经过重新改词作词、创新发展并配有各种伴奏形式的宗教歌、行业歌、队列歌、学堂乐歌以及反映各阶层工作、学习、生活、爱情的表演性演唱为主要形式的歌曲,都居于创作歌曲的范畴

民歌虽然短小,但却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实用价值,它是世界上一切声乐和器乐或综合性乐舞戏剧影视音乐的源泉和基础,这就是我重新学习和真正认识民歌的心得体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