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课例分析
为了使学生将来能够创造性地组织舞蹈教育活动,创作出贴近幼儿生活,形式多样的舞蹈作品,增强幼师生的从教能力,适应幼教实际的需求,我们提供大量不同种类、不同体裁、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幼儿歌舞课例,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强化幼儿歌舞创编方法的指导。
一、生活类
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幼儿都充满了新鲜好奇,多姿多彩的生活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通过生活类歌舞活动,可以让幼儿热爱生活,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良好的品性。
1.跟我学
*动作说明:
准备:全体小朋友坐在椅子上。
第一遍音乐:敲锣打鼓。
[1]—[2]小节:胸前拍手两次(两拍一次)。
[3]—[4]小节:两手握拳各伸出食指,左右手交替上下做打鼓动作四次(一拍一次)。
[5]—[8]小节:重复[1]—[4]。
[9]—[10]小节:动作同[1]—[2]。
[11]—[12]小节:左手做提锣姿势,右手敲锣四下(一拍一下)(如动作一)。
[13]—[16]小节:重复[9]—[12]。
第二遍音乐:吹喇叭(如动作二)、吹笛子(如动作三)。
[1]—[2]小节:胸前拍手两次(如动作二)。
[3]—[4]小节:两臂曲肘举起,两手虎口打开放在嘴前做吹喇叭状,向8点、2点各做一次。
[5]—[8]小节:重复[1]—[4]。
[9]—[10]小节:动作同[1]—[2]。
[11]—[12]小节:两臂曲肘举起,两手横放在嘴的左前方,左手在外,右手在里。按节奏屈伸手指做吹笛子状。
[13]—[16]小节:重复[9]—[12]。
动作一
动作二
动作三
动作四
动作五
[1]—[2]小节:胸前拍手两次。
[3]—[4]小节:左手握二胡,右手拿弓,右手按照节奏左右移动四次做拉二胡状,同时身体微微摇晃。
[5]—[8]小节:重复[1]—[4]。
[9]—[10]小节:动作同[1]—[2]。
[11]—[12]小节:左臂前抬略曲,左手半握拳做握小提琴状,右手拿弓随节奏左右移动四次,作拉小提琴状。
[13]—[16]小节:重复[9]—[12]。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生活类律动,主要表现小朋友模仿敲锣打鼓、吹喇叭、吹笛子、拉二胡和小提琴的情景,以及吹、打、拉时的喜悦心情。适合小班、中班的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这首小乐曲旋律性格活泼,节奏轻快,切分音的使用颇具波尔卡的特点。
3.舞蹈动作分析:这个作品主要模仿人们常见的几种弹奏姿势。
4.创编提示:适合中班、小班幼儿表演。
2.马路上的车
*动作说明:
幼儿站成大圆圈,面向圈里准备(见图一)。
前奏:双手随音乐节奏击掌,同时左右摆头。
[1]—[3]小节:双手旁按手,向圈里做蹦跳步一次,往回做蹦跳步一次,站立双手击掌两次。
[4]—[6]小节:相邻的小朋友身体上身侧转(如图二),成面对面对视,双手前后打开,原地做蹦跳步一次,收成正步位。向相反的方向蹦跳一次,两人相对。
[7]—[10]小节:相邻的两个小朋友做小跑步逆时针跑一圈。
[11]—[14]小节:身体半蹲,双手前平举成握方向盘状态(如动作一),左右转动做开车状。
图一
图二
动作一
[15]—[18]小节:做小跑步成双圈,做开车状。
[19]—[24]小节:里圈逆时针,外圈顺时针,前后搭肩做小跑步。反复时回到大圈为止,做开车状动作。
*分析:
1.题材分析:是生活类的题材练习,可以做步伐律动,也可以做歌舞表演。通过对汽车的认识,调动幼儿积极参与到表演中来。
2.音乐分析:音乐采用独唱、齐唱的形式,使得歌曲更加生动有趣,音乐对于各种车辆的声音模仿,使歌曲富有趣味,加强了对车辆的理解。
3.舞蹈动作分析:动作以开车的动作为主,以动作的路线变化以及小朋友的配合去组织动作,使幼儿在动态中加强体验,并在动作中展开想象,增强了趣味性、娱乐性。注意步伐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实际动作水平。
4.创编技法分析:对于汽车形象的表现要形象生动,可以进行加油、踩刹车、拐弯等动作的组织。步伐应贴近音乐节奏,进行选择和运用。
5.创编提示:对于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形象,可以组织不同的歌舞形式,以更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形式变化了,在组织动作时就相应的有所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形式需求,比如可以在单圈上做,双圈上做,可以坐在凳子上进行歌舞游戏的表演。动作应以模仿为主,体验不同的汽车动态变化,用肢体去进行表现。
3.幼儿园里朋友多
*动作说明:
前奏:正步准备,双手在两侧略分开,两拍一次抱臀。
[1]—[4]小节:两拍一次踵趾步,双手叉腰(如动作一)。
[5]—[6]小节:原地小跑步。
[7]—[8]小节:双腿颤膝,上身左右摆动,拍手,一拍一次。
[11]—[12]小节:双腿颤膝,双手呈握拳竖拇指。
[13]—[16]小节:双腿颤膝,双手指脸颊(如动作二),接着往右边伸臂,手掌摇动。
[17]—[20]小节:动作同[5],方向相反。
[21]—[22]小节:正步,双手向外环动,叉腰结束。
动作一
动作二
*分析:
1.题材分析:生活类。律动。
2.音乐分析:2/4拍,音乐旋律流畅、动听、富有动感。
3.动作分析:针对小班幼儿,学习双膝有节奏的颤动,双手手型的变化。
4.创编提示:适合小班幼儿表演,基本上原地完成。
4.我有一双小小手
*动作说明:
准备动作:正步位,身向1点,旁按手位。
动作一
第一段:
[1]—[2]小节:双手分别曲臂于体侧,扩指。
[3]—[4]小节:双手向前伸出,收回。
[5]—[6]小节:双手胸前交叉。
[7]—[9]小节:双手收回旁按手位。
第二段:
[1]—[2]小节:双手分别抬至脸前,手心向里。
[3]—[4]小节:做洗脸的动作(如动作一)。
[5]—[6]小节:双手由旁划落到旁按手位。
[7]—[9]小节:脚下小碎步绕一圈,面向1点,将双手向上伸直。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生活类的律动,通过训练可以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双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2.音乐分析:2/4拍的节奏,音乐轻快,积极向上。
3.动作分析:这些动作主要表现的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洗脸等这些动作都是根据自己生活的体验表演而生,还有一些动作可使幼儿感受表达歌词内容。
4.创编提示:让幼儿根据音乐,并理解歌词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场景,让幼儿与音乐表达一致。
5.我的身体
*动作说明:
准备动作:身向1点,前伸腿勾脚坐,手背后。
[1]小节:倾头两次。
[2]小节:两手交叉搭肩拍两次。
[3]—[4]小节:成旁按手,向前展胸(如动作一)。
[5]小节:双手叉腰。
[6]小节:成旁按手,双腿吸起使脚尖点地,脚跟抬起(如动作二)。
动作一
动作二
[7]—[8]小节:双吸腿变盘坐,双手扶膝盖。
[9]小节:右手屈臂握拳经肩前向“前平位”伸出“成扩指”,手心向前。
[10]小节:同[9]动作。左手做。
[11]—[12]小节:双手转腕两次。
[13]小节:右手屈臂握拳向“旁平位扩指”,手心向3点。
[14]小节:同[13],左手做,手心向7点。
[15]—[16]小节:双手背后击掌3次。
第二段:
[1]—[8]小节:同第一段。
[9]小节:在双脚盘坐的基础上伸出(前伸)右腿,勾脚。左腿吸起。
[10]小节:做[9]的反向动作。
[11]—[12]小节:勾绷脚一次。
[13]—[14]小节:双腿“双吸腿”后恢复前伸腿。
[15]—[16]小节:再勾绷脚一次。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让幼儿认识自己身体的律动练习。通过练习可以使幼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音乐的节奏,发展幼儿的认识能力。适合中、小班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2/4拍节奏,欢快,旋律动听,歌词内容简单而形象,能够让幼儿很好的配合动作进行练习。
3.动作分析:在认识自己的身体的同时,做一些勾绷脚,吸伸腿的练习,可促进幼儿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
4.创编提示: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是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各个器官,通过唱歌做出相应动作。
6.传手帕
*动作说明:
人数不限(双数即可),队形可多种形式。
[1]—[2]小节:原地踏步,双手叉腰,(4步)吸跳步同时拍手(3次)。
[3]—[4]小节:同上。
[5]—[6]小节:双手位于身体前后按手位(如动作一),眼看2点,同时出左前踵步,之后收回正步位,双手交叉放于臂上。
[7]—[8]小节:方向相反。
[9]—[10]小节:双手位于斜上手位,眼目视斜上逆时针转一圈。后踢步同时双手手心向前经上弧线向左右摆动。
[11]—[14]小节:两人相对相互拍手(如动作二),头自由摆动两次,两人方向相反,脚跟向上提,脚掌不离地,身体向上倾,右手放在下巴上,手心向上。
[15]—[18]小节:两人相对相互拍手,头自由摆动两次,两人用小碎步交换位置。
[19]—[20]小节:双腿吸跳3次,双手自由配合。
*分析:
1.题材分析:游戏类的律动。
动作一
动作二
2.音乐分析:音乐曲调好听流畅,运用了2/4和3/4拍的转换,使整首曲子更显得活泼,富有动感,歌曲速度稍快,歌词生动形象。
3.动作分析:动作上立足与小朋友们生活游戏的形象模仿和动态刻画,表现出小朋友们的活泼可爱。动作简练,做到一拍一动或两拍一动。适合小班幼儿表演。
4.编创技法:突出幼儿的活泼开朗,动作编排简练,多人一起做,抓住节奏特点,培养幼儿协调性和灵活性。
7.小格桑
*动作说明:
前奏:双圈两人面对面站好不动。
[1]—[2]小节:退踏步双臂撩袖。第一拍退右脚时右臂向后撩袖,左臂从下向上至右前方撩出,掌心朝上。第二拍右脚踏步时双手到位,成左高右低。
[3]小节:脚做退踏步,身体转向左侧,同时双手成叉腰。
[3]—[8]小节:重复[1]—[2]小节作三次。
[9]—[12]小节:两人相互拉手错左肩转一周回原位,脚下做第一基本步4次(如图一)。
[13]—[16]小节:脚下仍做退踏步,只是各自向右原地转一周(如图二),做四次。做完双圈成逆时针方向站好。
[17]小节:里圈原地做1个退踏步,外圈也做1个退踏步,只是边做边向前走,换一个舞伴。
[18]小节:双脚交替右左右踏三下,两人侧手相拉后高举,外侧手叉腰。舞蹈再重新开始。
图一
图二
*分析:
1.题材分析:双圈集体舞。
2.音乐分析:这首乐曲是典型的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中国音乐,也是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特点的乐曲。乐曲活泼、热烈、节奏鲜明。
3.创编技法分析:此舞在创编时抓住两点,其一是要具有藏族舞蹈风格特点。因此,选择了藏族舞基本步伐两个,即:退踏步和第一基本步。其二是集体舞形式。因此动作相对较简单,多重复,易于幼儿掌握。由于是集体舞,队形是幼儿掌握的难点,建议教师一定要先教会幼儿动作,再让幼儿按双圈做。
4.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8.自己走
*动作说明:
小朋友人数不限,需成双数,双圈逆时针站好。
[1]—[3]小节:左脚起吸腿走六步,双臂前后自然摆动。
动作一
[4]小节:原地左、右脚踏步成正步位,同时两人相对。
[5]—[7]小节:两人面对面吸腿走六步。
[8]小节:原地左、右脚踏步成正步位。
[9]小节:里圈小朋友左侧踵步,双臂屈肘于头两侧(如动作一),双手巴掌形左右快速摆动,以示“不要背”,外圈动作同里圈只是左右相反。
[10]小节:双手背后交叉,模仿“背”的动作,同时并步起踵一次。
[11]小节:动作同[9],左右相反。
[12]小节:正步,双臂屈肘于胸前,双手交叉搭在上臂,同时,双腿屈膝一次。
[13]—[17]小节:里外圈小朋友吸腿走交换位置,再面对面站好。
[18]小节:两小朋友,双手对拍一次,同时双腿屈膝一次,再各自向右迈一小步换新舞伴。
音乐从头开始,新的一对舞伴继续起舞。
*分析:
1.题材分析:生活类、集体舞。
2.音乐分析:音乐特点活泼、亲切,歌词简洁压韵,旋律简约并且琅琅上口。
3.舞蹈动作分析:舞蹈动作主要练习小朋友的吸腿走,以及运用“背”、“搂”等动作来表现小朋友的天真可爱。
4.创编提示:适合小班幼儿表演。
9.幼儿园里亚克西
*动作说明:
前奏:托帽式、垫步准备(如动作一)。两边相对交叉,自转一周拍手左右移颈。
[1]—[4]小节:两次旁点步,手位扶胸式至立腕横手变换。一人立,托帽式,另一人绕舞伴一周,碎步。
[5]—[8]小节:重复[1]的动作,换人。
[9]—[12]小节:一人右脚蹲,左手扶胸式(如动作二),另一人转双托手位交替拍手。
[13]—[16]小节:重复[3]的动作,换人。
[17]—[22]小节:两人背靠背扶腰,小碎步,反向转圈。两人相对拉手进退步,同时面向前,按[3]手位结束。
*分析:
1.题材分析:生活类,民间舞。
2.音乐分析:乐曲简单、欢快,音高在一个八度内,易学易唱。
3.动作分析:将这一小段音乐创编成维族幼儿舞蹈,运用其最基本的舞步、手位,让幼儿学习最基本的维族舞蹈动作。
动作一
动作二
4.创编提示:适合中班幼儿表演,可以双人,也可以集体。(男孩需注意手形与女孩的不同)
10.祖国,亚克西
*动作说明:
前奏:
[1]—[6]小节:3、7点出场,一手放于体旁(如动作一),一手屈臂放于胸前,错步8次,跑成八字形(见图一)。
[7]—[8]小节:顺风旗舞姿(如动作二),旁点地,两组相对。
第一段:
[1]—[4]小节:吸踏步自转一周,双手一上一下,五指张开,随节奏转腕。
[5]—[8]小节:动作同[1]—[4],两队横向交叉,成两竖排(见图二)。
[9]—[10]小节:A组幼儿左踏步站立,左托按手位绕腕1次(如动作三),身体左倾。B组幼儿右踏步半蹲,右托按手位绕腕一次(如动作四),身体右倾。两组幼儿相对互看。
动作一
A组B组
图一
动作二
图二
动作三
动作四
[11]—[12]小节:两组幼儿动作互换。
[13]—[14]小节:原地垫步,拍手绕腕,左右各一次。
[15]—[16]小节:双分手,原地垫步,旋转一周。
[17]—[20]小节:2组幼儿拉手成大圆圈,逆时针跑跳步,一个八拍(见图三)。
[21]—[22]小节:右腿单跪,旁按手位准备,右手顺右脸颊,划到下额处,保持不动,左手再顺左脸颊,划到下额处,双手之间相对,架肘(如动作五)。
图三
动作五
[23]—[24]小节:移颈四次。
第二段:动作相同,可变换其他队形。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带有维吾尔族风格特点的歌舞表演,主要表现了维吾尔族小朋友对祖国的热爱和赞颂。较适合大班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音乐旋律优美动听,起伏较大,富有歌唱性。节奏均匀、对称,律动感强,歌词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3.动作分析:动作主要选用的是带有维吾尔族风格的典型动作,如绕腕、移颈等,吸踏步以及跑跳步则突出节奏的特点和舞蹈欢快活泼的情绪,队形上以对称、对比为主,并运用了一些简单的调度。
4.创编提示:此歌表演在创编时应以突出情绪为主,也可采用单圈舞和双圈舞的形式。
11.小花伞
*动作说明:
前奏:八字位站立,双手背手,随音乐左右倾倒,一小节一次。
[1]—[2]小节:食指伸直其余手指握拳,左手向8点方向指一次,右手向2点方向指一次,左腿半蹲,右脚勾脚前点步,右腿半蹲,左脚勾脚前点步(如动作一)。
[3]—[4]小节:双脚原地碎步,双手由上向两旁分手。
[5]—[8]小节:双手旁按手,双脚蹦跳步,向左一次,向右一次。双手手腕相对托在胸前,同时半蹲上身前倾(如动作二),左右晃头。
[9]—[10]小节:双脚并拢站立,双手在头前上方伸直,五指分开手心向下,压腕,手指下垂,作碎抖手。双腿半蹲,上身前倾,双手一前一后在右肩前做握伞状(如动作三)。
动作一
动作二
动作三
[11]—[12]小节:原地碎步向左转一圈。
[13]—[16]小节:反复[7]—[8]小节的动作。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生活类题材的歌舞。表现了孩子们看到雨中的小伞时的情趣,一朵朵小伞就像是一朵朵小花开放在雨中,让人感到很愉快。
2.音乐分析:音乐比较简单,用三拍子的节奏很好地表现出雨中的情趣,旋律性强,歌词很生动,表达了在下雨时的一种愉悦心情。
3.舞蹈动作分析:以轻盈的碎步和蹦跳步为主,表现在雨中玩耍,看到了小伞更加强了在雨中的情趣,让人联想起伏。抓住一些拿伞的姿态进行刻画,突出内心的一种感受进行动作设计,使舞蹈更生动有趣。
4.创编技法分析:要立足于小伞,雨中的小伞,开发在雨中玩耍的情调表现,突出音乐的轻松快乐,去进行动作的组织,让人在动作中感受一种无拘束的美感。抓住上肢的动态开发以及姿态的造型美感,使之有趣。
5.创编提示:可以设计一些更加有趣的情景进行表演,如在雨中打水仗,用小脚踩水踩出丰富的节奏表达愉悦的心情等。要让幼儿能够展开联想并增加他们的自主表现,动作可以更加夸张,开发在雨中高兴时的肢体动作,并配合好道具如小伞、小车、小草帽等。
12.爸爸妈妈一样好
*动作说明:
[1]小节:左踵步,双分手到旁按手位,身体左倾。
[2]小节:颤膝,击掌三次。
[3]小节:右踵步,双分手到旁按手位,身体右倾(如动作一)。
[4]小节:颤膝,击掌三次。
[5]—[7]小节:双臂在一臂侧平,一臂屈肘手触肩膀的位置上左右交替摆动,五指张开,下肢为吸跳步。
[8]—[14]小节:重复[1]—[7]的动作。
[15]—[18]小节:旁点步,左右移重心,双手在旁按手的位置上上下微摆动。
[19]—[22]小节:小碎步自转一周,双手由下向上盖手交叉扶肩。
[23]—[26]小节:1—2拍:右脚前踵步(如动作二),同时左手前伸,右手旁伸,上身右倾。3—8拍:同1—2拍动作,左右交替进行。
[27]—[28]小节:动作同[1]和[3]。
[29]—[30]小节:旁按手位,吸跳步四次。
[31]—[34]小节:同[27]—[30]。
[35]—[37]小节:娃娃步五拍(如动作三)(一拍两步),第6拍:正部击掌2次。
[38]小节:左踵步,右手前(如动作四),左手旁摊手亮相,结束。
动作一
动作二
动作三
动作四
*分析:
1.题材分析:这个歌表演表达了爸爸妈妈对子女无私的爱,以及孩子对爸爸妈妈的赞颂之情。通过表演要教育幼儿孝敬、关心父母。适合小班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音乐旋律有起有伏,流畅动听,特别是空拍,使节奏特点更加突出,最后的独白也使歌曲的内容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3.动作分析:为了和节奏的特点相符合,舞蹈选用了颤膝击掌、踵趾步、娃娃步等非常具有童趣的动作,使整个舞蹈看起来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
4.创编提示:创编时一定要抓住主题形象,每一个动作都要围绕着主题形象去设计,把握住人物的情绪。在表情、表演上可以再夸张一些。
13.小小音乐家
*动作说明:
准备动作:身向3点,正步位,手放体侧。
[1]—[2]小节:右脚先踏步,向前走4步,第四拍时,身转1点,原地踏4步,双手自然摆动。
[3]—[4]小节:右手扶胸(如动作一),左手“旁按手”,脚下踏步四次。
[5]—[6]小节:双手叉腰向2点,8点各转腰一次,同时踮脚两次(如动作二)。
[7]小节:再身向1点踮点。
[8]小节:双手做指挥状(如动作三)。
动作一
动作二
动作三
[9]—[10]小节:[9]拍保持不动,[10]身向1点指挥2次。
[11]—[12]小节:双手叉腰做后踢步。
[13]—[14]小节:向右、左两边各做一次旁踵步。
[15]—[16]小节:两臂交叉相搭于肩,向2、8点各半蹲一次(原地)
[17]—[18]小节:向一点做两次踮脚。
[19]—[22]小节:原地踏8步,然后走下台。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以幼儿生活为题材的歌舞表演。描写小朋友对歌唱的热爱,以及他做的一些趣事,如教爸爸和妈妈唱歌,很天真,富有童趣,适合大班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2/4,轻快、活泼。音阶的花样表现得很有特色,同时加上歌词的搭配,在学习唱歌的同时,也进行了音阶的训练。节奏变化丰富,16分音符的出现使整个音乐很有动感。
3.动作分析:整套组合动作把“小歌唱家”的形象表现得很生动,双手模仿指挥的动作则更突出。
4.创编提示:创编时一定要抓住“小歌唱家”的形象,训练时应在幼儿的表情上下功夫。
14.哈达献给美中华
*动作说明:
前奏:
[1]—[2]小节:小八字步在7点场外准备。
[3]—[10]小节:第一基本步向前跑上场(如动作一),再转一周成一横排(见图一)。
[11]—[12]小节:退踏步,双臂前后自然摆动。
第一遍音乐:
[1]—[2]小节:退踏步两次,双手同时双分手一次接双分手一次。
动作一
图一
[3]—[4]小节:动作重复[1]—[2]。
[5]—[6]小节:抬踏步,双臂胸前左右摆动。
[7]—[8]小节:动作重复[5]—[6]。
[9]—[10]小节:向1点小跑步四步接右脚连靠,同时双臂由下向上撩起至上位左右摆动。
[11]—[12]小节:碎步后退两拍,两拍连靠,双臂由上到下,连靠时双臂再到上位左右摆动。
[13]—[16]小节:左右脚交替单靠,同时双臂侧平斜上手甩袖接前后手(如动作二)。
[17]—[20]小节:退踏步,双手经上弧线左右晃动(甩袖)。
间奏:第一基本步变队形,先四人转圈(见图二),然后成一横排,再自转一周,后两小节做退踏步,双臂前后自然摆动。
动作二
图二
第二遍音乐:
[1]—[4]小节:动作同第一遍音乐[1]—[4]。
[5]小节:面向2点做退踏步,同时右手向后甩袖后摆臂,左手撩向2点斜上方成托手。
[6]小节:动作重复[5],左右相反。
[7]—[8]小节:动作重复[5]—[6]。
[9]小节:面向1点做退踏步,左手斜上举,右手绕先从外向里至前手位手心向上。
[10]小节:面向3点做退踏步,左手位置不变,右手从里向外绕一周成右斜上位。
[11]—[16]小节:动作同[9]—[10],每次右手从里向外绕时,身体向右转体90度。
[17]—[20]小节:动作同第一遍音乐[13]—[16]。
[19]—[20]小节:退踏步,双臂前后自然摆动。
[21]—[22]小节:抬踏步,双手经上弧线左右晃手甩袖,最后两拍立半脚掌,双手上举,再右脚勾脚点地,左屈膝同时右手侧平,左手胸前位献哈达。结束。
*分析:
1.题材分析:此乐曲属于生活类的题材,表现藏族小朋友对祖国妈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音乐分析:音乐带有明显的藏族风格。旋律优美流畅,歌词通俗简洁。
3.舞蹈动作分析:舞蹈动作始终跟随着主题形象。运用藏族的第一基本步、退踏步、抬踏步、靠步,配以上肢的自然摆动、各种甩袖姿势来表现藏族小朋友对祖国妈妈的热爱。
4.创编技法:是较完整的一段表演性舞蹈,藏族舞步配以队形变化,尤其注意位置变化的合理性。
5.创编提示:适合大班幼儿表演。
15.台湾像朵花
*动作说明:
前奏:正步位站好,双手下垂。
[1]小节:右脚横移成大八字步,重心移到右脚(如动作一),左脚旁点,双手同时分晃手到旁按手位。
[2]小节:大八字移重心到左脚,右脚旁点,手的动作同[1]。
[3]—[4]小节:重复[1]—[2]。
[5]—[6]小节:双臂后伸,(作机翼状)上身稍向前倾,向1点小跑步(如动作二)。
[7]—[8]小节:双手在旁按手位,并步起踵两次向8点、2点远看。
[9]—[12]小节:跑跳步后退两拍一次,同时双手两拍击掌一次。
[13]—[14]小节:向1点小跳步,双手在旁按手位。
[15]—[16]小节:两手半握拳向2点做划船动作一次。
[17]—[20]小节:跑跳步向左自转一圈,同时双手上举左右晃动。
动作一
动作二
动作三
[21]—[22]小节:左脚向1点上步或右小踏步半蹲再慢立起,同时双手在胸前呈花状(手腕相靠,手心向上)(如动作三)。
[23]—[24]小节:右脚向前一步成左小踏步,同时双手胸前交叉到斜上位。
第二遍音乐的动作同第一遍音乐。
*分析:
1.题材分析:它属于生活类歌舞表演,表达了儿童对台湾的热爱。
2.音乐分析:音乐特点活泼、亲切,带有诉说性,歌词简洁压韵,旋律简单并琅琅上口,好唱好记,易被儿童所接受和喜爱。
3.舞蹈动作分析:舞蹈动作主要运用的大八字步左右移重心,跑跳步,小跑步配以手的分晃手、击掌、手的左右摆动等来表现儿童的天真及对台湾的热爱和期盼台湾回归祖国的情感。
4.创编提示:适合小班、中班幼儿表演。
16.我家葫芦会唱歌
*动作说明:
[1]—[2]小节:右丁字步站立,双手叉腰,按节奏上下起伏三次(下、上、下)
[3]—[4]小节:重复[1]—[2]小节。
[5]—[6]小节:左手低展翅,右手平展翅(如动作一),用正步顺时针走一圈。
[7]—[8]小节:重复[5]—[6]小节。
[9]小节:双脚立起左手低展翅,右手冠形手于头上,仰头看2点。
[10]—[11]小节:双手做吹葫芦丝状向8点正步走(如动作二)。
[12]—[13]小节:动作同第[10]—[11]小节,向2点走。
[14]—[17]小节:左、右手轮流向前平推,脚下正步向后退立步。
[18]—[19]小节:前三拍做右高合抱翅(如动作三),后三拍左侧展翅。
[20]—[21]小节:穿掌,左手低展翅,右手冠形手于头上(如动作四),按节奏上下起伏三次,右丁字步站立。
动作一
动作二
动作三
动作四
*分析:
1.题材分析:生活类。这是一首甜美的抒情曲或歌表演。歌词中以傣家特有的乐器葫芦丝表达了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以及快乐的心情。
2.音乐分析:歌曲采用具有舞蹈性的3/4拍,表现了一种幸福的愉快的心情。刻画出傣家孩子在美好生活滋润下,在优美环境中幸福、快乐的生活、学习。
3.舞蹈动作分析:舞蹈动作是根据傣族舞蹈特点及常用动作,来表现傣族儿童的幸福生活,采用3/4拍的节奏动作有流畅感、起伏感。有形象的吹葫芦丝状,适合幼儿的表演特点。
4.创编提示:适合大班幼儿表演。
17.我是草原小牧民
*动作说明:
[1]—[2]小节:面向1点,左右跳点步各一次,同时右手叉腰(如动作一),左手勒马,两拍提压手腕一次。
[3]—[4]小节:上身身姿同上,踮步向左自转一周。
[5]—[8]小节:动作同[1]—[4],相反。
[9]—[10]小节:面对1点,左右跳点步各一次(如动作二),略屈膝,双手在二位同时提压腕两次。
[11]—[12]小节:面对1点并步双手同时在一位上提压腕两次。
[13]—[16]小节:重复[9]—[12]。
[17]—[18]小节:向1点碎步,双手同时分晃手至三位上提压腕一次。
[19]—[20]小节:左脚前、后点步,双手同时在右、左顺风旗位上提压腕各一次(如动作三)。
[21]—[24]小节:动作同[17]—[20],左右相反。
第二遍音乐:
[1]小节:左踏点马步,上身略左斜前倾双手半握拳,左手在外,右手在里勒马,提压腕两次。
[2]小节:右踏点马步,上身略右斜前倾双手半握拳,右手在外,左手在里勒马,提压腕两次。
[3]—[4]小节:原地硬骑,上身略前倾,双手动作同上。
[5]—[8]小节:重复[1]—[4]。
[9]—[12]小节:小磋步(或平步)两拍一次,双手同时在一位、二位、三位、四位上提压腕各一次。
[13]—[16]小节:踮步自转一周,同时双手叉腰硬肩,一拍一次。
[17]—[18]小节:碎步向左,双手同时分晃手至三位上提压腕各一次。
[19]—[20]小节:1—2拍左脚向8点迈出成弓箭步且前脚掌着地,重心在右脚。3—4拍右脚后撤一步成中踏步,同时双手在顺风旗位上提压腕两次。两拍一次。
[21]—[22]小节:重复[19]—[20]。
[23]—[24]小节:1—2拍脚位不变,上身前倾,同时双手甩鞭勒马(如动作四),3—4拍前吸左脚,上身直起,同时双手为扬鞭勒马(如动作五)。
动作一
动作二
动作三
动作四
动作五
*分析:
1.题材分析:《我是草原小牧民》属于生活类蒙族幼儿舞蹈,表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牧民热爱大草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
2.音乐分析:这首歌是蒙古族民歌,具有典型的蒙古族曲风,歌词具有简洁上口、好唱好记、入耳入心的艺术特点。旋律生动活泼起伏明显,节奏感强,全曲为羽调式,语言音调与旋律节奏是一种完美的结合。
3.舞蹈动作分析:首先抓住主题形象即活泼可爱的小牧民,通过蒙族舞特有的几种马步,配上各种勒马姿势,动肩等来表现小牧民的活泼可爱。
4.创编提示:适合大班幼儿表演。
18.娃娃赶鸭鸭
*动作说明:
准备:两组分别于3点和7点场外两侧正步准备(如图一)。
前奏:踏踢步上台,先踏左脚前踢右腿同时右手在旁按手位,左手在下巴下,再踏右脚与踏左脚相对。一拍一步上台成一横排,最后两拍面向1点(如图二)。
图一
图二
第一遍音乐:
[1]小节:原地脚尖碎步,手臂自然下垂,两手快速抖动。
[2]小节:左脚跟点于左斜前方,又屈膝,同时双臂下弧线向左斜前推出。
[3]小节:动作同[1]。
[4]小节:动作与[2]对称。
[5]—[6]小节:向1点小跑,后两拍向左自转一周,同时双臂保持旁按手位。
[7]—[8]小节:向2点小跑步,双臂在旁按手位,后两拍正步站好,身体左右摆动各一次。
[9]小节:面向1点正步站好,双腿屈伸两次,同时双手在头两侧击掌各一次。
[10]小节:双腿屈伸两次,同时双手放在嘴前,右手手心叠在左手手背上作鸭嘴状,右手手指上下活动(分开,并拢)。朝8点、2点作鸭叫状(如动作一)。
[11]小节:动作同[9]。
[12]小节:双脚跳开或大八字步半蹲,两手支在大腿上,头左右晃动(作高兴状)。
[13]—[14]小节:双手握拳屈于腰间,小跑步自转一周(如动作二)。
[15]—[16]小节:向2点小跑步,停下成正步位站好,双臂屈伸两次,同时双手为旁按手位,身体左右摆动两次。
间奏:动作同前奏,朝1点做四步,两人对作交换位置四步,再朝1点做四步。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音乐。
结束句:两脚稍分开,屈膝稍成外八字形,右臂弯曲,小臂垂直于地面,右手提腕五指并拢,模仿“小鸭子”嘴状,左手在胸前横屈,手腕托住右臂肘关节。左脚开始向3点走下场,同时身体向左右摇晃(如动作三)。
动作一
动作二
动作三
*分析:
1.题材分析:属于生活类幼儿舞蹈,表现了娃娃赶鸭鸭的有趣画面。
2.音乐分析:节奏欢快,活泼,风趣,具有民歌风格,歌词简洁上口十分押韵,旋律的上下起伏勾画出了鲜明的音乐形象。
3.舞蹈动作分析:用碎步,小跑步配以手的抖动,外推等表现天真活泼的娃娃,用模仿小鸭子的动作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并做到富有童真童趣。
4.创编提示:适合大班幼儿表演。
19.种 瓜
*动作说明: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双手自然下垂,身向1点。
[1]小节:右脚先起踏步半个八拍,向右跨步与肩同宽,小臂交叉抱肩,依次向左右摆动。
[2]小节:同[1]。
[3]小节:身向4点,右脚后退一步,左脚勾脚,双手掌根相对,自然弯曲,成花朵状,头自然摆动。
[4]小节:收回右脚,身向1点,双脚同时蹦跳,蹦向2点,受臂与身前夹角45度,成抱瓜状(如动作一)。
动作一
[5]小节:左右摆头,按节拍摇摆四下。
[6]小节:向左侧并步,双手交叉抱肩。
[7]小节:向右侧并步,双手交叉抱肩。
[8]小节:身体与手臂夹角45度,抱瓜状,自转一圈后身向1点。右脚跟点地,身体向右微倾,双手平摊于4、8点。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生活方面律动的练习,主要描写的是西瓜的生长过程以及种瓜的过程。故事情节生动、形象、有趣,适合中班表演。
2.音乐分析:2/4拍的音乐节奏均匀、轻快、丰富,重音能够使幼儿更加注意动作的力度,适合幼儿表演。
3.动作分析:动作的编排生动、形象,上肢动作较丰富,如“发了芽”、“开了花”形象的表现出了植物的生长情况,下肢动作简单,使幼儿易于做出。
4.创编提示:这是描写植物生长(如发芽、开花)应做的相应的动作及形象的表现出植物生长的样子。以简单明了的动作展示歌曲内容。
20.过新年
*动作说明:
[1]—[2]小节:后踢步,上摆手(头左右摆动)四次。
[3]—[4]小节:右旁点步,上肢在左侧作敲锣鼓动作(如动作一)。
[5]—[6]小节:重复[1]—[2]小节的动作。
[7]—[8]小节:右踏步半蹲,上肢在右侧做敲锣鼓动作(如动作二)。
[9]—[12]小节:秧歌步两次,手前后划八字。
[13]—[16]小节:双手匀速上举,吸跳步向前四步,双手匀速放下,吸跳步向后四步。
[17]—[20]小节:蹦跳步左转腰双分手(两人脸对脸)(如动作三),蹦跳步右转腰双分手(两人背对背)(如动作四)。
动作一
动作二
动作三
动作四
[21]—[22]小节:右踏步半蹲,上肢在右侧作敲锣鼓动作。
[23]—[24]小节:做[21]—[22]小节的对称动作。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生活类的歌舞表演,表现的是过新年时的喜庆场面。适合大班幼儿表演练习。
2.音乐分析:乐曲欢快动听,跳动感强,乐句对称,歌词生动、形象,能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3.动作分析:由于音乐较欢快,所以运用后踢步、吸跳步、秧歌步、蹦跳步等动感较强的步伐来表现过新年时的喜庆,通过模仿敲锣鼓的动作,使表演更形象,和歌词结合得更密切。
4.创编提示:首先抓住音乐旋律及节奏的特点即欢快、律动感强;以及歌词表现的内容即过新年。那么“跑、跳、蹦”等都非常符合节奏的特点,在设计一些模仿动作(敲锣鼓)来表现过新年即可。可拿道具如:手绢、红绸子来渲染舞蹈。
21.笑一个吧
*动作说明:
准备姿态:正步位,身向1点,双手自然下垂。
[1]—[4]小节:双手击掌落叉腰位,做踵步,左右各一次。
[5]—[6]小节:后踢步原地转一圈。
[7]—[8]小节:两臂相搭于胸前做两次半蹲。
[9]—[10]小节:双手旁按手位,向左、右两旁做。
[11]—[12]小节:旁按手、大八字位左右原地上身各倾一次。
[13]—[16]小节:重复[9]—[12]的动作。
[17]—[18]小节:向2、8点各蹦跳一次。
[19]小节:身转1点同时原地踏步。
[20]小节:双手屈于胸前摆一次,接踵步,踵步时两手扶胸。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以幼儿园生活为主要题材的歌舞表演,简单的音乐把幼儿园的生活描绘的非常生动形象。如:唱歌,跳舞,上课等等。
2.音乐分析:2/4拍,整个节奏非常轻快、活泼、有朝气,把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一天的积极情绪体现的很生动,用欢快的笑声、歌声打动着我们。
3.动作分析:下肢动作较丰富,如踵步、后踢步、半蹲步、踏步等。跳跃感,欢快感很强,与音乐的结合也很得当。
4.创编提示:要抓住小朋友的积极情绪、欢快、有生气。可适当地添加一些上肢的动作来配合整体,效果会比较丰富。
22.白雪白,红灯红
*动作说明:
第一段:
[1]—[2]小节:碎步向前跑,双手由前向两侧推开。
[3]—[5]小节:左臂前伸,右手做敲锣状。
[6]—[7]小节:双手抱拳,做行礼状,左右各一次。
[8]—[9]小节:双手胸前抱拳,向前行礼(如动作一)。
[10]—[13]小节:原地碎步转一圈。
[14]—[17]小节:相邻的两人拉手,旋转一周。
第二段:
[1]—[2]小节:向8点方向跑出,右手前指(如动作二)。
[3]—[5]小节:向2点方向跑出,左手前指,双脚跳起做欢呼状。
[6]—[7]小节:原地碎步转一周。
[8]—[9]小节:大八字站立,左右移动重心,双手头上左右晃动。
[10]—[13]小节:相邻的两人拉手,跑跳步自转一周。
[14]—[19]小节:重复[10]—[13]动作,反方向旋转一周,结束动作:手指前指,向8点方向跑出。
动作一
动作二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生活类的歌舞表演,借助白雪、红灯、鞭炮来表现过新年时的喜庆场面。较适合大班歌表演练习。
2.音乐分析:旋律欢快动听,乐句对称,歌词生动、形象,能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3.动作分析:舞蹈通过模仿敲锣鼓以及拜年,使表演形象、生动,运用小跑步、两人拉手转圈等动作来表现过新年时的喜庆,和主题十分贴近。
4.创编提示:创编时一定要抓住音乐旋律、节奏特点以及歌词表现的内容。
23.一只白鹅送外婆
*动作说明:
第一段:
[1]—[2]小节:模仿鹅走路,双手在体侧旁按手位,双腿半蹲,两拍走一步。
[3]—[4]小节:向前碎步小跑,双腿半蹲,双手旁按手。
[5]—[6]小节:保持上一姿态,左右各蹦跳一次。
[7]—[12]小节:娃娃步行进,双手在体侧旁按手,向2、8点蹦跳一次。
[13]—[14]小节:模仿鹅走路两次。
[15]—[18]小节:波浪手,碎步向左转一圈,再向右转一圈。
[19]—[21]小节:左手叉腰,右腿旁点地,身体左倾,右手指向2点方向(如动作一),随节奏左右晃动。
[22]—[24]小节:原地小碎步,波浪手起伏。
第二段:
[1]—[4]小节:碎步波浪手,左腿重心,右脚后点地,右手指向8点。接反面动作。
[5]—[6]小节:同[5]—[6]的动作。
[7]—[12]小节:碎步,晃分手两次,双手扶在腿上,同时半蹲亮相。
[13]—[14]小节:同[5]—[6]的动作。
[15]—[18]小节:反复[15]—[18]的动作。
[19]—[24]小节:反复[19]—[20]的动作,原地蹦跳步两次。
第三段:
[1]—[2]小节:两个小朋友拉手碎步转一圈。
[3]—[4]小节:半蹲,双手食指指脸,蹲起两次。
[5]—[6]小节:重复第一段[5]—[6]的动作。
[7]—[12]小节:右手敬礼,蹲起两次(如动作二),两人拉手碎步转两周。
动作一
动作二
[13]—[14]小节:重复第一段[5]—[6]的动作。
[15]—[24]小节:同第一段动作。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生活类题材的歌舞表演,描写的是为了庆祝外婆的生日给外婆送一只大白鹅来祝贺时的场景和情绪,教育小朋友要孝敬老人。较适合大班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音乐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复杂多变,有附点、切分音等,空拍的运用则更突出旋律特点。歌词形象生动,易于表演。
3.动作分析:动作上以突出主题形象即一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为主,运用娃娃步,碎步波浪手、蹦跳、食指指脸等动作;同时还抓住了白鹅的外部形态,通过模仿白鹅走路,使舞蹈显得更生动、形象。
4.创编提示:创编时应符合音乐的节奏特点,动作衔接要连贯顺畅,白鹅的形态特征可参照鸭子的形态特征。
24.铃儿响叮
*动作说明:
前奏:跑跳步上场,两手侧下举,五指张开,手心向前。
第一段:
[1]—[4]小节:以左脚为主力腿跳,右脚做后点,旁点、前点、侧踢,同时向中间靠拢。
图一
[5]—[8]小节:两人拉手,头向1点向上跳两次,另一人向8点方向向上做招手动作,然后向相反方向做两次(见图一)。
[9]—[10]小节:三人围成一个圈分别由圆心向外转面向1点。
[11]—[12]小节:吸腿跳,双臂交叉体前,上举,侧平举,五指张开,各转动一次,中间人原地做一次,其余两人交换位置。
[13]—[16]小节:动作同[9]—[12]小节。
第二段:
[1]—[4]小节:重复[11]—[14]小节动作,中间人与后边的人前后交换位置。
[5]小节:登山步变成一横排。
[6]小节:面向3点原地踏步,左手叉腰,右手搭在前面人的右肩上。
[7]小节:最后一拍,三人左手叉腰,右脚脚跟点地,向右下旁腰头看1点。
[8]小节:重复[5]小节动作。
[9]—[结束]小节:三人成一直线,右手叉腰,左手做再见动作,做跑跳步由任意一人带领下场。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幼儿集体舞,通过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还可以增进友谊,培养其互助合作意识。较适合中班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此曲是一首美国传统歌谣,表现了孩子们滑雪、玩耍时的愉快心情,节奏欢快活泼,弱起的音乐节奏给人以迫切感。
3.动作分析:跑跳步上场,烘托了节日的气氛,步伐变化丰富,突出了音乐的律动感,舞蹈中队形位置的变化,有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
4.创编提示:可以加入一些“铃铛”“响板”作为道具,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25.好妈妈
*动作说明:
舞蹈动作:小朋友排成一竖队,在后台等待上场(6人准备)(其中一个扮妈妈,五个扮小朋友)。
注:本曲只有一段,需重复三遍。
第一遍:
[1]—[2]小节:五人成“一”字队上场,(从6点面向2点上场)(见图一)。第一个人双手交叉,向前推出,后面四个小朋友抱住前面小朋友的腰,同时屈膝,小碎步跑出(如动作一)。
图一
动作一
[3]—[4]小节:分成两排,前后站,前站两人后站三人,插空站好(见图二)。
[5]—[6]小节:右腿屈膝,左腿迈向左前上方,脚跟着地,双手在斜前方体侧交叉腕花两次,反面两次(如动作二)。
[7]—[8]小节:双腿屈膝,双手遮面,摇头几次。
[9]—[10]小节:双手侧平举,手掌向上,然后屈膝向左转体45度,同时双手叉腰左倒头。
[11]—[12]小节:同[9]—[10]但方向相反。
[13]—[14]小节:双手向前伸出,做出端茶状,意为:为妈妈端茶。
[15]—[16]小节:双手半握拳,食指指向脸部,掌心向前,左右倒头各一次,同时双腿并拢,随着倒头原地跳动。
[17]—[18]小节:同上重复一次。
[19]—[20]小节:双手向前推开,同时左脚向前迈出一步,然后双手交叉,搭于左右肩上。
第二遍:
[1]—[8]小节:四个人在后台去拉妈妈。
[9]—[12]小节:另一人下台去搬一把椅子,让妈妈坐下。
[13]—[14]小节:妈妈坐中间,有一人和妈妈互动,其余四人围好跪坐,围成半弧形(见图三)。
图二
动作二
图三
[15]—[18]小节:同上[15]—[18](第一遍)。
[19]—[20]小节:双手向前推开,然后双手交叉,搭于左右肩上。
第三遍:
[1]—[18]小节:自由玩耍,(小朋友钻桥洞)。
[19]—[20]小节:结束造型。妈妈坐中间,其余四人坐旁边,一人搭到妈妈的肩上,向前探头。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生活类的歌舞表演,表现出孩子对妈妈的爱,教育幼儿孝敬父母。
2.音乐分析:音乐旋律有起有伏,结构规整,歌词生动感人,表演时易于幼儿情感的抒发。
3.动作分析:舞蹈中安排了队形的变化,运用生活中的“端茶”、“搬椅”的动作来表示对妈妈的关心,同时运用小踏步、屈膝等舞蹈动作来表现幼儿的天真可爱。
4.创编提示:此歌表演较适合中、大班的幼儿表演。
26.放风筝
*动作说明:
准备动作:身向7点,坐下,屈膝绷脚,手扶膝盖。
[1]—[2]小节:提腕,向7点,推手压腕,同时腿脚伸向7点,眼看7点,收回眼看1点。
[3]—[4]小节:重复[1]—[2]后身转向1点。
[5]—[8]小节:手臂和腿同时向旁打开,经过横叉,跪在地上,双手重叠,从上向下打开。
[9]—[12]小节:左右各踏步一次,左腿伸直,勾脚,右腿弯曲。同时手臂提腕,从身体两侧提起到旁,落时压腕到身体前后,眼看1点。
动作一
[13]—[16]小节:重复[9]—[12]。
[17]—[18]小节:脚向两旁交替踵步,同时双手在胸前左右击掌。
[9]—[12]小节:双臂大波浪2次,同时脚下碎步。
[21]—[23]小节:左手臂高举于旁斜上位,右臂位于旁斜下位,逆时旋转面向1点(如动作一)。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描述放风筝的一件趣事,风筝在天空自由的翱翔,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像美丽的蝴蝶一样。歌词内容生动有趣,很有吸引力,适合大班。
2.音乐分析:3/4拍,缓慢、柔和、悦耳。风筝的飞翔被音乐谱写的非常恰当,中间部分的少许跳音,把整个音乐点缀得非常丰富,感觉俏皮中略带活泼。
3.动作分析:整个动作组合连贯通畅,动作丰富、生动,如压腕、勾绷脚、跪坐、踵步、击掌等,与歌曲搭配的很舒服。
4.创编提示:这首歌曲的情节性很强,所以很适合用各种动作来表现,如风筝自由自在在天空的样子、蝴蝶飞舞的样子,都可以用形象的肢体来表示。
27.礼貌歌
*动作说明:
围成双圈,外圈和里圈的小朋友面对面站立。
前奏:双手在胸前击掌,两拍一次。
第一段:
[1]—[2]小节:相对的两人右手食指伸直,其余手指做握拳状,向前伸出,上身前倾一次,然后收成直立姿态。双臂架起,双手点向胸口,双手在胸前交叉摆手。
[3]—[4]小节:两人拉手,依次蹲起一次。
[5]—[6]小节:两人拉手,碎步转一圈回原位。
第二段:
[1]—[2]小节:右手扶胸,然后双手在旁按手位相互行礼一次。右手食指前点,快速收回双手胸前交叉晃手。
[3]—[6]小节:重复第一段的[3]—[6]小节动作。
结束句:面对面拍手两次,双手叉腰,点头敬礼,亮相结束。
*分析:
1.题材分析:是生活场景的题材表演。通过交流的形式,使幼儿对文明礼貌有进一步的认识并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表现。
2.音乐分析:音乐短小精练,空拍节奏给人很有趣味的感觉,旋律悠扬起伏,表现了对话时的情感特点。
3.舞蹈动作分析:以音乐为主,紧紧结合歌词的节奏进行动作组织,加强小朋友之间的交流。
4.创编技法分析:音乐比较短小,在编排动作时不要太复杂,动作节奏不宜太快,要立足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进行动作的组织。
5.创编提示:可以进行简单的音乐游戏练习,在组织动作时,要以动作的情感交流为主,进行设计。
28.拉个圆圈走走
*游戏玩法:
全班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
第一段歌词幼儿朝一个方向边唱边走,唱到“看看谁先蹲下”的“下”时,幼儿立刻蹲下,看谁最快。
第二段歌词幼儿听教师唱并朝一个方向跑,唱到“看看谁先站好”的“好”时,幼儿立刻站好,看谁最快。
*分析:
1.题材分析:此音乐游戏以训练幼儿的音乐反应能力为主,较适合中班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音乐易于哼唱,段落清楚,节奏均匀,便于做动作。
3.动作分析:动作比较简单,全体幼儿拉成圆圈根据歌词的内容做相应动作,但要注意相互配合。
4.创编提示:跑步站好后,应设计一些放松动作,比如:绕圈散步,原地踏步拍手等动作。
29.新年好
*动作说明:
人数:6人 小班
[前奏]
小朋友从右边出场,双手叉腰,一拍一步做两步小跑(如动作一),紧接右脚踵步左右点头(如动作二)。
歌词出场的前一小节,终止小跑步(见图一)。
图一
动作一
动作二
[1]—[4]小节:双手握拳,放置左胸前,同时左脚踵步重心向左,作拜年状,两小节一个动作,面朝1点。
[5]—[9]小节:面向1点侧身小跑步往后退(如动作三),队形收拢,成图二。
[10]—[13]小节:然后队形散开见图三,双手斜上举起,五指张开,做碎步(如动作四)。
[14]—[19]小节:双跪地,双手紧握放置胸前(祈祷)。
[反复前奏]动作同前奏,围成圆圈,边转边跳(见图四)。
第二遍音乐
[1]—[2]小节:双手斜上举起,五指张开,做碎步,向前跑成两竖排(见图五)。
动作三
图二
图三
动作四
[3]—[4]小节:左排双手斜上举起,五指张开,左右摆动。右排蹲下双手斜下,五指张开,左右摆动。
[5]—[8]小节:动作同[3]—[4]小节,两排交换。
[10]—[13]小节:左右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如动作五,按顺时针小跑步(见图六)。
图四
图五
图六
[14]—[19]小节:全体双手叉腰,小跑步跑成队形(见图七),双跪地,双手臂斜下伸直手心向上摊开(如动作六)。
动作五
动作六
图七
*分析:
1.题材分析:一段生活类的幼儿歌舞热闹、欢快,表现小朋友们过新年的欢快心情及拜年的热闹场面,这样的题材是小朋友们非常乐意表演的,与以往拜年歌曲不同的是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幼儿园里小朋友对老师的拜年,教育小孩子培养从小尊敬师长的良好品德。
2.音乐分析:音乐欢快、活泼,气氛热闹。[14]—[15]小节的半音可能会使小朋友出现音准不准问题,但总体上仍可烘托出热闹气氛。
3.动作分析:动作简单,童趣,“拜年”形象生动,小跑步适合小班幼儿表演。
4.创编提示:欢快的音乐配以欢快的动作,着重烘托过新年的热闹气氛。如能运用道具,如过年的鞭炮、花灯则更加形象。
30.五星红旗真美丽
*动作说明:
[1]—[2]小节:双手五指张开,上举(动作一)。
[3]—[4]小节:两手在脸颊两侧做开合状,两腿踏步。
[5]—[6]小节:两手食指与大拇指相对,屈肘,从右胸移至左胸前,双腿并拢。
[7]—[8]小节:动作同[1]—[2]小节。
[9]—[10]小节:原地跑跳,左右拍手。
[11]—[12]小节:蹦跳两步,左右摆手。
[13]—[14]小节:原地踏步后,上左脚右腿虚步敬礼(动作二)。
动作一
动作二
[15]—[16]小节:并右腿,敬礼状,提踵两次,点头。
*分析:
1.题材分析:让小朋友认识五星红旗,从小培养爱国思想。这样的题材很适合幼儿教育,创编成幼儿歌舞后,让小朋友们非常形象地记住国旗的图案,也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教育。
2.音乐分析:音乐短小、精炼,主题鲜明,没有多余的铺垫,四句歌词让幼儿非常容易记住。
3.动作分析:简单的造型,刚劲有力的敬礼,使这段小班歌舞非常容易被小朋友们接受,尤其是男孩子们,要求表演时要大声歌唱,动作坚定有力。
4.创编提示:在创编这样短小简练的幼儿歌舞时一定要与歌词内容、乐曲旋律紧密相扣,突出主题,动作简单,情绪饱满。
二、动植物类
动、植物类的题材最能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对其外形和特征的观察、模仿,使幼儿在歌舞活动中更好地得到情趣的培养。
1.走 路
*动作说明:
[1]—[2]小节:双手食指与中指伸直分别放在头两侧,意为小兔的耳朵。双脚并拢蹦跳,两拍一次,先左后右,蹦跳两次。上身和头左右摆动(如动作一)。
[3]—[4]小节:动作同上,只是一拍一次向前蹦跳三次。身体直立跳,不倒头。
[5]—[6]小节:双手在体两侧的斜后方,掌心朝下,左脚起双腿半蹲,双脚大八字向后退四步,每走一步双腿膝关节向下颤动一下。
[7]—[8]小节:身体保持上面动作,一拍摆动两次,双脚踏起,以示模仿鸭子快走时身体左右摇摆的样子。
[9]—[12]小节:两拍一动向前走,先迈左脚,双手五指分开掌心朝前,右手高,左手低,迈右脚时左手高,以示乌龟的爪子。
动作一
动作二
[13]—[14]小节:身体向后转走四步,双手在胸前似小猫的前爪,随脚下步伐交替向前伸,先右后左。
[15]—[16]小节:前两拍上身动作不变,左转身小碎步。后两拍出右脚成踵步,双手五指分开于脸两侧,似小花猫的胡子(如动作二)。
*分析:
1.题材分析:歌表演,动物类律动。
2.音乐分析:此首乐曲只用四句就将小兔的蹦跳、小鸭的摇摆、小乌龟的迟缓和小花猫灵活轻巧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乐句与乐句间上下行交替,琅琅上口,易于记忆。
3.动作分析:在小班学习模仿动作的基础上,通过节奏的变化再次模仿小兔、小鸭、乌龟和小猫的走,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另外,动作时不再是原地,而是有了前进和后退的变化,特别是做小碎步时身体有一个转身的动作,加大了动作的难度,有利于幼儿感知身体的方位。
4.创编提示:适合小、中班幼儿表演。
2.大象走
动作一
*动作说明:
准备:身体前倾,双手合抱伸直,似象鼻子(如动作一)。
音乐开始:幼儿双手由右上向左下划“8”字至左上,再由左上向右下划“8”字至右上,同时左脚起向前走两步(一拍一步),三、四拍左脚原地点两次,同时双手合抱下垂不动,反复。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动物类的律动练习,表现了对大象形象的模仿和喜爱,可作为中班律动练习。
2.音乐分析:音乐曲调简练明了,节奏比较均匀,对称。旋律起伏不大,采用了简单的音阶旋律线。
3.动作分析:在动作上应立足于对动物形象的基本形态的模仿和动态刻画,即大象的憨厚、笨重。用双手五指交叉握拢,上肢向下垂落,模仿大象的鼻子,通过膝盖的屈伸变化,来模仿大象的行走。
4.创编提示:抓住身体在动态上的特点,树立最具代表性的动作,比如大象鼻子;抓住身体的动态模仿,如大象的行走。在节奏上,突出音乐的节拍变化,抓住主要的节奏。动作应简练,编排时注意动作的反复以加深对动作和节奏的理解和表现。
3.小企鹅
*动作说明:
小朋友们向圆心站好,音乐开始后,围绕着圆圈转。
[1]—[4]拍:小朋友双手保持旁按手位,五指并拢,做小企鹅的形象。左右摇摆,并向前走(如图一)。
[5]—[8]拍:小朋友在原地,手在胸前拍手一次,还原企鹅形象,前踵步一次,身体向右倾。
[9]—[12]拍:向前走模仿企鹅形象并点头四次。
[13]—[16]拍:两个人相对站立,两人身体向相反方向摇摆(如场记图二)。
[17]—[20]拍:各自转两圈,再相互转一圈(如场记图三)。
[21]—[24]拍:碎步向后退由圆形变成一队,在胸前拍手三次,然后左右倾头各一次。
图一
图二
图三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动物类的律动,表现的是模仿小企鹅可爱的表演。
2.音乐分析:简练明了,旋律欢快,附点和空拍节奏,使整首曲子更显活泼生动,很贴切幼儿的情趣。
3.动作分析:以模仿小企鹅的动作为主,很形象的表现出小企鹅走路时的笨重、可爱,动作结合了歌词,使舞蹈和曲子相统一,动作可以训练幼儿上下肢的配合能力,适合中班幼儿表演。
4.创编提示:动作的编排简练,可多人一起做,也可以两人做,可以通过队形的变化来练习此律动。
4.快快跑
*动作说明:
准备动作:双手虎口叉腰,正步位站立,眼看1点(如动作一)。
[1]—[4]小节:原地做膝跳步,1个8拍,手叉腰不动。
[5]—[6]小节:前两拍,向左蹦一次,头向左微倾,双腿屈膝。后两拍相反动作,双手叉腰不动。
[7]—[8]小节:前两拍向后蹦一次,双手在胸前,与肩同高宽左右摆动。后两拍同前两拍。
[9]—[12]小节:向前做后踢步,双手两侧自由摆动。最后两拍停下,双腿屈膝身体向右倾倒做旁按手位(如动作二)。
动作一
动作二
*分析:
1.题材分析:此律动为身体活动律动,吸跳步、蹦跳步、后踢步表现了幼儿活泼热情的身心特点。也十分恰当地表现了马儿的快乐情绪。适合大班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2/4拍的节奏,欢快,和小马奔驰的样子相统一,旋律轻快,易于表现欢快的风格。
3.动作分析:主要表现幼儿下肢动作,这种协调性训练很重要。吸跳、蹦跳、后踢都表现欢快的景象,幼儿能够表现其自身的活泼样子。
4.创编分析:要在逐个步伐都完全掌握之后,再加上肢动作,努力提高幼儿的练习兴趣。可加入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形象,如小马、小鹿等,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5.蝴蝶歌
*动作说明:
[1]—[2]小节:小碎步,双手旁大波浪做蝴蝶飞状。
[3]—[4]小节:小碎步,旁点地,双手从左晃向右,再返回。
[5]—[6]小节:碎步自转一周,双手开花状捧脸(如动作)。
[7]—[8]小节:踏步站立双手从头上向旁打开后亮相。
[9]—[10]小节:碎步后退,双手由下向上展翅。
[11]—[14]小节:碎步自转一周后作“花”状亮相。
动作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动物类的歌表演,主要表现了蝴蝶飞翔时的美丽。适合中班的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6/8拍的音乐,节奏均匀、对称,曲调流畅动听,有起伏波浪感。
3.动作分析:舞蹈动作始终跟随着主题形象即“蝴蝶”,主要运用了手臂波浪和碎步来表现蝴蝶飞舞的情景,后4小节通过“花儿”的动作,表现了蝴蝶和花的亲密无间。作为歌表演练习,一定要抓住表演,将主题形象的轻盈、美丽表现出来。
4.创编提示:首先抓准主题形象即“蝴蝶”,通过“挥动翅膀”等手臂动作和碎步来表现它翩翩起舞,在节奏上,突出音乐的节拍变化,抓住主要的节奏。即xxxx|xxxx.|结构上前半段着重表现“蝴蝶”,后半段加入了“花”的形象。可着带翅膀的服装或道具。
6.数鸭子
动作一
*动作说明:
准备:双背手,自然站立。
独白:[1]—[2]小节:前四拍:双背手,左右扭胯同时摆头四次;后四拍:双手上举,小碎步,第四拍亮相,小鸭子状(踵趾步,双手前伸手做鸭嘴状)(如动作一)。
[3]—[4]小节:前四拍:重复[1]—[2]小节前四拍动作,后四拍:双腿屈伸,左手背后,右手单指8点、1点、2点。
前奏:娃娃步,双手和头同向左右摆动8次。
第一段:
[1]—[2]小节:前四拍:双背手,双腿屈伸,左右扭胯同时摆头四次;后四拍:双手上举,小碎步,第四拍亮相,小鸭子嘴状(踵趾步,双手前伸手做鸭嘴状)。
[3]—[4]小节:前四拍:重复[1]—[2]小节前四拍动作,后四拍:双腿屈伸,左手背后,右手单指8点、1点、2点。
[5]—[6]小节:鸭走步四次。
[7]—[8]小节:前四拍:左右转腰,屈蹲,单臂摆手,后四拍:前两拍经屈伸双分手,第三拍双分手亮相。
[9]—[10]小节:重复[7]—[8]小节动作。
第二段:
[1]—[2]小节:前四拍:模仿老爷爷走路状,后四拍:踵趾步,一手做老爷爷捋胡须状。
[3]—[4]小节:前四拍:碎步左横移呈踵趾步,双手从右晃向左中位,后四拍做反向动作。
[5]—[6]小节:双手搭肩,吸跳步8次(小朋友上学状)。
[7]—[10]小节:前四拍:左右转腰,屈蹲,单臂摆手,后四拍:原地踏步,双手交叉拍肩。重复一遍。
结束句:鸭走步(大八字步,屈膝,两手旁按手位,走时左右摆胯)下场。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个生活类的歌表演,表现的是小朋友数鸭子的情景,同时教育幼儿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作为大班歌表演练习。
2.音乐分析:旋律流畅动听,节奏均匀对称,歌词琅琅上口,配以独白则更形象生动,表演性极强。
3.动作分析:模仿鸭子的外形特征即:走起路时的摇摆,鸭子叫以及鸭子游水等动作;用单指表现“数”鸭子的情景;用跑跳步、娃娃步表现小朋友的天真、活泼;老爷爷的特征则用“踵趾步”“捋胡子”来表现。
4.创编提示:抓住主要形象,一个是“小朋友”,通过“走、跑、跳、扭胯、倾头、数数”等步伐和动作来表现他的活泼和数鸭子的情景,一个是“鸭子”,从外部特征中提取最典型动作,如:鸭走步、鸭嘴叫等。编排中注意步伐快与慢的搭配,动与静的协调。加以队形的变化和角色的划分会更好。
7.小金鱼
*动作说明:
[1]—[2]小节:双手食指和大拇指捏成圆圈,其余三指翘起。似小金鱼的眼睛,分别放在自己眼睛的上面。第一二拍向右迈左脚,同时双手提腕,第三四拍右脚跟过去旁点,双手提腕,似小鱼眨眼睛。第五至八拍动作同上,方向相反。做此动作时,膝盖要跟随旁点的脚放松颤动。
动作一
[3]—[4]小节:双手在身后左右摆臂,模仿小金鱼摆尾巴(如动作一),小碎步向左转一周,左右各摆两次。
[5]—[6]小节:动作同[1]—[2]小节,只是节奏快一倍。左右各做两次。
[7]—[8]小节:前两拍蹦跳步向左,双手在头左侧拍手。后两拍向右蹦跳步,双手向下分开至体两次,手腕翘起。此动作重复一遍。
*分析:
1.题材分析:小、中班律动,动物类。
2.音乐分析:此曲乐句简单、重复,易于幼儿记忆。
3.动作分析:抓住小鱼眨眼和小鱼游的典型动作,使小金鱼的形象更加生动、可爱。与此同时对训练幼儿手腕的灵活性及上下肢动作的协调性有很大帮助。
4.创编提示:适合小班幼儿表演。
8.小蜜蜂
*动作说明:
准备动作:旁按手位,身体朝向1点(如动作一)。
[1]—[4]小节:手保持准备手位,双臂大波浪,屈膝,脚下碎步。
[5]—[8]小节:双手交叉抱肩,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依次左右侧点,身体随动(如动作二),碎步自转一圈,手臂大波浪。
动作一
动作二
[9]—[12]小节:动作同[1]—[4]小节。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组简单的律动练习,描写了小朋友们对小蜜蜂的友好,潜移默化的起到了教育意义,培养幼儿不伤害益虫的良好品德,适合小班幼儿。
2.音乐分析:2/4拍,音乐是抒情的、流畅的、动听的,采用了音阶的上下级进做为旋律,生动地对蜜蜂进行了刻画。
3.动作分析:这个组合大都体现在下肢的表现,如:提踵,屈膝,碎步,侧点等动作的编排,促进和发展了幼儿下肢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配合上肢的手臂动作,使幼儿在音乐中很好的表现蜜蜂的形象。
4.创编提示:主要以表现小蜜蜂这个主体来创编,它飞的样子及鸣叫的样子要贴切,简单,还要考虑到小蜜蜂的其他动作,如蜜蜂采蜜、在花丛中飞舞等形象的刻画。
9.小鸟醒来了
*动作说明:
动作一
准备动作:跪坐,身向一点,旁按手位(如动作一)。
[1]—[4]小节:手臂小波浪,小臂随动,上身左右依次摇摆。
[5]—[6]小节:站立,脚尖着地,碎步向一点,手臂大波浪。
[7]—[8]小节:原地碎步转,手臂保持大波浪。
[9]—[10]小节:双脚依次侧点地,手臂上举,小波浪,小臂随动。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律动练习,通过清早起床对小鸟和对小朋友们的表现的描述,可以培养幼儿养成每天起床满怀活力与欢快的心情,适合小班幼儿。
2.音乐分析:2/4拍,欢快,活泼,有朝气,采用了欢快的跳音式结构,能够更好的激发幼儿对歌曲的表现。
3.动作分析:此动作组合,主要是以锻炼幼儿手臂灵活性为主,配合下肢的动作,来促进幼儿的整个身体的协调性。
4.创编提示:创编时,抓住小鸟的可爱样子,它的歌唱的样子与展翅高飞的样子,这些都要考虑进去,动作要简单,适合小班幼儿的动作特点。
10.小青蛙
*动作说明: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五指张开放在耳边指尖向上,像个小青蛙一样的神态。
[1]小节:五指张开,放在耳侧指尖向上,向2点蹦跳,双腿并紧。
[2]小节:面向2点,左手臂伸展右手胸前45度左右依次进行,左右扭胯。
[3]小节:同[1]小节动作,面向8点蹦跳。
[4]小节:面向8点动作同[1]—[2]小节。
[5]小节:双手拍掌3次,面向1点,双手搭肩正步位,身体扭转45度。
[6]小节:双臂夹紧,五指张开,双手侧打,腿与肩同宽,脚尖向2、8点,微蹲(做青蛙状)。
[7]小节:双手背向,半蹲原地轻跳3次。
[8]小节:微转身体45度,双臂夹紧,五指张开,双手侧打90度,腿与肩同宽,脚尖面向2、8点,微蹲,眼看1点,成青蛙状。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个动物类的歌舞表演,通过对小青蛙生动形象的模仿,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并进一步更深刻的模拟出小青蛙的形象,适合于中大班。
2.音乐分析:4/4拍欢快活泼,采用了多个跳音式结构,跳跃性强,歌曲适宜动作来表现。
3.动作分析:动作主要是以小青蛙的形象,用蹦跳步,扭胯的动作来表现,歌词与动作搭配很融洽。
4.创编提示:创编时要抓住小青蛙的形象,突出它的可爱与动作的趣味性。
11.小熊吹泡泡
*动作说明:
准备姿态:正步位站立,旁按手位准备,眼看1点。
第一段:
[1]—[4]小节:1—2拍低头,手位保持旁按手位。3—4拍抬头,冲8点上方,同时双手抬起,四指并拢,拇指相对,虎口张开,两手在嘴前作吹泡状(如动作一)。5—6拍同1—2拍,7—8拍同3—4拍(做反面动作)。
[5]—[8]小节:1—4拍,双手旁按手位,右左倾头两次。5—8拍右倾头,右手伸向8点上方。用食指数泡泡(3次)。眼随手动,由8点转向2点(如动作二)。
动作一
动作二
间奏:五指并拢,胸前拍手。
第二段:
[1]—[4]小节:做右倾头2拍一动。
[5]—[8]小节:虎口叉腰,耸肩。
[7]—[8]小节:虎口叉腰,由左向右转一圈。
[9]—[12]小节:同第一段[1]—[4]小节。
[13]—[16]小节:左右倾头各一次,旁按手位。后四拍双手伸向头上方,手心相对,两臂夹角为45度。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描写幼儿玩耍的律动,描绘出了一幅幼儿吹泡泡的情景,塑造了幼儿无忧无虑、天真、可爱的形象。
2.音乐分析:2/4拍的节奏,切分和附点节奏的运动,使整体的音乐富有跳跃性。
3.动作分析:舞蹈动作的编排,动作,形象与歌词紧密结合。如吹泡泡和数泡泡的情景,更加表现出了幼儿活泼、可爱、天真的特点。
4.创编提示:感受音乐,抓住幼儿活泼的特点,结合歌词生动地展示出幼儿吹泡泡时的样子。
12.小鸟,小鸟
*动作说明:
前奏:正步站立,双臂自然下垂。
[1]—[2]小节:原地小碎步,双臂小鸟飞,两拍一次,共四次。第一拍时手臂提腕、屈肘,上举于体侧(如动作一),第二拍手臂压腕,屈肘于体下方(如动作二)。(www.xing528.com)
动作一
动作二
[3]小节:第一、二拍,面向8点,做小跑步四次,双臂自然下垂立腕,第三、四拍屈膝半蹲,双臂保持姿态不变,头每拍一次,左右摆动。
[4]小节:同[3]小节方向相反。
[5]小节:朝8点做小碎步,最后一拍双腿半蹲,双臂体前交叉上举,分开呈侧平举。
[6]小节:同[5]小节动作,方向相反。
[7]—[8]小节:小碎步右转体四个方向,双臂做鸟飞,每两拍一个方向。
[8]—[10]小节:面向1点,重复[3]小节动作一遍。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首关于小鸟的曲子,属动物类,表现了小鸟的美丽、可爱。
2.音乐分析:自由流畅,有起伏感。
3.舞蹈动作分析:舞蹈根据此曲,表现了小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依恋,运用手臂的波浪表现小鸟的飞,小碎步表现小鸟的翩翩起舞,既生动又形象。
4.创编提示:适合小班幼儿表演,重点为小碎步柔臂动作。
13.雁儿飞
*动作说明:
准备动作:双脚自然站立,身向一点。
[1]—[2]小节:原地小碎步,双臂大波浪,做模仿大雁飞的动作。
动作一
[3]—[4]小节:双臂大波浪,原地小碎步转一圈。
[5]小节:小碎步向左移动,双臂上举于头上,手腕相对。
[6]小节:手按旁按位,同时右脚旁踵步。
[7]小节:动作同[5]小节,方向相反。
[8]—[9]小节:动作同[1]—[2]小节。
[10]小节:原地小碎步,双手手心相对于胸前向上举起(一个八拍)。
[11]小节:左手叉腰,右手臂水平向右伸出,脚站右侧踵步(如动作一)。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描写动物的歌表演,向幼儿说明了大雁的生活习性。比如大雁秋天飞向南方、飞时排成一字形等,说明了大雁的各种生活和习性等。
2.音乐分析:3/4拍音乐,节奏均匀;柔美而且音乐整体给人的感觉舒畅。
3.动作分析:脚下的小碎步练习较多,可以表达幼儿自然活泼的性格。一般在小班就可以训练。
4.创编提示:创编时可结合舞蹈的需要和情感表达的要求,配合上肢和身体的动作进行练习。
14.小蜻蜓
*动作说明:
[1]—[4]小节:双臂体两侧平伸,以示蜻蜓的翅膀。原地小碎步,同时双手抖动,抖动时强调第一拍要重,模仿蜻蜓的翅膀在飞(如动作一)。
[5]—[8]小节:姿态不变,只是小碎步横向移动,先左后右。双腿可半蹲、直立交替做小碎步,以示蜻蜓低飞、高飞。
[9]—[12]小节:朝2点出右腿脚跟落地成踵步,右手背手,左手在头的左侧摆手,以示“不吃粮食”,“不吃菜”动作相反。方向向8点。
[13]—[16]小节:双腿并拢,随音乐节拍三拍下蹲一次,蹲四次。同时双臂体前伸直,与肩同宽,双手竖起大拇指,随节拍左右各摆两次,以示夸奖“小蜻蜓”(如动作二)。
动作一
动作二
*分析:
1.题材分析:歌表演,动物类。
2.音乐分析: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音符之间只有三度,便于幼儿演唱。歌曲短小,歌词押韵,琅琅上口,浅显易懂。特别是通过学习,还可以使幼儿知道蜻蜓是益虫的知识。
3.动作分析:通过手腕的抖动模仿蜻蜓的飞翔,可以训练幼儿手腕的灵活性。小碎步的练习既可以形象生动地模仿蜻蜓的飞翔,也可以训练幼儿腿部肌肉及脚腕的灵活性。
4.创编提示:适合小、中班幼儿表演。
15.小狗乖乖
*动作说明:
准备姿态:正步半蹲,双手曲肘放于脸旁,折腕,指尖朝1点(如动作一)。
[1]—[2]小节:屈膝四次,身体左右摆动,同时折腕四次。
[3]—[4]小节:上肢动作同[1]—[2]小节,脚下为蹦跳步。
[5]—[6]小节:正步半蹲,上身前倾,双手虎口叉于大腿处,指尖相对,左右摆胯五次(两慢三快),头的摆动与胯的摆动一致,以示小狗摇尾巴。
动作一
[7]—[10]小节:重复[3]—[6]小节的动作。
[11]—[12]小节:上肢动作同[3]—[4]小节,下肢为连续蹦跳,第7拍落为全蹲,双手扶地,第8拍跪。
[13]—[14]小节:右团身轱辘一周,再左团身轱辘一周。
[15]小节:跪坐,上肢同准备姿态,折腕一次,左倾头。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模仿小狗的律动练习,通过对小狗静态、动态的模仿,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以及音乐感受能力。较适合小班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音乐形象、生动,特别是弱起和空拍的运用,使整个乐曲具有活泼、诙谐的特点,歌词浅显易懂。
3.动作分析:动作主要以模仿小狗的形象特征为主,双手模仿小狗的耳朵,蹦跳步模仿小狗的跳动既形象又符合节奏的特点,模仿小狗摇尾巴、打滚等。
4.创编提示:首先要抓住小狗的形象,并将其拟人化生成多种状态如:走的、跳的、蹲的等,然后根据节奏、歌词将生成的形象组织起来,配以形象的服装或头饰效果更佳。
16.小鸭子
*动作说明:
前奏:幼儿以鸭走步围成圆圈,面向逆时针(如图一)。
[1]小节:旁按掌在身体两侧,右脚跟向右旁点步收回,同时向右倾头。
[2]小节:旁按掌在身体两侧,左脚跟向左旁点步收回,同时向左倾头。
[3]—[4]小节:旁按掌在身体两侧,双脚原地,身体前倾撅臀两次。
[5]—[6]小节:旁按掌在身体两侧,双脚分开半蹲向前碎步走,身体左右轻晃。
[7]—[8]小节:原地半蹲颤动翅膀,向左右倾头。
[9]—[12]小节:双脚分开半蹲一拍一步向前走,双手身体前相叠一拍一次颤动似鸭子的嘴,左右倾头。
[13]小节:双手打开向前蹦跳一次,身体略向前倾。
[14]小节:双手保持在旁按掌位,再蹦跳一次,身体略向后倾。
[15]—[16]小节:重复[13]—[14]小节。
[17]—[19]小节:小碎步双手向前划开似游泳状。
[20]小节:双手旁按掌位,左脚半蹲右脚伸直脚后跟向右旁点地,头向右倾(如动作一)。
图一
动作一
*分析:
1.题材分析:动物类题材,表现了小鸭子的形象,抓住鸭子的走路状态进行表现。
2.音乐分析:音乐在一个八度以内,以间奏重复为主,有利于幼儿演唱和表演。
3.创编技法分析:鸭走步为主要动作,发展下肢能力以及上肢与下肢步伐的协调配合,认识小鸭子特色形象。
4.创编提示:该内容适合中班幼儿表演,创编时注意把握小鸭子的特色形象吸引幼儿兴趣,以鸭走步和蹦跳步为主要步伐发展幼儿下肢活动能力,同时注意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17.动物的嘴巴
*动作说明:
[1]—[2]小节:“什么动物嘴巴尖”左手叉腰,双腿同时下蹲,右手用食指指头,头向左倒,然后立起。右手五指并拢,扣手腕曲肘放在嘴前做尖嘴状。
[3]小节:双手在头的两侧晃手三次,手放下(动作A)。
[4]—[5]小节:上手在身体的后面开合两次(模仿小鸡的翅膀),同时半蹲,上身前倾。双手胸前交叉握拳,食指伸直并拢,做小鸡嘴巴状,向前点两次。
[6]小节:做动作A。
[7]—[9]小节:双手食指点头蹲起一次,左手前点一次,右手前点一次,双腿屈伸配合,右手指嘴巴,双手由上向旁晃手一次。
[10]小节:做动作A。
[11]—[13]小节:右手在体前,左手在体后,五指自然并拢做摆手动作,脚下小碎步,原地转一圈。
[14]—[18]小节:右手前指,原地蹦跳一次,收成正步位,双手在身体前边画一长条状,然后原地转一圈。两手臂向旁伸直,曲肘五指张开做青蛙状,双脚站大八字,屈伸起伏两次,在转动上身向左一次,向右一次,做屈伸起伏。
[19]小节:双手叉腰,做踏步4次。
第二段:
[1]—[2]小节:左手叉腰,双腿同时下蹲,右手用食指指头,头向左倒,然后立起。双手手心向下,五指并拢,放在嘴前做扁嘴状。
[3]小节:做动作A。
[4]—[5]小节:双手搭在一起,上下开合4次,模仿鸭叫形态。
[6]小节:做动作A。
[7]—[9]小节:右手食指指头,头向左倒头,同时半蹲,手放下成直立状,左手反面做一次。双手在胸前前后连接,拇指和食指伸开,其余三指握拢。
[10]小节:做动作A。
[11]—[13]小节:双手平伸上下起伏,做飞舞状4次,脚下做小碎步。右手并拢伸在嘴前,左手伸在背后,碎步转一圈。
[14]—[19]小节:右手前指,蹦跳一次,然后收成正步位,双手由上向外晃分手,落在旁按手位,同时脚下碎步,收成半蹲状态,而后原地绕一圈。双手拢在嘴前,上身前倾,两拍一次跺步起伏做4次。双手叉腰,踏步4次结束。
*分析:
1.题材分析:关于动物的歌舞题材,通过对不同动物嘴巴的描述,引导幼儿展开思维,在活动中进行形象模仿,有较强的趣味性、表现性。
2.音乐分析:音乐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抓住不同的动物的嘴巴特征进行表现,富于趣味性,加上衬词“里格里格郎”显得更加生动。节奏鲜明,曲调优美。
3.舞蹈动作分析:在动作上抓住不同的嘴巴形象进行设计,突出动物的动作特征,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并投入地进行表演。配合不同的步伐如蹦跳步、八字步、碎步等,使动物的形象更加生动。
4.创编技法分析:对于幼儿歌舞来讲,编排上有精炼,有些乐句可以进行动作的反复处理,使幼儿能很好地抓住动作特点进行表现。在技法上可以进行一些“变化动作单一部分”的练习,如在表现小兔子的形态时,双手可以做小兔子的耳朵状,脚下可以做蹦跳步,也可以做小跑步,也可以踮起脚碎步走。可以启发幼儿拓展思维。
5.创编提示:立足于对歌曲进行阐述,对形象的动态应是多层面的审视,突出动物的形态,以及其动作的多种状态的模仿。
18.小白兔和小乌龟
(表演唱)
*动作说明:
第一段:
[1]—[2]小节:双脚并拢,两只小手的食指和中指立起放在头上,表示小白兔的耳朵(如动作A)。原地蹦跳两次。
[3]—[4]小节:原地屈伸两次,右手由旁向前晃手(手指张开,手心向下)同时头向前后伸缩一次(动作B)。左臂前晃做反面一次。
[5]—[6]小节:做小跑步向前进。
[7]—[8]小节:做小跑步向后进。
[9]—[12]小节:做小兔子状蹦跳步4次。
[13]小节:右手大拇指立起,其余手指握拳,向前伸出,左手叉腰,双脚站大八字。
[14]—[18]小节:小臂搭在胸前,脚下踏步,表示很神气。
[19]—[22]小节:蹦跳步一次,右手食指做指尾巴状,上身前倾,屈伸两次。
[23]—[26]小节:做小兔子状蹦跳步4次。
[27]—[28]小节:两腿分开,右手前指一次,同时,上身前倾。上身立起,手放下。
[29]—[32]小节:小臂搭在胸前,脚下踏步。
第二段:
[1]—[8]小节:重复第一段的[1]—[8]小节动作。
[9]—[12]小节:做小乌龟状,单手由旁向前晃手(手指张开,手心向下)同时头向前后伸缩一次,原地交替走4步。
[13]小节:双手在头的两侧曲臂立起,头前后伸缩一次。
[14]—[18]小节:右手由8点方向向2点方向划出,左手由2点方向向8点方向划出。
[19]—[22]小节:双手食指和中指立起放在头上,半蹲,上身向左、右各倾倒一次,双手在嘴前抹开,做咧嘴状。
[23]—[26]小节:双手旁按手,上身右倒,左腿半蹲,右脚勾脚旁点,上身左倒,右腿半蹲,左脚勾脚旁点。
[27]—[32]小节:双手食指和中指立起放在头上做小兔耳朵状,脚下碎步原地转一圈。向前蹦跳步一次,表情做苦恼状。
*分析:
1.题材分析:拟人化的动物类题材歌舞,通过兔子和乌龟的神情言语的描述,使幼儿区别好与坏,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
2.音乐分析:音乐富有情趣,使人通过音乐很快地抓住兔子和乌龟的形象以及性格特点,并结合生动的生活语言进行描述,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
3.舞蹈动作分析:动作积极落在对形象的处理,一是外在的形象处理,二是对两者进行内心感受以及表情的处理和表现。使动物形象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启发幼儿进行大胆的表现。
4.创编技法分析:要使歌舞更加有趣,不能脱离幼儿的想象理解,既要使动作形象生动,又能够启发幼儿进行自我体验,积极表现。通过设计有趣的对话式动作使幼儿体会歌曲的趣味性和内心的情感变化,做到由内而外的引领和调动,使舞蹈动作形象更加准确。
5.创编提示:对于兔子和乌龟的形象,在幼儿心中有自己的体验和表达形式,所以应结合歌曲的内容,进行动作的组织,启发幼儿进行大胆的设计和组织。创编的立足点可以进行不同的变化,使动作更加鲜活生动,趣味性更加丰富。
19.捕 鱼
*动作说明:
全班幼儿站成圆圈,请8—10个幼儿当“捕鱼者”,其余幼儿当“小鱼”。
第一遍音乐:
全体幼儿唱第一段歌词,“捕鱼者”做划船动作出场,进入圈中,至间奏时,“捕鱼者”手拉手围成圆圈做渔网(如图一)。
第二遍音乐:
“捕鱼者”唱歌,并按节拍身体稍向左右摆动表示捕鱼,“小鱼”在网内外穿插游动。音乐突然停止,“捕鱼者”收网(手拉手蹲下)。圈在网中的“小鱼”算被捕者。音乐重起,“捕鱼者”又起网捕鱼。被捕的“小鱼”只能在网内游动,未被捕的“小鱼”可继续在网内外穿插游动。音乐多次突然停止,“捕鱼者”可连续捕鱼,直至全体“小鱼”进网。“捕鱼者”走成两行做渔船,“小鱼”夹在中间,“捕鱼者”边唱边用两手做划船动作,“小鱼”在船中微微摇动用小碎步退场,游戏结束(如图二)。
图一
图二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模仿捕鱼过程的音乐游戏,通过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同时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较适合中、大班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有起伏波浪感。
3.动作分析:动作以形象模仿为主。小鱼的动作可由幼儿即兴表演。
4.创编提示:此音乐游戏主要训练幼儿的音乐反应能力,可以弱化在动作上的要求,让幼儿即兴表演则更有趣味性。
20.从小爱中华
*动作说明:
小朋友8—10人,化装成少数民族小朋友。以最后6小节作前奏,走成八字形或圆圈。
第一遍音乐
[1]—[2]小节:双脚并拢提踵4次,双臂伸于小腹前,手心相对,左右提压腕。
[3]—[4]小节:脚的动作不变,左手叉腰,右臂经体前绕一周后向右侧打开。
[5]—[8]小节:动作同[1]—[4]小节,方向相反。
[9]小节:左脚向左前方做蹦跳步一次,双手做吹喇叭状。
[10]小节:动作同[9]小节,方向相反。
[11]—[12]小节:动作[9]—[10]小节。
[13]—[14]小节:双脚跑跳步,向左自转一周,双臂经体前交叉后打开侧平举。
[15]—[16]小节:手拉手,右脚起,向左走三步踢一步。
[17]—[18]小节:动作同[15]—[16]小节,方向相反。
[19]小节:碎步后退,双臂从胸前打开。
[20]小节:双脚并拢提踵,双手做吹喇叭状。
反复奏[15]—[20]小节,变换队形成两纵队或两横排。
第二遍音乐
[1]—[2]小节:向前小跑步,双臂由下向上伸直;后两拍右脚原地踏两下,同时双手在头顶提压腕。
[3]—[4]小节:小碎步后退,双臂由上向下;后两拍右脚原地踏两下,双手在腹部提压腕。
[5]—[6]小节:右脚踮步,双臂由体右侧向左边移动晃手4次。
[7]—[8]小节:动作同[5]—[6]小节,方向相反。
[9]—[12]小节:动作同第一遍音乐[9]—[12]小节。
[13]—[14]小节:双脚原地碎步,双手做吹喇叭状。
[15]—[16]小节:双手动作不变,双脚碎步向左自转一圈。
[17]—[18]小节:走小秧歌步,两臂斜上举,手心相对。
[19]—[20]小节:左边小朋友左脚向左前方跨出成左弓箭步,双手做吹喇叭状;右边小朋友动作同,方向向右。
*分析:
1.题材分析:自然类。由“小小牵牛花缠绕竹篱笆,花儿连着花儿吹起小喇叭”这句天真的话语引发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要从小爱中华的情感。
2.音乐分析:此首歌是羽调式,歌曲旋律优美活泼,歌词简洁押韵。
3.舞蹈动作分析:舞蹈运用跑跳步、蹦跳步、小跑步、垫步等充分表现小朋友的天真活泼,运用手的提压腕、绕臂、吹喇叭状等来展现“牵牛花”的美丽。
4.创编提示:适合大班小朋友表演。
21.小小牵牛花
*基本步法:
1.前跳步:半拍一步,动作时双脚轮流向前绷脚直腿跳踢起。前跳时,脚面要有力,身体略后仰(如动作一)。
2.后跳踢步:半拍一步,两腿交替向后跳踢小腿,踢时绷脚身体略向前倾,富有跳跃性(如动作二)。
动作一
动作二
3.蹦跳步:正步,双脚并拢轻轻跳起,空中直膝,脚尖自然向下,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半蹲,跳时要轻巧富有弹性。
*动作说明:
[1]小节:左脚起原地做前跳踢步四次,双臂自然下垂立腕,随节奏前、后摆动。
[2]小节:向左、右做蹦跳步各一次,手腕随之摆动。
[3]—[4]小节:双脚起落四次,右臂经体前绕一周外开呈右侧平举。
[5]—[8]小节:同[1]—[4]小节动作。
[9]小节:面向7点,双脚立起,双臂自然下垂立腕,眼看1点。
[10]小节:原地后踢步四次,手腕交替前后摆动,眼看1点。
[11]—[12]小节:同[9]—[10]小节动作,方向相反。
[13]小节:面向2点做原地蹦跳步一次,双臂做吹喇叭状,眼看2点上方。
[14]小节:面向1点,朝左蹦跳四步,手臂姿态不变。
[15]—[16]小节:同[13]—[14]小节动作,方向相反。
[17]—[19]小节:前跳踢步右转一圈,双手端起于体前分开,呈体前侧平举。
[20]小节:双脚立起,双臂保持原姿态立腕。
*分析:
1.题材分析:植物类题材,表现了小小牵牛花生机勃勃、健康成长。
2.音乐分析:欢快、活泼、有动感。
3.动作分析:运用前跳踢、和跳踢蹦跳步,来表现小小牵牛花节节高升,运用吹喇叭状来体现牵牛花(喇叭花)的美丽,动作形象动人。
4.创编提示:适合中班幼儿表演,简单的跳步锻炼下肢活动能力。
22.白杨树
*动作说明:
跳法:半蹲、低头、含胸准备
第一段:
[1]—[2]小节:两手在胸前由“树芽”状,慢慢升起、打开到头上方成“参天大树”状,双腿随上肢动作慢慢直立。
[3]—[4]小节:两脚开立,双手头上方左右摆动,同时脚下重心也左右移动。
[5]—[6]小节:脚下动律不变,双手扶肩,身体、头左右摆动。
[7]—[8]小节:正步位,旁按手位,低头鞠躬敬礼。
[9]—[12]小节:碎步横移,双手摆动,正反两面。
[13]小节:双腿半蹲,双手抱肩,身体、头右倾。
[14]小节:双腿直立,双手打开到斜下手位。
[15]—[16]小节:上肢保持,两人拉手碎步转一周(一人饰白杨树,一人饰小朋友)。
第二段:完全重复第一段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植物类的歌表演,表现了白杨树和小朋友的友爱之情。适合小班歌表演练习。
2.音乐分析:节奏均匀对称,旋律流畅动听,较温和。
3.动作分析:用双摆手和脚下重心的移动来表现白杨树的摆动,通过鞠躬敬礼和拉手转圈来表现白杨树和小朋友之间的友爱之情。
4.创编提示:由于音乐比较温和,所以不适合用“跳、跑”类动作,选用碎步和一些原地的动作则比较符合音乐的特点。脚下重心的移动也可以表现出三拍子音乐的起伏感,上肢的动作变化多一些,内容会更丰富。
23.石榴妈妈
*动作说明:
前奏:小朋友从四周向中间跑动,然后跑开成图一队形。
[1]—[2]小节:两手体侧压腕。两腿打开与肩同宽,左右移动重心(如动作一)。
动作一
图一
[3]—[4]小节:动作同[1]—[2]小节。
[5]—[6]小节:身体前倾,双手叉腰,左看看右看看(如动作二)。
[7]小节:两腿跳开,塌腰上身前倾,左手叉腰,右手指向斜前方(如动作三)。
动作二
动作三
图二
[8]—[10]小节:跑跳步,五指张开,在肩上左右摆动(如动作四),跑成队形(见图二)。
[11]—[14]小节:两人一组后者扶着前者的腰,小碎步往前推再往后退(见图三)。
[15]—[18]小节:全体散开,坐下,两腿向上轮踢(如动作五)。
动作四
图三
动作五
[19]—[22]小节:起身,两小朋友牵手转一圈。
[23]—[25]小节:碎步走动,变化队形(见图四),然后,双手抱肩,并腿(如动作六)。
[26]—[28]小节:双手前后摆动,踏步行进,变成两竖队(见图五)。
[29]—[32]小节:双膝跪地,双手高举,左右摆动。
[33]—[34]小节:两手叉腰,娃娃步。变化队形(见图六)。
动作六
图四
图五
图六
[35]—[37]小节:起右腿,高跪,左手握拳上举同时直膝。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段植物类大班表演的幼儿歌舞,主题生动地描写了石榴的特征。用拟人手法表现了石榴籽要出来玩耍的风趣景象。不光能让孩子们认识石榴,还能让孩子们喜欢石榴这种水果。
2.音乐分析:这首明显带有民族音乐色彩的歌曲很风趣地描述了石榴的特征,音乐旋律流畅,尤其是问答式的乐句显得很俏皮、很活泼,速度稍慢,利于夸张地表现石榴妈妈的形象。
3.动作分析:动作夸张,表现石榴妈妈的可亲,队形多变,表现石榴娃娃的可爱,整段歌舞表现力强,与音乐相配得惟妙惟肖,很适合大班幼儿表演。
4.创编提示:根据音乐风趣的特征,可以设计夸张的动作,表演过程略带述事性,队形变化迅速、新颖,使这段幼儿歌舞更具观赏性。
24.小葵花
*动作说明:
人数:12人 中班
[前奏1]六人一组,共两组,分组进行,双跪地双手扶脸,下前腰头碰地(见图一)。先由一组,最前排的一人慢慢抬头爬起,两手舒展,并向右转一圈,成右腿半蹲左腿踵步,两手五指张开,掌心向外曲肘于肩的上方(似兔子的样子)(如动作一)。另一组一样动作,方向相反。
[1]—[4]小节:两组小朋友一起做双手托腮的动作。双手腕相对(似花朵)由下往上至脸颊两边,左右点头一拍一次。
[5]—[8]小节:走碎步,双手臂手心相对斜下举右边转圈,成竖队队形(见图二)。
图一
动作一
图二
[9]—[12]小节:左手叉腰,右手十指伸出,由左向右指点一拍一个,再从右到左指点一拍一个(如动作二)。
[13]—[16]小节:双手五指张开在肩两旁摇动(如动作三),脚走碎步,双手扶胸收拢(似驼背样)(如动作四)。
动作二
动作三
动作四
[前奏2]两脚碎步走,双手两侧打开上下摆动(似小鸟)飞,变换队形(见图三),就地跪下,动作同前奏1。
[17]—[20]小节:先由右半边小朋友进行,中间一人做[1]—[4]小节的动作,其余的人右手臂由胸前向上晃臂到右侧,左手叉腰,另一组相反动作。
[21]—[24]小节:动作同[5]—[8]小节,变换队形(见图四)。
[25]—[28]小节:两人右侧相对,双拉手小跑步一圈(如动作五),回到原位,做起踵步2次,双手叉腰,左右摆动(见图五)。
图三
图四
图五
[29]—[32]小节:小鸟飞动作,一个一个分开用碎步走到自己位置(如图六),第一排双跪下前腰,双手在脸颊两边(如动作六)。第二排双跪,两手叉腰(如动作七)。第三排左手放后,右手拍胸,稍微有点驼背,可以分批拍胸(如动作八)。
动作五
图六
动作六
动作七
动作八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段幼儿集体舞。12位小朋友形象地表演了小葵花的变化,告诉小朋友要珍惜时间。由于队形变化较多,因此更适合大班小朋友表演。
2.音乐分析:这是一首较完整的幼儿歌曲,有前奏、反复,结束句,歌词琅琅上口,很适合幼儿园老师创编幼儿歌舞让孩子们表演,音程跨度在四度以内,适合小朋友们载歌载舞。
3.动作分析:整个舞蹈的重点是在变换队形上,其中由两个三角形变成四竖排,到变成菱形,到两竖排到直排,再到最后的三横排造型结束,使整个舞蹈具有可表演性和观赏性,同时也让小朋友初步掌握一些简单队形的变化,以便于小朋友学习记住方位,从小锻炼与其他人配合协作的能力。
4.创编提示:课例的队形变化赏心悦目,在实际创编时也可更加简单,让小朋友容易掌握,同时要考虑到是多人集体舞蹈,因此要让每一位小朋友都能掌握。
三、自然类
幼儿对变幻万千的自然景象充满了好奇和幻想,通过自然类题材的歌舞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以及对自然界进行积极探索的欲望。
1.太阳好爸爸,月亮好妈妈
动作一
*动作说明:
准备:正步,旁按手位。左右倒头,上身自然晃动。
[1]—[2]小节:原地吸跳步四次,上肢保持旁按手位不动。
[3]小节:左踵步,左手晃手一周,落到旁按手位,右手叉腰(如动作一)。
[4]小节:做[3]小节的反面动作。
[5]—[6]小节:同[1]—[2]小节动作。
[7]—[8]小节:旁按手提压腕,同时左右移动重心。
[9]—[10]小节:吸跳步前进,双手由下向斜上方缓缓上举。
[11]—[12]小节:吸跳步后退,双手再由斜上方缓缓落下。
[13]—[14]小节:双分手,小碎步自转一周。
[15]—[16]小节:1—3拍,小碎步右横移,双手在旁按手的位置上微微起伏,第4拍,右脚向右侧出踵步,身体右倾。
[17]—[18]小节:同[15]—[16]小节,动作相同,方向向反。
[19]—[20]小节:第1拍,并立站,顺风旗手位(右手高),第2—4拍,结束动作:正步半蹲,双手对腕捧于脸前(如动作二)。
动作二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自然类题材的歌表演。根据太阳和月亮的性格特征,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它们比作爸爸和妈妈,通过表演可以让幼儿更加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适合中班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富有歌唱性。歌词形象、生动,可以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太阳和月亮的性格和特点。
3.动作分析:用吸跳步来突出节奏的特点即欢快明朗,步伐的连接上比较注重动与静的对比,手臂动作始终是在旁按手的位置上加以变化的,使整个舞蹈显得比较简洁、规整。
4.创编提示:创编时一定要抓住主题、把握住舞蹈的情绪,可以加入适当的队形调度,还可以采用集体舞、表演性舞蹈等形式。
2.雪花飘飘
*动作说明:
[1]—[6]小节:踮脚尖小碎步双臂七位柔臂成一排,四拍一动,上右脚,左脚向前伸出,脚尖点地,双手由左上向右滑出,与肩平行,左屈臂至胸前,稍向右下旁腰,其余两人继续原地小碎步,待第1人完成后,依次做完(如图1)。
[7]—[8]小节:双手同时滑到头顶,头向后倒。
[9]—[10]小节:同第[1]—[2]小节,围成圆圈,面向圆心。
[11]—[16]小节:三人同时左脚向前,脚尖点地,双手由旁向下,犹如双手捧起雪花状(如动作一),由体前慢慢向上,至头顶,散开,双手从体侧落下,双腿跪地,双膝跪地慢慢向圆外旋转,手上还是柔臂,三人背对,跪地,最后一个八拍,做一次跪地,捧雪状向上散开(如图2)。
图1
图2
动作一
[17]—[24]小节:手在头顶上小五花,立起成三角,面朝前,后方两人面朝后,站在台底,脚下一样点脚尖,碎步,前方一人做,双手前交叉跳,左脚点地,右腿侧踢90度(如图3)。
[25]—[32]小节:反向一样,后排双手捧雪状,身向2点头在一点,后方两人手由右上向左滑出,到头顶做雪花状,一个八拍一动,脚向右碎步,方向相同。
[33]—[36]小节:头看高手,右手与肩垂直,左手平行,原地踮脚转一个八拍,做捧雪状至头顶,慢慢向下散落。
[37]—[44]小节:点脚柔臂两个八拍,面向五点,依次用四拍转身,做双臂体前交叉下滑,右腿主力,右脚尖前点地,柔臂三人距离拉近,左手搭前人肩膀,右手向前伸出,犹如接雪状(如图4)。
图3
图4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自然类题材的幼儿歌舞,描写了雪花的轻盈多姿,赞颂了冬日的美丽,是一个适合幼儿欣赏的幼儿歌舞。
2.音乐分析:歌曲用欢快的节奏反衬小雪花的柔美、洁白、轻盈,还表现了小雪花的活泼、淘气,旋律悦耳动听,节奏、力度多变。
3.动作分析:动作中多用“捧雪花”的姿态来表现歌舞的主题,“旋转”“跪坐”等动作烘托出小雪花“飘”的姿态美,调度的合理运用也是此歌舞的一大亮点。
4.创编提示:可以加入“雪花”的道具,也可让幼儿即兴做雪花飞的动作,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白 云
*动作说明:
第一段:
[1]小节:双手由下经体侧到头上方,手背相对,同时向8点踮脚走三步。
[2]小节:双手打开到旁按手位,同时左腿蹲,右腿前踵步,上身前倾。
[3]—[4]小节:做[1]—[2]小节的反面动作。
[5]小节:波浪步前进,双手同时上举。
[6]小节:波浪步后退,双手落下。
[7]—[8]小节:横移步,旁按手位,左右各一次。
[9]小节:蹦跳步,右手指2点上方,左手叉腰。
[10]小节:反面动作。
[11]—[12]小节:旁按手位小碎步自转一周。
[13]—[14]小节:重复[1]—[2]小节的动作。
[15]—[16]小节:任意摆造型。
第二段:
[1]—[8]小节:重复第一段[1]—[8]小节。
[9]小节:蹦跳步,右手波浪摆臂由上到下,左手叉腰(如动作一)。
动作一A
动作一B
[10]小节:反面动作。
[11]—[16]小节:重复第一段[11]—[16]小节。
*分析:
1.题材分析:自然类的歌表演,主要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企盼风调雨顺的心情。适合中班歌表演练习。较适合中班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三拍子的节奏,有波浪起伏感,悦耳动听,轻柔连绵。
3.动作分析:动作以突出节奏的轻柔为主,下肢选用踮脚走、小碎步、波浪步半蹲等,上肢则以手臂的波浪摆动为主,同时也有模仿下雨的动作。
4.创编提示:此歌表演练习主要突出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因此在动作的设计上多选用三拍子的舞步,上肢动作则要突出的波浪感,轻柔、连绵。
4.小雨滴的舞蹈
动作一
*动作说明:
两人相对,双背手准备。
[1]—[4]小节:一人原地拍手摆头4次,另一人小碎步左手背后,右手斜上举,波浪形摆动落下,换反面(如动作一)。
[5]—[8]小节:同[1]—[4]小节,两人互换。
[9]小节:面向1点,两人同时屈膝向左跳颠,双手从右经下弧线到左山按手位。
[10]小节:同[9]小节反面动作。
[11]—[12]小节:小碎步,双手正前上举,波浪形摆动落下。
[13]—[14]小节:同[11]—[12]小节。
[15]—[16]小节:双脚转,双手斜上举,头看上方。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自然类的律动练习,表现小雨滴的活泼、可爱,可训练幼儿腕、肘以及大臂的松弛、灵活。
2.音乐分析:3/4拍的节奏,旋律平缓,无起伏,歌词反复。
3.动作分析:模仿小雨滴的动作比较简单,一般脚下用碎步,手臂上举,手腕松弛轻轻摆动落下作小雨飘落状。为突出小雨滴的“跳舞”,采用跳颠步以及双脚转。
4.创编提示:表现“小雨滴”可单臂也可双臂,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或跪立或直立,从不同的方向摆动,以丰富其动作。可作为中班的律动训练。
5.看星星
*动作说明:
前奏:双腿盘坐,双手扶在大腿上,上身坐直。头随节拍两拍一动摆头,先左后右四次。
[1]—[2]小节:双手五指分开上举于头两侧,两拍一动左右摆动各一次。
[3]—[4]小节:动作同上,只是一拍摆动一次,左右左三次。
[5]—[6]小节:双手手心朝上平伸于体前,从大拇指开始随歌词依次向掌心收回似数数。数六时不动。
[7]—[8]小节:双臂伸直五指分开,掌心朝前,左右左摆动三次。
[9]小节:双手在头的两侧五指握拳后迅速张开,再迅速合上,好像星星眨眼。两拍一动,先左后右,头随之倒向一侧(如动作一)。
动作一A
动作一B
[10]小节:动作同上,只是一拍一动,快速握拳打开三次。
[11]—[12]小节:动作同[13]—[16]拍,只是一拍一动摆动四次,先左后右,头随之摆动。
[13]—[16]小节:双臂由小臂带动从里向外做摊掌,手心朝上,意为“为什么”?
*分析:
1.题材分析:歌表演,自然类。
2.音乐分析:此首歌曲节奏鲜明,旋律简单、重复,易于上口。
3.动作分析:其主题形象是表现小朋友坐在地上,仰望天空数星星。训练目的是培养幼儿头与上肢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手指的灵活性,动作编排与歌词大意相符,便于幼儿记忆。
4.适合小班幼儿学习。
6.小星星
*动作说明:
准备:正步位站立,面向2点。
[1]—[4]小节:五掌张开,双手伸直,掌心向前,原地蹦跳,左右手相互依次摆动,头自由摆动。
[5]—[8]小节:跑跳步加拍手。
[9]—[12]小节:右脚向3点迈出,呈勾脚状,身体侧摆,头侧倾,手在胸前左右摆动。
[13]—[16]小节:左脚7点迈出,呈勾脚状,身体侧摆,头侧倾,手在胸前左右摆动。
[17]—[20]小节:双手背后,正步位,左右蹦跳,双手放在脸侧握拳张开,像星星眨眼睛。
[21]—[24]小节:双臂交叉抱肩,头左右摆动,原地拍手蹦跳两次后(如动作一),头望天空左手叉腰,右手指天,身体向左倾,右手呈勾脚状(如动作二)。
动作一
动作二
*分析:
1.题材分析:生活类的歌舞表演,表现的是小朋友们看星星,对星星进行观察和认识的情景表演。
2.音乐分析:没有附点和复杂的节奏,2/4的拍子简洁明了,旋律有起伏,音阶的跳跃流动显得很活泼,符合幼儿天真活泼天性。
3.动作分析:通过动作模仿小星星在夜空中的一闪一闪的状态,突出表现了幼儿的好奇、天真可爱,动作和歌词相呼应,凸现舞蹈整体统一,使幼儿的表演更具活力。
4.创编提示:小朋友也可以多人一起跳,加入一些队形变动,也可以加入一些道具。
7.春风是个淘气包
*动作说明:
分出春风、小花、小孩三种角色。
图一
第1段
准备动作:春风排成半圆形,燕式坐,手在头上方轻轻摆动,小花跪坐成两排,双手腕相对托住脸颊(如图一)。
注:春风
小花
小孩
[1]—[8]小节:小孩背书包以跑跳步上场,围着小花转一周,后摆任意造型。
[9]—[16]小节:小花双手胸前小五花托至头顶,然后直立后退同时春风小碎步前跑,双手背后(如动作一)。
[17]—[20]小节:1—4拍在队形上,双手背后原地小跑。5—8拍耸肩同时头向左右看。后两个八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第2段:
[1]—[4]小节:上体前倾,双臂放体后手腕交替摆动(如动作二)。
[5]—[8]小节:双臂体侧身体转至45度单腿屈膝勾脚点地。
[9]—[16]小节:动作同[1]—[8],方向相反,依次做转体双手胸前翻腕推出,扭屁股。
[17]—[20]小节:1—4拍小花、春风、小孩拉手围成圈,跑动,然后双手上举转动手腕,5—8拍双手体侧身体转动45度,勾脚点地。后两个八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最后一个八拍双手胸前里绕腕前推,上体前倾。
第3段:
动作一
动作二
[1]—[4]小节:在上一队形的基础上,中间两人双手放体后小碎步前跑,两侧的幼儿小碎步后退,至两人相对,双手在体后,小碎步原地跑。
[5]—[8]小节:体侧拍双手身体转动45度,单腿屈膝勾脚点地。
[9]—[16]小节:双手上举转动手腕,原地小跑一周。
[17]—[20]小节:双手体后小碎步跑至起始造型。
结束句:春风变柔,小花进入睡眠状态,小孩背书包下场。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自然类题材的歌舞表演,描写的是春风给大地带来的万千变化,舞蹈将幼儿划分了三种不同角色,分别是淘气的春风,可爱的花朵,活泼的小朋友。舞蹈生动地刻画了春风性格特征和三个人物之间的深厚友谊。通过练习,幼儿不仅能够得到艺术的熏陶,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适合中班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音乐非常的欢快动听,旋律有起有伏,结构均匀对称,歌词将春风的性格特点描写得形象生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季节变化和自然现象。
3.动作分析:动作上以突出人物的形象为主,小孩主要用跑跳等动作突出他的活泼,小花用手腕相对托住脸颊以及小五花托至头顶的动作来突出形象,春风运用手臂摆动、小碎步跑来表现。通过三者之间的动作配合、造型的对比、夸张的表演以及队形的多变,使舞蹈生动、形象,富有童趣。
4.创编提示:创编时一定要把握住动作要符合音乐特点这一规律,尤其是有人物有情节的歌舞。
此舞蹈如果在服装道具上有创新,效果会更佳。
8.夏天的雷雨
*动作说明:
准备动作:正步位旁按手位,身向8点准备出场。
第一段
[1]—[2]小节:双手分向前旁方向平伸成90度提压腕,错步出场。
[3]—[4]小节:双手扩指左右摆臂,原地后踢步(身向1点)。
[5]—[6]小节:重复[1]—[2]小节,向1点。
动作一
[7]—[8]小节:原地蹦跳步蹲,左手旁按手位,右手放在右耳旁做听声音状,身向2点,眼看1点(如动作一)。
[9]—[12]小节:双手旁按手位提压腕,左右两次后点步,头随动。
[13]—[14]小节:双手前伸提压腕,(交替)前踢步。
[15]—[16]小节:出左腿踵步点地,收回成正步位,旁按手位。
第二段
[1]—[4]小节:重复第一段[1]—[4]小节。
[5]—[6]小节:重复第一段[5]—[6]小节。
[7]—[8]小节:原地蹦跳蹲,右手点指2点上方,左手旁按手位,眼看2点上方。
[9]—[14]小节:同第一段[9]—[14]小节。
[15]—[16]小节:双分手原地蹦跳蹲,眼看1点,旁按手位。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个描写夏天下雨前后的景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下雨时打雷的声音和下雨的情景,可以让幼儿体会到下雨时的景象。
2.动作分析:通过提压腕,训练幼儿手腕的灵活性,根据音乐的节奏,表现出幼儿活泼、开朗、天真的样子。前踢步和蹦跳步,表现幼儿可以形象表现小雨点落地轻快的样子。
3.音乐分析:2/4拍节奏,愉快地,切分音的运用使节奏有跳跃性,更加欢快。
4.创编提示:也可根据歌词内容创编来表现下雨时的情景(哗啦啦),或用动作表现听到声音时的神态或躲雨时的样子。
9.大山的回声
*动作说明:
准备动作:低头,手自然垂立,正步位身向一点。
动作一
歌词:
看……皑:提踵碎步向右横移,2点方向出左脚,脚尖点地,右腿屈膝,双手慢起至双山膀后慢落至旁按手位,眼看8点。
白云……外:同上,动作相反。
我们……愉快:提踵碎步,自转一圈,落脚跟,双手旁按手,自转一圈后,双手兰花指,指向脸颊两侧,眼看2点。
对着……来:2点方向出右脚移重心至右腿,左腿脚尖点地,身向2点,双手五指并拢,位于脸颊两侧成(呼喊状)(如动作一)。
呦……得嗬:任意做呼喊状。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自然类的律动,表现的是山间的回声。
2.音乐分析:3/4的节奏,很有动感,欢快,附点的运用使曲子更生动,有跳跃感。
3.动作分析:上肢动作丰富,可以训练幼儿的灵活性,提高幼儿的音乐反应,有助于提高幼儿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4.创编提示:以表现大山回声的形象为主,根据歌词的内容和大山特点,让幼儿用肢体表现出来。
10.大 海
*动作说明:
第一段
[1]—[2]小节:双跪坐,背手,含胸低头,撩手(左右各一次)。
[3]—[4]小节:双手前波浪起伏一次。
动作一
[5]—[6]小节:上左腿成单腿跪,双分手落旁按手位,上右腿站起成正步位。
[7]—[8]小节:双手旁按手位,上身自然晃动(左右各一次)。
第二段
[1]—[2]小节:8点方向波浪步(进、退)。
进时眼看8点双手进时向上荡起,左手前伸,右手点左肘上方(如动作一),退时眼看8点下方,双手退时自然向后荡起(左手直、右手弯)。
[3]—[4]小节:8点方向重复[1]—[2]小节。
[5]—[6]小节:双手旁按手位,从左侧原地碎步转一圈。
[7]—[8]小节:双分手落旁按手位出右腿踵步。
第三段
[1]—[2]小节:小碎步横移,双手由右向左做双晃手,眼看2点。
[3]—[4]小节:动作同[1]—[2]小节,方向相反。
[5]—[6]小节:双手旁按手位,从左侧碎步转一圈。
[7]—[8]小节:在2点方向上,左腿成小踏步,左手前伸,右手点左肘,眼看2点方向。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首歌颂大海的歌舞表演,生动有趣,表现大海的生机勃勃,浩浩荡荡的气势,适合大班的幼儿表演。
2.动作分析:主要是以模仿大海的形象为主的儿童歌表演。多运用旁按手位,双晃手,配合小踏步、波浪步,把大海的形象描绘得非常生动。
3.音乐分析:3/4拍,感情柔和舒缓,把大海宽广的心胸表现得淋漓尽致,音乐感受力强。
4.创编提示:以群体表现为主,多表现大海的宽阔。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浪花,如双手的大波浪、小波浪。歌曲中的一些形象,“太阳”、“小船”,可以以个别幼儿为主体来扮演。
11.嘀哩嘀哩
*动作说明:
准备:两人从场地的两侧准备。
第一段:
前奏:两人从舞台的两侧跑跳步上场,双手叉腰(如图一)。
[1]—[4]小节:双臂由体侧向上伸出,五指分开,放于面前,双手有节奏打开,双腿弯曲略蹲。
[5]—[8]小节:两人拉手身体略倾、半蹲,两人单手指同一方向(如动作一)。
[9]—[12]小节:双臂由体侧向上伸到身体上方,半蹲,双手同时下划左手划至鼻前右手划至背后,双手五指叉开抖动。
图一
动作一
[13]—[16]小节:两人面对面交叉拍手(如图二)。
[17]—[20]小节:两人双臂高举相交叉,另一手臂侧平举,吸跳步逆时针转一圈(如动作二,如图三)。
图二
动作二
图三
[21]—[24]小节:同[17]—[20]小节动作,顺时针转一圈。
[25]—[28]小节:动作同[5]—[8]小节。
[29]—[32]小节:动作同[13]—[16]小节。
第二段:
[1]—[4]小节:两人一前一后向右斜上伸手,左脚旁点地。
[5]—[8]小节:动作同上。方向相反。
[9]—[12]小节:其中一人指向对方,另一人双脚半蹲,双手托于脸颊,两人调换一人作小草的摆动。
[13]—[16]小节:动作同上。
[17]—[24]小节:两人环臂,前一个八拍做蹦跳步,后一个八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25]—[32]小节:两人双臂侧平举转动拍手做小黄鹂的动作,反方向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自然类题材的幼儿歌舞,表现了春天那春意盎然的自然景象。较适合大班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乐曲欢快动听,律动感强,歌词形象生动,用提问回答的形式使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春天。
3.动作分析:由于音乐较欢快,所以多选用跑跳步、蹦跳步、踵步等动感较强的步伐来表现春天的生机,通过模仿黄鹂鸟,使表演更形象。
4.创编提示:可适当使用道具,如柳条、迎春花等来渲染春天,烘托舞蹈的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
12.小种子藏猫猫
*动作说明:
[1]—[2]小节:并腿跪地,两手托腮做小花状(动作一),头左右摆动(图一)。
[3]—[4]小节:双手五指张开,在脸旁做开合状。
[5]—[6]小节:双手相并于左耳旁做睡觉状(动作二)。身体左右摇晃。
动作一
图一
动作二
[7]—[8]小节:前两小节起身小碎步,双手从上至下,五指前后抖动;后两小节并腿屈膝大拇指与小指升直,其他手指弯曲在右耳旁做打电话状(动作三,图二)。
[9]—[10]小节:双手五指张开,手心朝外,大拇指相对,立脚尖自转一周。
[11]—[12]小节:动作同[1]—[2](图三)。
动作三
图二
图三
[13]—[14]小节:双手握拳从肩上慢慢往上推,做升懒腰状(动作四)。
[15]—[16]小节:并腿,双手叉腰,颤膝,头左右摆动。
[17]小节:拍手跑跳一圈(动作五,图四)。
动作四
动作五
图四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自然类的幼儿歌舞,拟人化手法将小种子变得可爱,告诉小朋友春天到了,种子要发芽的常识。
2.音乐分析:3/4拍的节奏很适合舞蹈,旋律优美、流畅、简单,易于幼儿歌唱。
3.动作分析:表现小种子发芽的过程,模拟了小懒猫的动作,尤其是手位的变化使幼儿对舞蹈有了最初的认识,最后的拍手跑跳适合小班幼儿表演。
4.创编提示:对于这样幽默、风趣的幼儿歌曲应尽量使舞蹈动作可爱、易学、俏皮,尤其要配合歌词,使舞蹈动作与歌曲融为一体。
四、童话寓言类
童话寓言类的歌舞,给幼儿世界带来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每个故事都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对幼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也让幼儿从故事中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1.三个和尚
*动作说明:
准备动作:面向3点站立,双臂3、7点平举自然弯曲,握拳,右臂在前,左臂在后。
[1]小节:在准备姿态的基础上,跑跳步四次,双臂自然上下起伏,表示一个小和尚高兴地去挑水(如图一)。
[2]小节:正步半蹲,膝盖微颤动,同时上身前倾、后仰,第四拍右腿射雁小跳,同时头看向1点方向。以示小和尚活泼、俏皮。
[3]小节:正步半蹲,膝盖微颤动,同时上身前倾、后仰,两拍一动。
[4]小节:左右跳点步,身体随之左右倾斜,两拍一动。
[5]—[6]小节:右手搭肩,左手自然下垂,前后两个小朋友自成一组,同时颤膝向前走四步,两拍一步,身体自然摆动,表示两个小和尚在抬水。第8拍,身体前趴向后翘臀(如图二)。
[7]小节:双手搭肩,踵趾步左右各一次,两拍一次(如动作一)。
[8]小节:上肢回到一手搭肩,一手自然下垂状,下肢为十字步走,一拍一动。
图一
图二
[9]—[10]小节:三人自成一组,面对面坐地,两腿打开,随节奏伸缩,双手脸前摆臂,两慢四快,表示谁都不愿意去挑水(如图三)。
[11]小节:保持坐地舞姿,同时左右拧腰。
[12]小节:趴下,上腿跷起交替摆动,脸贴地面,双手屈臂扶地。最后一拍起立。
[13]小节:蹦跳步接小碎步,双手向斜下摊开。
[14]小节:旁按手位,大八字步摆胯两次,最后一拍上体前倾。
[15]—[16]小节:双分手,蹦跳接小碎步自转一周。最后一拍造型动作:左踵步,左旁按手,右手单指头部,表示思考状(如动作二)。
动作一
动作二
图三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寓言类题材的歌舞表演,通过表演教育幼儿,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不能自私自利,要勤劳。
2.音乐分析:音乐欢快、活泼,旁白“嘿嘿”“咦咦”使音乐具有诙谐、有趣的特点,旋律和歌词都采用反复的方式,使主题尤为突出,印象深刻。
3.动作分析:动作的设计主要依据的是歌词的内容和节奏的特点,一个和尚挑水时是一种高兴的情绪,所以选用了蹦跳步、上体前后仰,跳点步、射雁小跳等动作,两个和尚抬水用一手搭肩,一手自然下垂来表现,下肢以走步为主,选用了颤膝走、十字步、踵趾步等。三个和尚没水喝,则用坐到地面上摇头、摆手来表现谁都不愿意去挑水。
4.创编提示:创编时还可以设计一定的故事情节,比如小和尚玩水、两人抢水喝、三个人握手言和等动作以丰富舞蹈的内容。
2.井底的小青蛙
*动作说明:
第一段:
准备姿态:大八字步全蹲,两臂在体前伸直,手心向里,手指触地,表示青蛙住在井底。
[1]—[2]小节:保持准备姿态,双腿向前蹦跳两次。
[3]—[4]小节:下肢保持,并随节奏微微起伏,上体前倾,双臂在两侧向后划,表示青蛙划水。
[5]—[8]小节:大八字步半蹲,上体直立,双臂弯曲举于身体两侧,五指张开,手心向前,作青蛙状。按节拍原地倒脚蹦跳,双臂伸直、弯曲交替进行,一拍一动,表示青蛙高兴。
[9]—[10]小节:青蛙状向前蹦跳四次。
[11]—[14]小节:原地青蛙状走,边走边转。
第二段:
准备姿态:大八字步全蹲,两臂屈举于身体两侧,折腕,作海龟状。
[1]—[4]小节:保持准备姿态,缓慢行走,同时双臂向前划,身体左右拧,表示海龟游水状。
[5]—[6]小节:起立,右腿重心,左腿旁点地,左臂旁按手位,右臂斜上举,招手四次。
[7]—[8]小节:海龟状左右摇摆,自豪状。
[9]—[10]小节:青蛙状向前蹦跳四次。
[11]—[14]小节:大八字步半蹲,双手捂脸,以示害羞。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根据成语“坐井观天”改编的一个寓言故事,这类题材的歌舞表演,主要是通过舞蹈教给幼儿一些深刻的道理。此歌表演就是告诉幼儿不能像青蛙一样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不能只看眼前。较适合中班幼儿表演。
2.音乐分析:音乐旋律虽简单,但很有趣味;结构规整;歌词浅显,但形象生动,非常易于幼儿理解。
3.动作分析:动作主要以模仿为主,其中有青蛙以及海龟的外部形态、走、跳等的模仿动作,教授时教师一定要启发幼儿把高兴、自豪、害羞等表情夸张地表现出来。
4.创编提示:创编时要抓住主要形象的特征,比如青蛙很灵巧的蹦跳以及海龟很缓慢的游水等。
3.两只山羊过桥
*动作说明:
前奏:小朋友分成两组在舞台的两侧准备(如图一)。
第一段歌词:
[1]—[4]小节:双手握拳,小手指伸出,放在头的两侧做羊角状,后踢步跑动4拍,然后左腿半蹲,右腿做前踵步,同时头转向1点,再换腿做一次。
[5]—[8]小节:重复[1]—[4]小节动作,站成前后两排(如图二)。
动作一
图一
图二
[9]—[16]小节:前后两人面对面逆时针跑动一圈,再顺时针跑动一圈,变换队形,两人相对立(如图三)。
第二段歌词:
[1]—[4]小节:两人相互指对方,一人进一人退,进时做站立的小碎步行走,退时双腿半蹲,上身前倾低头作小碎步后退。
[9]—[16]小节:两人双臂搭在一起,眼睛对视,逆时针碎步一圈,顺时针碎步一圈。
第三段歌词:
[17]—[20]小节:一人双手架在胸前,一条腿勾脚前点地,头往上扬,做不理睬的样子,另一人指着对方,边点指边跑,绕对方一圈,做很生气的样子(如动作一)。
[21]—[24]小节:两人交换,做[17]—[20]的动作。
[25]—[32]小节:双手在头的两侧屈臂左右摆手,头随手的方向倒头,一只脚勾脚向旁移动,另一只脚快速跟上成并步,做屈伸横移,上身也左右晃动。一人向1点移动,一人向5点移动(如图四)。
[33]—[40]小节:所有的小朋友前后跟随,做后踢步跑圈,然后分成两竖队(如图五)。
图三
图四
图五
[41]—[44]小节:做动作一,身体前倾,埋头做对角状,脚下站大八字位做蹦跳步,两小节向里,两小节向外。
[45]—[48]小节:反复[41]—[44]动作。
反复[41]—[48]小节音乐时:两人交换位置,做对角状蹦跳步向里,然后两人搭肩做顶角状,头顶在一起,一个前倾,一个后躺,然后两人左右晃动移重心,做争斗状。
[49]—[52]小节:两人分开向后急退跌坐在地,向后团身滚动一次。
[53]—[60]小节:两人慢慢爬起,低头看看自己的身上,用手擦擦头、脸,再看看别的小朋友,慢慢走到一起,做很沮丧的样子造型结束。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根据寓言《小羊过桥》创作的歌舞,通过歌舞表现在生活中应学会相互礼让,以礼待人的品质。
2.音乐分析:音乐根据小羊的情绪变化进行节奏的处理,使歌曲更加有趣味,通过音乐反复使情绪更加明确,给予很大的表演空间。
3.动作分析:通过不同的步伐和队形变化,使表现的情节更加突出,表现了小羊谁也不让谁的矛盾冲突,动作是服务于表现的需求的,既生动又有趣味。
4.创编提示:在创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进行动作编排,要突出趣味性,紧紧抓住事件的矛盾冲突进行展开和设计。
4.乌鸦喝水
*动作说明:
第一段:
[1]—[2]小节:双臂在身体两侧起伏,以示乌鸦飞状,左右跳点两次。
[3]—[4]小节:双臂继续在身体两侧起伏,小碎步自转一周,表示在找水喝。
[5]—[8]小节:重复[1]—[4]小节动作。
[9]—[12]小节:两脚碎步起伏,两臂上下有节奏摆动,依曲线飞。
[13]—[14]小节:正步半蹲,旁按手位,扭胯摆头四次。
动作一
[15]—[16]小节:旁按手位,正步蹦跳同时前点头,以示不高兴。
第二段:
[1]—[2]小节:双臂在体两侧起伏,以示乌鸦飞状,左右跳点两次。
[3]—[4]小节:双臂继续在体两侧起伏,小碎步自转一周。
[5]—[8]小节:正步半蹲,双手半握拳放在嘴前,伸出食指作衔石子状四次(如动作一)。
[9]—[12]小节:动作同第一段[9]—[12]小节。
[13]—[14]小节:双臂在体两侧起伏,左右跳点两次。
[15]—[16]小节:正步半蹲,旁按手位,上体前倾,晃头,表示乌鸦在喝水。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寓言类题材的歌舞表演,通过表演不仅能让幼儿熟知这一故事,还教育幼儿要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2.音乐分析:音乐诙谐有趣,旋律线起伏较大,空拍的运用使节奏很富有律动感,歌词浅显、形象生动,非常易于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含义。
3.动作分析:动作以模拟乌鸦的外部形态为主,主要有乌鸦飞、乌鸦衔石子、乌鸦跳等,步伐则根据音乐的节奏特点选用了小碎步、跳点步、蹦跳步等。
4.创编提示:表演和表情在此歌表演中十分重要,可设计些表情动作,如:乌鸦喝不到水时着急的表情,以及喝到水后高兴的情绪。
五、男孩歌舞类
在幼儿园歌舞教育活动中应注意男孩与女孩的性格差异,男孩不同于女孩,女孩子斯文、听话、安静,而男孩子好动、调皮、爱玩、爱蹦、爱跳,这是男孩的天性所致。在进行幼儿歌舞活动时应考虑选择适合男孩表现的题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的发展个性。
下面列举一些适合男孩表现的歌舞:
1.拍皮球
*动作说明:
准备动作:双手假设抱一个花皮球在体前,双腿、双脚并拢站直。
[1]—[2]小节:姿态不变,双腿膝关节随节拍一拍一动屈膝颤动,似在随球起伏。
[3]小节:左手体侧平伸,右手在右斜前方一拍一动做拍球动作(如动作一)。
[4]小节:动作同上,方向相反。
[5]—[6]小节:重复[5]—[8]拍动作。
[7]—[8]小节:双手胸前拍手,小碎步向左转一周。
[9]—[10]小节:左手体侧平伸,右手第一拍向上抛球,后三拍连拍三次球。拍球时双腿随之屈膝颤动。
[11]—[12]小节:动作同上,方向相反。
[13]—[14]小节:小碎步向右转一周,双手胸前击掌,表示非常高兴。最后出右腿成踵步,双手搭在肩上成宝宝式结束(动作二)。
*分析:
1.题材分析:歌表演,生活类。
动作一
动作二
2.音乐分析:此首乐曲节奏鲜明,乐句中前后小节重复,简单易学。歌词也只有两句,并且也是重复变化,易于记忆。
3.创编技法分析:这个小班的歌舞表演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模仿拍球的律动练习。拍球是幼儿喜爱的一种运动,随着音乐的节拍模仿拍球,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学习舞蹈的兴趣。通过膝关节的屈伸练习,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膝关节的灵活性,而且还有利于幼儿掌握重拍向下的动律。
4.创编提示:适合小班男孩表演。
2.小 兵
*动作说明:
第一段:
[1]—[2]小节:双手作抓帽沿状,正步位蹲起一次(动作一)。
[3]—[4]小节:右脚起原地走步4次,双臂在体侧前后交替摆动。
[5]—[6]小节:右脚向旁迈一步,重心移到右腿,左脚脚掌旁点地。右手叉腰,左手握拳在嘴边做吹号角状(动作二)。
动作一
动作二
[7]—[8]小节:双臂收在腰间,脚下小碎步跑动,身体前倾,眼看左侧。
[9]—[12]小节:“立正”时,双脚收成正步位,成立正姿态。
“稍息”时,左脚向8点方向迈出,成稍息姿态。
“口令”时,收成立正姿态。
“报告”时,甩头看左侧。
[13]—[16]小节:大踏步行进,昂首挺胸。
[17]—[20]小节:单手叉腰,另一只手斜上扬起,单腿重心,成旁点步位姿态。
第二段:
[1]—[2]小节:双手在体侧提压腕两次,配合左右移动重心。
[3]—[4]小节:双手在肩前握拳做抓背包状,原地踏步4次。
[5]—[6]小节:面向3点方向双手做抓背包状,身体前倾转头看1点,左腿半蹲,右腿勾脚前点。
[7]—[8]小节:转体向7点做反面动作。
[9]—[10]小节:右手五指并拢在右额前做侦查状,左手叉腰,左脚后点地;双腿半蹲,双手扶在大腿上,上身前倾,目视前方。
[11]—[12]小节:“前进”时,做碎步向前跑。“卧倒”时,蹲下团身成球状。
[13]—[16]小节:小跑步向左转一圈。
[17]—[20]小节:双手叉腰,左右移动重心4次。
[21]—[24]小节:原地大踏步行进,双臂前后摆动。
[25]—[27]小节:大踏步4次,收成正步位,敬礼。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描写军人训练生活的题材,作为幼儿歌舞,给幼儿以很好的启发教育,尤其对于男孩子更培养了勇敢,刚毅的性格。
2.音乐分析:音乐欢快,节奏感很强。空拍更显得生动有力,配合军人的口令更加生动形象,歌词给人以自豪感,旋律琅琅上口,突出军人的坚定有力,很有气势。
3.动作分析:动作以塑造小兵的外在气质为主,采用踏步、碎步、左右移动重心的步伐,配合亮相的姿态,刻画小兵英勇、果敢的形象。在动作设计上,更加突出小兵的形象。
4.创编提示:创编是可以根据幼儿的经验,启发幼儿大胆地进行形象设计,涉及一些有趣的情景动作,如扔手榴弹,匍匐前进等,活跃幼儿的想象思维。要紧紧结合音乐的节奏,抓住旋律的起伏变化,并使幼儿积极进行配合,完成动作。
3.小骑手
*动作说明:
[1]—[2]小节:双手胸前勒马,脚下跑骑重复一遍(如动作一)。
[3]—[4]小节:前四拍小碎步,双手从胸前交叉打开成侧平举,后四拍,上身姿态不变,双脚压脚后跟,左、右看。
[7]—[8]小节:踏步,胸前勒马状,左边连续两次勒马,右边连续两次勒马(一拍一次勒马)。
[9]—[10]小节:同[7]—[8]小节。
[11]—[12]小节:摇篮步,左手勒马,右手扬鞭(一拍一次)(如动作二)。
[13]—[14]小节:同[11]—[12]小节。
[15]—[18]小节:左手勒马,右手叉腰,小碎步,逆时针一周(如动作三)。
动作一
动作二
动作三
[19]—[22]小节:跑马步,左手勒马,右手扬鞭,跑下场。结束。
*分析:
1.题材分析:此歌舞属于生活类的题材,表现了小朋友高高兴兴玩木马、电动马的得意之情。
2.音乐分析:音乐活泼、亲切,旋律优美,歌词生动,形象易于表演。
3.舞蹈动作创编技法分析:动作设计以蒙古族舞蹈中骑马的动作为主表现小朋友玩木马、电动马的高兴样子。
4.创编提示:适合大班男孩表演,着重学习蒙古族马步。
4.机器人
*动作说明:
[1]—[2]小节:两臂垂直,肘关节紧靠身体,身体保持僵直。右手逐渐抬起,要有顿挫感。
[3]—[4]小节:左手逐渐抬起,有顿挫感。
动作一
[5]—[8]小节:两脚开始轮流前进,两臂有节奏摆动。
[9]—[12]小节:保持姿态,低头抬起,仰头还原,两手配合头部动作有节奏的握拳张开。
[13]—[16]小节:左右手交替抬肘,再成举手状,配合节奏。
[17]—[18]小节:双手击掌两次。
[19]—[20]小节:左手上,右手下,都屈肘。右倾头结束(如动作一)。
*分析:
1.题材分析:科幻类律动。
2.音乐分析:此曲节奏鲜明,旋律简明,诙谐的。
3.创编技法:主题形象是机器人,动作的安排是为了突出机器人的特点,训练幼儿头、手动作的协调性,及手臂动作与步伐的配合。
4.适合小班幼儿学习。
5.中国娃娃
*动作说明:
第一段:
[1]—[4]小节:从舞台的两侧跑步上台(如图一)。
[5]—[8]小节:相邻的两人,一人单腿跪,双手上扬;另一人大步向前行进,分成两排,单腿跪地,双手上扬(如动作一,如图二)。
动作一
图一
图二
[9]—[12]小节:后排的小朋友站在前排小朋友的后面,左手伸向8点方向亮相;[11]—[12]小节时右手伸向2点方向亮相。
[13]—[16]小节:所有小朋友向后做小跑步,上身稍前倾,形成一横排(如图三)。
[17]—[20]小节:小朋友互相看、指,做交流状——“是你、是我、是他”。
[21]—[28]小节:小朋友的胳膊搭在一起,向前踏步行进。
第二段:
[1]—[4]小节:做踢前腿动作,双臂前后摆动,分成两排。
[5]—[8]小节:前后小朋友小跑步交换位置(两人绕圆)(如图四)。
图三
图四
[9]—[12]小节:前排小朋友做蹲裆步,蹦跳向左,同时后排蹦跳向右。然后两小节反向蹦跳交换(如图五)。
[13]—[16]小节:原地小跑步做勒马扬鞭状。
[17]—[20]小节:相邻的四个小朋友围成圆圈,面向圈里,双手击掌做后踢步。
[21]—[24]小节:面向圈外,做后踢步击掌动作。
[25]—[28]小节:做后踢步散开成一竖队。
第三段:
[1]—[8]小节:在竖队上单双分开,一对向3点方向,一对向7点方向(如图六),做踢前腿动作散开成两排。然后面向1点方向做踢前腿动作。
图五
图六
[9]—[12]小节:右手做敬礼状向2点方向踏步四次,向8点踏步四次。
[13]—[16]小节:做后踢步双手击掌,形成一横排。
[17]—[24]小节:原地踏步,双臂前后摆动,两拍换一个方向,向左转一圈,回到1点方向,然后做踢前腿动作,双臂前后摆动。
[25]—[32]小节:双手叉腰做后踢步,分成两排,前排单腿跪地双手上扬,后排站立双手上扬,亮相结束。
*分析:
1.题材分析:通过对中国娃娃的特点进行描写,表现孩子们天真勇敢,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生活题材舞蹈,进一步对孩子的成长进行了教育和对于男孩的气质进行了培养。
2.音乐分析:音乐很有生气,通过重音的处理,使歌曲的旋律更加生动,起伏有序,更好的渲染了情绪,使中国娃娃的形象更加鲜明,给人一种震撼。歌词也比较生动,给孩子们很大的想象空间。
3.动作分析:通过一些舒展性的动作如踢腿,体现男孩子刚强有力的一面,通过横排和竖排的推动变化使音乐的感染力得到加强,也体现了中国娃娃的气势和自豪感。并加入一些有趣的动作,如相互搭肩、相互对看、相互指点,加强了舞蹈的趣味性,使小男子汉的形象得到了强化,使孩子们乐于表演表现。
4.创编提示:要立足于对男孩个性培养进行组织动作,使男孩子在舞蹈中展示他们勇敢、有决心、有信念的一面。可以加强对于身体姿态造型的开发和编排,从动作幅度上加强变化,使动作更加舒展,有气势。
6.我是小鼓手
*动作说明:
前奏:从台侧7点面向3点,大踏步上场,双手在胸前做击鼓状,双手节奏:XX X(如图一)。
动作一
[1]—[4]小节:转向1点方向脚下做踏步形成两排。
[5]—[8]小节:蹲裆步原地蹦跳,双手做击鼓状(如动作一)。
[9]—[12]小节:右手叉腰,右脚旁点地,左手在额前上举,看8点方向;左手叉腰做反面动作。
[13]—[16]小节:相邻的两个小朋友面对面,逆时针走步转动180度,双手做击鼓状(如图二)。
[17]—[18]小节:双手上举,踏步四次。
[19]—[22]小节:双手做击鼓状,大踏步行走成一横排(如图三)。
[23]—[26]小节:重复做[5]—[8]小节的动作。
[27]—[30]小节:相邻的小朋友一高一低做击鼓状,一小节高低交换一次。
[31]—[34]小节:向8点上左脚击鼓,收回原位;向2点上右脚击鼓,收回原位;双手击鼓四次,脚下踏步,双手上扬亮相结束。
图一
图二
图三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生活类的歌舞题材,通过对小鼓手的刻画,使幼儿进行大胆的表现,适合男孩进行表演,突出男孩的力量和气质。
2.音乐分析:音乐节奏鲜明,给人以欢快的感受。空拍的处理使歌曲更加生动有趣味,体现了作为小鼓手特别神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3.动作分析:动作比较简练,通过踏步和蹲裆步,配合双手有节奏的敲击动作,刻画小鼓手的形象。通过队形流动变化使小鼓手的气势得到加强,显得舞蹈更加灵活、欢快。
4.创编提示:对于小鼓手的形象,可以进行不同的处理,如敲鼓的节奏处理、敲鼓的不同形式进行的变化,对于步伐的选择应结合音乐的节奏,体现小鼓手的雄壮有力,有声势的动作动态。
7.我是一只大灰狼
*动作说明:
动作一
[1]—[2]小节:两臂在胸前弯曲,双手成爪形,左、右脚迈弓箭步前进,左、右手交替前伸(如动作一)。
[3]—[4]小节:蹦跳步向前扑,做撕咬动物状。
[5]—[6]小节:大八字位站立,双手叉腰,环顾四周。
[7]—[8]小节:右手点胸,再伸出大拇指,显示自己很厉害。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适合男孩表演的歌舞表演。要求抓住大灰狼的形象,显示出大灰狼的凶狠和强大。
2.音乐分析:乐曲是2/4拍的,2拍子比较适合表现狼走等动作,附点的运用仿佛加重了语气,更好地塑造了形象。
3.动作分析:动作比较简单,主要是要把握住大灰狼的形象,蹦跳步的运用较好的突出了大灰狼凶狠。4.创编提示:可让小朋友任意表现成为大王的样子,鼓励小朋友做出各种想象。
8.小小摔跤手
*动作说明:
前奏:勒马手位,屈膝,准备出场。
[1]—[2]小节:双手勒马手位,跑马步出场(如图一)。
[3]—[4]小节:面向1点,小跑马步向前,左手勒马手位,右手扬鞭(如动作一,如图二)。
[5]—[6]小节:双手勒马手位,钟摆步左右各一次(如动作二)。
图一
图二
动作一
动作二
[7]—[8]小节:双分手自转一周,面向1点,马步蹲裆,上身前倾,双手握拳提肘,做摔跤状。
[9]—[10]小节:左右晃动,两慢四快。
[11]—[12]小节:保持摔跤状面对圆心逆时针转一圈(如图三)。
[13]—[14]小节:保持摔跤状,面对1点,前进后退,前进时上身前倾,后退时上身仰起,双臂前后摆动。
[15]—[16]小节:跑向台前,左手握拳提肘,右手握拳举起,显示自己有力量是最棒的摔跤手(如动作三,如图四)。
图三
图四
动作三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个适合男孩表演的歌舞表演。表现了小小男子汉的勇敢、豪放,突出了男孩勇于挑战,大胆比试的性格。
2.音乐分析:乐曲采用了4拍子的节奏,曲调优美,易于记忆,有着浓郁的蒙古族音乐特点。
3.动作分析:动作选用了蒙古族舞蹈的素材,较好的塑造出了小小摔跤手的形象。
4.创编提示:可采用集体舞的形式,两个小朋友互相摔跤,其他小朋友给他们加油鼓劲。
9.小骑兵
*动作说明:
准备:双手胸前半握拳,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上身前俯,双腿半蹲。
[1]—[2]小节:右腿正吸腿,同时左脚跳颠一次,双脚交替做吸跳步4次。
[3]—[4]小节:双腿大八字半蹲,左手叉腰,右手握拳架在嘴前做吹军号状,原地双脚蹦跳4次。
[5]小节:右腿直立、左脚旁点地,左手叉腰、右手做吹军号状。
[6]—[7]小节:小跑步跑一圈,目光留在正前方。
[8]—[9]小节:跳踢步2次,上身挺拔,双臂左右摆动;向前上一步,另一条腿后点地,双手在扬掌位打开、亮相。
*分析:
1.题材分析:这是一首比较简短的生活小歌舞,刻画了小骑手勇敢的形象。
2.音乐分析:音乐在处理上比较简练,运用空拍和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使歌曲更加有力、欢快,突出了小骑手的形象。
3.动作分析:以模仿骑马的动态为主,利用欢快的吸跳步,小跑步,加强对形象的刻画,并配合歌词进行“骑马、吹号”的动态模仿,比较生动,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4.创编提示:抓住动作在力量上的表现,使动作更加能够反映骑马的状态,刻画一个勇敢的骑手形象。
10.爱劳动
*基本步法:
1.踏跳步:两拍一步,第一拍左脚踏一步(前、旁、后都可),第二拍左脚跳起,同时右脚屈膝抬起,脚尖向下。第三、四拍右脚开始,动作相反。
2.跑跳步:一拍一步,前半拍左脚向前轻跳,同时右腿屈膝自然抬起,脚尖向下,后半拍右脚向前落地。右脚做时,动作同左脚方向相反。左、右交替,连续进行。
3.娃娃步:一拍一次。左脚踏地,同时右腿向前方点地,同时左膝稍屈,头、身体略倾斜。第二拍做对称动作。连续进行。
4.踵趾步:两拍完成。第一拍,右脚跟向右前方点地,同时左膝稍屈,身体略向右后方倾斜。第二拍,右脚尖向后点地,同时两膝直起,身体略向左前倾。
*动作说明:
前奏:双手叉腰,丁字步准备。
[1]—[2]小节:右脚起做原地踏步八次,右手放在右肩,做扛锄头动作,左手前、后摆动,左脚起,动作与之相反。
[5]—[8]小节:跑跳步向左转一圈,上身向前。
[9]—[12]小节:两脚原地娃娃步八次,上身姿态同上。
[13]—[16]小节:原地右脚起做踵趾两次,双手右斜前方做“除土”、“倒土”的动作。
[17]小节:左脚做蹦跳步一次,半蹲,右手在右斜上方,掌心向外做招手动作,左手在斜下方伸开。
[18]小节:同[17]小节动作相反。
[19]—[20]小节:保持下身姿态,双手经胸前交叉,呈两侧平举,做“看”的动作。
*分析:
1.题材分析:此乐曲属生活类表现小朋友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场景。
2.音乐分析:一段体,音乐活泼,旋律有起伏,悦耳。
3.舞蹈动作创编分析:运用踏跳步、跑跳步、娃娃步,结合上肢的扛锄头动作,铲土、扬土等动作,来展现劳动场面,动作形象逼真。
4.创编提示:适合大班幼儿表演,多为男孩表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