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歌舞教育的目标
幼儿歌舞教育是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易于幼儿接受。通过幼儿歌舞训练,可以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掌握浅显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发展幼儿对舞蹈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可以锻炼幼儿的反应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开发幼儿的潜在智能;还可以增强幼儿的集体观念,加强团结协作意识。
二、幼儿歌舞教育的任务
开展幼儿歌舞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以下五点:
舞蹈是用规范化了的、有组织的、有节奏的人体动作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是用人体动作、造型来抒发情感的视觉艺术。在构成舞蹈的诸因素中动作是最主要的,幼儿歌舞也是如此。幼儿歌舞的动作要适合幼儿的身体条件,反映的生活内容与思想感情也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期身体生长发育迅速,如能经常有计划、有系统的参加舞蹈训练,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增加抵抗力,减少得病的几率。在歌舞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呼吸、心跳、肌肉、骨骼、循环系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加快了新陈代谢,使他们的机体健康地生长发育。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幼儿的表现欲望都很强,而感受是表现的基础,表现力又能促进感受力提高。在幼儿歌舞活动中,幼儿能够合着音乐的节拍、节奏跳舞,并使动作适应音乐的情绪,用动作表达感情。因此,在幼儿的歌舞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幼儿喜欢表现这一心理特点,重视对幼儿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培养,使幼儿在用动作传情达意的舞蹈中,感受舞蹈美,领悟舞蹈的内涵,达到舞蹈教育的目的要求。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幼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易于变化的情绪,甚至我们成人看起来不太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因此,在幼儿歌舞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充分展开想象与创造的翅膀,随着音乐进行夸张的表演。因为音乐活动离不开想象,而想象又是幼儿从音乐活动中获取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歌舞活动则更是一项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创性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和独创性会理所当然地得到充分的发展。
4.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www.xing528.com)
一个完整的幼儿歌舞活动往往需要多名幼儿共同参与才能最终完成,在表演中,每名幼儿所担负的角色和需要完成的动作也不尽相同,要想展现出一个完善的歌舞节目,需要每名幼儿团结协作,这就需要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所以,在幼儿的歌舞教育中,一定要重视对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歌舞这一媒介,满足幼儿与人交往的需要,增强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和信心。
5.培养幼儿健全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
对幼儿开展歌舞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表情去感受音乐形象,吸收音乐形象中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幼儿比较容易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同时,幼儿在学习歌舞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如动作稍难时、感觉不好时或疲惫劳累时,就需要对幼儿进行一些意志品质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幼儿在克服这些困难的同时就锻炼了意志力,增强了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这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歌舞教学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十分重要,如在歌舞《学做解放军》中,通过各种动作,可以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以及爱憎分明的情感;又如《采茶》,通过表现小姑娘去茶园采茶,与小伙伴们一起劳动,然后跳起了欢乐的采茶舞,最后带着劳动的喜悦回家的场景,可以培养幼儿爱劳动、团结友爱的好品质。
三、幼儿歌舞教育的组织形式
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社会教育的基本形式有四种:教育机构、各种媒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自我教育。接受教育有三个渠道:学校、家庭、社会。接受教育按参与人数的不同可分为集体、小组、个别三种活动形式;按活动的组织者不同又可以分为:成人或领导者组织的和接受教育者自发组织的等等。
幼儿歌舞教育活动一般有两类组织形式:
1.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师起主导作用组织的舞蹈活动形式。如:上舞蹈课(一般与音乐教学融为一体);游戏中的舞蹈活动;节假日舞蹈活动(观摩欣赏或排演舞蹈)等。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地点等的确定与实施。培养幼儿舞蹈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初步教会幼儿舞蹈的学习方法等。
2.幼儿自己发起、参与、组织的舞蹈活动形式。如幼儿自发的舞蹈表演;幼儿舞蹈观摩后的自由交流评价、模仿;幼儿即兴舞蹈的表演和创编等。
这种活动形式,为幼儿的个性发展、情感的自由抒发、动作的表现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教师应充分与幼儿合作,给他们提供场地、环境、时间,不要干扰和限制幼儿健康良好的自发舞蹈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