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秦安蜡花舞与戏曲文化的联系
伴随着人们生活内容不断增加、丰富而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且具有认同感的重要力量。蜡花舞是秦安民众在其常年的生活环境、社会历史氛围的积淀下所形成的具有某种特定的审美倾向、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在蜡花舞自身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形式中,诸如舞蹈道具、服饰、扮相等也是体现该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特点的具象表征之一。
“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20]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现,是一个民族最为显著和最为直接的外在标志。秦安蜡花舞蹈服饰同当地社会历史、经济生活以及风俗习惯有着深刻的密切联系,是当地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中华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大地湾遗址的发掘,同时也证明了秦安先民们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曾作出过不朽的贡献。从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各种石器,表明大地湾先民已开始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经济活动。在很早时期,先民们就已学会纺线织布,缝制衣服,并用玉、骨、角、蚌器等物作为装饰。
笔者在对秦安蜡花舞进行史料收集、民间艺人访谈以及现场观看其表演时发现,戏曲文化与蜡花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与民间老艺人赵改儿的谈论中得知,舞蹈服装、化妆都是从戏曲旦角装扮直接借鉴而来的;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蜡花舞表演的整体装扮与戏曲旦角服饰妆容的实照,它们之间是多么的相似啊!
图1 戏曲旦角装扮(www.xing528.com)
图2 蜡花舞装扮
图3 戏曲旦角装扮
图4 蜡花舞装扮
民间社火强烈的戏曲因素,追溯其源可谓是由来已久。“戏曲自汉魏以来,与百戏和,唐代分为歌舞戏及滑稽戏;宋时滑稽戏盛,又渐借歌舞缘饰故事,渐不以歌舞为主,而以故事为主;至元杂剧出,体制遂定。”[21]汉代“百戏”是早期社火最主要的表演形式,它的繁荣也为戏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百戏”是包括音乐、舞蹈、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性表演形式。由于受汉代表演艺术综合性特征的影响,民间舞蹈通常都融在“百戏”中表演。故现今社火中的高跷、舞狮、龙灯、竹马等表演形式,均可视作百戏的遗存形态。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其社火呈于露台之上,所献之物,动以万数。自早呈拽百戏,如上竿、耀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悼刀、装鬼、研鼓、牌棒、道术之类,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尽。殿前两蟠竿,高数十丈,左则京城所,右则修内司,搭材分占上竿呈艺解。或竿尖立横木列于其上,装神鬼,吐烟火,甚危险骇人。至夕而罢。”[22]随后,宋、元两代戏剧的兴起,广泛地吸收民间舞蹈作为素材,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反过来它又促进了民间舞蹈的表演。尤其是清代地方戏盛行之际,汉族民间舞蹈吸取戏曲的情节曲折、戏文动听、服饰美观、道具精致等优长,加强了表演性与艺术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