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亚斯科夫斯基(1881—1950)是横跨俄国与苏联两个历史阶段的作曲家。他在36岁以前是在沙皇俄国统治下度过的。他没有受过良好的音乐训练,作为军界人员,他只是在校外向格里埃尔等人学习了和声之后,才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就学。但米亚斯科夫斯基却以交响作曲家而著称于世。
米亚斯科夫斯基写过27部交响曲,还写过两部交响诗,一部取材于爱伦·坡的诗作《乌鸦》,叫做《永不再》;另一部取材于英国诗人雪莱的诗作,叫做《阿拉斯特》。
1908年,米亚斯科夫斯基写作了他的《第一交响曲》,年轻作曲家的作品因其质朴清纯并具有俄罗斯意韵而受到交响先师格拉祖诺夫的赏识。1911年他创作了《第二交响曲》,1914年创作了《第三交响曲》,1918年创作了《第四交响曲》。处于沙俄时期的米亚斯科夫斯基的这四部交响曲,从内容上看已带有鲜明的个性。作曲家热爱俄罗斯悠久的文化传统,倾心于音乐先辈的交响创造,继承了俄罗斯音乐传统中音乐与时代和人生相关联的特点,力求揭示出生活的深刻意义。米亚斯科夫斯基富于哲理性地思考着人生,关注着社会: 尖锐的社会矛盾,大战前夕纷乱的思绪,都抒写在交响音符之中。因此,米亚斯科夫斯基的这四部交响曲带有严峻、激越或悲剧性的形象以及阴郁不安的朦胧色调;正如作曲家在《自传》中所说,“带有深刻的悲观主义的痕迹”。在艺术表现上,米亚斯科夫斯基继承了俄罗斯和西欧的古典与浪漫的音乐传统,作品并没有受到二十世纪初叶现代音乐的影响。在完成《第二交响曲》之后不久,他就写作了一篇有名的论文《柴可夫斯基与贝多芬》,认为这两位大师是民主性交响风格的创造者,而这一风格是古典音乐艺术的真谛,也是面向普通民众的。米亚斯科夫斯基的艺术观念决定了他最初的交响创作。
1918年,十月革命后的第二年,米亚斯科夫斯基就写出了表述“战时印象”的《第四交响曲》,这部交响曲用e小调写成,具有悲剧的气氛;一年后,作曲家又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大调交响曲: D大调《第五交响曲》。这部交响曲反映了时代在作曲家心灵中的转折。从写于沙俄时代的阴暗c的小调、升c小调、d小调和e小调四部交响曲,到以明亮的D大调写出新时代的交响曲,这是苏维埃时代的曙光使他的“乐思明朗起来”。《第五交响曲》“以其音乐语言的生活真实性、人民性和高度的专业技巧,在其创作和苏联交响乐风格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列维克)。米亚斯科夫斯基明快、乐观的《第五交响曲》被誉为苏联第一部交响乐。
米亚斯科夫斯基对革命的态度曾是矛盾的。他复杂的思想情感和深刻的自省式的思考,以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带有悲剧性的音乐色彩出现在他二十年代写就的一些交响乐中。这些交响乐,如1923年创作的《第六交响曲》,鲜明而真实地体现出作曲家的个性与内心痛苦。这是革命年代苏联知识分子心理的音乐写照。
到了二十年代最后几年,米亚斯科夫斯基已投身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发展潮流中,以简明生动的大众化音乐语言写作了歌曲、进行曲和小型器乐曲,即使是交响音乐,作曲家写作的也是《小交响曲》和“抒情小协奏曲”。体裁的小型化,音乐语言的群众化,正是米亚斯科夫斯基创作反映新时代风貌的大型交响作品的过渡与准备。
1932年,米亚斯科夫斯基以苏联集体农庄这一农业体制改革为题材创作了《第十二交响曲》。1936年,作曲家为苏联空军创作了《第十六交响曲》,其中第三乐章用交响手法表达了“马克西姆·高尔基号”飞机不幸坠落的悲壮气氛;终曲乐章运用了他的歌曲《飞机在航行》的曲调而使交响曲更通俗化。1937年,作曲家的《第十八交响曲》问世,这首作品完全构筑在俄罗斯民间歌曲、舞曲主题之上,使他的交响风格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走向进一步的乐观与明朗。(www.xing528.com)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米亚斯科夫斯基写作第二十至二十四部交响曲,作品浸透了宏伟的史诗气概与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他的《第二十一交响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第二十一交响曲》写于1940年。只有一个乐章的交响曲是交响乐创作中的一个创举。为了区别于单乐章的交响诗、序曲、幻想曲等体裁,米亚斯科夫斯基运用了超乎寻常的多主题,只是引子就有如歌的第一主题和“说白”式的第二主题。而在奏鸣曲结构的主体中又有明朗的与民歌风的两个主题的对比和展开。这部交响曲以明澈清澄的画境般的音响开始、结尾,而在近于室内乐风格的交响发展中,表达了作曲家个人的抒情心理的体验,更“热切地表现了苏维埃人民对祖国所怀的思想和感情”(列维克)。米亚斯科夫斯基的《第二十一交响曲》在战争岁月的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并获斯大林奖。
米亚斯科夫斯基另一首获斯大林奖的作品是《第二十七交响曲》,这是作曲家的终结之作,是他的“天鹅之歌”。这部三个乐章的交响曲刻画了人的心理世界,具有戏剧性的抒情特点。人们常把这部交响曲比作“三幕交响戏剧”: 第一“幕”具有沉思的暝想性质;第二“幕”是一首富于英雄气质的抒情诗;第三“幕”是欢乐明朗的胜利赞歌。对这三个侧面的心理刻画,米亚斯科夫斯基以清晰的主题进行了深刻的交响展开,并以俄罗斯音乐的古典传统为基础创造性地运用了精湛的作曲技法,特别是他所建筑的气息宽广的旋律,完全是从心灵与历史中流淌出来。这部交响曲被誉为是作曲家的,也是当时苏联交响乐创作的一个光辉的顶点。
米亚斯科夫斯基另外两首协奏曲: 1938年创作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和1944年创作的c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以其真挚的抒情性和高度的技巧性而成为作曲家的另一体裁的交响代表作,也成为协奏曲文献中的重要一页。
米亚斯科夫斯基是将俄罗斯音乐传统与苏联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一位有才华的交响作曲家。他把俄罗斯交响风格引入到苏联交响乐之中,并创造了新型的戏剧性抒情交响风格。从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民族文化的积淀以及俄罗斯和欧洲的交响风格的伟大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