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约翰·施特劳斯的后继者-交响音乐史话中的银色圆舞曲时代

约翰·施特劳斯的后继者-交响音乐史话中的银色圆舞曲时代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约翰·施特劳斯生有四男二女。在约翰·施特劳斯同代与身后,维也纳还有一个圆舞曲作家群。这一体裁约翰·施特劳斯涉足不深,他却驾轻就熟。因此,人们也把这个以施拉默尔名字命名的乐团列在音乐发展史上,并且作为“维也纳圆舞曲”传统的后继者写在约翰·施特劳斯之后。“维也纳圆舞曲”在约翰·施特劳斯家族中发扬光大,

约翰·施特劳斯的后继者-交响音乐史话中的银色圆舞曲时代

约翰·施特劳斯被赞为“圆舞曲之王”,他不仅继承了兰纳与先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传统,确立了“维也纳圆舞曲”的性格、形式与规模,而且他的圆舞曲不朽之作在音乐史上构成了一个“金色圆舞曲”时代。

约翰·施特劳斯的创造超过了他的先辈,也为其后世继承者所不及,他的影响又引领来一个维也纳圆舞曲作家群体,但他们的创作与成就都不如约翰·施特劳斯那么辉煌、灿烂。因此,如果说约翰·施特劳斯开创了“金色圆舞曲”时代,那么,他的后继者则创造了“银色圆舞曲”时代。尽管逊色于先驱者,却也依然熠熠生辉……

1844年10月19日,奥地利《漫游者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中说: “老约翰·施特劳斯在创作华尔兹和加洛普舞曲之余还有闲情逸致向世界奏献儿子?”(韦斯特)。应当说,这位“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和他的几个儿子的音乐创作几乎就是“维也纳圆舞曲”的全部历史

老约翰·施特劳斯生有四男二女。除了第三个儿子幼时夭折,三个儿子都是“维也圆纳舞曲”的作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作为长子将这一体裁推向金色的峰巅,他的两个兄弟继承了先父特别是长兄的传统,继续着圆舞曲的创作。

约瑟夫·施特劳斯(1827—1870)写有三百余首作品,其著名的作品有富于民族特色的《奥地利的村燕圆舞曲》以及明亮神幻的《天体音乐圆舞曲》和欢快的《人生充满爱与喜悦圆舞曲》等。他的《生气勃勃圆舞曲》曾被R·施特劳斯运用到歌剧玫瑰骑士》之中,作为歌剧中的一个圆舞曲主题。不过,约瑟夫·施特劳斯的波尔卡舞曲比圆舞曲有更强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为人们演奏。

爱德华·施特劳斯(1835—1916)写有三百多首舞曲,其中大多是波尔卡舞曲。如《剪彩波尔卡》,其快捷明快的情致至今仍受人们的青睐。他的圆舞曲作品不多,较著名的有《舒适圆舞曲》。这位约翰·施特劳斯的后继者曾受到人们的非议。原因之一是他在1907年把施特劳斯乐团的乐谱付之一炬;其二是他的作品缺乏个性,而受其兄音乐风格影响颇深。但他有一个“功劳”,那就是他的儿子也叫约翰·施特劳斯(1866—1939)、他的曾孙又叫爱德华·施特劳斯(1910—1969),继承了这个家族的音乐传统,以指挥先辈的圆舞曲和波尔卡而闻名。

有人说,“圆舞曲的历史相当于维也纳的历史”(保罗·亨利·朗格)。那么,也可以说,施特劳斯家族就是维也纳圆舞曲的历史。这个家族的几代人创造了这个重要体裁的金色的与银色的时代。

在约翰·施特劳斯同代与身后,维也纳还有一个圆舞曲作家群。

米勒克(1842—1899)是与约翰·施特劳斯同时代的轻

歌剧作曲家。他曾就读于维也纳音乐学院。在指挥与作曲生涯中,他写过一些圆舞曲。但其最大成就还是轻歌剧。这一体裁约翰·施特劳斯涉足不深,他却驾轻就熟。其著名轻歌剧《乞丐学生》、《死客》、《加斯珀隆》、《可怜的约纳罕》充满了维也纳的抒情风格,其中不乏精巧雅致的圆舞曲段落。但是,他的作品并没有在维也纳圆舞曲的建树上留下太多的业绩。

齐雷尔(1843—1922)是自学成才的作曲家。曾任军乐队、宫廷舞会的指挥。写过三十多部轻歌剧,六百多首舞曲和进行曲。其中,圆舞曲作品有150余首。这位多产作曲家继承了约翰·施特劳斯的传统,将“维也纳圆舞曲”这一体裁,从十九世纪延宕到二十世纪。但他的大部分作品没有流传下来,只有少数佳作至今仍在演奏。如1887年写作的《维也纳少女圆舞曲》,1890年写作的《维也纳市民圆舞曲》,均具有施特劳斯式的结构与风范。序奏与结尾以及中间的三首对比性的圆舞曲的传统形式,在齐雷尔的笔下与指挥棒下,表明了施特劳斯遗风的继续。

十九世纪后期,维也纳出现了一个四重奏团。其组织者是作曲家施拉默尔(1850—1893)。这个重奏乐团包括两把小提琴吉他单簧管手风琴。这个格局更像是奥地利民间乐队的编制,在曲目上也大多以轻松愉快的小曲为主。四重奏团一般在维也纳的酒巴中表演。施拉默尔不但自己创作了诸如“维也纳圆舞曲”一类轻音乐,而且让民间音乐走向艺术性的专业化。因此,人们也把这个以施拉默尔名字命名的乐团列在音乐发展史上,并且作为“维也纳圆舞曲”传统的后继者写在约翰·施特劳斯之后。

“维也纳圆舞曲”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期,还传到欧洲其他国家。法国作曲家瓦尔托伊费尔(1837—1915)写有二百五十余首管弦乐舞曲,其中传世之作就有《溜冰圆舞曲》、《女学生圆舞曲》、《西班牙圆舞曲》、《我的梦圆舞曲》、《西列努圆舞曲》、《爱之圆舞曲》等,这些作品都采用了“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方式,风格与情韵也与“维也纳圆舞曲”有近似之处。瓦尔托伊费尔后来结集出版了圆舞曲集《欢乐与痛苦》、《玛诺拉》,人们称之为“法国圆舞曲之王”。(www.xing528.com)

1880年,一首同以多瑙河为题的圆舞曲蜚声欧陆,这就是罗马尼亚作曲家伊凡诺维奇(1848—1902)创作的《多瑙河之波》圆舞曲。其作品受约翰·施特劳斯影响颇深,并大多采用“维也纳圆舞曲”的组合式结构。遗憾的是,他的作品中只有这首圆舞曲流传百年,不但被人填词广为传唱,而且还进入四十年代的电影之中。他的《卡尔曼·西尔瓦圆舞曲》、《爱的信息圆舞曲》和一些波尔卡舞曲也表明了他对施特劳斯音乐风格的仿效与继承。

在匈牙利,有一位叫莱哈尔(1870—1948)的作曲家。他的轻歌剧《快乐的寡妇》名扬世界。后来在维也纳他继续从事轻歌剧创作,其代表作有《维也纳的妇女》、《卢森堡伯爵》、《吉普赛之恋》、《微笑之国》、《帕格尼尼》、《俄罗斯的皇太子》等。莱哈尔还写过交响诗和小提琴协奏曲以及进行曲、圆舞曲等体裁作品。

在莱哈尔的作品中,圆舞曲之作不乏传世精品。1899年为舞会而作的管弦乐舞曲《金与银圆舞曲》,朴素而动人的旋律嵌在“维也纳圆舞曲”的形式之中,流传广泛,广受好

评。选自轻歌剧《快乐的寡妇》第一幕的声乐圆舞曲,结构上虽不是“维也纳”式的,但“维也纳”意韵犹在。它已成为一首不朽的抒情性的圆舞曲杰作。二十世纪初,莱哈尔的轻歌剧《卢森堡伯爵》有多段圆舞曲。作曲家以剧中“幸福在向我微笑”为主旋律,汇集了圆舞曲片段,改编为《卢森堡圆舞曲》,成为一首动听而美妙的管弦佳作。

“维也纳圆舞曲”在约翰·施特劳斯家族中发扬光大,在二十世纪一位后继者身上仍显示出强劲的光华。这位音乐大师接过了约翰·施特劳斯的指挥棒,活跃在维也纳的乐坛上。他就是斯托尔兹(1880—1975)。

斯托尔兹接受的是德奥传统的音乐教育。他多才多艺,集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于一身;七岁时就演奏莫扎特作品,十一岁时就写出了第一首作品。早年,他主要从事指挥活动。莱哈尔的《快乐的寡妇》首演就是由他指挥的。在作曲上,他继承了约翰·施特劳斯的传统,致力于轻歌剧的创作。在他的六十余部轻歌剧中,如《四三节拍下的两颗心》至今仍在演奏,其主题旋律颇具“维也纳圆舞曲”风格。他在圆舞曲体裁中的创作,大多出自于轻歌剧。他的轻歌剧中的圆舞曲和单独成篇的圆舞曲作品,完全透出他曾受过约翰·施特劳斯指教的痕迹。

进入二十世纪后,斯托尔兹还从事电影音乐写作。他曾为一百余部电影配乐,并在四十年代移居美国,在好莱坞专事创作。

斯托尔兹作为“维也纳圆舞曲”的最后一位杰出继承人,在二十世纪的新音乐浪潮中,依然保持了先辈作品中的古典的和浪漫的风范,并使之延存到新世纪,让人们去追忆十九世纪“维也纳圆舞曲”的辉煌。

在交响音乐发展中,“维也纳圆舞曲”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流派,显示出了抒情如歌以及文字标题等浪漫主义艺术特征。这种体裁以旋律为主要表现手段,管弦配器简洁、华丽。弦乐的歌唱性特质使之在圆舞曲演奏中起到主导作用。乐曲结构并不复杂,没有提供交响展开的余地。偶尔出现的戏剧性色彩,也只是转瞬即逝的点缀。从严格意义上讲,“维也纳圆舞曲”是一种不具交响性的管弦乐曲形式。

但是,在音乐长河中,由施特劳斯家族开创的“维也纳圆舞曲”时代,其光彩与魅力,历经一个多世纪而依然灿然生辉。它的艺术生命的强劲,说明了这一艺术创造的价值所在: “维也纳圆舞曲”让音乐又归回到民间与大众,并创造了都市化的通俗音乐风格。

在“维也纳圆舞”曲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中,在众多的旋转与歌唱之中,是“兰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和他的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概括了圆舞曲的全部历史。除了这三个重要作曲家以外,所有其他人都是生命短促的”(保罗·亨利·朗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