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音乐解释学的视域提出“视界融合”的新语境,在音乐分析领域,强调全面地、完整地对与音乐形态相关的各个要素进行微观分析,在梳理西方钢琴音乐创作的历时性特征及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发展的异域性特征后,基于历时性语境特征来对西方钢琴音乐创作进行研究与基于异域性语境特征来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进行研究并从音乐语言语境层面进行对比式的分析,是必要且必需的。西方钢琴音乐创作经历了近400年的历史,在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中,不论是音乐形态上的、音乐情感上的还是音乐审美意念上的语境都历经着历时性的变革与发展,是对西方钢琴音乐自发源开始的音乐传统的继承与超越。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与变迁是在中国传统音乐观念意识下形成的异域共时性的音乐形态上的、音乐情感上的、音乐审美意念上的音乐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波兰则致力于复兴肖邦作品中的民族主题题材,尤其是他采用的舞曲体裁——玛祖卡、波兰舞曲和圆舞曲。波兰人从日常的生活中、从爱国主义的方向上,从波兰的文学作品里寻找解读肖邦音乐精神和创作技巧的钥匙。德国学派仍对肖邦兴趣寡然,德国钢琴家当时倾向于理性主义:演奏注重清晰,但是欠缺精致,轮廓粗糙。诗意、优雅和微妙的表达在他们的演奏中常常难觅踪影。不同的时代催生了不同的潮流,而这甚至有时出于迎合观众精神需求的情况,能够影响人们对肖邦音乐的观点。有一段时期肖邦音乐中的特点被过分地突出,而其中丰富多变的音乐性则被低估了,以至于在19世纪60年代,肖邦被视作一位纯粹的“小品”创作者,有着优而敏感多情的沙龙风格。而大型作品诸如奏鸣曲和谐谑曲中的艺术精华,则不被欣赏了。
列夫·奥柏林(九)文/索菲亚·亨托娃 英译/玛格丽塔,格列波夫 编译/清闲寺
以上这段文字节选自索菲亚·亨托娃关于苏联杰出钢琴演奏家奥柏林(Lev Oborin,1908— )对演绎肖邦钢琴音乐传承的音乐思想。奥柏林在1927年第一届的华沙肖邦钢琴大赛中以绝对优势斩获金奖,作为一名苏联钢琴艺术的标杆人物,除对传统俄罗斯钢琴音乐的演绎外,他尤其对肖邦钢琴音乐的演绎有着独特的见地,作为苏联钢琴的传承人,培养出为数众多的钢琴演奏家。他的学生在诸多国际钢琴大赛中屡获殊荣,并在国内各大音乐学院担任教授。“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良和巴兰奇瓦泽等作曲家,对于奥柏林对他们协奏曲的诠释观点无不信任有加。”[5]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是世界上最有名、最严格、级别最高的钢琴比赛之一,但最初举办“肖赛”却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肖邦的音乐被世俗气息曲解成靡靡之音,甚至连专业音乐院校都不愿意再将肖邦的作品作为教学曲目。在这样的情况下,波兰的钢琴家和音乐教育者们决定举办“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以发扬肖邦的音乐精神,并发掘出优秀的肖邦音乐诠释者。
而发展至今,“肖赛”堪称钢琴音乐界的奥运会,每五年在波兰首都华沙举办一次,至今已有89年的历史。“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从大赛早期苏联和波兰钢琴家以技巧和音乐相抗,到二战后毛里齐奥·波里尼、玛莎·阿格里奇、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与伊沃·波格雷里奇等一系列当今最著名的钢琴大家的横空出世,成就了许多钢琴大师。
华沙自1927年诞生以来,就一直高举“肖邦精神”的大旗,以“作曲家至上”的精神作为比赛评判的最高标准,以演奏中体现肖邦精神的“纯正性”作为最高理念。在2015年结束的“肖赛”上,评委林克在《让肖邦说话》中这样说:“这个选手对我说了什么……肖邦对我说了什么……”林克非常希望能够在选手的演奏中发现一个独特的肖邦,“所以我希望能听到一些新颖的见地,我关心的不仅仅是钢琴方面,更是音乐方面——或者说是艺术方面的表现”[6]。波兰总统杜达在接见评委和进入决赛的选手时对选手说:“我认为最关键的不在于演奏技术——因为你们都是很出色的钢琴家和演奏家——而在于肖邦音乐都有的特性。”[7]评委奥尔森在采访报道《钢琴家,他们自己知道》中说:“一个钢琴家如何理解肖邦作品中传递的信息……我要找的是一位杰出的选手,他必须有些东西要说,他应该是一个好的音乐家,有着辉煌的技术,能够理解音乐并有吸引力。我真的期待很多。”[8]以上这些,均表明了比赛“肖邦至上”,一切围绕肖邦的主旨和决心。而这样的钢琴演绎理念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落实到表演实践上却没有那么简单。“首先,肖邦的音乐本身就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貌,既有波兰的民族性又有法兰西贵族的沙龙化;既是无可争议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却又具有强烈的古典精神;音乐中既有婉约细腻的特点,又有澎湃激愤的乐念。其次,世界上对于肖邦作品的理解因地区也存在差异。比如,由于肖邦虽然生在波兰,但其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法国度过的,所以对于肖邦的作品,应以波兰学派的风格还是法学派的风格进行诠释,一直存在分歧。肖赛由波兰肖邦协会主办,因此对于肖邦精神的解读一直是波兰式的,即崇尚理性、节制、优雅、均衡的演奏风格,反对主观滥情和炫技卖弄的演奏方式。再次。由于每个演奏家自身文化背景、生活经历乃至个人乐感和身体条件都各不相同,对于肖邦音乐的理解自然也千差万别。甚至就是评委席上的评委,对于肖邦音乐的理解也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时还存很大的分歧。”[9]
甚至在1980年的第十届“肖赛”历史上,南斯拉夫钢琴家波格雷里奇因不拘一格的演奏备受争议而在第三轮被淘汰。评委阿格里奇当场退席,为天才琴手所受不公表示抗议。这样的争议从根本上讲,都是源于对肖邦精神和肖邦音乐纯正性的不同解读。
对于如何理解钢琴音乐作品,每个时代随着历时性语境、异域性语境的不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解释,甚至同一个人在自己的不同年龄阶段也会对同一个钢琴作品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解释。
图2-1
事实确实如此,钢琴音乐的阐释处于动态变化中。20世纪的现当代许多钢琴作品,如勋伯格(维也纳)用十二音体系写成的作品《钢琴组曲》(1924年);兴德米特(德国)受爵士乐影响写作的钢琴组曲《1922年》(1922年),在此作品“前言”中写道:“这里不考虑手指,是把钢琴作为打击乐使用的。”这在当时是很时髦的做法。钢琴曲《调性游戏》(1942年)则更抽象,更强调单纯的音响运动,干瘪、机械,缺乏表情;巴托克(匈牙利)的钢琴曲《粗野的快板》(1911年)具有原始主义特征,同样在这个作品中把钢琴当作打击乐;萨蒂(法国)的《萨拉班德舞曲》(1887年)、《伊姆诺佩迪》(Gymnopedies,1888年)、《诺西昂诺舞曲》(Gnossennes,1890年)等,传递的是与传统印象派音乐那种色彩绚丽、繁复、过于精细的音乐创作正好相反的朴实、简单、自然、明确、平凡;布列兹受美国作曲家凯奇影响,采用偶然原则所作《第三钢琴奏鸣曲》(1955—1957年),允许演奏者在乐章的顺序、时值、力度和演奏法的处理上进行自由选择;米约(法国)的钢琴组曲《巴西回忆》(1921年)、两架钢琴曲《丑角》(1937年)使用多调性来进行创作,他认为在音乐创作中通过乐器的音色和不同的力度,把多调性的各个层次区别开来,突出主旋律并仍保持自己音乐一贯的抒情性。这一系列20世纪的钢琴作品在音乐结构分析上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音乐分析范畴,当然,同时为了辅助演奏者进行作品的阐释与理解,作曲家自己写作了很多音乐分析理论书籍,例如现代音乐之父梅西安(序列音乐结构作曲家)的《色彩和弦字典表》《技巧》等;还有如勋伯格的《作曲基本原理》;等等。
最为重要的是20世纪现当代的钢琴音乐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不管是在演奏技巧、演奏时长还是标题的神秘等方面,都极具现代哲学“不确定”的因素。在传统钢琴音乐阐释的基础上,如何来把握当代这些“新、奇、特”的钢琴音乐创作,对比性的分析与研究应该是有效的钢琴音乐阐释途径。“音乐的比较研究跨越了国家、民族、语言和文化体系,古老的音乐研究方法在强烈的全球意识和整体的全方位思维方式刺激下,已经演变成一种极富时代感和活力的音乐比较研究方法。”[10]鉴于此,笔者将在文后就中西钢琴音乐的形态语境、情感语境、审美意念语境三个层面进行对比阐述,有利于拓展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有利于探索钢琴音乐的文化共识;并通过钢琴音乐创作类同的可能,深度追寻钢琴音乐创作的意义,来指导钢琴演绎、教学、研究。(www.xing528.com)
【注释】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2]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3]钟子林:《20世纪西方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9页。
[4]萨波奇·本采著,司徒幼文译:《旋律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
[5]《列夫·奥柏林(一)》,载《钢琴艺术》2014年第5期。
[6]Let Chopin Speak.chopincompetition 2015.com/news.
[7]Finding the soul in chopin.chopincompetition 2015.com/news.
[8]pianist,know thyself.KRZYSZTOF KOMARNICKI.chopincompetition 2015.com/news.
[9]段召旭:《倾听肖邦的声音》,载《钢琴艺术》2016年第1期。
[10]郑兴三:《略论比较音乐学的内在基本精神》,载《人民音乐》2002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