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传统解释学的中心是“复原说”,即通过理解,重建作者的原意,消除个人的成见,尽量客观地去理解事物;而当代解释学强调客观阐释以物、社会为本,其中心是“意义创造说”“主体登场”,认为任何理解和阐释要完全做到客观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已经形成的各种固有的观念,他的文化背景、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思想状况、知识水平等都会影响他对当前事物的看法,并成为“自我存在的表达方式”。当代解释学强调以人为本的本体论大大提高了人(主体)在阐释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主体闪亮登场”的局面,使人(主体)成为阐释活动中受关注的中心。
其次是“视界融合”的理解。认为“理解总是以人的前经验和前理解为基础的;全部理解都是具有历史性、主观性和变化性的;理解是一种在主体前经验和实体之间、主体和实体理解要求之间的永不关闭的和循环的思维运动;关于艺术作品的理解:由理解者作为主动的参与者和表演者,在艺术作品中进行着再现艺术作品的活动”[5]。当然,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也是决不能离开艺术作品的文本的。这样一来,包括艺术作品在内的所有的阐释都不能离开两种视域,一为与文本相关的视域(主要指原作者),一为当前阐释主体的视域(包括阐释者的目的、视角、价值观、审美观等)。真正的阐释必定是这二者的“视界融合”。(www.xing528.com)
最后才是语境——阐释之域。当代解释学认为,文本的意义只能从文本及其相关语境中去寻找。语境就是语言发生的时间、地点、场合和对象等客观因素及使用语言的人及其身份、思想、性格、修养、处境和心情等主观因素,还有交流方式、交际意图等主客观因素。因为任何阐释都必定是在一定的视域的局限中进行的,“真理是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语境下的富有变异性的阐释现象”,所以语境就成为名副其实的“阐释之域”。历史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而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事实证明,主体登场—不同的语境、视域不同的历史处境—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这种“阐释之路径”体现了世界的多元化特征。可以说,世界的多元化既是现实世界本来的面目,又是当代解释学研究的必然结果(而“纯客观”和“纯科学”的研究多趋向于“一元论”)。20世纪下半叶以来,当代解释学在广阔无比的视域内,对同一性、确定性思维方式加以解构,这样就大大突出了事物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而每次阐释的结束立即成为历史,成为下次阐释的新语境。因此,当代解释学的多元是一个永不关闭的、无边界的开放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