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录音作品分析 - 民族器乐独奏

音乐录音作品分析 - 民族器乐独奏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电影乐团录音棚属于大型录音棚,对于民族器乐独奏而言,其混响时间是可以接受的,而录音棚声音干净、集中的特点又被充分保留了下来。

音乐录音作品分析 - 民族器乐独奏

一、民族器乐独奏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

民族器乐独奏,可以包括任何一件民族乐器以独奏形式展现的音乐作品。由于中国民族音乐在传统上更加重视乐器的个性,而非合奏的效果,因此中国民族音乐当中的器乐独奏种类非常多。最常见的独奏乐器包括二胡、筝、古琴、琵琶、阮、扬琴笛子、箫等,甚至还包括各式打击乐器。

由于采用单独一件乐器进行演奏,因此对于这些使用独奏乐器录制的民族器乐独奏录音作品来说,不存在乐器之间是否协和的问题。但是即使如此,我们在聆听这类作品的时候,依然会发现这些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在符合中国民族音乐录音作品的整体特征的同时,还表现出了一些独特的方面,比如:

1.由于中国民族乐器个性鲜明,因此即使录制对象都是独奏乐器,但不同类型的独奏乐器,甚至是同类型的独奏乐器,在录音作品中的音响艺术差异也相当大,很难用某一普适性原则加以概括。比如,尽管都是弦乐器,西洋乐器中的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在录音作品音响艺术的整体趋向上是一致的,但同属弓弦乐器的板胡和马头琴,在录音作品音响艺术的追求上却很不相同。

2.有相当数量的中国民族乐器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属性,比如古琴、琵琶、埙、笛子等,这些乐器的录音作品,其音响艺术所应表现出的并不只是乐器自身的音色、音量和空间效果,还要与乐器背后的文化相关联,体现出这种乐曲所需营造的意境。因此,判断一款民族器乐独奏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水准,从根本上应该深入到文化层面和审美层面进行挖掘,而不是停留在“音响效果是否动听”这一表层。

二、民族器乐独奏录音作品分析示例

这里,笔者选取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和古琴独奏《流水》这两个曲目的录音作品进行分析。

(一)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原名《夕阳箫鼓》《浔阳月夜》《浔阳琵琶》或《浔阳曲》,是一首琵琶独奏作品,后被改编为筝曲、民族管弦乐曲等其他形式。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琵琶属于拨弦类弦鸣乐器,在我国有“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之称。它最早大约出现在秦朝,后传到日本、朝鲜等东亚地区,成为东亚最具传统的弹拨乐器。而在中欧和西亚地区,与之类似的乐器被称为“Lute”,即鲁特琴(琉特琴),这也是如今琵琶的英文叫法。最初的琵琶采用丝线振动发声,通过梨形共鸣箱使声音放大,后改用钢丝、尼龙等材料制作琴弦。因此,如今的琵琶声音当中带有非常明显的“金属色彩”,音色偏亮,瞬态特性十分突出。同时,乐手竖抱琵琶的演奏方式,也决定了这种乐器的声音宽度不大,接近于点状声源。

因此,这首具有“月夜观景”意味的古曲,在使用琵琶进行演奏和录音时,要求在音响艺术上体现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声音应当饱满,但也不宜过度紧实;乐器的声像定位应偏近,从而显得亲切而不疏离;整体空间不宜过大,乐器自身的声像宽度也应略微“瘦小”,占到扬声器总体宽度的30%—50%即可。

1.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

演奏:吴玉霞

录音地点:中国电影乐团录音棚

录音师:李大康

录音时间:2007年,格式:DDD立体声

CD编号:柏菲音乐 HZH-XR006封面如图4-1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4.01

图4-1 吴玉霞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唱片封面

这款录音中的演奏家吴玉霞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琵琶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她的演奏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而负责录音的则是中国传媒大学录音系教授李大康。李大康老师是我国资深的录音师,尤其是在中国民族音乐录音方面成果斐然。他的录音讲求“真”与“美”的统一,在平和自然的感觉之下,又能带来一定的变化和震撼。对于民族器乐独奏,他强调要体现乐器的形象、轮廓和质感,“声像”不能夸张(体积不能过大),但也不能散(聚焦度不好),要使乐器的韵味与意境符合中国文化的内蕴。因此,他在录音时经常使用两对全指向话筒,一近一远,分层对乐器进行拾音,从而使乐器能够在保持良好质感的同时,获得足够的声扩散效果。如果是在录音棚进行录音,还需要使用人工混响器对自然混响进行补充。

结合上述分析对该录音作品进行聆听,我们可以发现,这是典型的录音棚作品。中国电影乐团录音棚属于大型录音棚,对于民族器乐独奏而言,其混响时间是可以接受的,而录音棚声音干净、集中的特点又被充分保留了下来。在录音中,琵琶的声像位置比较近,体积适中,带给人十分亲切的感觉。特别是其良好的瞬态特征和丰富的细节表现,比在音乐厅中聆听琵琶的现场演奏更有魅力。这种效果,如果用摄影来类比的话,有点类似于“中近景镜头”的效果。而远距离混响话筒的使用,使得录音中保留了一些录音棚的自然混响,虽然这种混响声的时间不长,但是其混响密度足够高,让琵琶的声音变得更加致密。在混响话筒之外,人工混响器的使用带给每一个音符一个不长的音尾,从而营造出足够的“韵味”。

总之,这款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非常符合《春江花月夜》自身的意境,堪称近年来琵琶独奏录音的精品。

2.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

演奏:章红艳

录音地点:北京音乐厅

录音师:加雷德·萨克斯(Jared Saghs)

录音时间:2006年,格式:DDD环绕声

SACD编号:Channel Classics F583 CCS SA80106封面如图4-2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4.02

图4-2 章红艳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唱片封面

该唱片中的演奏家章红艳是我国著名的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这是她在荷兰音乐频道唱片公司(Channel Classics Records)的首张录音专辑,也是世界首张使用DSD技术,以SACD格式发行的琵琶独奏专辑。该唱片的录音师为Channel Classics公司的创始人加雷德·萨克斯,他曾在管弦乐团担任圆号演奏员长达15年, 1987年开始在Philips唱片公司担任录音监制和录音师,并为宝丽金(环球唱片)等著名唱片公司做后期剪辑和母带制作。1990年,萨克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Channel Classics,担任录音师和制作人,所有录音均采用DSD格式录制、SACD格式发行。本张唱片是Channel Classics公司从2006年开始推出的“Channel of China”(中国音乐录音系列)中的一张。不过,为了与之前的立体声录音版本进行对比,我们审听的对象是该唱片中附带的立体声PCM的码流。

这张SACD的录音地点是北京音乐厅。北京音乐厅是一个拥有1,880个座位的标准音乐厅,比较适合交响乐团演奏。与普通的录音棚相比,北京音乐厅虽然拥有更好的声学条件,但对于琵琶独奏而言却显得过于巨大。这一问题在录音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乐器的声像定位有些偏后,体积也比较小,使得亲切感有些不足。同时,因为混响时间较长,琵琶的弹拨声会带有明显音尾,尤其是在乐曲开头的几个音符当中,早期反射声非常突出,让人略感不适。

此外,萨克斯的录音观念对于这款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表现也起到了十分显著的影响。从他的工作经历来看,萨克斯对于古典音乐的艺术表现有着很深刻的理解,但是按照古典音乐的录制方法来对中国民族器乐独奏进行录音,却不一定完全适合。古典音乐对于声音融合、温暖、空间感的强烈要求,反而使得这里的琵琶声音有些发散,缺乏凝聚力。此外,由于我们审听的立体声码流,是将环绕声的5个声道变换到2个声道而得到的,因此环绕声录音中对于自然混响声的拾取,进一步增加了琵琶声音当中这种“散”和“飘”的感觉。不过,除了上述问题以外,这款录音作品对于琵琶音色和动态的控制,还是相当不错的。

总之,这款录音作品的创作采用了最先进的录音技术,拥有更加良好的声音传播环境,但是并没有带来更好的音响艺术表现。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民族音乐录音作品有着某些独特的音响艺术审美特征,这需要录音师通过其正确的创作思维加以表现。西方传统的音响艺术思维、典型的音乐厅式声学环境和最先进的录音技法,在创作符合中国人审美心态的民族音乐录音作品时,并不一定完全适用。

(二)古琴独奏《流水》

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等,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也是汉文化中地位最高的乐器,有“左琴右书”之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当中,古琴为之首,可见其被视为高雅的最高代表,也是知音之间心与心交流的表象。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其音色以清净悠远著称,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和“天地之音”,讲究“中和平正、无过不及”,其平均音量很小,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下演奏和欣赏。此外,由于乐谱版本和演奏流派的不同,同一首古琴曲在不同演奏家手中的演奏方法可能有着相当大的差别。(www.xing528.com)

《流水》是现存古琴曲当中的名段,来源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的《高山流水》。后者本来为一曲,至唐代分为两曲,不分段数。后至宋代将《高山》分为四段,《流水》分为八段。其后,《流水》一曲又有九段等其他演变形式。该曲以古琴的“滚、拂、打、进、退”等指法和上下滑音,生动地描绘了流水的各种情态,极具表现力。[1]

1.古琴独奏:流水

演奏:李祥霆

录音地点:中国电影乐团录音棚

录音师:李大康

录音时间:2007年,格式:DDD立体声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4.03

古琴演奏家李祥霆出生于1940年,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北京古琴研究会副会长,也是当前录制古琴唱片最多的演奏家之一。他曾教授多位学生,进行过多场古琴独奏音乐会,并在一些大学做过学术演讲,对古琴文化的传承发扬做出了很大贡献。

这首由李祥霆演奏、李大康录制的《流水》,可以说是古琴独奏录音作品在音响艺术表现上的典范。乐器的声像位置比较近,宽度适中,大约占据了左右扬声器宽度的70%左右。古琴的低音非常丰满,高频不突出,使得整个音色温暖、自然,同时演奏家手指擦蹭琴弦的声音非常突出。受制于古琴本身的特点,录音的动态范围并不太大,但乐器的瞬态表现相当出色,使各种演奏技法清晰可闻。此外,录音棚的声学特点很好地保留了近次反射声,同时缩短了混响,使得整个古琴演奏的亲切感很强。

2.古琴独奏:流水

演奏:吕宏望

录音地点:交汇点太平洋8楼录音棚

录音师:Leo,宁俊

录音时间:2006年,格式:DDD立体声

选自唱片《皇帝位》,CD封面如图4-3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4.04

这是一张为音响爱好者调试音响系统而设计的唱片,在讲解Hi-Fi音响系统设置方法的同时,也带有若干首演示曲目,其中就包括吕宏望演奏的《流水》。吕宏望是中国古琴学会理事、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古琴研究会会长,其演奏豁达洒脱、爽朗清净,是中国南方琴派风格的代表。

图4-3 广东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唱片《皇帝位》

不过,唱片中的这首《流水》明显是按照所谓的“发烧录音”风格录制的:乐器的瞬态响应比较夸张,动态范围也被有意识地增大;音色中的中高频部分进行过提升,使得古琴的明亮感变大,而且有些过火。不过,该曲在音响艺术上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保留了非常多的擦蹭琴弦的声音,同时用人工混响处理营造出了一个比较大的空间。这种所谓的“发烧录音”,是用后期制作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乐器演奏中的细节表现,但失去了古琴作为一件乐器的自然音色。而较大的空间塑造使得单一的乐器显得过于空旷,也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古琴作为人与人之间心灵交流的亲切感觉。

我们从这首乐曲的音响艺术特征可以看出,不同的音响艺术审美理想会使得录音作品的效果产生较大的差异,进而影响人们对于音乐本身的体验。但是,不同的审听目的之间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单纯强调音响表现而忽视作品的音乐特性,会让作品在整体上风格上不够统一和协调。

3.古琴独奏:流水

演奏:黄梅

录音地点:居庸关下“长城书院”

录音师:雷伟

录音时间:2004年,格式:DDD立体声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4.05

这是笔者学生时代一次并不成功的录音习作,将它提供在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展示录音师及审听者对于音乐的理解,它会对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

这场音乐会属于一场私人性质的聚会。音乐会在笔者硕士导师曾田力教授位于居庸关的居所“长城书院”举行,属于完全的室外录音。演出的地点位于两山之间一块人工修筑的平台上,平台前方为一水潭,观众席则位于水潭对岸,相隔古琴15米左右。为了达到必要的音量,演出过程中对古琴使用了扩声。扩声系统由ORTF制式的立体声话筒、调音台、功放和音箱构成,由调音台直接输出一对立体声信号通过DAT录音机进行录音,形成扩录一体系统。也就是说,录音只是这次演出的一个附带产物。

录音操作过程中的最大失误,是输入增益调整得过小,导致信号电平过低,平均音量非常小,远远没有达到一款正常录音作品的要求。但是,如果忽略这一问题,仅从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上看,这款《流水》的录音与之前分析的作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古琴音色当中的低频部分缺失相当严重,使得整体音色变得很“薄”,听起来有点像是古琴和琵琶混合体;其次,擦蹭琴弦的声音被抑制得比较厉害,某些演奏的细节有所损失;最后,古琴的声像定位略微远了一些,声像当中也有轻微的“中空”现象出现。

上述问题的出现,与笔者的录音操作直接相关。实际上,这是笔者第一次接触古琴的演出和录音,对古琴的声音特点没有准确的概念。于是,笔者就按照与筝类似的录音方法,在琴身斜前方半米多的位置架设了一对Neumann KM184话筒构成ORTF制式。这一话筒设置,正好位于古琴声音辐射区域当中中、高频较多的部分,而低频较多的部分(琴身下沿与琴桌结合的部分)则被忽略,琴桌作为古琴共鸣箱的一个部分,其作用也被抑制了。同时,相对较远的拾音距离,也使作品损失了部分演奏中的细节。至于声像定位略远的问题,则是笔者在后期制作中,为了弥补前期混响声不足而加入的人工混响比例过大造成的。

但是,即使出现了上述诸多问题,这一录音作品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其录音地点是对古琴这种乐器录音方式的一次大胆尝试。从传统上说,古琴这一乐器本身就有在室外演奏的历史,而且“长城书院”这种两山之间的地理环境,又给乐器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声反射区域,使得录音当中多少融入了一些这样的自然反射和混响声。特别是录音当中无意识拾取到的虫鸣、狗叫以及少许观众噪声,都为这一录音的环境提供了很好的诠释,从而营造出一种理想的“自然空间”感。因此,不少人在听到这款录音作品的时候,都会被此吸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其电平不足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有不少没有古琴聆听经验的人,在第一次听到这款录音作品的时候,都觉得音色“还不错”,符合他们心目中古琴的样子。而当他们听到类似于附录音轨4.03这种“标准的”古琴录音作品时,反而会觉得声像有点近,低频有点多,擦蹭琴弦的声音也过于明显。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这些听众心目中的古琴,实际上是根据他们曾经听过的弹拨乐器(如筝、琵琶)等臆想出来的,并非来自于真实的聆听经验,而且古琴相对瘦小的外形,也给了他们“声音瘦小”的暗示;其二是因为现存大部分“标准的”古琴录音,其音色都是按照演奏家的好恶而调整的,而非站在观众的视角聆听的结果。如果从观众所处的位置来聆听,古琴的音量确实比较小,音色比较“薄”,擦蹭琴弦的声音也没有那么大。而这种真实聆听所带来的经验,与古琴最理想的声音,或者说是录音作品所能够营造的最佳音响效果,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从这一点上我们也能够验证,普通观众,甚至是某些录音师所具有的针对音乐录音作品音响艺术的“假定性真实”观念,并不一定是合理的。如果想修正这种“假定性真实”观念,使之能够在审听当中作为判断作品音响艺术水准的依据,就必须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和艺术熏陶。

[1] 引自“百度百科”对“古曲流水”词条的解释,http://baike.baidu.com/item1%E6%B5%81%E6%B0%B4%2809439#v iewPageConten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