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响乐的分类和乐队构成
交响乐(Symphony)并不是一种器乐体裁的名称,而是一类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音乐体裁的总称,主要包括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但也包括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管弦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和序曲等。此外,交响乐还可以包括标题性的管弦乐曲。[1]
交响乐主要是由交响乐团(又称管弦乐团)负责演奏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西洋交响乐团的乐器构成已经基本定型。交响乐团中的乐器主要分为弦乐器组(小提琴组、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乐器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等)、铜管乐器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打击乐器组(定音鼓、大鼓、小鼓、锣、镲等)和色彩乐器组(竖琴等),还可根据需要为各乐器组加入某些乐器,如为木管组加入萨克斯,为铜管组加入短号,为色彩乐器组加入钢琴、钢片琴,等等。
由于交响乐团中的乐器数量有着比较固定的比例搭配,因此其规模一般按照主要管乐器的数量来划分;
单管编制的乐团一般有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各1把,圆号为2—3把,小号1把,长号2把,无大号,第一小提琴组、第二小提琴组、中提琴组、大提琴组和低音提琴组的数量为10/8/6/4/2;
双管编制的乐团一般有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各2把,圆号为4把,小号2把、长号3把,大号1把,第一小提琴组、第二小提琴组、中提琴组、大提琴组和低音提琴组的数量为14/12/10/8/6;
三管编制的乐团一般各有长笛2把,短笛1把,双簧管2把,英国管1把,单簧管2把,低音单簧管1把,大管2把,低音大管1把,圆号为4把,小号3把,长号3把,大号1把,第一小提琴组、第二小提琴组、中提琴组、大提琴组和低音提琴组的数量为16/14/12/10/8;
四管编制的乐团一般各有长笛3把,短笛1把,双簧管3把,英国管1把,单簧管3把,低音单簧管1把,大管3把,低音大管1把,圆号为4—6把,小号3把,长号3把,大号1把,第一小提琴组16—18把、第二小提琴组14—16把、中提琴组12—14把、大提琴组10—12把、低音提琴组8—10把。
交响乐团在发展过程中,根据音乐厅、乐器、演奏要求及欣赏习惯的演变,逐渐构成了若干种不同的摆位方法:
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缺少针对普通听众的音乐厅,乐队的演奏通常是在贵族家的大型房间举行的。此时的标准交响乐团还未完全成型,而乐队规模也相当小(大部分情况下只有一二十个乐手),乐器构成和摆位方法如图3-28所示。在这种乐队中,位于前排中间位置的是羽管键琴,负责作品的数字低音(也称通奏低音)声部,而演奏羽管键琴的乐手有时也兼做指挥。同时,乐队中的铜管乐器种类很少,只有早期小号等乐器经常被使用。采用这种乐队进行演奏的著名作品,包括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等。
图3-28 巴洛克时期乐队的乐器构成与典型摆位
古典主义(1750年—19世纪初)时期,交响乐团随着交响曲的出现而基本定型。同时,城市中出现了针对市民阶层欣赏音乐的音乐厅,但这种音乐厅的规模不大,因此乐队规模也基本采用单管编制。与巴洛克时期的乐队相比,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乐团的乐器数量有了一定提升,乐器种类,特别是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种类有所增加。乐器摆位中的分层摆位模式已经确定,其中弦乐组从左至右的标准摆位方法如图3-29所示。采用这种乐队进行演奏的作品,包括海顿和莫扎特创作的大量交响乐。
图3-29 古典主义时期乐队的乐器构成与典型摆位
浪漫主义(19世纪初—20世纪中)时期,随着音乐厅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乐器制作方法的不断提升,交响乐作品的配器规模也得到了增强。特别是贝多芬中后期的交响曲,完全奠定了双管编制乐团的基本形态。这时乐队的典型摆位方法,特别是弦乐器组各乐器的摆位方法,与古典主义时期乐队基本一致,即第一、二小提琴组在舞台前部左右对称,大提琴组和中提琴组居中,其中中提琴组偏左,大提琴组偏右,低音提琴组则位于大提琴组右后侧、第二小提琴组的左后侧,如图3-30所示。由于这种摆位普遍被欧洲乐队采用,因此也称为“欧洲式摆位”。不过,更为传统的一种欧洲式摆位,是在图3-30的基础上将中提琴组与低音提琴组的位置互换,这样会使大提琴首席与第一小提琴首席、低音提琴首席之间的交流更为方便。这种摆位方法,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被很多英国和德国的交响乐团采用,比如爱乐乐团、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等。至于著名的维也纳爱乐乐团,至今采用的仍然是这种传统的欧洲式摆位,但低音提琴组的位置被调整到定音鼓的后面一字排开,从而给整个乐队带来非常有力的低音稳定性。
从音响特性上看,欧洲式摆位的优点在于音域较高的两个小提琴声部分列左右,而音域较低的弦乐器声部位于中间,使得整个乐队的音高排布出现中间低、两边高的趋势,从而有利于整个乐队的稳定性。同时,大提琴组位于乐队的正中间,其f孔的辐射方向正好指向前方,也会让大提琴组的音色更为出色。
不过,进入20世纪,随着立体声录音的出现,交响乐团的摆位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以斯托科夫斯基(英国指挥家,曾在美国长期指挥一些著名乐团,为迪斯尼公司在1940年录制了世界上第一部立体声电影《幻想曲》的配乐)为代表的一些音乐人将弦乐组从左至右的排位方法设计为:第一小提琴组、第二小提琴组、中提琴组、大提琴组,而低音提琴组位于大提琴组的右后侧台口位置。由于这种排列方法被美国的交响乐团大量采用,进而影响到世界其他乐团,因此它经常被称为“美国式摆位”,如图3-31所示。中国的大部分交响乐团,如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等,普遍采用的是这种美国式摆位,而英国的交响乐团目前也大多采用这种摆位。
图3-30 欧洲式摆位的典型乐器排列方法之一
图3-31 传统美国式摆位的典型乐器排列方法
美国式摆位的最大优点,是能够让弦乐组的音域从左至右依次降低,从而带来非常有趣的声源方位效果,而这在立体声录音中会展现得十分明显。同时,两个小提琴组相互靠近也有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但是,美国式摆位也会使小提琴首席与大提琴首席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他们之间隔了一个指挥),也影响了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声部之间的交流。此外,尽管美国式摆位会带来弦乐高低音域一左一右的对称效果,但从音响艺术的角度来看,这并非一种和谐的声源排列方式。对于录音而言,这种高低音左右对称的声像布局,实际上会使整个声场变得很不平衡,加大了录音处理的难度。而且,由于中提琴组被推得比较靠后,也会使这种在音色上本来就不够鲜明的乐器更容易被前排的大提琴、小提琴组掩蔽。
因此,以前柏林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富尔特文格勒为首的音乐人,对美国式摆位提出了调整方案:在图3-31的基础上,将大提琴组和中提琴组的位置对调,使得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间距减小,而中提琴位于舞台右侧最前排,与第一小提琴组左右相对。这种摆位方式能够让原本较弱的中提琴声部得到突出,也加强了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声部的交流,同时没有损失两个小提琴声部相邻在一起的优点。此外,由于大提琴组相对靠内,也能让f孔更有效地指向观众,而不是指向指挥。目前,柏林爱乐乐团是采用这种改进式美国摆位的典型交响乐团。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交响乐团的摆位方法并不是固定的,往往会根据作品的种类以及指挥的习惯进行变化。比如,一个三管编制的交响乐团,在演奏海顿的交响曲时,有可能会临时简化为单管编制;而柏林爱乐乐团在上任常任指挥阿巴多棒下,基本采用改进式的美国摆位,而在某些客座指挥时,则会调整为传统的美国式摆位。
二、针对交响乐录音作品音响艺术特征的“假定性真实”观念
与交响乐的概念相对应,交响乐录音作品就是通过对交响乐的现场演出或者录音棚演奏进行录制得到的音乐录音作品。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交响曲和协奏曲录音作品。这类作品的音响艺术的“假定性真实”观念来自我们对交响乐团在音乐厅中实际演奏效果的印象,并根据交响乐录音作品的播放效果对其进行了修正。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希望这种作品能够表现出以下音响艺术特征:
1.整体空间较大,能够营造出一种“中大型音乐厅”的空间感觉;乐队的声像能够占满左右扬声器之间的宽度,形成100%的声像定位效果,而且在纵深位置上比较靠后;具有从音乐厅7—10排观众席观看舞台类似的距离感;不强调乐队中单一乐器声像定位的准确性,只要求能够达到比较清晰的乐器组定位;无论是乐队整体声像定位还是乐器组声像定位的聚焦感都略差,从而营造出一种“中间实、边缘虚”“抱团感”很强的定位效果。
2.作品中乐器组之间的音色融合度很高,没有某一件乐器在音色上特别突出,但是各声部的乐器也能够在合奏的时候被清晰地辨识出来(这主要得益于交响乐队在乐器构成上的合理性)。
3.作品的整体动态范围很大,几乎是现存所有音乐录音作品中最大的(可超过100dB);各声部能够在合奏的时候实现音量平衡,不会有哪件乐器会被完全掩蔽掉;乐器组的音量细节变化不是很明显;乐队的整体瞬态特性很好,但由于很多瞬态特性不同的乐器在一起共同演奏,所以实际上的瞬态表现不一定能够超过单一乐器独奏的录音作品。
总之,大部分的交响乐录音作品应都符合自然、平衡、稳定、融合的古典音乐录音作品音响艺术审美倾向。但是某些特殊的乐曲和乐队构成,会要求作品在这一倾向上有所变化,比如:协奏曲录音作品,可能会要求主奏乐器在声像定位、音色独立性和音量比例上适当突出;而巴洛克时期乃至古典主义早期的作品,由于乐队规模较小,应该相应地减小整体空间,拉近乐队位置,同时乐器之间的音色分离度可以大一些,明亮感有所增加,某些乐器在音量上也可略微增加,而所有乐器的整体音量并不会有所减少,饱满度依旧,甚至更好。
在以上这些音响艺术特征的整体倾向上,不同的录音年代、录音技术和录音风格会对具体作品的音响艺术表现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交响乐录音作品分析示例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以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和钢琴二重协奏曲》以及哈恰图良的《马刀舞曲》为例,分析一下具体的交响乐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表现。
(一)门德尔松《小提琴和钢琴二重协奏曲》
协奏曲(concerto)一词源自拉丁文“collcertaye”,原意是“在一起比赛”,因而这种音乐体裁是指乐队中的两种因素既竞争又协作的意思。协奏曲最早是在16世纪作为一种声乐体裁出现的,17世纪后半期开始,这一体裁主要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的器乐套曲,包括巴洛克时期形成的“大协奏曲”和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独奏协奏曲”,比如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长笛协奏曲、吉他协奏曲、二重协奏曲、三重协奏曲、乐队协奏曲,等等。
1.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小提琴和钢琴二重协奏曲(Concerto for Violin,Piano and String Orchestra)
演奏:吉顿·克莱默(Gidon Kremer),小提琴
玛尔塔·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钢琴
奥菲斯室内乐团(Orpheus Chamber Orchestra)
录音时间:1989年,格式:DDD立体声
CD编号:DG 427 338-2封面如图3-32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30
门德尔松是著名的德国作曲家,也是浪漫主义初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被誉为莫扎特之后最出色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的作品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赋予他的作品一种诗意的典雅。不过,也有人认为他的音乐“太注重感情的表达而呈纤巧,其致命弱点在于缺少激情与纤巧情感的对比”[2]。
图3-32 克莱默和阿格里奇版的门德尔松《小提琴和钢琴二重协奏曲》唱片封面
在古典音乐作品当中,二重协奏曲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小提琴和钢琴二重协奏曲更是凤毛麟角。而且,门德尔松的这首《小提琴和钢琴二重协奏曲》中所使用的乐队还非常有特点:它并非全编制的交响乐队,而只是弦乐队。因此,这首创作于1840年的作品,在门德尔松全部的作品当中也算是个冷门,其录音版本并不多见。
从整部作品的作曲特征来看,这部作品虽然创作于浪漫主义时期,却带有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曲式结构清晰,旋律动听,很有一些莫扎特作品的味道。门德尔松自身情感细腻而缺乏激情的特点,在这首作品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对于这首作品的音响艺术审美理想,应该是音色清晰、明亮,音量平衡、动态适中,细节丰富,空间整体偏小,定位略微靠前。
这张唱片中,除了担任独奏的阿格里奇和克莱默以外,担任协奏的乐队也具有极高的水平。这支来自美国的奥菲斯室内乐团成立于1972年,乐团名称来自于希腊神话中的音乐之神奥菲斯。乐团的宗旨是要以室内乐的风格演奏交响作品。乐团的固定团员有18位弦乐手和10位管乐手,但是从来不设指挥,所有的演奏完全依靠团员们自身精准的配合来完成,因此该乐团也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没有指挥的乐团。由于上述独奏家和乐团风格非常鲜明,因此该录音在音响艺术上应该对此有所体现。
不过,在聆听这张唱片的时候,笔者却发现该唱片所展现出的音响艺术特征与我们的审美理想相差较大。对于协奏曲的乐队部分而言,乐队整体的声像位置还算合理,但是宽度太大,导致声部间的分离感明显,而且整个乐队的纵深也比较大,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仅有20人左右的弦乐队。乐队的整体空间感觉有些偏大,但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乐队部分的音色的低频有些偏多,中频略微欠缺,让人觉得弦乐器有些厚重,同时“点话筒”的感觉明显,使整个乐队略显零散。不过,这些问题与独奏乐器的表现相比,就不再那么突出了。当钢琴和小提琴独奏在2分20秒之后分别出现的时候,它们的音响让笔者不由得一惊:钢琴的体积很大,尤其是纵深极大,让人感觉它的纵深似乎超过了弦乐队;小提琴的体积也很大,虽然比不上钢琴,但也远超一般录音中的小提琴声像宽度。同时,这两件独奏乐器的动态范围非常大,让人很难相信是完全依靠前期拾音得到的。最有特点的是,独奏乐器(尤其是钢琴)似乎带有一种与弦乐队不同的空间感觉,从而形成了在流行音乐录音中才经常出现的“复合空间”效果。
对于这张唱片,曾有唱片评论的书籍将它列为测试音响系统宽度和深度效果的首选唱片。从录音作品表现出的实际效果来看,这种评价是很有道理的—这张唱片音响质量可谓相当好,它的宽度达到100%,深度也远超同类型的协奏曲,而且动态范围很大,瞬态变化明显,乐器的音色也很有浪漫主义的味道。但是上述评价是在脱离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和作品自身风格等因素的前提下得到的,也就是单独对音响效果进行评价的结果。如果对作品的音响艺术水准进行评价,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录音师有意识地突出了独奏家和乐队的表现力,但是这种表现似乎过了头,使作品丧失了清新、优美而缺失激昂的门德尔松风格。究其原因,或许与DG公司惯于录制厚重的交响乐不无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这部音乐录音作品,是一部典型的有着较高质量音响效果,但音响艺术水准却难以令人满意的作品。
2.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小提琴和钢琴二重协奏曲(Concerto for Violin,Piano and String Orchestra)
演奏:戈特弗里德·冯·德·戈尔茨(Gottfried von der Goltz),小提琴/指挥(www.xing528.com)
克里斯蒂安·贝祖丹霍特(Kristian Bezuidenhout),早期钢琴
弗赖堡巴洛克乐团(Freiburger Barockorchester)
录音时间:2011年,格式:DDD立体声
CD编号:HMC 402082封面如图3-33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31
图3-33 Harmonia Mundi公司出品的门德尔松《小提琴和钢琴二重协奏曲》唱片封面
这张唱片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早期钢琴(fortepiano),而不是现代钢琴来演奏门德尔松《小提琴和钢琴二重协奏曲》中的钢琴声部。负责早期钢琴演奏的是生于1979年的南非青年钢琴家克里斯蒂安·贝祖丹霍特,他曾于2001年获得比利时布鲁日国际早期钢琴大赛冠军。负责协奏的乐队是成立于1987年的德国弗赖堡巴洛克乐团,该乐团的规模不大,以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而闻名。乐团的指挥为戈特弗里德·冯·德·戈尔茨,他在这张唱片中兼任主奏小提琴的演奏。唱片的录音公司为法国的Harmonia Mundi Records,该公司在录音界以录制欧洲古乐(巴洛克时期及其之前的音乐)而闻名,特别擅长录制各种古乐器。其录音作品,通常具有音色秀美、音量饱满而不尖锐、乐器定位准确、空间偏小但反射声丰富的特点,与欧洲古乐对音响艺术的要求十分吻合。尽管这张唱片中的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但是基于门德尔松的创作特点,如果用古乐器和古乐录音的风格来加以表现,也会显得比较合适。
在欣赏这张唱片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它所表现出的音响艺术特征与我们之前的期待是基本吻合的。首先,主奏乐器与协奏乐队之间在音量平衡上要好于之前DG公司的版本,尽管早期钢琴的音量仍然有点偏大,但可以认为这是为了突出其特点而有意为之的结果。其次,在乐队定位方面,整个乐队的宽度仍然非常大,但是因为乐队整体的位置有所前移,因此并不会让人感觉难受。作品的整体空间要比DG的版本小了不少,使得乐器的清晰度有显著的提高。尽管乐器之间的分离度甚至比DG的版本还要大,但是由于Harmonia Mundi公司是按照欧洲古乐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十分追求定位的准确性和每一件乐器的表现力,因此这种声部群体感略差的感觉反而是其特点所在。另外,由于该作品录制于2011年,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录音技术的提高所带来的音响质量的提高,对音响艺术水准的推动。不过,笔者认为,该作品的乐队整体纵深仍然偏大,这为整个乐队的清秀感觉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哈恰图良《马刀舞曲》
亚美尼亚作曲家哈恰图良的这首《马刀舞曲》可谓是家喻户晓。该曲来自于哈恰图良于1939年创作的舞剧《加雅涅》,之后与剧中的其他一些乐曲被改编为《加雅涅》交响组曲。《马刀舞曲》是该组曲的第一首乐曲。
这种交响组曲在乐队配置上与一般的交响乐、交响序曲、交响诗等体裁基本一致,因此针对这种交响曲组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假定性真实”观念,可以作为针对交响乐录音作品的“假定性真实”观念的代表,比如:具有与大型音乐厅类似的宏大空间,乐器在定位上强调声部的群感,而不是突出单个乐器的位置,同时乐队的宽度和深度都要很突出;各声部音色和谐,任何频段都不过分突出;声部间音量平衡,且整体动态范围很大,音量的细节变化不是非常明显,等等。
具体到《马刀舞曲》这一录音作品,我们对它的音响艺术审美理想会根据作品的特点有所变化。舞剧《加雅涅》描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亚美尼亚边境集体农庄中发生的保家卫国的故事及爱情故事,这使得该剧的配乐带有显著的亚美尼亚民间音乐风格。作为《加雅涅》组曲中最著名的乐曲,《马刀舞曲》旋律激昂、节奏明快,打击乐声部的地位显著。因此,该曲的录音,应该在一般交响乐录音作品的基础上适度增加乐器间的分离度,强化动态和瞬态变化,音色上应比较明亮,不需要像德奥乐派的交响曲录音那样厚重。
1.哈恰图良(Aram Khachaturian):马刀舞曲(Sabre Dance )
演奏: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多拉蒂(Antal Dorati)
录音时间:1960年,格式:ADD立体声
CD编号:Mercury 434 323-2封面如图3-34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32
图3-34 多拉蒂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加雅涅》选曲的唱片封面
多拉蒂(1906—1988)是著名的美籍匈牙利指挥家,曾担任美国和英国等多个著名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拉蒂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在美国水星(Mercury)公司录制了多款著名的唱片,而这款《加雅涅》选曲(包括《马刀舞曲》)的唱片就是其中之一。
对这部音乐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表现影响最大的因素,可能就来自于Mercury公司。作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交响乐录音的典范之一,Mercury公司认为,音乐厅中声音效果最佳的位置,是位于前三排的中间座位。因此,该公司的录音师在设置三支全指向话筒时,通常会将话筒摆放在这一位置,并仔细调整话筒的高度和下倾角度。这三支话筒在纵向上是平行摆放的,但是中间话筒与左右话筒的高度可能会不同,而且根据乐队的规模,左右话筒的间距也会得到调整。经过三轨录音得到的信号,会由该公司的制作人负责转制为两轨信号,并最终通过LP出版。
由于Mercury公司具有与众不同的录音理念,其录音作品的效果也非常独特。尤其是该公司录制的交响乐录音作品,经常表现出动态范围大、定位清晰、质感浓烈的效果,可辨识度极高,时至今日依然备受推崇。
不过,以当前的技术指标和声音质量来衡量,Mercury的唱片并非完美无缺的。由于当时使用的录音机的本底噪声比较大,因此该公司的唱片也往往带有明显的本底噪声。而且,该公司的唱片在音色上通常偏亮、偏硬,整体感觉比较粗犷,精致度不够。由于缺少辅助话筒,使得声部间的融合度虽然较好,但其音量平衡有时会存在问题。另外,在该公司的唱片当中,乐队整体定位通常都会非常靠前,这也是该公司的录音与其他公司的录音相比最为明显的特征。
基于上述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预测,这款由Mercury公司录制的《马刀舞曲》唱片应该会具有典型的Mercury风格:乐队靠前、定位清晰、音色粗犷、动态范围大。同时,打击和铜管声部的音量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另外,该作品的本底噪声可能会较大。
经过具体的审听,我们可以发现该作品所表现出的音响艺术特征,与我们上述的审美理想基本相符。不过由于该录音采用的是磁带录音而非该公司最著名的35mm光学胶片录音,因此本底噪声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除了惯有的Mercury风格以外,该录音的声部间音量平衡比较好,没有出现过于突出或被削弱的声部。作品的整体空间比较小,音色可以用“粗糙”来形容,但是这些特征在表现《马刀舞曲》狂野不羁的风格时,反而成了一种比较合理的设计。总之,尽管该唱片属于立体声录音的早期作品,但是它到今天依然能够给人带来比较强的音响艺术美感。
2.哈恰图良(Aram Khachaturian):马刀舞曲(Sabre Dance )
演奏: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挥:哈恰图良(Antal Dorati)
录音时间:1962年,格式:ADD立体声
CD编号:Decca 406 315-2封面如图3-35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33
通常,作曲家指挥自己作品的录音都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这张唱片也不例外。哈恰图良虽然并非专业指挥,但他对自己的作品还是驾轻就熟的,何况在他棒下的是世界上顶级的交响乐团之一—维也纳爱乐乐团。因此,乐团对于《马刀舞曲》的演奏是无可挑剔的。同时,Decca唱片公司在该唱片中也发挥出了60年代初期立体声录音的最高水准。与录音时间相仿的Mercury公司的版本相比,该唱片的整体空间感觉要大一些,声部之间的融合度更好,乐器的音色也不再那么粗糙。同时,乐队的整体声像定位有所后退,但是在辅助话筒的支持下,并未丧失定位的准确性。该唱片被美国的TAS杂志 [3]评为“发烧名片”,从其音响表现来看,它是符合这一评价的。同时,其音响艺术特征也与哈恰图良作品中强烈的民族色彩相吻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图3-35 哈恰图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马刀舞曲》唱片封面
3.哈恰图良(Aram Khachaturian):马刀舞曲(Sabre Dance )
演奏:辛辛那提流行乐团(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
指挥:埃里希·孔泽尔(Erich Kunzel)
录音时间:1988年,格式:DDD立体声
CD编号:Telarc 80170封面如图3-36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34
图3-36 孔泽尔指挥辛辛那提流行乐团演奏的《马刀舞曲》唱片封面
泰拉克唱片公司(Telarc Records)于1977年成立于美国的克利夫兰,至今已经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发烧唱片公司之一。该公司主要的录音曲目集中在古典音乐、爵士乐以及电影音乐领域当中。Telarc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坚持使用数字录音,其早期数字录音的质量甚至超过了很多大型录音公司。在音响艺术的理念上,Telarc的录音师受Mercury公司的影响,经常采用三支全指向话筒来拾取整个交响乐队的信号,不设辅助话筒,而且尽量不使用均衡器对音色进行调整,从而营造出一种自然、平和的声音风格。他们在录音时非常重视声音传播环境的声学特性,总是力图通过架设混响话筒的方式,直接拾取环境中的自然混响,从而减少对人工混响的依赖。
不过,尽管Telarc公司在录音方式上与Mercury有些类似,但唱片的实际效果却大不相同。总的来说,Telarc的唱片通常都具有较小的平均音量,而且乐队的整体位置非常靠后;声音的整体空间感觉很大,频率分布非常平衡,但较大的混响量往往会对乐器的瞬态变化产生影响。
Telarc旗下最著名的乐队就是由孔泽尔指挥的辛辛那提流行乐团。该乐团在演奏好莱坞电影音乐的时候,往往能表现出极高的水准;但是,在演奏古典音乐曲目时,和世界顶级乐团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本张唱片的音响艺术特征,体现出了Telarc和辛辛那提流行乐团的典型特点。整张唱片的音响质量还是相当高的,不过这种有些发软的音色、偏小的平均音量和后退的乐队定位,在表现《马刀舞曲》的凌厉气势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同时,乐队的演奏也算不上一流水准。总之,从音响艺术上看,该作品与我们的期待有一定的差距,属于在音响艺术水准上略欠火候的类型。
[1] 引自“百度百科”对“音响乐”的解释,http://baike.baidu.com/item/%E4%BA%A4%E5%93%8D%E4%B9%90?sefr=sebtn。
[2] 林逸聪. 音乐圣经(下卷)[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51.
[3] TAS全称为The Absolute Sound (绝对音响),是美国出版的一本以评价音响系统和唱片为主的杂志。它对于唱片效果的评价主要是关于音响的评价,而不是音响艺术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