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华
创新惰性不容忽视
我们的设计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重任。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一直是我们在设计教学中极为关注和深入探讨的课题。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比较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而对学生创新惰性的克服,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它们应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忽略哪一方面都似乎不妥。
创新惰性(Innovation Inertia)主要是指在创新设计中设计者自身所表现出来的放松、懒散、懈怠以及漠视情绪,能体察问题却又不愿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消极心理状态。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虽然大多表现在设计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成绩相对偏差的学生身上,但也应看到,就是班里创新能力较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惰性情绪也时有表现。
创新惰性就像疾病中的顽症,一旦染上,不易根除。令人堪忧之处不仅在于它会使人逐渐失去创新思维能力,而且会导致整个人对消极情绪的免疫力下降,轻则表现出对设计创新不感兴趣、安于平庸,对创新从畏难、漠视逐渐到厌倦;重则对所从事的设计专业及为此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都表现出从厌烦到抵触,从不学到厌学,学业上不思进取,情绪懒散,状态低迷,一蹶不振。
因此,设计教学中在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创新惰性的克服,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增强设计意识和综合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创新惰性的表现
惰性并不可怕,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都是有惰性的。故有人曰:“人性本惰。”可怕的是一个人惰性缠身却全然不觉。
那么,创新惰性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现呢?
一、心理自卑,自信缺失。创新惰性首先来自于自我的迷失,怀疑自己的创新能力,自信缺失。设计实践中自卑心理较重,长期害怕失败的心态逐步形成了求稳怕乱的心智模式;为了“不失败”,沉湎和满足于简单的模仿,从众心理较重,“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宁可追随别人的脚步而不能享受创新的喜悦,也不敢冒失败之风险而“自我一回”。
二、思维被动,安于平庸。这一部分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并不弱,可就是对创新设计不肯下苦功、用气力,懒得动脑筋,思维被动;对设计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不是思辨求解,而是采取“鸵鸟式”的回避,表现消极,畏缩怠惰;对创新自觉乏力,又不肯主动反思;遇到难题绕着走,爱找客观理由逃避,惰性十足,得过且过,安于平庸,不愿自拔。
三、迷信权威,思想僵化。对问题缺乏独立见解,对书本上的知识,对老师的讲授,对专家权威的“名言”,相信到盲从的地步;对任何事物一味地守成,从不提出质疑,全无批判意识;对所学的知识不善于也不愿意作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思路刻板。长期养就的思维惰性,不仅会使思想逐步禁锢和僵化,严重的还将导致人格的奴化。
四、自以为是,闭目塞听。只把创新当作口号挂在嘴上,却又自以为是,对新事物不敏感。在设计上全然不顾艺术规律和设计要求,把凸显自己的“个性”当成设计“创新”来表现,搞出的东西缺乏新意,也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对新观念、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由于接受困难,潜意识里滋生抵触情绪,要么采取逃避,要么一味排斥。
五、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受传统设计思维束缚较深,以至陷入“思维标准化”,把所有事物都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把创新设计简单化、庸俗化;在设计中似乎为创新而创新,缺乏更新意识和变革胆略;设计时又胆小怕事,故步自封,不敢越“雷池”一步,于是总是爱走驾轻就熟的老路、“套路”,思想上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六、盲目自满,不思进取。对自己的创新能力缺乏一个正确、科学的评价,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夜郎自大,盲目地乐观与自信;太沉湎于过去的成功模式,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愿意再为创新下气力,缺少自我蜕变、自我超越的勇气,缺乏危机感;学习中又不愿意接触设计实践,不敢进入设计市场,作品不愿接受社会的检验,只喜欢玩一些“观念性”的东西,学不致用,使所学知识变得古板僵化,丧失活力。
创新惰性的克服
创新惰性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理顽疾。而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是,此病最易感染。学生在设计中一旦遇到难题,意志稍有松懈,就易滋生创新惰性。如不及时扼制,这种情绪一旦在教室和宿舍里蔓延开来,不但本人创新思维受阻,还会严重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创新惰性给学生学习带来的严重危,采取相应的措施,发挥学生良性心理的积极作用,抑制惰性心理的发展,教学中时刻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
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注意创新惰性的克服呢?(www.xing528.com)
打破惯性思维,提高开拓创新能力。
惯性思维是创新惰性的病根之一。一个人在惯性前进的过程中,创新惰性会随之滋生。特别是人们在一次次创新取得较大成功后,容易在心理深处形成一种思维惯性,即只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做法或模式继续走下去,就一定会继续成功。而且开初的成功越大,这种心理惯性就越强。一旦这种心理惯性在人的头脑里扎根,就会迅速蔓延,促使人们在成绩面前滋生惰性,在荣誉面前不思进取,再也不愿意甘冒风险进行革命性的创新。
而当一个人处于惯性思维的惰性状态时,一般的外部提醒和冲击不会对其行为产生有效的影响。只有当外部提醒和冲击到达一定程度或持续一定时间,这个人才会改变其行为模式。但往往这个时候惰性已养成,要改就难了。有一个实验是把一只青蛙放在温度适宜的水瓶中,再把温度一点点升高。青蛙却对此习以为常,毫无察觉。而等到温度升高到生存危机时,它却再也无力跳出瓶口逃离险境。这个实验令人警醒,惯性思维危害巨大,它会把成功者拖入创新惰性的泥沼。要成功,首先就要打破惯性思维。
强化危机意识,保持良好创新状态。
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一个人成功地进行一次创新并不难,难的是取得了一次甚至多次成功创新后,依然能够不断抵御创新惰性的袭扰,思新求变,继续进行变革性的探索。这就需要经常强化自己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动力。
同样,一个人某一次创新成功后,如果头脑不清醒,缺乏危机感,也容易满足现状,变得傲慢和迟钝,再也不愿承担创新带来的风险。另外,创新带来的成功也极易使人形成惯性思维模式,总是寄希望于省心省力地沿着原有的“成功之路”继续顺利地走下去。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一劳永逸,每一次设计面对的都是全新的课题,不可能“用一把钥匙打开所有的锁”。
要从思想深处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引导学生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每次出现的新事物,主动自我超越,理性地跳出旧有的思维模式,头脑中时刻绷紧革新求变这根弦,使自己保持着良好的创新状态。
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也都具有某些惰性。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是表现为能动性,还是表现为惰性,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设计专业课教学中,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营建浓郁的创新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要有意识地在学生中发现“创新力量”,组建“创新团队”。学生在合作性的状态下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碰撞,从而撞击出新的思想火花,会产生新的设计灵感,甚至会构建出新的理论框架。
学生中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刻苦努力的不同,专业发展得很不平衡,甚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在辅导学生时,如果泛泛地抓,收效不会大。就是要将创新能力较强、思维善于出新的学生组织起来,他们在班级这个团队中起到的“领头羊”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创新实践,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保护和发展他们的爱好,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和自由交流的学习空间,创设一个气氛宽松并热烈的课堂,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使师生的想法在相互交流和碰撞中,触发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猜测和联想,推动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创造性地寻求解决方案,使教与学形成一个双向互动的有机系统。
师生教学互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设计作业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要求学生克服创新惰性,首先教师就不能有创新惰性。设计创新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使作业最后完成具有多种可能性,对此不可能做出非常精确的预测。这就需要教师对于每一堂课都要精心设计,思考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学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步骤要有创新亮点,除了有让学生理解记忆的以外,更要有让学生体察感悟的东西,还有让他们探寻的线索,从而使他们有领悟的成就,有发现的快乐。师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反复多次而且是内容复杂的。在双向互动交流当中,应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对老师的观点敢于提出质疑,而不是盲目服从。
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既然创新过程是一个不可控制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应作为一种辅助,融于学生的各种活动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就应把握个“度”。在一般能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应该提倡“指导”的越少越好,应该把“多种可能性”的创新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以便使他们“大有用武之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喜欢创新、乐此不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设计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重在引发,把着眼点放在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上,不要过分干预、“大包大揽”,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对学生设计作业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亦不宜过多横加指责,而应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对“失误”者过于求全挑剔,粗暴指责,极易使其创新之火阻遏于初燃之时,久而久之亦会形成创新惰性。
本文曾被编入《2009·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并获优秀论文奖。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